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51】全元文 卷一五六六 胡 翰 (四)
擇術
妫仲子居于養直之里,里之人多業醫,咸負其所長以爲良,而訾其庸者。庸者不以爲左,亦夸其長而訾之。二者常角而持,不知其歸。或乃問於仲子,仲子曰:「吾固弗習也。窃聞之,《禮》有醫師焉,終歲,稽其醫事,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四為下。由是觀之,上者為良,下者為庸。得失相形,次當其中。雖滕口説,世莫能揜於大公。」問者曰:「是猶惑也。功有多寡,可以知能;事有難易,不可以責備。故藥有所不療,病有所不治。和、緩、扁鵲天下之善醫也,不幸而遇齊侯之疾,則退而走矣。遇管侯之疾,雖欲治之,而不可為矣。不可為者,十遇而十負,不遇乃幸耳。吾又安能以幸而處人之右?」仲子求之不得。既而病卧就枕,慄而寒,婵而熱,頭岑岑痛甚。召醫視之,醫者爲剂投之,如覆杯水于石,弗相入也。再投之,如戈春黍,緩不救於餒也,又恬若不與吾事者(一)。故三易醫而莫能起,乃谒于王君與權氏。與權按脉之候,以爲外邪相攻,薄于腠理,臓氣不平,弗納穀水。於是而剛陽升,其勢炽(二),汗既下(三),及下,則太遽。《經》曰:「熱者寒之,温者清之。」又曰:「或緩或急,或燥或潤,以所利而行之。」此其法也,治當如之。治凡二十餘日,君日再至焉。病少却,陽訌為毒癰,發于頣,突如疣贅,面腫體羸,飲食不下咽,甚艰且危。君與瘍醫來視(四),瘍決其外,君固其内,審證措剂,猶日一至焉,凡四月而愈。仲子乃謀所以報君者於伯兄,伯兄曰:「汝好方術,今虞有疾,彼嘻嘻誤汝之生者,非庸也邪!此肿肫肿起汝之死者,非良也邪!與權,良醫也,汝荷其賜踰丘山之重(五),乃欲以芒忽之微凂之邪?不可也。」仲子愕而悟,尋告于嘗有問者之客。客曰:「吾固聞之矣,是非王文憲公柏之諸孫乎(六)?其人固儒者也。儒者之醫,趋人之急,不規其利;推吾之仁,不矜其技。呻吟痛苦,視彼猶己,恒平其施。故與權以是行于州里,貧賤不苟拒(七),姻友不苟取。曳裾公卿之間,不知爵禄之爲榮,而勢利之可慕,非儒者疇臻是乎!」仲子趯而喜,乃執筆曰:「世稱韓康、宋清之爲人,以與權之事觀之,非過也。」苟長民者人懷是心,天下豈有疾痛哉!即今有之,容有不瘳者乎!獨何為而不知出此也。
〔一〕又恬若不與吾事者:若,原阙,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二〕其勢炽:勢,《四庫全昔》本作「熱」。
〔三〕汗既下:下,《四庫全書》本作「不」。
〔四〕君與瘍醫來視:來,原作「未」,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改。
〔五〕汝荷其賜踰丘山之重:賜,原作「腸」,據《四庫全書》本改。
〔六〕是非王文憲公柏之諸孫乎: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生」。
〔七〕貧賤不苟拒:苟,原作「拘」,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改。

【51】全元文 卷一五六六 胡 翰 (四)
紀交
和陽王仲良,性炳烈,不妮妮爲小謹。避兵渡江,自吴走越,又自越至婺,間關千數百里,與余遇於逆旅。恒負氣忼慨,人以是不欲親之,余以爲淮楚俗固如此。久而得其爲學,蓋出於李晉仲、陳時中二先生。時中之論説,晋仲之文行,最余所敬者,君莫不盡扣而傳焉。渡江之初,歲大疫,死者相藉,骨肉不相顧。君獨與其宗族數人僦屋以居,侍醫藥,給喪事,悉身任之。由是其父亦殁於疫,遂葬于江寧。唯一姪自從,茕如也。所至邑里,諸生相從問學。教有師法,諸生不敢犯,父兄不敢溺愛。一忤焉即治之,擅之,投袂去之。館人無少長,趨事唯謹。嘗論王伯大略,當世利鈍得失,顧所親曰,後當如是如是,聞者意頗不合。浦陽有山曰石門,險阻可依。嘗率其友至山中,回翔周覧,慨然欲為田疇之事。居民數十家,皆框怯農家子,遂去之。一日在郡郭,聞謀報有警,人情汹甚。君從容相過,輙曰:「事急,死生共之,吾當為故人留。」留三日,别余而東。復後有警,東南之事,莫不歷歷如君言。余每爲太息。世之言交者,不以利則以勢耳,徵逐慕悦於一時,而反眼不相識者,接跡於天下,誠以勢利不常有故也。於是有相靡以術者
下一页 (1/4)
下一楼›:【51】全元文 卷一五六七 胡 翰 (五)
元憲宗諭功臣诰(一)
汝高祖赤老温恺赤,暨汝祖搠阿 ..
‹上一楼:【51】全元文 卷一五六六 胡 翰 (四)
越人對
越大荐,土沃而澤不竭。胡子過之,土沃而澤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