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21】全元文卷六七七 黄 澤
辯胡仲仁以社爲祭地之説
胡仲仁以社爲祭地,曰:武社以享水土穀之神,而配以句龍稷,非祭地也。禮,天子、諸侯、羣姓、百姓、大夫及庶民皆立社,故有王社、侯社、大社、國社、置社之名,其名義高下不同如此,而謂之大元之祭,可乎?殷革夏,周革殷,皆屋其社,是辱之也。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是責之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而可責可辱乎?《周禮》王祭社稷五祀則絺冕,以社稷下同五祀而用第五等之服,不得與先王、先公、四望、山川比,則社非祭地明矣。《傳》曰:「戴皇天,履后土。」是后土即地也。《周禮》大祝大封,先告后土,大師旅大會同宜于社;又建國先告后土,則后土非社矣。《舜典》:「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六宗者,上下四方之神,即五天帝及地也,故其祀在上帝之次,山川之前。《周禮》四望與五帝同兆于郊,又與祀地同王,又與山川同祭服。則四望者,祀地之四方也;又有分,樂所祭五土之示;祭地之禮不止于方澤矣,而欲以社當之,可乎?《周禮》以圜丘對方澤,以天神對地示,以蒼璧禮天對黄琮禮地,以祀天旅上帝對祀地旅四望,《書》及《禮記》乃多以郊對社。蓋郊祀上帝,社祭水土之神。其禮専圜丘方澤偏祭天神地元,其意廣遠,分爲四祀,明矣!天地之道,高深玄遠,大神大示,不可煩漬,故歲事祈之於郊,而水土之變,則責之於社,此古人立祀深意也。胡氏家學不信《周禮》,故率意立説如此,大抵先王之意,以爲聖人制禮,遠近親疏,高下貴賤,皆有自然之序,必通其本原而後禮意可得。蓋圜丘所祭者,全體圓轉之天,總南北極黄赤道日月星辰所麗者而言,故主北辰而曰天神皆降,是總祀天神也。上帝者,高高在上之天,以其在上而爲主宰,故曰上帝;分主五方,故曰五帝;合上下四方而言,則曰六宗;皆天神之分祀者也。方澤所祭者,全體承天之地,總山陵川澤極天所覆者而言,故主昆崙,而曰地元,皆出是總祀地元也。地有四方,望其方而祀曰四望,五嶽四渎之祀曰山川,川澤山林丘陵墳衍原隰之祀曰五土,水土之祀曰社,皆地元之分祀者也。所謂自然之序,蓋如此。(文淵閣四庫本《荆川碑编》卷二四)

【21】全元文 卷六七八 汪炎祀
總轄胡公乙公序贊 至大元年
忠義之士固能立功於當時,而亦能乘休於後世,蓋天理之在人心,終古而不朽也。人惟私家之念重,報國之念輕,當危急之時,罔知以忠義自負,而徒依阿順旨、浮沈取容,其何以能立功乘休耶?宋自徽欽北轅,高宗皇帝即位於建康,國勢其岌岌矣。在位大臣猶且溺於偏安,主和誤國,求其奮不顧身一以家國生靈爲念者,幾何人哉?總轄胡公雖不居大位、秉大政,而能團集義兵,拳拳以追還二帝、匡復王室爲心,宜夫高宗皇帝寵嘉之,而授以總轄六州諸軍事。使當時在位者人人如公,則二帝可還,而汴京可復矣。惜乎!公之壯志未遂,而奄然以卒,豈不甚可哀哉!愚生也晚,雖未獲識公,然於廣信教諭處得公之遺像與其手翰,因益信公之爲人,遂謹爲之贊曰:鳴呼世人,躭夫逸樂。誰能拯覆舟於巫峡,扶摧車於太行?猗欤胡公,憤凿舆之既北,痛宗社之沦亡。持纯戈而踽踽,集義旅以皇皇。不知者謂爲好名之卜式,知之者謂其爲保障之睢陽。噫斯人也,無媿於明經之後,庶幾與日月而爭光。至大元年三月朔旦星源鱅溪汪古逸名炎相書。(清嘉慶十七年刻本(夥縣志)卷一四)

【22】全元文 卷六八五 劉 説 (五)
胡(禾翌)墓表
自黔婁以貧死幾二千年,盧陵胡(禾翌)繼之。貧可知矣,(禾翌)之賢亦可知矣。(禾翌)生名家,上距忠簡公七世,曾祖某,祖某,父某。(禾翌)字尊生,早以颖悟受知鄉先生博士劉公會孟、禮部邓公中文。既踰弱冠,從余學,以赋律論率魁鄉校。皇慶元年科復,(禾翌)自期其戰藝當首捷,而累不利。詩詞天出,而詞尤工,清切窈眇,近世殆鮮俪。性嗜酒稽古,所得止以資醉。憤世嫉邪,不可奈何,則託之酒與詞。畅懐忘情,少年貌固娟秀,继而貧病,每見輒稜稜兀坐稠衆中,然文益腴。鳴呼!天之生才艰矣。若(禾翌)之成者
下一页 (1/4)
下一楼›:【24】全元文 卷七六五 唐 元 (二)
跋胡石塘先生贈章潤翁憶昔説
往時同舍毕生為僕言石塘 ..
‹上一楼:【18】全元文 卷五八一任士林 (二)
胡季常雲寄説
雲,山澤之所蒸也,然則山澤雲之宅欤?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