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关于《胡氏世系源流考辨》一文的讨论
回帖:近几年国力渐盛,百姓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主旋律。修志修谱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水有源木有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我胡姓是舜帝后裔。周武王克商举继绝世觅舜帝之裔得妫满封之于陈后谥胡公。自汉唐以来绝大多数胡姓均以满公为一世祖。但对胡姓起源于何时尊谁为胡姓之祖也有多种说法。其一周敬王四十二年楚国灭亡了陈国,闵公之子襄公载主而逃其长子琏遂以国为姓陈,次子均以谥为姓胡,这是胡姓来源一说。其二满公次子名胡丹有些谱学家和支派认其为胡姓得姓之祖。其三满公十一世孙敬仲完奔齐改田氏,田敬仲完十世田和得齐国*权,田和六世孙田关因战乱奔隐九江复改胡姓。另还有几种说法,一少数人认为黄帝时发明衣服的胡曹即是胡姓最早祖先。另外早于陈国十七年同被楚国灭亡的胡子国其子孙以国为姓,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和外族姓胡的。但遍查各地史料、谱牒胡曹之后,胡子国之后几乎没有。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作为血统标志的姓氏能够凝聚氏族之心,姓氏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系之纲、之链。这种文化标志在历史长河中被政治统治、军事争夺、经济竞争不知不觉地掩盖了血统理念其本身价值。如封建社会帝王对有功之臣赐给皇族之姓,一个势力薄弱的同姓分支将非自己的嫡系名人之祖安插在自己的祖上或挂靠大族支系。这在各地谱牒中显得比较普遍。最为普遍的是汉文恭公胡广,晋关内侯胡质父子,宋代万世师表胡瑗和与日月争光胡铨,各地非其后裔很多都将其列在自己世系中当作自己嫡系先祖。尤其是前两者,这种风气始于唐盛于宋元明清。唐魏征应胡学颜之请为安定胡氏大宗谱作序坦言:“胡氏之系自秦以上不可得,而考汉以下乃颇可著。”然而现在遍览各地谱牒却出现了很多张冠李戴现象,造成这一原因除了前面所讲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外与封建时期门第观念、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有直接关系。
此次我们编纂中华胡姓通谱,开三千年来胡姓修国谱之先河。的确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我们应本着对祖先负责,对后世子孙负责的精神,尽可能地将明显失真之处更正理顺。在此之前我们为此付出了几年的辛勤努力,从各地搜集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武汉大学胡春芳教授为整理胡姓历史人文资料做了大量工作,广东省科学院离休干部胡海老先生为调查胡姓族谱整整辛勤工作了十七年,自费跑遍了全国十八个省市,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现根据上海图书馆,山西社科院等国家馆藏资料和全国各地民间资料结合胡海老先生全国各地实地考察的结果,较客观地正本清源还其历史原貌。
一、几个有代表性的堂号对满公以下世系的认定。
在介绍各支认定世系之前,在此有必要简要将几个有代表性的堂号归属问题介绍一下。在现实当中很多胡姓人往往认为安定堂就是胡姓统一堂号,其实并非如此。安定堂与清华派同是源于汉初大中大夫胡(高早成)和其兄胡(王秀)。清华派,安定派是两大支派。除此两大派外还有以西汉胡刚为一世祖的南郡派和泄传派,关至赟世派等。除了这些支派尚有其他很多支派。有的是独立于其他支派之外,有的是与其有渊源,由于代远年湮,很多是难一一理清。比如华林堂是安定堂下面的支派,但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华林派下的人数几乎占了胡姓人口一半。我们先将这些问题放在一边,再就各堂号对满公以下世系的认定作一个交待。
清华派与安定派均是将满公之父阏父定为一世祖由满公之子丹往下直到十九世(王秀)公、(高早成)公,分开各自再为一世。具体排列是阏父、满公、丹、孟阳、洽、思、克虞、高昌、季符,昭,辇、仲丙、傅、君已、变、孟龙、灵朔、羲、(王秀)为清华派,(高早成)为安定派。但是同为安定派下的华林胡和龙川胡其对一世祖的认定均是满公接着的不是丹而是犀侯(即申公)一直到受姓之祖(王与)公为22代加上阏父就是23代,(王与)公比(王秀)公和(高早成)公早200多年,反到多四代,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二、同一支派各分支对其共祖以前的世系认同不一。
前面提到华林是一
下一页 (1/4)
下一楼›:这是《世界胡氏通谱》纲领性的文章,是《世界胡氏通谱》核心价值所在,是为实现所谓的“三统一” ..
‹上一楼:‘考辨’运用移花接木式的‘技术处理’手段,将吾胡氏各大支派世系搞的面貌全非。各大支派原有世 ..

查看全部回帖(2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