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題夢嵓所藏東坡帖
東坡手簡行書爲第一,自得之妙,雖晉唐諸賢,有不能及者。小楷次之,大字又次之,草書又次之。龍圖二帖,非公平生致意書。南方比之周鼎秦符,其爲大賢寶重也若此。得之者,宜如何哉?某年月日某觀。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題懷素自叙帖
晉賢墨跡,歳久腐敗不存。唐學士虞、褚諸人,臨摹逼真。唐賢法書,宋蘇、米輩復臨之,故得流传至今。懷素自叙帖,余所見凡五六本。帖書如出一筆,不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某年月日某觀。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題晦庵易卦横圖
《易》圖甚多,不唯不能發明《易》之蕴奥,牵强穿盤,通滞合離,不見伏羲畫卦本末,生成自然之全圖。惟邵康節《先天圖》原委條貫,以類相從。然以圓方位置,使人不易曉。晦菴此圖,自下而上,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而六十四卦,粲然成列。乾一至坤八,自然生成。《易》之全體,無毫髪紊亂虧欠。此圖一出,前人皆廢。乾端坤倪,軒豁呈露。六子萬象,咸具于中。原始要終,不出乎一陰一陽。考諸文王、周孔之辭,則合求諸伏羲,一落筆而卦變皆備,騐諸天地鬼神而不悖,象辭變占,不言而喻。學《易》者,當玩之終身而不可厭。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題梵隆述古圖
寫萬象易,寫人物難。山水雲煙,昆蟲草木,皆有定質。惟人也,得二五最秀最靈之精英,自有生人以來,而至於今,後至無窮,面面不同。上而大聖大賢,下而至愚至賤,赋分禀受,又復天壤。每觀畫師寫塵俗之人,則十九得真;寫高人勝士,則百不得其一二。盖高人勝士,又得天地之奇氣,雖造物不易生成。畫工塵臆,岂能得其髣髴?非李龍眠,則不能形容。蓮社諸英賢,蘇東坡、黄山谷、米南宫,李伯時、蘇黄門、晁無咎、張文潜、秦少游、劉巨濟、僧圓通、王仲至、陳碧虚,鄭靖老、蔡天啓、王晉卿、李端叔十六人,想見風采,一時龍鸞,唯龍眠能儀形之。梵隆此幅,亦庶幾欲造龍眠之門墙者欤?(以上《紫山大全集》卷一四)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題党懷英八分書
文章與時高下,唐不如漢,漢不如三代。党竹溪在金朝爲第一流,方之梁鵠、蔡邕、鍾繇,一何遼哉,僅能得韓擇木之髣髴耳。(宣统年間刻本(涵芬樓古今文鈔》卷二二)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跋仲謀提刑家訓圖
道一也,駁雑者自分之;尊無二上,污下者自卑之。太史公以儒雑九流,漢室遂以王道霸術相雑。公孫弘以儒術餙吏事法律,爲《詩》、《書》自污雑也。近世遂以庸俗儒吏並稱,又曰儒吏兼通《周官》。胥史供給呼召指使,代筆簿書,督責期會而已,非二岐也,非並肩也。先生當金室垂亡,進則不可,隠德于法律,脱免里胥之侵凌,處心行己,則儒者也。諸公贊稱,非知先生者也,不可以不辨。某頓首謹題。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跋臨王右軍帖
編素經三百年則坏,紙可延五百歲。晉人墨跡,至唐恐不能傳遠,虞、褚名公,以硬黄纸摹之。此帖不惟全不失真,在右軍諸帖,當為得意書。山谷題後,後來者復何言。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跋褚遂良臨黄庭經
唐太宗喜王右軍書,故一時學士大夫皆好尚,以不能寫字吟詩爲可恥。向使太宗能以不及尧、舜、禹、湯、文、武為不足,篤好而祖述之,觀天文以察時變,觀人文以化成天下,都俞之際,詠勅天之歌,垂朽索之誡,立朝大臣,則必以皋、夔、稷、契、伊、傅、周、召爲己任,奚遊戯翰墨、裁剪律詩而已耶?工書者評《蘭亭帖》,惟褚遂良臨本,最為得真,然則所臨《黄庭經》,亦當爲貞觀朝士之冠。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學者,能舍外而工内,不及人不爲憂矣。

【5】全元文 卷一四九 胡祗遹(四)
跋宋徽宗書
前賢有言,文章字畫,似其為人。余謂曰:似不若曰,是形諸外者,即其中也。晉武、唐太
下一页 (1/7)
下一楼›:【5】全元文 卷一五〇 胡祗遹 (五)
傳道統説
克、舜、禹、湯四聖,人之相傳以中者,聖 ..
‹上一楼:【5】全元文 卷一四八 胡祗遹(三)
又序
字畫始於鳥跡科斗,再變而詳悉為大小二篆,又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