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江西奉新华林胡氏宗亲联谊活动(2015.04.13)专题帖感悟----胡志甫
回帖:补 遗
1、华林胡氏的由来
西周胡公满,阏(yan)父之子,封地陈国,谥号胡。其后裔或以谥号为胡姓,或以国号为陈姓。至西汉时,其胡姓后裔因居住安定郡而得名安定胡氏,西晋时期成为望族。满公64世孙胡藩(公元372-434)南朝刘宋时,因战功封土豫章之西,“爱新吴(奉新)华林山水之美始家焉”,其为华林胡氏始迁祖。
胡藩25世孙胡城(公元875-945),官至侍御史,敕封徐国公。其妻耿氏,敕封徐国夫人。唐亡后归隐华林祖居,大兴诗书门风,五子都科举入仕。耿氏倡导的“忠孝和睦、文明重学、清廉仁义、济美兴邦”的家风,对其家族后世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胡氏家族再次兴盛。胡城9世孙胡栝第一次撰谱时称其为华林胡氏一世祖。
2、华林文化的内涵
华林文化总体上可分为书院文化、义门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四大块,共十个方面:
一是忠孝为本,敦睦和谐的传世家风;
二是世济其美,不陨其名的义门风范;
三是以人为本、传道授业的办学思想;
四是著书立说,影响深远的学术成就;
五是科第簪缨,人才辈出的教育成果;
六是清正廉洁,克勤进取的为官理念;
七是精忠报国,竭尽所为的奉献精神;
八是持躬内助,淑善称贤的坤德懿范;
九是尊儒信佛,崇奉修真的宗教色彩;
十是底蕴丰厚,景观独特的人文史迹。
3、华林书院的起始、发展和衰落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当时是华林胡氏私塾,南唐时发展为华林学舍,宋初由著名教育家、国子监主簿、华林胡氏五世孙胡仲尧扩建为华林书院。书院鼎盛时期有100余年,后因理学派书院占据主流,华林书院这个文学派书院逐渐式微。
4、江南古代四大书院是哪些?
华林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
5、为华林书院题诗赞颂的宋代名人有哪些?
仅北宋就有宰相晏殊、王钦若、李昉、陈尧叟、张齐贤、宋琪、吕蒙正、向敏中和文学家徐铉、苏轼、黄庭坚、杨亿等名公巨卿七十二人,这些人中有的还到过华书院讲学,并与华林胡氏有着深厚情谊。
6、华林书院有何特色?
(1)华林书院是文学派的书院。(2)华林书院是家族化书院。同时又海纳百川,教化一方,并且免学费给资助。(3)华林书院开创了招收女生的先例。(4)华林书院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5)华林书院的办学经费全由本家族承担。
7、“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宋真宗)”中的“三刺史”、“五尚书”分别是指哪些人?
意为华林胡氏入宋以来人才辈出,为官者众,其中刺史、尚书者为数不少。如胡克顺(润州刺史),胡用时(湖州刺史),胡用礼(道州刺史)。胡令赟(兵部尚书),胡元凤(赠兵部尚书),胡用庄(刑部尚书),胡用时(兵部尚书),胡用礼(吏、户两部尚书)。
8、关于华林胡氏旌表为义门
以“五世同居,共爨八百”及兴办义学教化一方,华林胡氏两次受到宋朝廷旌表。谱载明确的一次是,宋雍熙二年,经翰林大学士王禹偁举荐,豫章胡仲尧一门被宋太宗旌表为义门。
9、“八仲”是指华林胡氏哪些人?
“八仲”系华林胡氏五世孙胡仲尧八兄弟,即仲尧、仲宣、仲华、仲容、仲雅、仲甫、仲先、仲顺(克顺)。
10、耀邦总书记的吊系如何?
“八仲”中的老五胡仲雅任吉水县令迁吉水——其子用简扶父柩因雪封路居乐安氵吾塘——(明万历年间)其22世孙胡允钦迁中和镇西岭下——(清乾隆年间)其27世孙胡志饶再迁耀邦总书记(华林胡氏第39世孙)诞生地苍葭坊。
11、华林山的来由
华林山属九岭山脉的余支,因绿树浮岚,植被茂盛、环境优美,所以叫华林山。
12、为什么叫浮云山?
华林胡氏祖居地四周有元女峰、仙女寨、大获岭等山峰,常有浮云罩其上,人们将这部分华林山叫浮云山。
13、八百洞的“八百”是什么意思?
道人李八百,蜀人,名真,历夏商周至秦汉,或隐于山林、或出于市井,计其年不下八百岁,日能拐行八百里,故以李八百为号。
14、浮云宫
下一页 (1/2)
下一楼›:华林胡氏,中华望族,从藩祖开基,到城公耿妣倡导“诗书继世,忠孝传家”,再到耀邦总书记践行“ ..
‹上一楼: 
华林胡氏是安定胡氏大家族中具有巨大影响的一个分支,它始于东晋时期的胡藩。胡藩为 ..

查看全部回帖(36)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