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31岁
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创刊《新民丛报》,彭吹君主立宪。
3月,湖南巡无俞廉三奉命选派生员出国学。先生原有立功名之想,但列强豆剖瓜分中国之势日益猖獗,国势日危,而且新学大量输入,先生决意以潜心新学来振兴民族,挽救危局,便不顾守旧派的非议,毅然弃置旧学功名,与陈夙荒、何炳鳞、朱剑帆、陈润霖、刘佐辑、陈天华、朱德裳等同行共12人赴日,先生顺道至泰兴见表兄泰兴知县龙璋,受龙璋之托,携丁文江东渡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学习。留学期间,先生考察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认为得力于教育的发展。又对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庆应义塾,育才兴邦之举十分钦佩。先生便立下教育救国大志。
湖南留日本学生杨度、杨笃生、黄兴等在日本东京创办《游学译编》杂志。杨笃生著《新湖南》在日本东京初版发表。
4月8日,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俄军全部撤走。
4月,蔡元培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并成立爱国女校,培养革命女骨干。
春秋之交,黄兴被选赴日本留学。同赴日留学者有湖北官费生金华祝、李步青、李书城(后成为辛亥革命中坚)。
张百龄奏设京师学堂开学。其师范馆即今之北京师范大学。
张百龄奏进学堂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帛》。
6月,黄兴抵东京,入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班)。鲁迅、许寿裳等也同入师范科。
8月15日,清政府颁布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定制体系——“壬寅学制”。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32岁
1月29日,各省留日学生集合于东京举行团拜会,马君武等演说反清革命。
先生自日本回国,得龙湛霖、经璋、龙绂瑞、赵启霖、曾广左、左念廉等的支持,与龙绂瑞、刘佐辑集资二千元创办明德学堂于长沙。租左文襄祠为校舍,招中学甲乙两班。请龙湛霖为总理。胡元?任监督,聘王正廷、周震鳞、陆鸿逵、苏曼殊等任教。办学呈文称:“非兴学无以救亡。“
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一)明德学堂开学。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诞生。
4月,上海《苏报》介绍明德学堂:“湘潭胡子靖教廉自东归,与侍郎之子萸溪创设明德学堂。教员得人,规模亦甚整齐,其主义在养成军国民资格,现已开办,将来必有成效可睹。
《湖南官报》称:明德开湖南私立学堂之先河。
4月27日,本年清政府颁布达拉宫《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印学帛。
4月29日,黄兴与留日中国留学生500人集会,声讨沙俄侵略罪行,组成拒俄义勇队。
5月31日,黄兴自东京回国,策动反清革命。
夏天,先生捐到一笔款项,特地赴杭州聘请请华紫翔来校教英文,并加招中学一班,又成立速成师范班。恰逢黄兴、 陈天华,张继自日本归国,先生便邀请黄兴来校主持师范。
6月,黄兴抵上海,不久偕章士钊赴泰兴、南京。后认识长沙圣公会会长黄吉亭。
7月,设速成师范班,黄忠浩任监督,黄兴主持教务。
因与周震鳞等演说:“满人压抑汉人种种虐政”,王反谦等守旧巨绅谋倾覆明德学堂。又另立经正学堂于西园龙宅,一旦明协被倾覆,即以经正代之。
谭延闿来校参观,捐千金为经费,并年助英文教员薪金千吴禄贞、李书城、陈天华、张继、秦毓鎏、翁巩、郑宪成,李步青、宋教仁等来明德聚会,明德学堂成为继武昌花园山之后两湖革命志士新的联络点。除李书城、宋教仁外,皆在明德执教。
为陈天华代印并发行其所著《猛回头》、《警世钟》。长沙府颜钟骥欲借此倾覆明德学校。先生与学使张鹤龄共同维护,事未扩大。
反对明德之巨绅致书湘抚告密,指先生与黄兴、周震鳞三人为魁首,有“迅即拿回,分别审读,明正典刊”之语,得龙湛霖、龙绂瑞、谭延闿出面维护。
8月,章士钊创《国民日报》于上海。
秋天,黄兴抵长沙,主持明德学堂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