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岳西汪胡氏宗祠庆典
回帖:4、关于胡改汪姓
岳西县河图镇凉亭坳有一支胡改汪姓支系,这一支係华林胡氏西山楼下支梓公之后(华林胡氏第九世祖)。
汪氏上接汪华公,华公在唐太宗(公元628年)被封为越国公。越国公生九子:建、灿、达、广、逊、逵、爽、俊、献。爽公之后第二十七代孙成一公(居江西)生三子:生、兴、绶。生迁安徽桐城;兴公居安庆,后转迁安徽太湖县北乡湖家坪(即今岳西县冶溪镇),绶公迁怀宁县张家咀后裔散至潜邑汪家畈。
兴公在安徽太湖县胡家坪(即今岳西白帽镇)生二子一女,数年后,兴公只携长子仲莲回鄱阳,次子少莲公乃居住太湖县,后迁至今址:岳西县河图镇凉亭坳,逐为汪氏在此处始祖;女嫁太邑(即今岳西县冶溪镇)胡明四为妻(字荣诰,华林胡氏第十二世),少莲公生一子,三岁时在姑父胡明四家做客,因玩耍失落于塘中淹死,汪少连无嗣续后,胡明四逐将自己次子道芳改名为汝芳,甥成舅嗣,其后裔以为忘本不忠,弃嗣不义就定为汪胡氏,汝芳公即汪胡氏(罗胡汪)之始祖。汝芳生六子:道橙、道清、道殷、道俊、道伦、道伶。道殷外迁舒城后再迁至合肥,后为罗胡汪氏。
少莲公携汝芳迁至今岳西县河图镇凉亭坳居住,繁衍生息已二十余代,人丁兴旺,至今已有一万余人,大部分居于凉亭坳一带,还有外迁至安徽岳西县城、六安、金寨、合肥、安庆、霍山、霍邱、湖北英山、陕西(十几个县都有分布)、贵州、山西、浙江、港台等地。且于清雍正七年修建了汪胡氏宗祠,几经战火,几次重修,解放后,因其是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地而被列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迄今保存完整。汪胡氏产生后,于咸丰壬子年(1852年)四修宗谱时,已同湖北英山县胡公彦一(梓公,华林胡氏第九世祖,令赟公后裔),与仁芳房和仁绶房(今岳西县冶溪镇)两支胡氏宗亲同修宗谱共派至今已一百多年历史。本届也参与了《世界胡氏通谱》大联修。
罗胡汪虽然由胡改为汪姓,但后人始终不忘根在胡家,后代对汪、胡两姓先祖同时祭祀。
‹上一楼:由蓝改姓胡
明洪武朝大将、太子大傅,凉国公蓝玉居功自傲,不服明太祖朱元璋惩戒,锦衣卫指 ..

查看全部回帖(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