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很好的资料!以前只知道季犛的先祖胡兴逸为中国浙江人。但下面这一段更加详细了: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兴逸,系中国浙江人,在后汉时期前来安南,镇守演州。此后家居演州的泡突乡,成为当地的寨主。到了李朝的时候,娶月的公主,生下了月端公主。胡兴逸的十二代孙胡廉迁居清化的大吏乡,做了宣尉黎训义子,从此改姓黎。胡季犛是胡廉的第四世孙,也就是胡兴逸的第十六世孙。
后汉(947年-950年)为五代之一,刘知远(即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建。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后汉疆域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历二帝,前后只有四年。胡兴逸此时如何驻军安南?我看到的一份资料说是到安南做生意。世系清晰,说明与浙江祖籍地有密切联系。
南山 2015.07.24
明帝国与越南[转帖]
文章提交者:hefeng1966 加贴在 历史风云之中国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
1400年,胡季嫠废少帝,恢复胡姓(之前姓黎),认为胡姓出自中国虞舜之后,故改国号大虞。但是胡季嫠只当了不到一年,就让位于子胡汉苍(又名),自称太上皇,实际上仍旧为掌权者。
胡季嫠当政,实行一系列改革。他独断专行,有不听其言者格杀勿论。胡季嫠改组中央机构,限制名田,限制豢养家奴和奴婢,定赋税,改革币制,改铜币为纸币,统一度量衡,建西都清化,定科举文体,文武冠服,造户籍等等。虽然改革甚多,成果却微。胡家缺乏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胡季嫠骄横,任意杀害朝臣,灭绝前朝宗室(果然应了癫狂皇帝李惠宗“预言”),触犯众怒。连年灾荒,国库空虚。胡季嫠野心却大大的,多次发动对占城战争,劳民伤财,其中特特别的是,新王朝建立之初便发动对明朝边境的侵犯,失去了明朝的支持。明朝原来仍认可陈朝正统,派遣兵力护送陈朝子弟陈天平归国,却为胡家父子杀之。明成祖大怒,发兵讨伐。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发兵八十万(当然有夸大),发动了对胡战争。对此,《越南历史》认为:“从陈朝末期开始,明就利用这个王朝的没落来进行各种侦探和挑衅活动,到了15世纪,明侵略我国的阴谋就实现了……”其实,明入越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捍卫中国的领土和人民免于胡朝的烧杀劫掠,一小部分也是为了应陈朝后裔之请,行使宗主国权利。为了对抗,胡家父子发兵七百万(!!希特勒打苏联都没有这么多兵!),与明军对峙富良江。后明军从富良江上游强渡,兵分两路,攻克重要城塞多邦城。沿富良江南下一举攻占东都升龙。胡季嫠父子逃清化,明军又至清化,胡季嫠父子再度逃义安(顺便说一下,越南有种认为,说他们的古籍多因明朝“侵略”而被毁,对此在下不说什么,至少这次,是胡家父子在明军来到之前就放火烧了自家家当的)。不久,胡家父子被俘,胡朝灭亡,胡氏父子送往金陵,囚之。后来,被释放出来,胡季嫠还被派到广西当官,其子胡汉苍擅长兵器,也被起用(看来,我国从来都具有仇将恩报的传统。当年打败日本小鬼子,新中国接收的战犯一个未杀,汉奸到是杀了不少)。
此后,安南暂时由俺们大明予以管辖。大概其事迹明史里有,不再多说了。
明朝虽然已经占领安南,然陈朝宗亲仍有人企图恢复旧业。
简定帝陈(危页)(1407——1409年),为陈艺宗之子,1407年,自立为帝。陈简定起兵,其军队属乌合之众,无作战能力,不能抵抗明军进攻,遂逃至义安。其时,有邓悉者,曾为陈朝官,今闻简定起兵,遂杀明官,领兵至清化,襄助恢复大业。后有陈月湖起兵,虽月湖为明军擒,余众归简定,简定兵力渐强。自义安以南又归陈氏所有。明成祖闻,派云南沐氏领兵四万征讨,陈军英勇迎战,击败明军,但是陈简定却和邓悉发生矛盾,简定听信谗言(又来了),杀邓及参谋官阮景真,导致军心涣散,人人自危。邓悉子邓容和阮景真子阮景异因父被杀,领兵回清化,奉陈艺宗孙陈季扩为帝,年号重光,是为重光帝(1409——1413年),同年,陈简定为明军所擒。不久,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