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17】 全元文 卷五五〇胡炳文 (二)
送文公五世孫序
夫子六經,生物之天地也。文公四書,行天地之日月也。歙婺源,鲁珠泗之邦也。初唐天祐中,陶雅為歙州刺史,命制置茶院,府君領兵三千人戍婺源,因家焉,於文公為九世祖,墓在連桐。茶院以次,墓在諸郷,凡六所在城韋齋井。公嘗云:「聞先君子太史公生此地時,井有氣如白虹,經日不絶。」公以紹興庚午、淳熙丙申歸省墓,自是凡與族人書,拳拳以守護爲嘱,水木本源之思,蓋無食息不在念也。至治癸亥秋,公之曾孫晉臣率其姪友桂暨諸孫文明、文鑑、文德來歸,如公淳熙故事。顧瞻徘徊,涙下如雨,凡爲他人所有者,必欲復之酒已。友桂、文德復不辭五嶺之險,控告于府,壯哉!此志可無愧爲公之孫矣。予嘗讀公之祭文,有曰:「封茔所寄,奉守弗虔。他人有之,莫克伸理(一)。兹用震坦,萌于有司。鄉辞亦公,遂復如舊。」鳴呼,此公告于連桐府君之墓之文也。今公之孫可復以是告于連桐以次諸墓否乎?可復以是告於公否乎?予嘗泛觀自古暨今人家疇無邱墓,其間豈無巢翡翠、卧麒麟者?然子孫能樹立表見於世,行道之人必指異之曰:「此某人故宅也。」至有過乔木而式、望松楸而拜者,無他,秉彝好德之良心也。况庚戌聖賢之生,其德與天地日月無窮者哉。孔林在泗,歷代欽崇,即其宅爲廟,凡孔氏墓,官爲守禁甚嚴。方今文公之學行乎海之内外,凡舟車所至,人力所通,無有不崇之者。况去公僅餘百年,遺風流俗,兹猶有存而未泯者乎。秉彝好德,凡有人心者同然,况為公故鄉之人乎。天地覆載,日月照臨,水木本源,斯文乎在。予因公之孫之來也,不無深感焉,亦不無深望焉。故鄉之士皆爲詩以嘉其志,而其姪孫光復請予爲之序。
〔一〕莫克伸理:伸理,明本作「俾埋」。

【17】 全元文 卷五五O 胡炳文 (二)
贈醫者程敏齋序
儒不醫,非通儒。醫不儒,非良醫。夫既謂之儒,未論物格知至,一身中十二經、十五絡,自懵然莫之知。病卧於琳,委之庸醫,比之不慈不孝,此儒而不醫之通患也。醫而不儒,其患尤甚。《素問》、《難經》猶吾儒孔、孟,或有至老未能習者。脈有三部、九候、七表、八裹、九道、十怪,凡男女皆然。《褚氏遺書》謂男女脈三部皆相反,胡爲與王叔和不同?五臓六腑應天五運六氣,然六氣中胡爲有兩火?身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然足陽明胡爲有陰市?足太陽胡爲有至陰?若是者悉未之考,悵悵然欲以岐黄之術鳴於時,吾不知其可也。《易》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試」之一字,夫子已逆燭天下後世爲醫者之弊矣。而吾鄉程君雲岩則不然,其先世嘗從學于程夫子之門,儒學所漸宏矣,遠矣。夫醫不過儒道中之一事,物格知至,此不過格中之一物。雲岩以其先世儒學來而爲醫,其能十全取也固宜。敏齋繼志述事,怕怕篤實,博極羣書,所全活甚衆,不酬亦不願,且牓其門曰:「貧無力者與診脈施藥。」噫,吾前所謂儒而醫,通儒也,雲岩翁有焉。所謂醫而儒,名醫也,敏齋其有焉。予以爲世之爲醫者,不能皆如是也,故表而出之。

【17】 全元文 卷五五O 胡炳文 (二)
送醫士葉可翁序
醫家八十一,《難經》世所共宗,讀「難」作去聲者,非是。番名醫葉可翁,予雖未嘗面其人,固已心識之。婺源、樂平鄰郡士大夫往還,稱可翁不置口。醫數難,可翁皆能之。夫醫婴兒尤難,昔郑端友《全婴集》,吾鄉訥齋程公刊于泉司,序之曰:「《大學》『若保赤子,心誠求之』。蓋以赤子不能自言,非以至誠之心求之。癢疴疾痛莫可致詰,陰陽虚實翕忽變移,豈非大難事?」翁兼大小方脈,而用心皆出於至誠,難也。醫之中灸難,鍼尤難,必如允濟,得之異人。孕婦有腹偏左,鍼左手指,輙正。有脱肛者,鍼頂心,輙愈。有傷寒效逆食不下,鍼眼胔,輙能食。必如陳了翁,得之天帝(一)。依夢中紅點,鍼合浦,病者無不奇中。翁鍼法予未知其何所從受,然聞滋深得宜,全活甚衆,又難也。醫者不計貲發藥難,不取貲施藥尤難。山谷嘗題名醫之門曰「能持陰隲以行醫,不以人命而試藥」。吾鄉明遠江公自
下一页 (1/7)
下一楼›:【17】 全元文 卷五五一 胡炳文 (三)
鄉賢祠記
歙婺源爲子朱子闕里,亦既有専祠矣,州 ..
‹上一楼:【16】 全元文卷五二九程矩大(七)
胡彥承文槁序
于比從李禦史仲淵識胡君彥承。彥承嘗學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