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尚節齋箴
余友徐則常名其齋曰「尚節」,將隠居以求志也。請箴於余,久而未之措焉。今以病稍間,乃爲之箴曰:
四時之序,節以成歲。萬物之理,節以成禮。非有資於差品,乃自然之裁制。何人生之多欲,忘吾性之所貴。利不盈於錐刀,訹之而心醉。執不重於丘山,臨之而魄裭。如枭如獍,如狐如鼠。合朋為同,恬不為異。蓋不觀夫澤上之水乎,滿則溢,節則止。而況人欲之横,甚於倒海,不有砥柱,何以見夫君子?人皆琭琭,己獨珞珞。人皆諾諾,己獨谔谔。是猶未也,將求其至焉。《易》貴甘節,其次安節,其次苦節。甘節者,顔淵、曾參是已,露肘而商歌,瓢飲而自樂。安節者,晏婴、原憲是已,貴而能險,貧而不病。苦節者,黔婁之屬是已,困而不返,死而無悔者也。子將何居?以苦則不可貞,以安則未能企,亦曰尚而已。尚也者,非矯也。樹不拔之操,厉匪石之志,不願人之毁譽,存吾義而已。毋行乎怪,不安其素。毋習乎狷,不知其固。毋恃其不折,過於戾契。毋信其不濕,流於汙阏。子其慎之,是亦可矣。抑有大者焉,《易》本無體,神亦無方,恒則有往,節用有亨。陰陽相錯,變化縱横。晦明相禪,通塞往還。故釣渭之叟起而興周,耕莘之夫举而佐殷。傅説棄版築而為相,膠鬲舍魚鹽而得君。功存乎社稷,澤被乎生民。不知一介而輕天下,常以萬物而同吾身。此非余之所尚者乎?非聖智其能乎?是達節也,子其識之。(以上明刻本《胡仲子文集》卷八)

【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趙氏大墓表
洪武元年十月壬午,趙氏先世之喪,既葬於金華縣慶雲鄉青岡之七里原,郡守高公昇題曰「趟氏之大墓」。其孫古愚,於是具其族出世次,所以發大而流遠者,請識而傳諸子孫。初,秦悼王在宋,爲太祖、太宗母弟。王第四子曰德雍,是為廣陵康簡王。康簡生承亮,是為樂平忠靖王。忠靖生克愉,魏國文思公。文思生叔范,内殿承制。承制之子堅,□官使正奉大夫(一)。始自汴徙家于衢,則建炎再造也。今其嚣定中居昭穆之首,硕人田氏祔焉。宫使生常熟縣丞讳公傳,娶徐氏,卒葬于衢。常熟生長溪縣丞讳彦鉷,娶徐氏,卒葬蘭溪。今其竁皆為位而不遷。長溪之子遂昌縣令讳盱夫,居穆之次,其配徐氏祔焉。遂昌無子,以從兄憂夫之子為後。讳時尧,居昭之次,其配徐氏祔焉,是為古愚之高曾祖。曾祖有子二人。長讳若韶,號退藏山人,娶陳氏、何氏、李氏,則其大父也。次讳若隆,娶童氏,則從大父也。又各居昭穆之次。穆之右,則祔以伯父讳嗣淇、嗣鴻者,叔父讳嗣淵者。嗣淵之配張氏如之。昭之左則祔以厥考讳嗣滋者,厥妣葉氏如之。考妣之次,則古愚之弟古恒,及其嫂張氏祔焉。八世合二十喪,皆獲從其窾竁(二)。尊尊也,親親也,所以昭有禮也。禮必本其所始,所以昭有德也。惟趙氏蟬聯累葉(三),自汴徙衢,至長溪丞又徙于蘭溪,至退藏公又徙于婺,今遂爲郡人。翰同里闬,嘗獲交退藏之門,聽其二子之議論,未嘗不以前人藁瘗爲疚(四)。丁時孔艰(五),齎志而没,亦惟後之人亶其圖之故。古愚、古怡、古忱,篤於孝友,不替其父命,於十年之後,既買地縣北婺女鄉,奉以襄事,今又改葬兹土(六),克邁前跡,是爲有合於古者邦墓族葬之義(七)。故翰書之,非徒示其子孫,亦以為邦人勸(八)。
〔一〕□官:《金華叢書》本作「官宫」。
〔二〕皆獲從其窾竁:窾,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三〕惟趙氏蟬聯累葉:累,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四〕未嘗不以前人藁瘗爲疚:瘗,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五〕丁時孔艰:丁,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六〕今又改葬兹土:葬,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七〕是爲有合於古者邦墓族葬之義:有,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八〕亦以爲邦人勸:亦,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胡義士墓表
永康之魁山有義士焉,曰胡君
下一页 (1/2)
下一楼›:【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何遁山墓誌銘
公讳鳳,字天儀,其先澤州晋城何氏。 ..
‹上一楼:【51】全元文卷一五六九 胡 翰 (七)
游泳軒記
予友宋景濂氏,自浦陽以書來告曰:「東明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