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江西南昌西山双岭胡氏
回帖:新书荟 |《西山文化通览》出版
编辑推荐
  西山因方位(省会南昌西郊)而得名,又称南昌山、散原山、厌原山、逍遥山、飞鸿山、伏龙山等等。因洪崖仙子、梅福隐居于此,故也称“洪崖山”“梅岭”。发脉奉新华林,起于高安虬岭,高峰隆起,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止于鄱阳湖畔之老鹳嘴和赣江边的樵舍,从平面看山形略呈纺锤形,它绵亘于新建区(原新建县)全境,南起浠湖,北止吴城,广袤百余公里,方圆150余平方公里。
  西山在3000万年前从赣西九岭山南坡滑脱,推移的距离超过了30公里,是江南最大的“飞来峰”,所以在辽阔的赣抚平原上突兀而起,西山显得高峻雄伟。明代冯梦龙在其《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一篇中,将其与国内名山逐一比较,把它描绘成“天下无双胜景,江西第一名山”。
  《西山文化通览》全书除引论外,分10章,加上文史资料辑录,共31万字。主要以新建县立县时的地域为考察点,包括现在的新建区、湾里区及多个经济开发区,对安义县、奉新县有关西山部分也有涉及。作者出入古今,旁搜广求西山文化资料,经过数年的爬梳剔抉,几易其稿,缕述西山人文、历史、地理、风俗等文化现象,西山文化可通而览之。

本书看点

看点一:书院教育和理学
  
  书院代表儒家文化,西山书院的考察重点放在新建县。从唐代到清末,该县所建书院共有100来所。如明代江西新建立书院共164所,最多的是新建县10所。新建县中进士人数,在全省的排名,从明朝的第9名,提升到清朝的第2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书院教育的成就。明清两代,状元1人、榜眼1人、探花2人。元明清三朝,解元16人(武解元5人)、会元3人(武会元1人),另武状元1人。《明史·儒林传》录理学家116人,江西人数最多,达40人。南昌府所属8县共7人,新建县5人。王阳明因在新建县樵舍将宁王朱宸濠擒获,封新建伯,后追赠新建侯,故其学说又称“新建之学”。新建县宋明理学昌明,多人亲炙阳明先生,洵为王学重镇。 
看点二:道教、佛教
  西山有着深厚的宗教根基,据查考,西山地区道教、佛教寺庙各有上百座。净明忠孝道影响广泛而深远,其标志万寿宫历史上曾遍布全国,成为江西会馆;“福主菩萨”许逊也被誉为江西“省神”乃至“普天福主”。佛教也同时源于东晋,周必大《西山游记》:“昔东晋隆安中,昙显肇居此山,尝与陆静修榷论。”许逊吴赤乌二年(239)正月出生于南昌,大安寺的铁香炉“吴赤乌元年造”,佛道二氏的“种子”同一年植入西山地区。
看点三:灯酒社火
  以“灯酒社火”命名西山的传统节日,西山节日蔚为大观。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新建西山万寿宫庙会,已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新建社火节入选南昌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之相关的得胜鼓(2010)、石岗梅烛灯(2010)和走马灯(2013)也入省级“非遗”名录。在江西丰城、高安、奉新、安义等地,也有规模较大的社火,深受西山的灯酒社火的辐射及影响。
看点四:文人结社唱和
  发掘出埋没了600余年的《五溪丁氏唱和集》这部江右文人诗集,对明初“江右派”的形成过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甚或改写文学史。明末豫章文人结社风流波及整个江南,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以新建县人最为活跃。
看点五:福地西山
  清人张潮《幽梦影·清言》言:“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长廉静,家道优裕,娶妇贤淑,生子聪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西山山脉南来,赣江、锦江、修河北汇鄱阳湖,诚为“湖山郡”,在道书中,西山兼为洞天、福地,乃名至实归的福地。如果说昆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本源,西山山脉则是南昌地区文化的来龙。西山与其说是山脉、地脉,倒不如说是人脉、文脉,她像一道屏风挡住西北风,诚为江城南昌的天然屏障、赣抚平原的脊梁骨。
看点六:军事雄镇
  西山地理扼全省交通命脉,由于紧靠南昌城、赣江和鄱阳湖,历来兵家取南昌多以新建为用武之地,凭据西山可俯
下一页 (1/2)
‹上一楼:.我们这一支是江西南昌搬过来的。具体是哪不知道了,只是听说当年在南昌有很多人,太爷爷时曾回 ..

查看全部回帖(1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