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左者:胡祖望,又名:思祖)
资料来源:http://baike.so.com/doc/3051046.html
胡祖望,胡适先生的儿子。1919年出生,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光宗耀祖的意思,2005年3月12日因老年痴呆症及肺炎、中风等并发症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
职业: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毕业院校: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
以下摘自《中国时报》(台湾)
记者在位于台北“中央研究院”附近的胡适公园看到,胡适夫妇合葬墓的东南侧的一棵椰子树已于三月九日由工人砍倒。这棵树旁,有一块胡祖望为其弟胡思杜而置的约四平方尺的小石碑,上刻:“亡弟胡思杜纪念碑。胞兄祖望泐石。”这块石碑旁的草地已清理完毕。
有消息说,胡祖望生前曾表示,愿死后葬在父母的墓旁,并与弟弟相伴。
一九一九年出生的胡祖望,是近代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知名人士胡适的长子。
胡祖望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后入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后服务于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后担任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等职。一九八0年胡氏退休。
胡祖望遗有妻子曾淑昭女士和独子胡复。胡适、胡祖望、胡复祖孙三代均毕业于康乃尔大学。
以下资料来自:《胡适与子女们》
http://news.xinmin.cn/world/2013/02/24/18798590.html
大儿子胡祖望是在1919年3月出生的。胡适教书写作繁忙,平时很少能陪孩子玩。难得的是,祖望三岁多,早上洗脸时给他教儿歌:“风来咯,风来咯,老和尚背了鼓来咯。”1928年初,江冬秀带着小三思杜回到安徽家乡,替胡适建造先人的坟茔。近半年时间,胡适独自一人和十岁的胡祖望,住在上海的家中,对他倍加关切。母亲走后第二天晚上,感到寂寞的祖望哭了,幸而有他的亲戚法正给他做伴。二月下旬,胡适到苏州讲演,他带着祖望住在朋友的学校里,祖望在那里上了一天课,很喜欢那学堂,老师们也喜欢他。
1929年8月,胡适夫妇决定,将祖望送到他喜欢的苏州,上沪江大学附中。胡适给祖望写了封充满感情的长信,给予他出外独立生活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信的开始说:“你这么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你妈和我都很难过。但我们为你想,离开家庭是最好办法。第一使你操练独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练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觉用功的必要。”然后他细加分析,指出:“自己能照料自己”,但“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强调在合群的生活中,“要做自己的事”,但“时时要替别人想想”;希望他做一个“有志气的孩子”,即“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9月12日,他们给祖望送行,这天日记记载:“今天送祖望入沪江大学附中,我同冬秀回家吃午饭。我把前月亚伯拉罕教授送我的犹太白兰地酒开了,倒了两杯,递一杯给冬秀,说:‘我们祝儿子成功!’冬秀眼一红,掉泪了。”三十多前,胡适十四岁离开家庭,如今祖望才满十岁就要独立生活,这不能不让作为父亲的他感慨万千。
胡适对祖望寄予很高的期望,但他却不大争气,学习成绩不好。为此,胡适还亲自到学校警告他,让他用功学习。一个学年过后,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很差。胡适接到学校的报告单,写着“成绩欠佳”,要求在暑假内补课。胡适看后一下子火了,给他写信说:“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此前祖望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团,胡适让他拿上报告单与自己的信请老师看,要求他退出旅游团,准备进暑期学校补课。此后,胡适对他如此责骂孩子很懊悔,曾劝过江冬秀不要总是责怪孩子,说“我和你都得改变态度,都应该把儿子看做朋友。”
抗战爆发后,胡适到南京参加庐山谈话会,祖望中学毕业后也到了南京。这年9月,胡适赴美做民间外交活动,他将祖望带到武汉后走了。祖望到长沙进了临时联大,最后随学校转移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