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广西平南县胡氏宗族简介
回帖:胡 以 晃
胡以晃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以豪富之家归附革命,而又倾其所有支援革命。拜上帝会秘密组织发展时期,他是平南、藤县斗争基地的实际主持者。团营起义阶段,他参与机密,忠心“护主”。金田起义以后,他不避艰险,不为利诱,随军征战,坚持到底,著有功绩。总其一生,堪称表现较好,善始善终的。
  一、山乡巨富
  胡以晃,字杏云,兄弟三人,他行二,小名胡二妹。生于公元一八一二年二月十九日(清嘉庆十七年正月初七日)。比洪秀全还大两岁。是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年事最长的一个。金田誓师起义时,他已四十岁。“身材中人,黄面高鼻,短颏,髭浓髯少”。民间传说:胡以晃长相不凡,象个武人。
从《胡氏族谱》得知,胡以晃祖籍江西临江府新喻县。元末避陈友谅之乱,其先祖胡楚英携家移居广东广州府南海县。楚英子胡济,明正统三年任平南知县,大力剿杀瑶民。万历年间,以晃先祖胡惺宇、胡健吾父子“游学粤西”。不久,惺宇死于平南武林,健吾遂“卜居蒙化里之古文村”。健吾子其灼,乃“明万历粤东武举,部铨千总。天启间,平寇有功,升授都司”。明亡,弃职携家至平南。闻同族举人胡仲康隐居八峒瑶区,亲临拜访。仲康恐其“诱仕”,乃“先窃避大同里山人深处。时瑶人传说清兵屠峒,四野奔散”。其灼至八峒,但见其地“洪蒙未辟,烟雾寥廓,幽隅草泽,荒原翳野,瑶域苍茫,汉人罕托”,“羡可垦辟”,“遂垦业立户,造庐卜居八峒之兴宁村”,成为胡姓“开辟八峒之始祖”,也就是胡以晃的太高曾祖父。
胡其灼入居八峒,第一着就是乘瑶民“四野奔散”之机,把他们辛勤开辟的大片山场田地据为己有。接着又设法买通官府,把居住在罗文村一带的瑶民赶走,将那里的田地也霸占起来了。然后招人耕种,坐享租利,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以发家致富。到了胡以晃的高曾祖父胡斌,便从八峒移居罗文村。虽说“视功名为身外物,睹富贵淡若浮云”,但过的却是一妻三妾的生活。终日“究心地学,得堪舆奥旨,凡山川醇驳,过目莫不了然然,故道号曰‘了然’”。胡以晃的祖父胡赞运,叔祖父胡嗣运,一个声称“富至粮租五百余石”,一个夸耀拥有“膏亩粮租千石”。传至胡以晃的父亲胡琛,由于所谓善“操胜算,展鸿图”,以致“寿数四十八秋,手创粮租四千八百石”。这一暴发,非但使罗文村胡家“家震声扬”,胡琛也成了所谓远近知名、“通称豪富杰绅”的人物。
胡以晃的父亲有两个“四十八”——四十八岁和四十八万斤地租,早已成了平南路三里妇孺皆知的历史传闻。他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积累了那么大量的财富,超过他的父亲胡赞运财产的八倍而有余!据他的子孙后代说,主要门路有三条:
一是恃势霸占。胡琛学习他先祖胡其灼的手法,进一步把邻近的瑶民赶走,抢夺他们的山林田地。
二是债利盘剥。胡琛通过借钱、借谷、借牛给人等方式,榨取很高的利息。据说:他拥有耕牛四百多头,大部租人放牧使用。除牛租外,生下仔牛也算他的。人们形容胡琛放债取利的收入是:“每天打开大门口,起码有一百几十两白银到手。”
三是收取地租。胡琛占有的山场田地,横跨平南、藤县和金秀瑶山三个县区。有一首歌谣,形容他占地的情况是:
上至瑶口(在金秀瑶山),下达三江(在藤县);鸟飞不过,马走难穷。
因为胡琛抢夺和剥削的手段既多又毒,所以群众给他起了个外号——“信石钵”。信石,又称砒霜,有剧毒。说是:“碰上他,吃也死,不吃也死,横直都跑不了!”
胡琛不但占有大量山场田地,还用剥削得来的银钱大兴土木,建造了几座富丽堂皇的房屋。朱帘绣户,画阁雕梁。现在保留的两座,瓦是特制的,砖是磨过的。上座长四十四米,宽五米五,高六米五,房厅共十间,下座长五十一米,宽五米,高六米二,房厅大小十三间。朱帘绣户虽已不存,画阁雕梁仍旧保留。这些广居大厦,都是胡琛一手搞起来的。象这样阔气的财主,别说在山区,就是广西的平原乃至城镇,当时也确是罕见的。 <
下一页 (1/8)
下一楼›:不错哟!胡氏骄傲!
‹上一楼:1。加强各级族委会的建设,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一个人纵有小恩小惠之心,而无为大众这义,终为小 ..

查看全部回帖(3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