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宗亲,请一起来找民国胡氏名人
回帖:胡景瑊(1917--1987)
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县人。1935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组织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4月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5月作为温州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担任副总干事,领导该团开展战时地方服务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永嘉县委委员。1939年4月任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7月任中共浙南特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1940年6月兼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1942年3月至1945年任中共瓯北县委书记。期间创建县武装工作队,开辟西楠溪基本地区,大力发展民兵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抗日武装中队。1945年3月出任中共瓯北中心县委书记兼永(嘉)乐(清)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政治委员,统一领导瓯北、乐清等地区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任中共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1946年任中共浙南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并创办《浙南月刊》、《新民主》半月刊、《时事周报》(后改《浙南周报》)。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后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副政委。1949年春为浙南游击纵队代表团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叶芳代表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温州协议。温州解放初任温州市军管会委员、文教部长、温州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浙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同年8月任温州市人民政府市长。1950年5月调杭州工作,历任杭州市委常委、文教部长、宣传部长兼《杭州日报》总编辑和市委副书记等职。1972年8月任温州地委副书记兼温州市委书记。1975年10月任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小组副组长。1987年4月20日在杭州去世。著有《胡景城文集》。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景瑊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19916.html

         胡景瑊,男,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中国革命人物,曾任温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温州任地委副书记兼温州市委书记等职。
1 人物简介
  胡景瑊(1917—1987),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35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组织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带领温州学生请愿游行,要求拆毁“东洋堂”、烧毁日货,把温州的抗日运动推向高潮。
2 个人经历
  1936年4月,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5月,作为温州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担任团副总干事,领导该团积极开展战时地方服务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永嘉县委委员。次年4月,任永嘉县委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7月,调任中共浙南特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1940年6月,又兼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1942年3月至1945年,任中共瓯北县委书记。在此期间,创建县武装工作队,开辟西楠溪基本地区,大力发展民兵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抗日武装中队。1945年3月,出任中共瓯北中心县委书记兼永乐人民抗日游击队政委,统一领导瓯北、乐清等地区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调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次年,任浙南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并创办《浙南月刊》、《新民主》半月刊、《时事周报》(后改《浙南周报》)。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后,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副政委。1949年春,为浙南游击纵队代表团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叶芳代表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温州协议。
  温州解放初,任温州市军管会委员、文教部长、温州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浙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49年8月,任温州市人民政府
下一页 (1/2)
下一楼›:胡焦琴(1902--1927)
        女。镇海县人。早年 ..
‹上一楼:胡  瑛(1884--1933)
        字经武。 ..

查看全部回帖(7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