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37】全元文 卷一一六四 胡光大
胡光大
胡光大,盧山深溪(今屬江西)人。其父胡震,仕至南康路儒學教授致仕,大德間撰《周易衍義》。光大遵遺嘱,將父所著《周易衍義》補輯成書。本書收胡光大文一篇。

周易衍義識語
先子生平嗜書,貫穿經史。暮年尤研心《周易》,述為《衍義》,幾成書而下世。易養之際,呼光大前曰:「《周易》一經,非特占筮之書可施,而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道備焉。予一生燈窻精勤在此一經,身後汝其爲我輯次補闕,以成全書。如遇當路者有知,得以鋟梓行於世,或者有補於修己治人之君子,而亦不負父師之訓,子其可以瞑目九原矣。切勿秘之。」光大無所肖似,而先子棄背殆將十載,甫克遂成先志,纂集成編。謹附書于卷首,以俟當世先達肯為品題者。(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周易衍義》卷首何本方校點)

【37】全元文 卷一一六四 胡雲龍
胡雲龍
胡雲龍,大德中任衡州教授。本書收胡雲龍文一篇。

鄙縣重建儒學記大德七年六月
侯來衡之四月,鄙學掾谭公俌自縣貽書曰:酃學與縣並立,初在縣治之西。至元丙戌,邑士尹起莘領學事,乃諗縣尹陳君發,改卜東之。大德三年,敦武校尉李公侃來尹是邑,視學湫隘,弗稱诏旨,俾縣教李夢印鼎新兩庑,撤明倫堂,更諸爽境。會佥憲答失帖木兒、副使陸公垕先後按臨,以禮殿狹小非制,命公舍其舊而新是圖。公委諸縣教羅仲骥,經始大德四年腊月,粤明年公滿解去。大德六年二月初吉,繇新例捧宣檄詣學,顧先聖先師未獲妥靈,而學廪空乏,將何攸濟,復以謀之公,相與應所需以速其成。其年八月壬戌朔,奉行舍菜禮。簿尉塔塔兒解言於衆曰:「殿庑成矣,而戟門圮陋,匪一新之,曷肅觀瞻?」與俌各捐清俸以倡,士咸翕從。是歲十一月,憲佥李公棟榄轡蒞止,適有獻回総買銅之資以助,凡工役多出有司,達魯花赤伯颜、令李公達,典史劉景隆、張啓宗猶既厥心,願識其事,以昭不朽。僕惟鄙與承陽以縣隷長沙,自漢然矣。吴分酃、承陽,置臨烝縣。晉復省酃入臨悉。衡初為湘東郡,至唐定為衡陽郡,皆其境也。宋,衡之縣五。嘉定辛未,安撫曹公彦約平寇黑風相茶陵,南連郴吉,割三鄉縣之,曰酃。衡陽,自唐虞見《禹貢》。李唐中葉,湖南支郡皆統于衡,今潭、攸、衡山,皆故屬邑。聖朝威德遐輰,荆揚百域,望風欵服,衡與潭俱列上路。继升衡三縣茶、常、耒為州,直隸宣司。衡割裂之餘,比舊去半。酃遠在萬山底,猶存漢初號,以縣附衡。使後人知衡郡之爲古,其爲衡重,夫豈小乎?古者學校井田並行,□□教不可偏举也。漢都洛,雍、蜀、河西、交趾之區,僻且遠矣。由文翁任延錫光興學教之,化同中州。酃雖湖外底邑,值賢縣官不鄙爾民,賢教官克盡爾職,庠序之教日明。壯者講道德性命之説,少者習孝弟忠信之言。詩禮以薰其心,冠佩以柔其體,季考月書以精其業。鉉歌不異於武城,鳴琴未讓於單父,一脉洙泗,灌溉潇湘,其為衡重,于其名采,固存其實也。衡,春秋楚地。春秋楚材爲多,其用於晉,猶杞梓皮革自楚往也。矧囿聖朝,盖義樂育垂三十年,濟濟多士,未减如雲之盛。學以為己,非以為人。然修其天爵,則人爵從之。晉世祖平吴也,尚取酃渌薦于大廟。聖朝立賢無方,文武並用焉。不以酃渌之薦,收召楚材。弓旌束帛,光賣古酃,第少需耳。先二月,謂君俌集其《性靜吟》來見,僕已器之,湘中琳琅,顧酃土未之識。如所列潭景申諸友,先後奔走,以相厥成,是可嘉也已,益以名附見焉。大德七年六月丁亥朔,粤四日庚寅記。(清嘉慶元年《湖廣圖經志書》卷一二何本方校點)

【37】全元文 卷一一六四 胡公復
胡公復
胡公復、介休縣(今屬山西)豹虎何村人。中冀寧路解元,授任忻州儒學學正。元大德、皇慶、延祐時在世。本書收胡公復文一篇。

冀寧路汾州介休縣豹虎何村重建永澤廟堂記延祐三年五月五日
延祐改元之三年五月一日,貴里豹虎何村郭顯、李山、陳瑞、李茂、宋珪、任璘踵門謂余曰:潤濟侯者,兹郡興雲雨之神也。爰自後魏,
下一页 (1/2)
下一楼›:【37】全元文 卷一一六四 胡 醇
胡 醇
胡醇,元至大時在世。本書收胡醇文一篇。

查看全部回帖(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