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北魏《胡国宝墓志》考
秦 铭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207
去年,无意间在网络上发现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李举纲、高波撰写的新见北魏《胡国宝墓志》考略,述其为安定临泾人。为此,今年6月22日我与同事鱼舟专程去三原县实地查看。虽然没有见到墓志碑,但通过三原县博物馆张应政我们见到了北魏《胡国宝墓志》拓片。虽然墓志碑短小,志文字数也不多,但内容涉及镇原县北魏时期煊赫一时的胡太后家族事迹,适可传阙补史,尤其对研究发掘安定临泾胡氏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拓本为竖长方形,高85厘米,宽50厘米,无首题,志文9行,行字数不等,共172字,从拓片看墓志碑虽经历1500多年,已断为两半,上半部分有一条斜长裂纹。但除个别字有泐损外,整体字迹清晰,书法为行楷书。志文内容为:“魏故使持节车骑将军、冀州刺史、新平公胡国宝,安定临泾显扬里人,乃苻勃海公谘议参军、魏使持节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秦州刺史略之孙,赫连中书舍人尚书郎、魏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雍州刺史司空公渊之子也。颂曰:英运迭交,气哲俞鲜。至哉仁公,体道投荃。辞宦朱门,优游奇篇。乐翫琴书,守志守保贤(此句后‘守’字应为误刻)。澄心山水,静德以仁。庄惠迈矣,恒愿为邻。既潜下土,圣泽降延。加荣泉瓖,慰彼幽魂。魏神龟元年岁在戊戌十一月壬午朔四日乙酉铭记。”(见拓片照)
北魏胡太后为安定临泾人,初为宣武帝元恪的后妃,入宫封承华世妇,生元诩后进充华嫔,孝明帝即位被尊为皇太后并临朝执政,她笃信佛教,大兴佛寺,《资治通鉴》卷148载“胡太后又作永宁寺,皆在宫侧;又作石窟寺于伊阙口 ,皆极土木之美”,卒后谥灵太后。除胡太后之外,这一家族还有多人与元魏皇室及权贵联姻,如胡太后堂兄胡盛女嫁于孝明帝为皇后、胡太后妹嫁于元乂等,志主胡国宝就属于这支北朝时期权倾一时的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胡氏家族。据《魏书•胡国珍传》,“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也。祖略,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克统万,渊以降款之功赐爵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由此可知志主胡国宝与胡太后的父亲胡国珍系同父兄弟关系,志文所记胡略官职中“苻渤海公”与史传“姚兴渤海公”稍有异,应是前秦苻崇所封之职后秦姚兴仍沿用之,并不抵捂;又胡渊仕官赫连夏“中书舍人尚书郎” 较志文所记“给事黄门侍郎”品阶略高,两者可能有升迁之关系。而胡略、胡渊的“魏使持节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秦州刺史”、“魏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雍州刺史司空公”之职,按北朝时期的常例应是胡太后执政后追赠先祖官职,史传未载,可补入。
据《魏书•胡国珍传》“初国珍无男,养兄真子僧洗为后,后纳赵平君,生子祥”,知胡国珍有一兄长名胡真,其生平事迹从未见史载,但在《胡太后传》、《胡国珍传》中记其有子宁、盛、僧洗三人。而在《胡国宝墓志》中并未提及志主的子嗣,此“真”与“国宝”不应为一人。其一:据墓志记载胡国宝与《魏书》所述胡国珍卒时均是“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古时人均寿命较短,胡国珍享年八十岁,已是高龄,如果胡国宝是兄真的话,那年龄应愈杖朝之年,据此看来,其应为弟。其二,根据胡国珍、胡国宝姓名推断,其兄真是否应为胡国真,值得商榷。按古人记述习惯,比较简略,一般只取姓名后一字,如史料中记载北齐胡延之其女北齐天保初年(公元550年),被选为长广王高湛的妃子,武成帝高湛即皇帝位后,便立她为皇后,称齐武成皇后。而部分史料却记载为“武成皇后胡氏,父延。”结果致使一些胡姓论文中一直称其为胡延,这是盲目照搬,不假思索和研究造成的不应有的错误。
从墓志铭文“英运迭交,气哲俞鲜。至哉仁公,体道投荃。辞宦朱门,优游奇篇。乐翫琴书,志守保贤。澄心山水,静德以仁。庄惠迈矣,恒愿为邻”的内容分析,胡国宝应为“处士”的身份,他英年鸿运交叠,精气充沛,智慧过人。能体悟正道,与荃(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犹今之芝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