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姬姓胡国非灭于郑?胡字本为肉月旁,与聃字相似性几何?
回帖:胡国(归姓) (2013-12-21 12:41:15)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周王朝-诸侯国资料收集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629bed60101c9l3.html

《路史·国名记己》:“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路史·国名记戊》:“盖楚之所立。”
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吴公子光在战前曾分析形势,说“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蔷壮而顽。。此胡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又一个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子爵爵位,国君为归姓。前495年亡于楚。
历史上胡国国都有二:1,胡(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舞阳县一带)2,胡(今安徽阜阳市)。归胡国历史不短,但据说在史籍上仅仅始见于前544年(周景王姬贵元年 楚郏敖熊贠元年鲁襄公二十八年)。《春秋·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6年)记载:“夏,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这一年(十有二月)乙未,楚子昭卒(指:楚康王熊招卒,楚郏敖熊贠继位)。
对于这个商末周初就已有之的胡子国,学界分歧在于被楚所灭的这个胡子国,是归夷后裔建立的国家,还是百越人系统的貀人(也写作:豽人)被楚所封的子爵国?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夔氏族部落,系东夷一支,也称归夷。原活动于山东西南和河南东部一带。为商的属国,卜辞中就有关于归伯的记载。在商朝武丁时期(前1250—前1192年在位),归夷一分为二,留在中原的归夷,于今河南漯河的郾城地区建立了归国 胡国,而南迁川鄂交界三峡地区的归夷,则建立了夔国。据《通志·氏族略》载:“左传,胡子国,姓归,为楚所灭,后以为氏。”
据《中华姓氏谱·胡姓卷》(王廷洽著)记载,胡姓来源有九,其中: 源流二:源于归姓,出自商、周时期归夷族支系,属于以国名为氏的类型姓氏。归胡国,史书又称妢胡国,故址在原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市)一带地区,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姓诸侯国,为子爵小国。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封伯、归伯),以其为代表的氏族部落,被称为归夷,属于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今河南省漯河市东部一带)地区建立了小归胡国外,大部分归夷人不愿臣属于商王朝而继续向南迁徙,其中一支归夷人迁居于颍州汝阴一带,并在该地区建立起妢胡国。据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妢胡之笴。妢胡,胡子之国,在楚旁。”说明:妢胡国盛产“美笴”,也就是用来制作箭杆的一种细木。
在春秋末期,弱小的归胡国、妢胡国均被迫参加以楚国为首的诸侯联盟,结成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参加了吴楚之间的“豫章之战”,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楚昭王熊珍八年 鲁定公二年)“秋,楚人伐吴。”结果,楚昭王熊壬(熊轸熊珍)在“豫章之战”后的班师回程中,反而顺便吞并了同盟国的归胡、妢胡这两个小国。归胡、妢胡两国被灭后,其国王族子孙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
源流四:源于百越族,出自春秋末期胡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类型。胡子国,故址在今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市)一带地区,是由楚昭王熊壬(熊轸熊珍)所封建的小诸侯国,无爵位。在史籍《路史·国名记》中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盖楚之所立。”楚昭王在吞灭了归胡、妢胡两个小国后,又吞灭了貀国(一作:豽国 读作:纳国),然后,将其后代迁徙于颍州汝阴西北的妢胡国故址——胡城(今安徽阜阳市),转封其为胡子国。貀人本无姓氏,就以故妢胡国的国姓“归”为氏,成为归氏的另一支。 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被称为归夷,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今河南商丘市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在中原建立了归国外,大部分归人不愿臣属于商而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人迁居于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市),在此建立起胡子国。《路史·国名记己》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又《路史·国名记戊》记载:“盖楚之所立。”这个胡子国为楚国所立之貀国的后代。楚国灭貀之后,将其后代迁于颍州汝阴西
下一页 (1/3)

查看全部回帖(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