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舜帝的远祖世系考辨----胡恒俊
回帖:4、关于有虞氏的“典祀”
上文所谓“国之典祀”,今人多不知其含义。
禘(di):《辞海》:大禘之祭。《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孙希旦《集解》引赵匡曰:“不王不禘,明诸侯不得有也。所自出,谓所系之帝。禘者,帝王既立始祖之庙,犹谓未尽其追远尊先之意,故又推寻始祖所自出之帝而追祀之。以其祖配之者,谓于始祖庙祭之,以始祖配祭也。”“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就是有虞氏以颛顼为始祖,以黄帝为始祖颛顼“所自出之帝”,而在始祖庙中予以追祀。郊:郊祀,古代祭礼,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以祀天地为“郊”。《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序》:“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陈奂《传疏》:“《序》言天地,即所谓祀天圜(圆)丘,祀地方丘也。”尧乃天子,不仅举用舜,还以二女妻之,作为有虞氏女祖之父,恩比天地,在郊外祀之,有别于祖庙之祀也。
祖:宗庙。《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父母以上的尊长,皆称“祖”。《诗•大雅•生民》序:“尊祖也。”孔颖达疏:“祖者,始也。己所从始也。自父之父以上,皆得称焉。”
宗:同祖;同族。此指立宗庙以祭祀。《礼记•中庸》:“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礼记•祭法》:“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又解释曰:“宗,尊也;庙,貌也。言祭宗庙,见先祖之尊貌也。”后世自大夫以下,皆称家庙。
报,复也,酬也,答也。《礼•郊特牲》:“报本反始。”其注曰:“谢其恩之谓报,归其功之谓反。”旧指为报恩德而举行祭祀。《国语•鲁语上》:“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韦昭注:“报,报德,谓祭也。”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这句话,恰恰记述了舜帝的远祖世系中的关键人物,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始祖颛顼所自出之帝),祖祭颛顼(有虞氏之祖也),郊祭尧,宗祭舜(宗祖也),报祭幕(承续颛顼者也)。
由此可见,舜帝的先祖,始自黄帝,祖自颛顼,紧随颛顼之后的是“幕”。
四、关于吕梁碑的记载
吕梁碑,立于山西吕梁山的骨脊山上。骨脊山,地处吕梁山中段,在方山县任家庄东侧,海拔2535米,周长10公里。传说大禹治水就是从骨脊山下开始的。所以山顶有东汉记载大禹治水、用小篆刻写的“吕梁碑”,作者刘耽。正是这块碑中关于舜帝世系的表述,给后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至今争论不休。..
吕梁碑说:“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
与司马迁关于“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蟜牛——瞽叟——重华(帝舜)”的记述对比,吕梁碑中的“幕”,不仅变成了颛顼的同辈人,而且都是穷蝉的生父,显然大错特错。
穷蝉,《史记•三代世表》,在“舜属”的“颛顼生穷蝉”之后,有《索引》云:《世本》作窮係。宋衷云:“窮係,谥也”。《汉书•古今人表》,记为“窮蝉,颛顼子,生敬康。”“窮蝉”又作“窮係”,“窮係”是“幕”的谥号或号,“幕”是“窮係”的名。窮蝉、窮係、幕,本为一人,在刘耽笔下,却变成了“父子”。至于“幕”,则更不知其所出,像是“横空出世”,岂非无稽之谈?
刘耽何人?史籍无载,一般认为是“东汉中或末期人”。以东汉(公元25至220年)中期计,至少比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年——?)晚了200多年。而此“碑文”,借歌颂大禹治水,虽为自己留下了“名”,却误导后人几近两千年,比起孔、孟和左丘明旁征博引、言之凿凿的史料,相去何其远!此等难列茶余饭后谈资的“碑文”,只能一笑置之,权作有此一说罢了,不必计较,何谈系“刘耽在向马迁叫板”?!至多,是受暴秦之后,被儒者所乱的《世本》影响而已。
五、关于司马迁“黄帝、颛顼——舜帝”说
司马迁继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在《史记•自序》中曾感叹:“於戏!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
下一页 (1/3)
下一楼›:楼主“题记”,愚表以同感与敬意!
‹上一楼:三、“幕”系“颛顼之族”,而非少昊之子
既然玄嚣(青阳)就是“少昊”,从司马迁《五帝纪 ..

查看全部回帖(1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