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9】全元文卷二六八 劉辰翁 (一)
胡山長題屋疏
子雲擔石乏盡,尚存一區宅之苟完;元龍湖海歸來,未有百尺樓之可托。如蛛絲屡營而弗就,宜鳩婦見笑於無能。然後庸人皆得而易侮之,是則世尊所謂可憐悯者。吾嘗為爾再三渎,君亦慨然九百辭。今年無锥也無,未知所得;大人好烏亦好,諒不加疵。豈無一枝,栖此三匝。痡矣瘏矣,念夫小人皆有闔庐;鳣斯粥斯,烏乎何時而止此屋?

【9】全元文卷二六九 劉辰翁 (二)
贈胡聖則序
子美平生流落,拔足鄜塵,丐拾為資,起浣花草堂。三年而後成,成數月,為秋風所破。不知嘗復完茸與否?而飄飄江上,避地愈遠,從瀼西,徙浣花,各三宿桑下而去否?今過客耳,身生太平恨晚,生亂離又恨早,居今憐子美,亦羡子美。

【9】全元文卷二七〇 劉辰翁 (三)
泰和胡氏族譜序
先王有小史以奠系世,其歸在厚人倫,後世反崇華胄,自損其實,而他冒其名,雖華非其所當,於其人奚益?假如言劉者宗漢,不知婁敬之劉得為漢乎?言李者宗唐,不知徐勤之李得為唐乎?胡之受姓以來,貴且華者,莫踰漢太傅廣,譜胡者孰不詫廣為冠冕。惟泰和胡叔俊獨知廣黄姓,而遡其自出之派,則本於河東以及於金陵,叔俊固知辨名實者。其交子名文可者,叔俊族子也。其人狷狭多奇,尤喜赋新句,觀其志要,有所樹立,不欲苟附借於人。予嘗問其世,文可告以叔俊自叙如此。予因詰之曰:「自宋以來,貴且華者又莫如忠簡公,爾不祖太傅,然則忠簡公後乎?」曰:「吾非其後,固其族也已。五季時有謀贇者,字文美,官金陵,子三人,辟地來吉,伯公霸居盧陵,仲公真、季公陽皆居泰和。公真之後,有曰衍,擢進士,為朝奉大夫。公陽之後,有曰箋,為南城縣丞。叔俊出衍後,而吾出笺派。諸禮簪绂炳如也,印以陽文節公所為《榮福堂記》,井然不可誣妄,雖不忠簡其族(一),固不辱有胡,可概言陇西,而混稱耶琊者哉?」予聞其言,而益壯泰和胡之世有其人也。又復之曰:「剛簡登第,人問忠簡,言非其祖,卒能以直聲振當世,為鹰陵異日忠簡。况胡本舜之遠胄也,希舜之人即舜之徒,抠衣於鄒鲁門墙者,奚必以剛簡、忠簡為泰山哉?」後二年,文可續叔俊《垂絲圖》為流慶,圖成,偕叔俊子景純過予求弁一語,遂書前言以加諸首。
[一」雖不忠簡其族:其,原作「具」,據文淵閣四庫本改。

【9】全元文卷二七〇 劉辰翁 (三)
胡仁叔詩序
舊常評某人詩清嫩,其人不滿,以示羅涧谷。涧谷曰:「過矣。審然當唐詩,何人共可幾語,為足以稱此?」凡讳嫩,欲稱老,不知清嫩與淺嫩異,政未可少也。如輕風淡日,時花美女,小兒睕睆初語,别能令人賞愛。有味亦不在多,固未可與彼老者同年而語也。杜子美「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傥無起語十字,坐盡情事曲折,更接以「紅入」、「青歸」、「桃柳」之句,豈不誠魏其嫩耶?

【9】全元文卷二八九 胡夢魁
胡夢 魁
胡夢魁(一二三四——一三〇七),字景明,號涧泉。建昌新城(今江西黎川)人。宋末登進土第,調澧州户曹,改丹徒尉,累遷浙西制置司參議官。入元摄本郡判官,擢佥廣西憲事,惩治貪污腐敗,聲譽流布朝野。歸致仕。大德十一年(一三〇七)卒,年七十四(程鉅夫(佥廣西提刑按察司事胡公墓碣)。本書輯得其文一篇。

修大成殿記
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唐虞之所以帝,三代之所以王,漢唐之所以治,秦隋之所以亂,亦在乎學校之興廢而已。嶺右之郡桂為大。在宋淳熙時,南軒先生師是邦,一新府學,規模殆與辟雍等。厥後帅臣復創宣成書院於其西,合南軒、東莱而祀焉。大元混一舆圖,靜江最爲後服,力屈自焚,悉爲焦土。聖上崇化厉賢,旁求儒雅,明良迭起,異世同符。至元十七年,今湖廣行省右丞史公格,即其故址而圖新之,始建大成殿。越五年,治中漢嘉張九垓創戟門。越十年,總管平陽趙珪創講堂。然而未備也,上命豫章陳懋卿提举廣西儒學,議完其缺。顧學廪不足,有爲廣西道宣慰使祝真卜,慨然捐己俸以爲之倡,宣慰司總管府官之賢者
下一页 (1/6)
下一楼›:【10】 全元文卷三三四 趙 文 (四)
息庵記
胡君定甫營壽藏於永水之陽小江之上,而名其庵 ..
‹上一楼:【9】全元文卷二五七胡三省
胡三省
胡三省(一二三〇——一三〇二),字景參,一字身之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