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黄埔四期名将胡琏去世37年 两岸后人在金门祭奠(图)
回帖:国民党上将胡琏亲属首次赴台祭拜

4月23日上午,华县83岁高龄的民革老党员胡之驹完成赴金门祭祀叔父胡琏的夙愿后归来。民革老党员胡之驹是国民党将领胡琏的侄子,他一直想在有生之年去台湾祭祀叔父胡琏,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和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为了帮助他实现这一夙愿,民革华县总支委员会积极帮助他与台湾胡琏后代沟通联系。去年6月,在长达五个多月的沟通联系之后,台湾金门酒厂胡琏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函邀请胡之驹赴金门参加胡琏的公祭活动。得知此情,民革华县总支委员会多方协调,为胡之驹及其亲属办理了赴台手续并预定了往返机票。但在即将赴台时,胡之驹却突发急病,未能成行。
今年2月,胡之驹再次收到台湾方面邀请函。在民革华县总支委员会的部署安排下,副主委王辉积极帮助老党员沟通协调,及时办好赴台手续,还对热心人渭南师院刘亦农教授代笔的祭文进行了反复修改。特别是从代表华县传统文化艺术的“华县面花”(俗称“花馍”)中精心挑选了适合祭祀的“老虎礼馍”,在胡之驹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冒雨送到老人家中。
4月16日,胡之驹在孙子胡少鑫的陪护下,带着县委统战部和民革组织的嘱托与祝愿,开始了金门之行。
胡之驹此行是胡琏的大陆亲属首次赴台,意义非同寻常。胡琏的孙子胡敏越带女儿胡宇新早早就从台北赶到金门等候,金门酒厂也非常重视,安排专人于4月20日13时胡之驹踏上金门海岸时隆重迎接。
20日下午,在胡琏之孙胡敏越和金门酒厂胡琏文化艺术基金会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胡之驹来到金门海岸胡琏水葬下海处纪念碑前,用家乡话深情诵读祭文,祭拜叔父,表达了祈盼两岸团圆,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随后,金门酒厂董事长李文选等人看望并热情款待胡之驹一行,同时转达了金门县长李沃士对胡之驹的关切和问候,表示愿意在胡琏家乡发展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21日,胡之驹在金门岛当年由胡琏修建的莒光楼以及伯玉亭等纪念胡琏的地方追思怀念叔父之后,于当天下午告别了胡敏越和金门酒厂胡琏文化艺术基金会,踏上返家的航船。
甲午年胡之驹跪拜叔父大人(讳胡琏)祭祀文
侄儿之驹,舟车万里,泪眼泣血,奔赴金门,跪拜在海葬于此的叔父大人胡琏将军灵前,双手执香,默默祷告:念我叔父,生于清末,陕西华县,赤水河边。兹时兹世,天下大乱,官贪民穷,饥民盈野。叔父少年,孤身赴粤,投考黄埔,四期毕业。松沪抗战,叔父率团,奋勇杀敌,拉锯血战,罗店一线,成为日寇“血肉磨坊”。一九四三,日匪十万,进逼石牌,窥伺重庆。军事时势,十万火急,叔父忠不避险,担任长江石牌要塞守备司令。大敌当前,恶战在即,叔父一夜,修书五封。先告父曰:要塞防守,前途莫测,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再告妻儿: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叔父遂率堂堂之师,盟誓天地:日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叔父泣血决绝,义薄云天,撼天动地!苍苍者天,佑吾国吾军吾叔父,石牌一战,白刃肉搏,血流成河,我军伤亡,四分之三,“死守石牌,确保石牌”,大获全胜。日军惨败,仓皇东逃,全国抗战,由此转折。叔父功勋卓著,荣获“青天白日勋章”。抗日军魂,活在人心,鬼伏神钦,万众敬仰,子孙膜拜!!!国共金门一战,同胞隔海,骨肉分离。叔父两次军政金门,亲率军民,不避风沙,植树造林,整个金门,处处绿树成荫,誉为海上公园。叔父亲民爱民,事事为民,成立金门酒厂,全岛倡种高粱,美酒驰名中外,爱民之声远扬。军民共建学校,开拓中央(伯玉)大道。金门人民,感恩戴德,修建伯玉亭(叔父字伯玉),齐声称叔父,“我们的恩主公”、“我们的好司令”。至今金门民众,还要筹款,修建胡琏庙。呜呼叔父,生于贫寒,草民之后,却备极哀荣,深得人心。家乡父老,从父儿孙,为你骄傲,为你荣光。台湾英雄,丘逢甲祭黄帝陵时有言:人生亦有祖,谁非炎黄孙。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根本。万民求团圆,山河终一统。叔父生陕西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国之栋梁一代抗日英雄!
国民党二胡【胡琏 胡宗南是蒋介石嫡系部队】为抗日战争尽心尽力!
‹上一楼:渭南有条“将军河”:一河两岸三上将 张胡本是一家人
刘亦农 来源:陕西传媒网 2014年11月10 ..

查看全部回帖(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