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东莞黄江北岸村之行
回帖:东莞市莞城脉沥洲胡文灿家族历史及名人介绍
据初步考证,我们胡氏祖先有记载的是先迁入东莞万江新洲,后于约1840年胡卓瑜(碧瑜公)迁至莞城脉沥洲(即现在的洲面坊胡屋)。。
新洲,相传清康熙十年(1671年)立村,初名蔗基口。当时村民生活贫穷,人口增长缓慢,祈求转运变好,后来有位道士路过,说村民姓刘,而“刘”又与“牛”同音,即使蔗基上的蔗芽长得最旺,也始终会被牛吃光的。又因为整个村庄都被河涌围住,象江河中的一个小洲,在“洲”字前面加上一个“新”字,就有破旧立新之意,故弃“蔗基口”之名而改作今名。
有记载迁入新洲的我们的祖先是胡文灿[13世,约1780年,其祖母是河源人,听祖辈讲,早年与河源胡姓宗亲有往来,可惜后来失去联系,所以祖先可能来自河源,还待考证中。另外,还有些亲戚当年去了雪梨埠(澳大利亚),后来也失去联系。在此,也盼有此方面信息的宗亲与本人联系。QQ:357672830],14世霁衢公(生有15世碧瑜公等三个儿子,碧瑜公的一个兄弟生有邦佐、邦诺和邦赞,其后代有些移居雪梨埠。),15世碧瑜公(胡卓瑜,儿子分别是乾亨、秉钧、尧堦),后来,约1840年碧瑜公迁至莞城脉沥洲(即现在的洲面坊胡屋)。1852年,大儿子胡乾亨(又名胡老乾)出生,1855年,二儿子胡秉钧(又名胡老招)出生,1858年,三儿子胡尧堦(又名胡老尧,1858-1930)出生。光绪二十三年,胡尧堦(助:双金钱四磅、银二十六两八)、胡乾亨等首事横滘乡北帝宫重建,堂兄弟邦佐助双金钱一磅、银六两七。现在,万江新洲村还保留有“胡文灿公祠”,胡文灿家族人才辈出,主要有:
16世,胡乾亨(1852-?)胡卓瑜之子,莞城脉沥洲人。热心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三年,和弟弟胡尧堦等在故乡万江横滘乡首事北帝宫重建,率雪梨埠、横滘乡众信士题助北帝宫重建,堂兄弟邦佐助双金钱一磅、银六两七(见北帝宫重建石碑)。约1905年在莞城脉力洲胡屋经营当时莞城著名的炮竹作坊---胡声隆炮竹庄。
16世,胡尧堦(又名胡老尧,1858-1930)胡卓瑜之子,莞城脉沥洲人。热心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三年,和大哥胡乾亨等在故乡万江横滘乡首事北帝宫重建,率雪梨埠、横滘乡众信士题助北帝宫重建,胡尧堦:双金钱四磅、银二十六两八,堂兄弟邦佐助双金钱一磅、银六两七(见北帝宫重建石碑)。
17世,胡明新(省三)(1889-1852)胡乾亨之子,莞城脉沥洲人。约1920年在莞城炮台街(今岭南画院对面东江路边)经营当时莞城著名的公信祥炮竹庄,产品远销海内外。
18世,胡有成胡乾亨之孙,胡容华之子,莞城脉沥洲人。约1930年在香港经营志成炮竹铺,销售和平牌炮竹。
18世,胡融斋(裔昌、胡庸)(1896-1880)胡乾亨之孙,胡容华之子,莞城脉沥洲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胡融斋为陈泰记[陈兰芳(1885——1969),万江居民管理区水角坊人。青少年时在莞城杉排街杰灵巷7号叶老广经营的万益炮竹庄做伙计,后来叶老广和张礼泉在香港开设南发办庄,陈兰芳在南发当伙计。这是陈在香港谋生之始。陈赚到一点钱;省吃俭用,在莞城创建了陈泰记]广接外商定单,回莞城提货。自此,大量制造炮竹并大批出口。后于约1940年,在莞城和平路油巷经营经营当时莞城著名的荣声炮竹庄。
18世,胡宇基(成业)(1927—)胡乾亨之孙,胡明新(省三)之子,原名成业,莞城脉沥洲人,现居美国。当代旅美著名岭南派画家,岭南画派第三代杰出代表。(见http://www.lingnanart.com/lingnan-master-cn.htm)。胡宇基自幼聪颖、酷爱绘画,小时入读礼贤小学校,后移香港德明中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返莞,先入石龙中学,后读东莞中学于1947年高中毕业。1947年在香港万国美专进修中国画及西洋画,1949年追随岭南派大师赵少昂,习画十多年,得其真传,1955年起在港教授绘画,并举办首个个展,此後在港和海外多次展出其作品。1961年今画会成立,胡宇基为创会会员之一。1975年移居美国首都华盛顿近郊之亚历山大郡,设画室于该市之水雷艺术中心,专心绘画及展览,并致力教学,推广中华文化及岭南画派,
下一页 (1/3)
‹上一楼:大好事.联糸到了宗亲.又掌握了资科.还尊敬了友谊,真为之而庆幸。

查看全部回帖(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