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6】全元文卷一八二 王 揮 (一六)
烈婦胡氏傳
劉平妻胡氏,濱州渤海縣秦臺鄉田家子。至元庚午(一),平挈胡泊二子南戌枣陽。垂至,宿沙河岸,次夜參半(二),有虎虓然突來,咥平左(骨需),曳之而去。胡即抽装刀前追,可十許步及之,徑刺虎,劃腸而出,斃焉。趣呼夫,猶生,曰:「可忍死去此,若他虎復來,奈何?」委装車,遂扶平携幼(三),涉水而西。黎明及季陽堡,訴於戌長趙侯,為救藥之,軍中聚觀,哀平之不幸,咤胡之勇烈也。信宿,平以傷死。趙移其事上聞,得復役終身。嘻!胡柔懦者也,非不懂兽之殘酷,正以援夫之氣激於衷,而知有夫,不知有於菟也(四)。平雖死,其志烈言言(五),方之太山號婦(六),何壯毅哉!贊曰:
桓桓壯夫!鷙勇而夫,事出倉猝,變色蜂虿。烈烈胡氏!憤物為害,義激柔衷,氣薄於外。視虎如鼠,所天為大,平雖咥死,婦節則邁。媛折熊衝,蕴刃賊輩,彤管流徽,清芬並代。
[一]至元庚午:庚午,原闕,據王抄校本補。
[二]次夜參半:參半,原闕,據王抄校本補。
[三]遂扶平携幼:平,明修本、王抄校本作「傷」。
[四]而知有夫不知有於菟也:此句在宣統年刊《涵芬樓古今文鈔》和民國刊《對樹書屋叢刻·草莽私乘》所收該文中均作「知有夫而不知有虎也」。
[五]其志烈言言:言言,文淵閣四庫本作「甚矣」。
[六]方之太山號婦:號婦,清宣統刊本《涵芬樓古今文鈔》所收該文作「虢婦」。

【7】全元文卷二〇八 方 回 (二)
送胡植芸北行序 大德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余假守桐江七年,又寓居五年,然後去。篤學文士大夫多矣,於詩人則不過得二人焉。日前上舍蘭溪知縣趟與東,字賓暘,居建德縣城,今年七十八歲没。曰包山書院胡方,字直内,居淳安縣城,今年五十七始入都問選。他非無魁首状,監侍從風憲監牧之官,而於此仕宦不達。之二人獨拳拳焉,何也?之二人者,詩人也。予癖於詩,年逾從心又三而四,嘗病夫真詩人之難得,宋人高年仕宦不達,而以詩名世,予取三人焉:曰梅聖俞,曰陳無己,曰趙昌甫。世謂宋之詩不及唐,予謂此三人唐詩似反出其下。賓暘、直内詩亦然。且真詩人所以難得,何也?近世詩學許浑、姚合,雖不讀書之人皆能為五七言,無風雲月露、冰雪烟霞、花柳松竹、鶯燕鸥鷺、琴棋書畫、鼓笛舟車、酒徒劍客、漁翁樵叟、僧寺道觀、歌樓舞榭,則不能成詩,而務譲大官,互稱道號,以詩為干谒乞觅之貲。敗軍之將、亡國之相,尊美之如太公望、郭汾陽,刊梓流行,醜狀莫掩。鳴呼!江湖之弊一至於此,或問予:宋真詩人獨取此三人,何也?以其不達也,官不達,名未嘗不達,與達者等也。梅聖俞陶粹冶和、春融天靓,歐陽永叔敬之、畏之;陳無己鍛勁煉瘦、岳握圧聳,黄鲁直敬之、畏之;趙昌父閟芳销華,霜枯冰涸,趙蹈中敬之、畏之。有一斡萬钧之勢而不見其為用力,有一貫萬古之胸而不覺其為用事,此予所以深許之也。賓暘之淡而峭,直内之槁而幽,予是以亦敬之畏之。直内七世簪缨,今北上求仕,諸公貴人無以貌寝,而吝于一援手哉。大德三年己亥十二月二十六日紫陽方回序。

【7】全元文卷二〇八 方 回 (二)
送胡子游赴調序
儒者之學有獨無對,其文自伏羲一畫始,而成於尧,極盛於周,稍衰於周之季,而大坏於戰國,絶滅於秦。可以復於漢之初,而刀筆吏非其人,司馬遷至以儒為九流之一,《周官》出於劉歆,其曰儒以道得民者,意與子長不異,或以為此戰國陰謀之書然耳。孔子之時,老子已生乎其前,未有所謂服食煎煉長生不死之説,佛亦已生乎西域,而其輪迴果報無生之説,未入中國。孟子之時,楊、墨、儀、秦之徒,異端並作,賴七篇之書排而撃之,其説不復信於後世。獨奈何由漢迄唐,老佛二氏,昌炽淫衍,至與儒學鼎足而稱三教,甚至儒者黯無精光,傍睨二氏之肆行而莫之敢抗。鳴呼!其亦可哀也已。雖然,猶有一韓昌黎《原道》等作,起正仆邪,由是知二氏之非,曉然明白。至於宋,歐陽文忠公、范文正、石守道、孫明復、李泰伯、胡安定,皆深闢二
下一页 (1/5)
下一楼›:【9】全元文 卷二五四 胡次焱 (一)
胡次焱
胡次焱(一二二九——一三〇六),字濟鼎, ..
‹上一楼:【5】全元文卷一六六胡祗遹 (二一)
  ○民間疾苦狀
  一,逃戶不能複業。 【 今日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