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适在澄衷蒙学堂
回帖:回澄衷找《胡适澄衷日记》

2014年9月、10月两次去了母校——澄衷学堂,这是1905年到1906年胡适先生在那里读书时候的校名(现在的名称为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胡适先生在那里写下的日记,十多年前才在北京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胡适日记。胡适先生在《四十自述》中,以近两千个文字留下了在澄衷的一年时间的记载。其中,胡适先生详细回忆了他改名的详细经过。为此有人写道,胡适是以嗣糜的大名,糜儿的乳名出生于上海大东门。“胡适”,闻名全球、伴随他大半辈子的这个名字的诞生地是澄衷蒙学堂。
回到久违的母校,我先后见到了校友会的秘书长(常务理事)和会长(澄衷版《胡适澄衷日记》的点校者),受赠母校校友会的《胡适澄衷日记》和内有胡适资料的《澄衷校史资料》(第一版)各一本。
这两本宝贵的资料之所以宝贵,不仅在于是内部发行的,印刷量不大,工本费就会高。众所周知,在于里面的宝贵资料,是非常有价值的史料。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戴龙基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序言中特别指出:“ 虽然胡适在澄衷中学的时间只有一年,但这是他接受新式教育和现代思想的开始,严复、梁启超等人对他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他后来思想、志向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其价值不可低估。”
我去得太迟了,《胡适澄衷日记》可能是2014年初印刷的,《澄衷校史资料》(第一版)是2010年印刷的。当时校友报就刊登过信息,木兰只会一个时期盯住一件事去做,这些日子披挂战袍在观海卫三官殿街守家门,没有心思去母校领取。如今,校友会的资料柜里是所剩无几了,已经不对校友全面发放了。打开资料柜,我感动了,真的只有没几本了。我拿到这么珍贵的资料,觉得手里沉甸甸的。

我是澄衷百年校史里最小的小校友,十二年的求学期间,有十一年是在蒙学堂的多个教室的寒窗下度过的。我现在都能回忆起我呆过的大部分教室的位置。校友会会长和秘书长都笑了,蒙学堂那个建筑早已拆了,胡适在他的回忆录里时写过那几个教室,只是无据可查是一楼还是二楼。在蒙学堂里读过十一年书的校友是不多了,从概率上讲,很可能真是先后同窗。会长语重心长对我说,先后同窗者会有不少,记得起来还对校史和胡适先生如此关心的老校友也不多了……
我拿出打印的胡氏宗亲网这个专帖部分内容送给了校友会,秘书长随即点击桌子上的电脑饶有兴趣地看了宗亲网的页面。我对他们说,我会好好珍惜这些资料,努力“物尽其用”。即使我是世界名校的博士,在母校和老师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小学生。我不敢狂言“研究”校史和胡适先生,只是还想跟着老师学习的最小的小校友、有缘与胡适先生同姓,也曾为教师。想要从胡氏的日记和相关资料,了解一个伟人是如何从学生这条路走过来的。
我与澄衷校友会会长、秘书长交谈了许多,其中有一些是关于胡适在澄衷以及那本胡适日记的点校有关的,还与校史,学校的今后发展的其他话题。
所幸的是,澄衷校友会会长是《澄衷史料汇编胡适澄衷日记》的点校者,对于版权问题回答让我放心了。说是内部刊物,没有版权问题,同意我在博客和宗亲网引用。如有疑问,随时可以与他联系。
其实,第二次10月我回母校的日子,是秘书长刻意为我安排的。我年近古稀,教过我的老师该是更古更稀了。秘书长让我这个退休学生在退休教师返校参加敬老节的纪念活动的那一天返校,我见到初中的历史老师、高中外语老师,还有从无锡赶来的教过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我向老师述说,近年为家族史研究,才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学习语文课和历史课,要想回来补课。老师说,老了,不会常来学校了。给了我电话和地址,要我常去老师家里看看他们。那么多年,老师还都是那么疼爱我,把我当成他们的孩子。想当年,我是把老师们当成自家的叔叔阿姨的。分手时,老师再三叮咛说,你要快一点来哦。
跨出校门,耳边留下“快一点”的叮咛声..可是,几十天过去了,木兰像一个无头苍蝇东飞西舞,忙忙碌碌。挤时间看了那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下一楼›:转发《解读胡适在澄衷的日记给我们的启示》的说明
如上帖所述,2014年秋天回母校两次。母校 ..
‹上一楼:澄衷学堂记事(3)
资料来源:《日记的胡适——他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他们》李伶伶  ..

查看全部回帖(19)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