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宋-胡宏-《五峰集》
回帖:大禹菲恶
人君虽不可劳人而佚己,亦不当薄己以厚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其奉养有度,自不致于薄也。大禹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不享其奉,无乃非中道耶?
吁!鲧堙洪水,得罪于天下,以殛死者也。禹平水土,得天下心,以有天下者也。父以此诛,己以此王,虽身得享其奉,而有所不忍,故菲恶卑陋,不以天子为尊荣也。夫古之人爱其亲,有深长之思如此哉!故孔子重赞之曰:"吾无间。"然有天下而不与,于此见之矣。

启汤孥戮
理得而无阿私,是谓天意。故可杀而不杀,犹可赦而不赦也。一容私说于其间,则非天意矣。罚弗及嗣者,尧、舜常典,其所以兴也;罪人以族者,纣之虐政,其所以亡也。若夏启甘之战,成汤鸣条之战,称"孥戮"者,此用誓众,使人必死之法,不可以常典论、虐政比也。
古者,用兵皆出于必不得已,自非以至顺伐至逆,至仁伐至不仁,则不举也。驱人而致之死地,苟非示以重法,有逾于死,或致败绩,使逆者肆行,不仁者得志于天下,其残害生民,岂有穷极?故圣人权轻重,不得已而有"孥戮"之事矣。设有不用命者,则必施之,岂空言哉!后世儒者不复知兵,当天下大难,放弃军律,使逆贼肆行,杀人盈天下而莫之禁也,非天意矣。

夏商之事
夏商之事,阙失最多。虽圣人去取之意,不可尽见。如胤侯征羲和,以其事考之,废之可耳,何致兴师?疑其党于羿,欲假托于正,仗兵威以恐动天下者也。人臣当是时,或内受顾托,或外掌藩宣,则宜辨之于早。小心翼翼,广求邻援,虽胜负不可必,行法以立命,则忠臣矣。今羲和虽不党于羿,乃沈湎于酒,废时乱日,自取灭亡,乌得为忠!圣人载之者,以为后世戒也。
或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此军法、一切之政也。是道也,以用于民事,则可谓之一切之政,在军法则为令典矣。又曰:"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此誓众一切之言也。是道也,以用于民事,则可谓之一切之言,在军法,则为善政矣。
胤侯之书,正军事也,其举兵之志,则王者之罪人也。其行军之法,则未为过。故孔子悉取其言而不削也。

少康中兴
人杀其父,子必欲死;人辱其君,臣必欲报。忍死谋报,能以天道为定命,不观敌势而改图,则庶几焉。苟顾其私,内觊大利,外畏大难,虽有良心,日销月铄,其不忘君父者希矣。少康靡鬲,真人臣子哉!志在讨贼,行吾义而已,非图富贵者也。故受困厄而不渝,滨死亡而不怠。兢兢业业,经营四十年,然后克殄元凶,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呜呼!此真可谓中兴者矣。故唐虞世南论历代中兴之主,以少康为首。
噫!前王之所爱,后主之师也。可不鉴哉?

伊尹幡然
下士而上天位也。天位,圣人之大宝也。义则贵,利则贱,伊尹之所以不从汤命者,恐其以为利也。三聘幡然而起者,知其非为利也。居天位者,慎毋以爵禄期人哉!其有弃天下如敝屣,视富贵如浮云者,必望望然去之矣。所得而官,使者皆冀事功、求温饱之士,亡国败家,率由于此矣。

成汤征伐
齐桓、晋文,仗义为利者也。犹须王命以率诸侯。成汤,则尚义矣。征伐大事,必请王命。书经焚毁,失亡过半,文无所征,是以不可得而书也。

成汤改元
古史不载汤改元,独刘道原载之。愚窃以为非其实也。
夫人君即位之一年,谓之元年。所以谓一为元者,窃譬诸人,犹其始生也,犹其有首也。生之时一定而不可再,身之首一生而不可易。成汤之元,立于桀之三十五载矣。其所以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本是而为之者也。又可改乎!
元者,义之所存,非若一二之为数也。后世以元为数,而不知其义。如汉武之初年曰"建元元年",既曰"元年",则元已建矣,又曰"建元",岂不赘乎?后又因事,别建年号,如曰"元朔元年",既曰元,又曰朔,又曰元年,失其义也甚矣。呜呼!使人君知此意而体之,则元原于一,
下一页 (1/2)
下一楼›:禹灭三苗
战国之时,吴起有言:"三苗,左洞庭,右彭蠡,修政不仁,禹灭之。"按虞 ..
‹上一楼:千八百国
甚哉,秦始皇、李斯之不仁也!除封建,蔑帝王明德之裔,绝公侯名臣之世,郡县天下 ..

查看全部回帖(3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