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全元文》---胡氏相关文选 胡志盛整理
回帖:【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何遁山墓誌銘
公讳鳳,字天儀,其先澤州晋城何氏。唐會昌間,澤州亂,何氏南徙,析其族,辟地衢、處、婺三州。而婺之著籍自淳始,歷五代至宋,其十一世孫有讳棣者,是爲公之曾祖。其别出之族,若殿講文定公基、司農卿夢祥、參政夢然,皆以學術貴顯,故棣雖不仕而蔚為聞家。棣生㷆,於公為祖。㷆生璧,於公爲考。璧娶應氏,以淳祐十年生公。生二十五年而宋亡,元有天下,耻於折節當世,業醫藥,爲人治疾,不避風雨寒暑,治之常若不及。無貴富貧賤,必具善藥與之。或不償其直,置之弗較,所至人赖其濟。元貞初,北遊燕赵,用薦者,授婺州醫學教授,轉江西醫學提举。公雖隨牒漫仕,意漠如也。每風日清美,則幅巾藜杖,盤桓姻舊間。長者事之以禮,少者接之以誠。陳説前代典故,談谑俚俗,瞭如阿堵前事。文懿許公謙方羇孤時,落落不偶,在里中時從公游。公奇其才,館於家。以世務機利,迷罔它岐,固勉以義,令求其遠者大者。文懿遂決意於學。學得其師,猶未振也。公悉出其家書貸之,率鄉人子弟師事之。未幾,而爭走其門矣。具然以道自任,雅尊事公,見之必莊,聞其言必傾耳以聽。公長文懿二十年,以泰定二年二月十六日卒于疾。文懿哭之盡哀。明年,天暦改元,遂以九月某日卜葬蘭溪州横山下林之原。今公之墓有宿草者,四十餘年矣。天下皆稱文懿之賢,而不知世有郭有道之流,爲善者何所賴乎?故其孫穆,以前祭酒許存仁之狀來乞銘。存仁,文懿子也,述其先人之言曰:「吾所以克提其身,克植其家者,先生教也。」嗟乎!斯足傳信於君子矣。公號遁山,美丰姿,不事邊幅。名卿鉅人見者,咸稱曰「遁山先生(一)」,而方術蓋其一技云(二)。有子曰宗誠,曰宗映,曰宗瑞。孫曰紹祖(三),次曰穆(四)。穆即請銘者。銘曰:
道苦多岐,吾何適也?雖有鉗且,寧弗柅也(五)。君子之善,不必己出也。轢軷之助,天下莫較其力也。
〔一〕遁山先生:原闕,據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
〔二〕而方術蓋其一技云:而方術蓋,一,原闕,據《金華叢書》本補。
〔三〕孫曰紹祖:原闕,據《金華叢書》本補。
〔四〕次曰穆:次曰,原闕,據《金華叢書》本補。
〔五〕寧弗柅也:柅,原闕,據《金華叢書》本補。

【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谭榮甫墓誌銘
谭氏之先,有國濟南歷城間,《春秋》所書「谭子」是也。谭子國入於楚,子孫散居楚地。其在湘潭者,則自豫章來徙,宋吏部侍郎世助之後也。由吏部逮今忠顯校尉濟(一),七世矣。濟從王師征伐,以功授千户所鎮撫(二)。歷官金華,致書來告曰:濟生十有四年而大父没,踰年而父又没。後十有二年,東南兵起,吾族存者鮮矣。今焉下走(三),幸不隕厥祀。聞諸禮云:先祖有美而不知,是忘其祖也。濟唯前人之休是賴,敢忘之乎(四)!雖薄祐不足以縄祖武,敢謂不知乎?是用摭其行事,圖不朽於子(五)。翰惟禮有銘,職在子孫。合而徵諸人,弘至公也。不忘其祖,重本始也。故不敢謝。按公讳安榮,字榮父。生而性慧能言(六),母夫人授以《孝經》(七),隨口成誦。喪父,與從兄偕處。從兄亡(八),無子(九),公以其子子之。内外數百指,公以其身律己而撫之(一〇),未嘗有違言。時方承平,州郡以權貴相傾。有勸公仕者(一一),公曰(一二):「吾非不願也,顧有先人之敝庐(一三),可以避燥濕,薄田可以供祭祀,具饘粥(一四),讀書教子,優游軍歲,良亦足矣。」終不能與世乾没,以義自守(一五)。累貲回計,與人交,不吝施予。人有緩急,飢遺以粟(一六),喪濟以轊。又斥其餘以脩川梁,除道途。蒙其利者,歸德於公(一七)。則曰:「吾要譽邪?」又謹事浮屠,崇塔廟像設(一八),為莊嚴具。或訾之,則曰:「吾求福田邪?」人聞其風,咸知公為長者。年七十有四,寝疾,久不愈。顧謂其子:「自吾感疾,明旦且期矣,殆不起乎!」詰旦果卒。公生宋咸淳某年十月四日,卒於有元某年正月二十八日。後六年乙酉十有一月庚申,始從先兆葬於湘潭縣石塘山之原
下一页 (1/3)
下一楼›:【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韓復陽墓碣
吴郡韓奕既葬其先君之喪于郡之硎山之碧 ..
‹上一楼:【51】全元文 卷一五七〇 胡 翰 (八)
尚節齋箴
余友徐則常名其齋曰「尚節」,將隠居以求 ..

查看全部回帖(10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