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5】全元文 卷一四七 胡祗遹(二)
送杜亨甫之任兖州序
佥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事安陽杜公,秩滿得代,撃家西還,安坐兩寒暑,若素無宦情者。省廷遣使賫恩,命改除知兖州事。公出郭拜受,恭待前官闕滿月日。或曰;杜公前按山東百二十城,今改小州,向之郊迎馬首者,今覃居總府,坐受趨謁;向之抱案牍拜伏聽進退者,今岸然幕下而出號令焉。以公之才德動業,肯屈就否?」僕應之曰:「汝非杜公之心友欤?何期公之浅也。計廪禄之厚薄,較官資之高卑,喜屈人而不喜屈於人,妄自尊大,先私而後公,先身而後國,世固然矣。大丈夫則不爾。出處進退,顧道之行與否耳,温飽崇貴,非志也。使上可以佐時政,下可以福斯民,雖司縣下品,亦屑為之。上不能匡救贊成,下不能潤澤鰥寡獨惇,雖桓圭刻冕,弗屑也。當言責則行其言任,承令則行其命令,二者獨賴人,而恩及乎下,曷若牧民之職,日與編氓相接,情僞利病,耳聞目觀,屈直是非,百折心喻,姦吏不得以弄筆,豪强不得而肆横,細民無冤苦失職。一善教,一佳政,聞於朝廷,而爲法於天下。僕恐杜公之志,在此而不在彼也。」不數月,或者復來相告曰;「杜公治装矣,吾友其知人哉。吾鄉士夫,多有歌詩以祖道,吾友能無言乎?」又曰:「屠生之刀,岂久屈於鶏肋者邪。奚必多文,請以我二人問答之辭爲贈。」

【5】全元文 卷一四七 胡祗遹(二)
送陸紹聞之任序至元二十八年
行者必以贐,言亦贐也。物則助一時之路費,贐言則益終身而名後世。言之與物,奚密輕重之相懸也哉!安陽陸紹聞,以刀筆承先業,明敏才幹,而無少恩之習,故人多愛之。自奉承官長,廉勤畏慎,故辨集率先行輩。凡所事官長,無不信順。由是聲譽日隆。至元辛卯,得推官天台,其踵門告别,贐詩滿行橐矣。衰老欲無言,可得乎?聖人謂才難,不其然乎?非後世所謂才也。順時以就功利,不恤得罪於道義;迎合以取富貴,潤私屋而耀里闾,不恤見鄙於賢哲;奉妻子而飽童僕,不知貽父兄之憂。此後世之所謂才者也。較之聖人之所謂才也,不亦遠乎哉!紹聞宜思之,仕而優則學,官業豈易量哉!敢以爲送行詩序。

【5】全元文 卷一四七 胡祗遹(二)
送張教授肯堂之任序至元二十九年
官無冷暖,才稱其職、得行其道者為貴;禄無厚薄,食之而不惭作者為美。若乃德薄才庸,徼倖而致高位,不滿人望,不厭公議,未罹折足覆餗形渥之凶,則負乘致寇之祸,潜伏而不能不發,見诮當時,遺臭萬代,於我何有哉!此聖師所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所謂「萬鍾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者也。儒學教官,以庸俗觀之,去聞凉爲不遠。以有道者處之,實清且貴,無惶愧谦作。以善及人,爲國育材,莫此之榮。舍是而得切要煩劇,道可行欤?才稱職欤?澤被民欤?名聲昭乎時欤?四者俱不可,必求榮而反辱矣。吾友張兄肯堂,以儒學傳授鄉里,門生恒百餘人,下帷講誦,將五十年,壽六十有七矣。至元壬辰秋八月,堂勅到門,擢拜廣平路儒學教授。以老師宿儒,年高德邵,而有此授。所謂才稱其職,食禄而不慙者也。士夫祖道,闾里餞送。不肖少肯堂一歳,垂髫同几硯,歡抃爲諸人最,樂吐狂言,爲送行群言之序。

【5】全元文 卷一四七 胡祗遹(二)
送丁教授之官序
七情之有哀樂,君子小人之所同然。所哀所樂之事,則雲泥懸絶,水火殊異。樂富貴而哀貧賤,小人之情,若是而已耳。孔子曰:「未若貧而樂。」又曰:「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又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稱顔子則曰:箪食瓢飲,不改其樂。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聖人之處己利人,其樂如是,非故異於人也。盖小人樂口體,君子則樂天,謂之雲泥水火之殊異,不亦宜乎。世之仕也,計廪禄之厚薄,校品秩之崇卑。敬其事而後其食者,千萬不一二,無禄而仕者,其唯教官乎。然有志於孔、顔、孟者,不以爲憂,而以爲樂,推原其情,岂不曰賤工商胥、吏雑流而不為恥,干調趨走奔競而不為貧,乃士之常,何往而不
下一页 (1/11)
下一楼›:【5】全元文 卷一四八 胡祗遹(三)
又序
字畫始於鳥跡科斗,再變而詳悉為大小二篆,又 ..
‹上一楼:【5】全元文 卷一四六 胡祗遹(一)
胡祗遹
胡祗遹(一二二七——一二九五),字紹聞,號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