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兰溪胡氏历代人物传略
(2015-03-10 21:44:57)
标签:文化兰溪 旅游
兰溪胡氏历代人物传略
胡荣(1390~?)字希华,青阳(成化七年后入汤溪县)人。早嗜学,涉猎百家,旁通九艺。隐居不求进取。永乐间辟人才,不就。正统初岁饥荒,约子侄共出粟2100石助赈。奉诏旌异,自号瀫溪渔隐。卒后,门人私谥“文庄先生”。有《瀫洲渔唱集》。
胡择(1496~1561),字仁甫,号松泉。嘉靖四年(1525)举人。历邵武、建昌、长沙三府通判,升景州知州。所至廉谨练达,人以法家老吏称之。致政归,官箧萧然,几不自给,安贫乐道处之。让产于兄弟,尤有纯厚之风。
胡澭(1506~1601),字正之,号思庵,厚仁人。母患病,衣不解带者2年。母故,庐墓3年,哭泣甚哀,虽妻病不入卧房。有司亲造其庐访之,巡道方公纪达扁其门曰:孝行。
胡僖(1529~?),字伯安,号公泉,城北隅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曾任刑部主事,仪制司郎中、湖广参议、云南副使,以忤权要拂衣归里。任仪制司郎中时,坚拒巨贿。在楚蠲浮税,民感悦。莅滇四载,桁杨不没,囹圄若洗,山民呼为“佛子”。著有《诗文集》、《书院志》。子应麟,别传详后。
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一字明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城北隅人。父僖,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按察副使。应麟5岁读书成诵,9岁从师习经,稍长,能撰各体诗篇。16岁入庠,万历四年(1576)举人。应麟爱古文辞。少时随父南下北上,沿途吟咏,见者激赏。工部尚书朱衡过兰江,欲见应麟,泊舟3日以待。应麟感而拜见,赋《昆仑行》680言以谢。朱持以见学使滕公,曰:“天下奇才也!”时王世贞执诗坛牛耳,尤推重应麟。世贞殁,应麟主诗坛,大江以南皆翕然宗之,世称“末五子”。其诗承明七子余风,主张复古模拟,后由重格调而转向神韵。《四库提要》说:“应麟记诵淹通,实在隆万诸家上。”应麟性孤介,薄荣利,自负甚高,晚年益肆于学。于城内思亲桥畔筑室,号“二酉山房”,藏书4万余卷,其中1/3为极其珍贵的手抄本,时为婺州著名藏书楼之一。应麟一生著作等身,堪称明后期一代文豪。著有《少室山房类稿》、《诗薮》、《少室山房笔丛》等数十种800多卷。其中《少室山房笔从》在文献学上尤为后人激赏。《四部正伪》开中国辨伪学之先声。《明史》有传。
胡玉华,字永潮,号易书,又字品金,仁湖乡上方顶人。世业疡科,驰名金、衢两属,就医者无不着手成春,年75岁寿终。传子济生,声名益播,惜早世。济生侄绍棠,字子丹,继承家学,兰嘉师管区司令赵憬,赠以“刀圭度厄”;陆军第28军修械所长王荣庭,赠“喉科圣手”各一匾。其余借文字鸣谢者,指不胜屈,为兰溪中医疡科之世家。
胡锦堂(1857~1940),乳名桂莲,石渠穆澄源村人。少学文,曾在蒋倬章门下受学。屡试不中,转习武。得高人传授,技艺大进,但不轻易出手。亲友慕其名,请为排难解纷,亦态度谦逊,以理服人,不恃强凌弱。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蒋倬章推荐去绍兴会见秋瑾。瑾对其武艺甚为赏识,留在大通学堂为武术教师。未几,因亲病辞归故里,先后在嵩屏小学堂、浙东体育专修学校担任国术教师。撰有《国术初探》,未刊行。
胡次威(1900~1988),又名长清,四川万县人。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后去日本明治大学深造。民国16年(1927)回国后任母校法律系主任。民国17年(1928)被国民政府聘为制法局二科科长、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民国18年(1929)任中央政治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民国22年(1933)9月蒋介石亲命次威为兰溪实验县县长。民国24年(1935)委为浙江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民国26年(1937)4月15日实验县停办离职。在兰溪实验县期间,经常微服出访,了解城乡民情习俗,足迹遍及全县各地,从不坐轿,或步行或以驴代步。探听地方人士的反映,作出兴利除弊的改革措施。如严禁吸鸦片,严禁青帮头子抽头聚赌和盗劫,并瓦解其组织,惩办恶霸分子,查禁花舫,清理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