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17】 全元文卷五五二 徐明善 (一)
送胡君序
歙胡君郁文,親喪未竁,語及輒潸然。予家方左嚬右吟,稱貸四出(一),助之不能多也。君重請曰:「親喪,固所自盡,然不肖孤釁,即罰重矣。不須暇之,連二歲失二親,痛鉅力難(二),欲不鳴號於人,不可得。願重扳子一言,傥有哀之者。」子辭再三,而君弗舍。則思夫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此言何謂也?歧人我而言,則我於胡君無與也;诉乾父坤母而言,則我於胡君豈不猶兄弟也哉?乾坤以生物為心,人得乾坤此心以為心,故恻隠之端,在人均有,而尤易動。其推則先胞而後同與。怨婦之詩,流出天理,曰:「凡民者豈必鄉鄰,但耳目所接,救之不敢緩也。」若郭元振、范尧夫是已。放諸四海(三),此心同,此理同,而逆謂未必有斯人者,則予不獨胡君之罪人也。力有餘有不足,與有豐有殺,奚必錢四十萬、麦五百斛?凡有以將其側隠之發者,是即郭、范也已。此乾父坤母厥初生民之本心,仁人君子有戚戚焉,若斧若堂,雲横烟幕,胡君得所欲也夫,九京有所感也夫,仁人君子有令名也夫。
〔一〕稱貸四出:稱貸,原作「聘騎,據文淵閣四庫本改。胡校疑「聘」爲「聘」。〔二〕痛鉅力難:難,胡校作「艰」(三)放諸四海:「諸」上元衍「海」字,據文淵閣四庫本、胡校删。

【17】全元文 卷五五三 徐明善 (二)
寛居胡先生文集序
辭所以析理,辭修而理明,是以謂之文也。後乃有追琢組繍以爲工者,未若四十年來,詭經反理,鈎棘斷續,駡議調笑之甚也。余於江西凡三至,慨此久矣。若寛居先生之文,雅麗光潔,激昂曲折,理未嘗不亘其間,蓋卓然獨異於並時名能文者之文也。夫萬形皆有弊,而况空言。苟無理以本之,欲其不朽,得乎?先生之文,族姻既鋟傳之,其外孫羅君扳余題辭。余謂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此先生四十年超然異於人者。如愚喜拙,統緒在焉。先生赋之此天理融一之驗,謂斯集不長留儒林文苑,余弗信也。

【17】全元文卷五五三徐明善 (二)
胡浩軒正聲集
浩然之氣,人皆有之,孟子善養爾。今人知天地之氣乃吾氣者鮮,故善養者尤鮮。胡君以浩扁其軒,可尚也。然予聞善養者,特完而無害爾。若鼓而作之,務於蓋世陵物,則非所謂盛大流行,與天地相似者也。君語及世人貪鄙淫邪,而皆裂髪竖,固知君浩然者形見不自制如此。然天下之不仁方不勝疾,聖人戒夫疾之已甚者。已甚,則吾氣先失其平也。况彼將應之以亂邪?不可不察也。夫自反而縮,道義充然,聖賢各足其浩然之樂而己。窮而在下,友朋如彼,必有内作而止,斯我化之也,故無迹;達而在上,官曹如彼,岂無望風而逝,斯我正之也,故不勞。浩然之功用大矣。君老益壯,斯善養之験,方有當世志,予欽遲未已也。因君示以衮泮《正聲》(一),輒書其後。
〔一〕因君示以衮泮《正聲》:衮泮,文淵閣四庫本作「大雅」。

【17】全元文卷五六四 陸文圭 (五)
重修安定先生祠記 至順三年
子車氏殁,珠泗無嫡派。擇不精之荀、揚,粗有見之王、韓,君子無取。春陵起而《太極圖》、《通書》顯,關洛承而《易傳》、《西銘》著,斯文天界,聖人之體用具焉。然水尋其源,木茁其芽,則自三先生始。三先生者,胡翼之、孫明復、石守道也。宋景祐、寶元間,三人讀書泰山之下,以古經學爲天下倡。師道既立,學者靡然從之,而安定先生之徒最盛。蘇、湖兩學教法最備,太學取以爲式,因著爲令。然先生累舉不中第,因定雅樂,兩被召而已。以樂知先生者滋矣,謂通水利、邊防、曆法者尤滋。雖聖人之體用廣大精微,不止如門人劉彝之所言。要之廉洛以前,亦未有一人識見如先生者。先生爲范希文、蔡君羨、歐陽永叔所敬,而又能識程正叔之爲人,則其學可知已。何天下知之,而當時屡舉之,試官不識也。科目不足以得士,信然。先生生于海陵,殁于杭,葬于烏程之何山,故湖有祠,泰亦有祠。泰祠舊在郡泮之西,宋景定癸亥,提举吴蒙更建書樓齋亭,内外完好。海陵被邊,日尋干戈,遇定之餘,吏以柱後惠文爲急,先生之道
下一页 (1/2)
下一楼›:【18】 全元文卷五六八 陳栎 (一)
與胡雙湖書
《啓蒙通釋》中揲蓍五四爲奇、九八爲耦處 ..
‹上一楼:【17】 全元文 卷五五一 胡炳文 (三)
鄉賢祠記
歙婺源爲子朱子闕里,亦既有専祠矣,州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