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中国的人间国宝——胡中泰
回帖:砚 以 用 为 本

今天,谈起“砚以用为本”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不以为然,因为当代人基本不用砚,有的甚至不知道砚为何物。的确,砚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书写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历史。当代人的书写不但不用砚,而且连笔都不需要,电脑键盘取代了笔墨纸砚,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既方便节能,又提高了效益。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书写工具的一次革新,一大进步。要想重新启用传统的书写工具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喜欢砚的人多数将其作为工艺品、艺术品来收藏。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砚似乎成为了中国书画的专用品,而随着书画墨汁的出现,真正用砚研墨的书画者并不多见,多数成了摆设或盛墨的器皿。
  因此,在当代的制砚业中,追求砚的欣赏性、艺术性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兴起,全国各砚种的制作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许多砚种的制作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的行列,有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和县级的,砚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得到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认可。当年的手艺人也就成了文化人,制砚人的社会地位由此得到了提高。各种展览、展示、评比活动频频在全国各地的举办,虽然多数为市场行为,但对促进砚的销售,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等方面却是个好的机会,对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出现这样的繁荣局面,无疑得益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得益于市场经济。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片面的追求砚的欣赏性、艺术性就是其中之一。有的砚越做越大,大到十几吨重,有的砚雕饰纹样繁多,砚堂砚池过小,有的砚立了起来成为观赏品,有的纯属观赏石,等等。使砚的实用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不用砚的结果。制砚的不用砚,买砚的也不用砚,对砚和砚艺术性又缺乏正确的认识,总以为砚的艺术性在于雕刻,雕刻越多越细,体型越大,图案越多越繁,其艺术性就越高。这样的砚在当今的市场中不为少见,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其实,不用砚,不等于不要砚的用。用不用砚是一回事,要不要砚的用又是一回事。
  而今,曾一度走红的艺术品市场已开始降温,砚的市场也是如此,如何去面对?成了砚界同仁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市场的兴衰我们无法掌控。而如何把砚做好,正本清源,使砚回归到自己的发展轨道上来,这是我们应该做而又能做到的事情。
  “器以用为功。”(宋?米芾《砚史》)砚是我国文房中的一种器具,用自然是第一位的。千百年来,砚在用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砚的欣赏性、艺术性就存在于用的形式之中。下面就此谈点个人的肤浅只见:
一  用是砚的本质特征
  砚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性。实用是砚的第一性,欣赏是砚的第二性。砚的实用性决定着砚的欣赏性,砚的欣赏性从属于砚的实用性。失去了砚的实用,也就失去了砚的欣赏。
  砚的实用,具体体现在研墨的功能和发墨的性能两个方面。研墨,即在砚的形式上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砚堂和砚池。砚堂用于研墨,砚池用于蓄墨,两者是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用功能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砚的形式美的内容之一。发墨,是针对砚的材质而言,是一个专用术语,是人们在砚上研墨时的一种感觉、一种现象、一种效果。当代人很少用砚,对发墨的理解很容易与磨墨、锉墨相混淆。磨墨即研墨,是人们在砚上研磨的一种活动;而发墨、锉墨则是人们用墨于砚上研磨时,在感觉和视觉上的一种反映,一种现象。砚的石质过粗,研墨时就会出现锉墨的现象。砚的石质过于坚细,研墨时就觉得磨不出墨汁来,称为拒墨。发墨的砚石既坚又润,研墨时既不锉墨也不拒墨,而且便于用后清洗。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评砚》中说:“砚之美,润而发墨,其它皆余事也。”可见,发墨也是一种美。
  砚的欣赏,即人们从砚的形式中所领略到的趣味和美感。具体体现在两个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上一楼

查看全部回帖(2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