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38】全元文卷一二〇四 劉 鶚 (一)
送胡宗性歸武寧詩卷序
宗性胡君,雙井里茂族也,其先出盧陵。少負奇氣,與其兄宗説聯輝競爽,不遠千里,從歐陽圭齋先生學。先生奇之,特書「性菴」二大字揭其讀書之所。後歸自翰林,又爲之銘。先生豈輕許人哉!歲壬辰,兄仕潭城,君先承先生薦為善化冷職,以兵變歸。道經永豐,避地問友,遂留澤泉陳氏館中。雖讀書為文不少倦,然中心鬱鬱,念母不置,以不知母安否何如,夜必焚香籲天者一年有半。一日,奮然犯荆棘冒鋒刃直歸故鄉,以求母所在,邑士大夫咸義君,作詩文以壯其行,過予取别。嗟乎!君之志固佳矣,而君之行似未然也。夫人生天地間,爲人子者孰不願立功名,以顯揚其親,爲人父者孰不欲以功名顯揚期其子,故爲子者樂於遠遊,爲親者往往亦喜其子能遠遊,而無離憂也。予年二十三四時,已上下四方,將以遂爲予之願,副親之期,何圖志未遂而吾母早世,禄將及而先君子復溘然上征。今予年六十有四矣,每一念之,潸然涙下。夫以君之才之志,過予遠矣!間關歴落垂十五年,尚不克遂而墜此逆境,宜乎思親之不置也,宜乎欲捐生犯難以求其親也。雖然,予知君兄弟存者五人,二兄仕於外,餘二人者尚存母膝下,矧太夫人壽登七十,既壽其人,必將福其身,又烏知君兄弟不奉母獨存乎?母獨存而君犯難以往,脱有不虞,以重貽母憂,是得爲孝乎?孰若爲母忍須臾,俟道稍通,即翩然歸故鄉,衣綵衣,升堂拜母,奉后酒以爲壽夫!然後立功名以顯其親,致孝養以盡為子之道,庸非孝之大者乎!予哀君之志,寫予之情,叙諸行卷之首,君請擇於斯二者。

【39】全元文卷一二二四 周霆震 (二)
番陽潘母胡氏贊并序
胡氏儒家子,天性純至,配番陽潘希古,事舅姑以孝聞。至順辛未,大疫,希古病且殆,胡氏默念曰:「在室惟三兒,長纔九歲,次七歲,次四歲,無内外懿親,夫萬一不幸,兒將何屬!」乃涕泣,毁髪自誓(一),焚香祝天,曰:「潘氏興廢,係夫存亡,若命數在天不可迯,願以妾代夫身,庶幾宗緒不墜,妾雖死實甘心焉。」祷讫,希古遂甦,胡氏後五日死。希古日夕哀念,恒恐幽冥有負,凛凛焉長育諸子,至於成立。官學校,以壽終。其適長景岳,爲安成邑佐,撫掌兵變之後,民赖以生。家甚貧,篤志有守,金玉貨財,凡可欲之物,填委輻輳,一毫不以經心。缙紳接迹诛夷,獨超然刀鋸斧鉞之外,古所謂剛者,殆近之矣。非此母不生此子,故并及之。贊曰:
夫妻子母之屬,人倫至重,喪夫而自誓守義,史傳往往有之,未聞籲天以代夫死,而憂深思遠在於後嗣者。當其倉卒捐生,慨然引決,既婦道之所難,而憂及後人[二],知有夫而不知有己,尤母道之罕見。婦道也,母道也,俱有以異於人(三)。一念之烈,自天佑之,克昌厥後,而其子之樹立皆人所難,此天道之自然也。向使夫存而子莫能訓,子壯而無以顯其親,則天道爲不可知矣。感應之理,弥久而益著,天定可必,豈不信乎?
[一」毁髪自誓:髪,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容」。
[二]既婦道之所難而憂及後人:及,原脱,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三]俱有以異於人:人,原脱,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39】全元文卷一二三九胡宗禮
胡宗禮
胡宗禮,岳州平江(今屬湖南)人(明隆慶《岳州府志》卷五)。官至翰林檢阅。本書收胡宗禮文一篇。

洛陽縣重修廟學記
文翁為蜀,庠序設而人民化;□□理交,學校作而治政隆。蜀與交據其區域之偏,作郡者誠能以道化之,則民爲丕變。况中國衣冠之地,禮義之鄉,苟存心於興學,訓其治化,不勝於彼耶。洛陽禮殿起亡金大定二十有七年,翼室增於太和之三年,歷年既久,漶漫不無。逮我世祖皇帝龍飛九五,崇尚文雅。次歲丙辰,經略使司繼爲葺理,迄今又經星霜凡七十一矣。榱題坠,棟桴摧。尹府者累經承代恩,欲重建而未遑。迺泰定乙丑春,李侯來尹于兹。乃先集賢侍講學士頓特作詩勉之曰:「為政奚所光,學校今急務。」下車之始,惟□材崇祀爲切己務,首以四事見問曰:「校土幾畝,歲入幾
下一页 (1/2)
下一楼›:【39】全元文卷一二四四 胡文虎
胡文虎
胡文虎,延祐年間任池州路教授(清光緒《貴池縣 ..
‹上一楼:【37】全元文 卷一一六四 胡 醇
胡 醇
胡醇,元至大時在世。本書收胡醇文一篇。

查看全部回帖(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