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更新:禀告先祖顺告宗亲
回帖:己亥新春温故知新
胡绍华
过去的一年里,“落叶归根”这四个字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生长并长年居住在上海,习惯于用上海话思维的。上海话和家乡浙江慈溪的语言很相近,“落”和“绿”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落叶归根”和“绿叶归根”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我是家族树上的一片“绿叶”,要是到了人生的最后的时刻,才会变成“落叶”。“绿叶”是可以做“落叶”所不能做的事,“绿叶”是应该做不负“落叶”所嘱托和期望之事。古稀老妪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借助现代检索手段“倒翻字纸篓”、"攀登书长城“,穿越历史寻找几十年、几百年前的史料;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穿越空间,联系海内外族人、寻求家乡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帮助,意外地得到了许多专家和新老朋友的支持、帮助和鼓励......

2013年我们开始了一次新的家族集结,联系上许多族人。有的在海外查资料不便,有的年迈体弱,年轻人还要工作和学习。作为家族的眼睛和耳朵,我开始关注与家族有关的信息。在胡氏宗亲网论坛上有了“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链接为: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325),成为研究我家族史的一个族内外公开的交流平台。该专帖客观地记载了近六年的与家族史有关的事项。建立家族QQ群和电子邮箱群,便于族人们联系、通报、讨论。近六年来,我们这些“绿叶”,聚集起来,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为保护我们的家族之根作着不懈的努力,并得到了家乡慈溪观海卫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关心和支持。
2014年2月我找到了清朝光绪《慈溪县志》里与我家族相关的四条内容,并和明朝嘉靖《观海卫志》里的记载以及族内口传资料对应起来,考证得出,我们是明朝洪武21年(1388年)观海卫建卫时来自山东金乡的后所正千户胡得玉的后人。关于观海卫胡氏的始迁祖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2015年4月《慈溪市志》出版了,我代表家族受赠此书。“观海卫…明洪武间迁自山东金乡…,始迁祖胡得玉,曾建宗祠。…”为我家族史一锤定音!
2016年9月《慈溪史志》第三期刊登的《现代教育家胡浚康》一文,为先贤胡浚康正名立传。
2017年1月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赠《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二书,为纪念《慈溪史志》创刊十周年,从这十年出版的40期《慈溪史志》的文章中选编而成。编辑时“对个别文字及史实作了必要的修正”,和我家族和先贤有关的内容得到了必要修正。
2018年收到了5月出版的《慈溪历代名人图像集》,那是“慈溪文化研究工程”的第一批研究成果。 该书选收了慈溪藉自汉朝到民国历代人物图像272幅,我家族胡浚康、胡浚济、胡哲谋入选,慈溪政府为我家族先贤树碑立传。
2019年是我家族的观海卫安定学堂的125周年。1894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中,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这是慈溪县,也是宁波府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新式小学堂。
2019年是我家族先贤胡浚康诞辰145周年。1894年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时,胡浚康已在圣约翰大学学习了5年,他把在圣约翰接受的“西学 ”教育引入到家族原有的传统教育中。这个三官殿胡氏家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经历百年多的变迁演变成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学校已经成为家乡的一个培养人才的“苗圃”。无以计数的学子,不仅留在观海卫、慈溪、浙江,还走遍全国,走向了世界。而且,胡浚康在自己家族学校所积累的经验为1896年作为唯一首任西学教习参与“国人自主创办第一所新式学校”(现:南洋中学)的教学、1898年出任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首任华人总教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如此看来,早在125年前观海卫安定学堂就是一个实验学校,为中国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进行探索并作出了贡献。
下一页 (1/2)
下一楼›:胡浚康在求是书院的史料
胡绍庭 胡绍华2019年1月27日

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 ..
‹上一楼:转载 从《知新报》看上海与澳门之间的信息走廊(部分)
从网上看到熊月之的文章《从看上 ..

查看全部回帖(20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