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铜梁区情简介
基本区情:
铜梁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建区,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故乡和蜚声中外的铜梁龙的发祥地。全区幅员面积1334平方公里,辖25个镇、3个街道,人口81万。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6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30亿元。
铜梁山川秀美,人文荟萃。这里有风光旖妮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巴岳山?玄天湖?温泉旅游度假区;有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首批国家园林区城荣誉的龙乡新城;有以更新世纪石器、东汉陶器、恐龙化石为代表的铜梁文化;有誉满华夏、蜚声海外的“中华第一龙”---铜梁龙;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有“巴渝名校”---铜梁中学,有“初中教育专家”---重庆巴川中学。
铜梁交通便捷,环境优越。龙乡铜梁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处渝西地区中心位置。渝遂高速公路、国道319线及规划的渝大高速公路东西向穿境而过,规划的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铜梁-永川段贯通南北,交通便利,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距重庆主城41公里,距江北机场65公里。铜梁高起点修编城市规划,高品质建设城市,高质量管理城市,龙文化特色突出,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首批园林区城、国家级卫生区城、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铜梁经济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铜梁区大力实施“兴工富民强区”战略,形成了锶盐化工、机械制造、建工建材、轻纺制鞋、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7户,有红蜻蜓、金江水泥、奥博铝材等知名企业;铜梁工业园区连续六年荣获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先进集体称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集中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高新技术的孵化区、财政收入的主产区。农业基础较好,产业优势明显。形成了3000万羽水禽的集中养殖加工区、20万担优质茧基地、20万亩纸料竹基地,正在打造10万亩蔬菜基地,有浙江天翔羽绒、重庆铜龙食品等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商品率达71%。今年,区委、区政府以贯彻落实胡 锦 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按照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明确了“打造西部工业强区、山水宜居名城、文化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全区上下形成了抢抓机遇、激流勇进、乘势而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地理条件:
重庆市铜梁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介于北纬29°31′10″至30°5′55″、东经105°46′22″至106°16′40″之间,西南靠大足区,东北连合川区,南接永川区,西北邻潼南区,东南毗邻璧山区,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约48公里,幅员面积1334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故乡和蜚声中外的铜梁龙的发祥地,区城由巴川、东城、南城3个办事处组成。
铜梁地处渝西丘陵与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地貌多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部有毓青山和巴岳山东西对峙,境内最高海拔902米,最低海拔185米,森林覆盖率33%。区内主要有涪江、琼江(又名大安溪)、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和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简称“一江两溪三河”,以及大小支流245条,属嘉陵江流域,总属长江流域。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925万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为197.12亿立方米。境内拥有矿产资源26种,主要有天青石、煤、石灰岩、页岩、石英砂岩、陶瓷土和地热等。
铜梁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历年平均降雨量1075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温度82%,年平均无霜期225天。
铜梁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扩散层,渝遂高速公路自东南向西北贯境而过,距重庆主城仅半小时车程,距成都200公里,距渝怀铁路火车站15公里,距重庆机场65公里,距长江集装箱码头60公里。5条出境公路全长157.5公里,全区已经形成30分钟重庆、50分钟区城快捷交通网络,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