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四库全书》----明代----胡氏相关文选胡志盛整理
回帖:乾隆年间表彰明朝末年胡氏人物:
弁言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凡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一年敕撰。前十一卷,著錄明季殉節臣民;後一卷,特存建文死事人士。其內容說明,已具見「四庫全書提要」(見下),不贅。所應指出者,這是清廷別具用心之作,不止可視為「貓哭老鼠」而已。「文叢」係以史料處之,自非取其所謂「專謚」、「通謚」以及祠祀之「德意」。

右福王殉节
胡缜建昌通判(一作临江推官),桐城人;守建昌(一作赣州),城破,执至武昌,不屈死(见明史及辑览)。、
右鲁王殉节
胡士瑞、(一作端),福建道御史,進賢人;俱事桂王,奉命圖去孫可望,事洩,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胡恒(子之骅附)分巡上川南道佥事,竟陵人;孙可望陷邛州,被执,骂贼死之;妻樊氏、子之骅,投端公河死(见一统志)。、
右桂王殉节 以上共二百二十二人(附入祠士民二十人)
卷五通谥烈愍诸臣(下)(六五)
胡渊盱眙主簿,永年人;县故无城,屡经贼躏藉。崇祯十五年,贼至,渊独拒守力战,马蹶,被执,骂贼死(见明史及辑览)。、
右寇难殉节 以上共三百五十二人(附入祠士民四十二人)
卷六通谥节愍诸臣(上)(一○五)
右甲申殉节
胡鲲化铜陵知县,鹿邑人;左兵破城,被害(见一统志)。
右福王殉节 以上共二百七十八人(附入祠士民二十九人)
卷七通谥节愍诸臣(中)(一三一)
胡海定汜水知縣,南昌人;南都亡,走平樂,率鄉勇與黃道周師合力,戰不勝,被執不屈,死(見江西通志)。、
胡梦泰字友蠡,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崇祯十年进士。除授浙江奉化知县,当地人戴澳为顺天府丞,其家人倚仗官势不愿意交税,胡梦泰处罚其子,因此而声誉鹊起。崇祯十六年,朝廷推举贤能地方官十人,胡梦泰是其中之一,奉召进京,授唐县知县,未就。因京师陷落,南逃。隆武帝即位后,授兵科给事中,奉使还乡。隆武二年,清兵围城,胡梦泰散尽家财,协助巡抚周定仍等守城。围数月,城破,夫妇俱自尽殉国。
胡上琛 字席公,一字逢圣,福州人。明隆武年间武举第一人。先祖为凤阳人。始祖巴儿跟朱元璋起义有功,世袭福州右卫指挥使,遂为侯官人。祖父胡龙阳官惠潮参将。父亲名胡舜。
16岁时他承袭福州右卫指挥使,参加武举乡试,得中武举人。胡上琛路过易州时,曾借景生情吟诗一首:“一死酬知己,丈夫岂所难。至今渡易水,犹恨误燕丹。”崇祯九年(1636),御史陆清源想举荐重用,胡上琛以不是朝廷正式任命而婉辞。崇祯十六年(1643),皇帝下诏,天下勤王。胡上琛带领手下士兵北上,恰逢京师沦陷,胡上琛只得又回到福建。唐王入闽称王,改年号为隆武,会试天下将才,首擢上琛,授都司佥书,命他去江西联络义勇之士。不久又提拔胡上琛为御营总兵官,授镇国将军,随唐王来到延平。在福州与诸位好友义士一起商议起兵反清,并将家中所藏兵甲全部捐出,以备军用。时局突变,大清兵顺流而下,胡上琛知道大势已去,晚明王朝亦不可保,遂派人将老夫人与妻子儿女送往长乐。自己与妾刘慧娘采集了一些毒草藏在室内。不久,大清兵入城,胡上琛穿上朝服北向稽拜,尔后,又在先人像前稽拜,并题写:“孝既存宗忠维尽节欲求死所子斯为。”这时,刘慧娘盛装礼佛,愿与胡上琛同死,并赋诗一首:“严妆朝大士,大士也低眉。晓月犹余照,霜风不受吹。死忠君得所,殉节妾安辞。父母恩何报,泉台只此悲。”胡上琛高兴地说:“你这么年轻也愿意与我同死,真是太好了!”遂一同稽拜,摆上案几,正襟危坐,如平常一般。夫妻斟上美酒,对饮至酣,然后拿出所藏毒草,将根捣碎放入酒中,各饮一大杯,又大嚼其叶吞下,毒性发作,须臾即卒。但夫妻二人自始至终端坐不动。那一天是九月十九日,胡上琛年仅31岁,慧娘年仅20岁。当时观看的人很多,大家全都跪向二位忠节夫妇,泣不成声。
胡上琛死后,母亲从长乐返回,为儿子置棺安葬,哭着说:“我儿死得其所。”遂不再流泪。清朝廷很敬重胡上
下一页 (1/3)
‹上一楼:如果那位宗亲有兴趣,请麻烦帮忙断句、标点,谢谢

查看全部回帖(22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