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关于宋代闽楚胡氏几个历史问题的探讨
回帖:三、几位先君夫人之说
(一)胡文定安国公的夫人胡寅《斐然集·先公行状》云:“公(胡安国)初娶李氏,继室王氏,皆赠令人。”又胡寅《斐然集·亡室张氏墓志铭》云:(张氏)“以十有一月丁已葬于潭州湘潭县龙穴山先妣王令人之右。”又《斐然集·申尚书省议服状》云:“伏念寅于先父谥文定,为世适长子,服母李氏、继母王氏丧,合齐衰”。《崇安胡氏谱》载,胡安国,字康侯,妣李氏,继妣王氏。
综上述,胡寅《先公行状》和《崇安胡氏谱》的记载,准确、可信。其由有三:一是,胡寅是李氏和王氏带养长大的。李氏、王氏逝世后,胡寅均以长子的身份,为母亲李氏、继母王氏辞官守制。胡寅在著述《斐然集》时,对两位母亲姓什么应该最为清楚。
二是,胡安国科举及第,又是一代帝王之师。自钓鱼翁胡夔以降,崇安胡氏第一位科举入仕,光宗耀祖的政治明星。且崇安谱还是侄儿胡宪于绍兴二十六编修的。籍溪公胡宪曾从叔父学,在湖北荆门等地居住十五年,一代大学者绝不会把常与两位婶母相处的姓氏弄错。
三是,胡寅的《读史管见》《斐然集》两部名著,是侄儿胡大壮(常原)、胡大时(常惺)兄弟俩分别收藏并呈递官府审定把关刊刻的。
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衡州(今湖南衡阳市)知府孙德兴“崇庠之教”“访士求书”,得先贤胡寅所著《读史管见》。该书时为胡宏次子,72岁的胡大壮(常原)收藏并呈递衡州知府。时知府孙德兴将《读史管见》,用时十个月刊刻成。时,一代著名学者胡大壮一定会严格把关审定,并为之作序。于是,伯父胡寅的《读史管见》才得以付梓面世。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胡寅的《斐然集》在湘中刊刻面世。嘉定三年,胡寅已谢世55年,《斐然集》原稿是由胡宏季子,时年约65岁的胡大时(常惺)收藏并呈递的。胡大时自幼传承家学,又是张栻的高足与女婿,还是湖湘学派后期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伯父《斐然集》刊刻付梓面世,胡大时必然会把关审定的。还有时任宋宁宗朝大臣、礼部尚书章颖为之作序。

胡大壮、胡大时兄弟俩均为南宋一代大学者,湖湘学派的主要成员,绝对不会把自己祖母姓什么?这个最基本的孝顺问题都搞错!
湘潭、衡山、清泉等谱载胡安国夫人为刘氏,问题可能出在明朝二修谱时记述有误?或许是大壮公(常原)主修的一修谱没有刊刻,仅墨谱而已?至二修时已无参照谱,时担纲二修谱的先贤们,或许没有读到胡寅的《斐然集》等有关著述?
概言之,胡安国夫人是李氏、王氏无疑。胡宁系李氏所出,胡宁4岁时,李氏在荆门去世(待考)?一说胡宁、胡宏皆为王氏所生?但不知安国公女儿胡申是李氏还是王氏所出?关于坊间相传,安国公尚有妾卜氏之说?胡寅在《斐然集·先公行状》之中曾提到过此事件:“公为太学官,同僚为谋买妾,既卜姓矣。叹曰:吾亲待养千里以外,何以是为?!亦终身不复买也。”亦见《宋元学案》卷三十四《武夷学案》。
(二)胡宪的夫人胡宪两娶刘氏。两位刘氏夫人,乃著名学者闽中北部地区布衣中的清流君子、白水先生刘勉之之妹。再娶严氏。(见朱熹《籍溪先生胡公行状》)。
按:胡宪的夫人没有王氏。
(三)胡寅的夫人胡寅一生两娶。初娶,宋徽宗朝兵部郎中张哿之女张季兰(1108~1137)。(见胡寅《斐然集·悼亡别记》卷二十第380页)继娶翁氏。(见胡寅《斐然集·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卷二十六第550页)
按:胡寅的夫人没有曾氏。
(四)胡宏原配夫人为唐氏唐氏(?—1147),出自名门,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去世。胡寅有《祭季弟妇唐氏》一文。依此说,胡宏的原配夫人应为唐氏。(见胡寅《斐然集·祭季弟妇唐氏》卷二十七第574页)
(五)胡大原的夫人胡大原,南宋学者,官员。致堂公胡寅长子。胡大原娶姑妈胡申之女向氏为妻。胡安国之女胡申,适向沈,向沈之父向子韶,向子韶系南宋抗金名臣。时向子韶在淮宁知府任上,金兵犯境,向子韶率军民抵御,城陷后向子韶不屈而死。向沈不愿出仕做官,居家南岳。因是忠
下一页 (1/2)
下一楼›:四、胡大经公兄弟之身世
胡寅《斐然集·先公行状》云:“公(安国)没五年之后,始生大经、 ..
‹上一楼:二、迁 徙 说
(一)绍圣五年,胡安国举家迁居湖北荆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时年24岁的 ..

查看全部回帖(7)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