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越 南 胡 朝
回帖:胡季犛

胡季犛(越南语:Hồ Quý Ly,1336年-?),本名黎季犛(Lê Quý Ly),即位后又改名胡一元(Hồ Nhất Nguyên),字理元,越南胡朝开国皇帝。年号圣元 。
胡季犛原是陈朝外戚,1400年篡夺了皇位,改国号为大虞。不久让位给次子胡汉苍,以太上皇的身份仍掌朝政。1407年胡朝在同明朝的战争中灭亡,胡季犛同亲属一同被俘虏,执送明朝都城金陵。
胡季犛还是一位儒学学者和诗人,他对越南的民族文字喃字的发展起着重要贡献。

1、人物生平
家族显贵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兴逸,系中国浙江人,在后汉时期前来安南,镇守演州。此后家居演州的泡突乡,成为当地的寨主。到了李朝的时候,娶月的公主,生下了月端公主。胡兴逸的十二代孙胡廉迁居清化的大吏乡,做了宣尉黎训义子,从此改姓黎。胡季犛是胡廉的第四世孙,也就是胡兴逸的第十六世孙。
胡季犛家族显贵,胡季犛有两位姑母分别是明慈皇后和惇慈皇后,都嫁给了陈明宗。明慈皇后生陈艺宗,惇慈皇后生陈睿宗。[1] 胡季犛有一个从妹后来嫁给陈睿宗成为皇后,生陈废帝。
深受重用
陈裕宗在位期间,胡季犛的官职仅仅只是祗候四局正掌。1370年(陈绍庆元年),陈艺宗即位,因为外戚的缘故,尤为重用胡季犛,立即将他升为枢密院大使,使得胡季犛得以掌握陈朝大权。艺宗妹妹徽宁公主的丈夫陈仁荣被杨日礼杀害,艺宗将其改嫁给了胡季犛。[2] 同年胡季犛被派往乂安安抚边境,因功封忠宣国上侯。
1371年(陈绍庆二年),陈艺宗禅位给弟弟陈睿宗,胡季犛仍受重用。1375年(陈隆庆三年),陈睿宗准备讨伐占城,让胡季犛参谋军事,遴选各地精通武术或者兵法的官员担任将军。1376年(陈隆庆四年),上皇陈艺宗与皇帝陈睿宗亲自讨伐占城,胡季犛负责押送粮草。次年,陈睿宗被占城军击毙,统帅后军的杜子平领兵不救自行逃归,押运粮草的胡季犛在军中得知睿宗死讯,也先自逃归。事后杜子平被追究责任,废为庶人,但胡季犛却因被上皇重用而免于问罪,依然官居原职。[3]
征讨占城
陈睿宗死后,其子陈废帝嗣位。1379年(陈昌符三年),胡季犛兼任小司空,并推荐其结义兄弟阮多方为将军,党羽范巨论为权都事,在朝中竖立自己的党羽,逐渐掌握陈朝的大权。[4]
而胡季犛本人也确有才干,在对占婆战争和治国上均展现其才。1380年(陈昌符四年),占城国王制蓬峨引诱新平、顺化的盗贼袭击乂安和演州,占城继其后攻打清化等地。胡季犛领水军、杜子平领步军前往防御,在虞江(今清化)相持。胡季犛率水军出战。神武军将金鳌畏惧占军,退缩不前,胡季犛杀之,诸军鼓噪而前,击败了制蓬峨。这是陈朝第一次击败制蓬峨军,胡季犛的威望大大地提高。战后杜子平托以疾病的原因被免职,胡季犛独掌军权。[4] 从此阮多方与胡季犛关系开始恶化,阮多方经常在上皇面前谗毁胡季犛。[5]
此后,1382年(陈昌符六年),胡季犛再次征讨占城。[6]
权势日盛
1387年(陈昌符十一年),胡季犛受封同平章事,获上皇赐剑一把、旗一只,旗上写着“文武全才,君臣同德”八个字,胡季犛作喃字诗向上皇谢恩;[7] 其弟胡季貔则被任命为判首知左右班事。这引起了陈废帝的猜忌,陈废帝与太尉陈㬎合谋欲除之。王汝舟之子汝梅是陈废帝的侍学,得知此谋后告知了胡季犛。阮多方劝胡季犛出逃大吏山避难,但胡季犛采纳了范巨论的建议,决定向上皇陈艺宗进谗。胡季犛密奏陈艺宗,称:“臣闻里谚言:‘未见卖子而养侄,惟见卖侄而养子。’”陈艺宗当即知道了其寓意,深以为然。不久陈艺宗诱废帝至自己的宫殿,囚之于资福寺,废为灵德大王。艺宗改立自己的儿子顺宗继位,而顺宗正是胡季犛的女婿。图谋铲除胡季犛的旧府军将督铁镰军阮快、阮云儿、管铁甲军阮诃、黎勒、管铁枪军阮八索以及废帝亲近的太学生刘常都被诛杀。[8] 不久废帝在太阳府被缢杀,胡季犛使其弟季貔将其秘密葬于大排山中。[5]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6)
下一楼›:越南除了胡朝之外,还有一个西山朝(1778—1802年),为阮氏兄弟所建,阮氏兄弟本姓胡,父亲胡丕 ..

查看全部回帖(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