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94阅读
  • 7回复

胡氏历史系列----胡士奇(澴东大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氏历史系列之一:胡氏最初形成的历史渊源
胡士奇(澴东大侠)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广大宗亲能更多的了解胡氏历史,达到联宗合谱、正本清源的目的,本人特将自己多年来和现正考证的资料,合编成为一个《胡氏历史系列专集》连续发表。为了系统性、连贯性,在我后面的“胡氏系列”中,有可能是您比较熟悉的,更有可能是您非常陌生的,敬请您要有阅读耐心。

胡氏最初形成的历史渊源



胡姓的始祖原本姓妫名满,其血缘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舜。舜身处虞国(今北京延庆县境,后迁山东),所以以国为姓虞,号虞舜,系黄帝25子中的次子昌意之后(长子玄嚣、次子昌意均为黄帝正妃嫘祖所生),是轩辕黄帝第九世孙。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舜另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实际情形是,舜本姓虞,因出生在姚墟(今山东荷泽县东北),因此以地姓姚。舜是个极仁至孝之人,相传他的父亲瞽叟与继母、继子象,多次想害死他,均未得逞,但他仍能宽容侍奉。他的仁德被尧所知,便将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娥皇、女英又居于妫汭之滨(今山西永济南),于是舜因家庭排挤,则从山东来到山西,离家入赘从妻而居,他的子孙均从母姓,于是以水姓妫(音归),这样舜才有了三个姓氏。


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奔西周,官居“陶正”,主管制作陶器。遏父恪尽职守,制陶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武王的欢心,加上武王对他的儿子妫满也很赏识,便将自己贤淑心爱的长女太姬,嫁给了妫满,于是妫满便成了周武王的驸马。等到兴周灭纣,天下安定,武王分封列国时,为了巩固和稳定周王朝的天下,便把亲属和功臣分别派往各地为诸候,借此拱卫王室。这样周王朝一开始便封了齐、鲁、晋,宋、燕、陈等71个诸候国,加上后来所封700多个,号称“八百诸候”。陈国是周初首封十大诸侯国之一,周天子的驸马爷妫满便被封于陈国(今河南开封、商丘、淮阳和安徽的亳[亳,音驳]州一带),成了陈国的第一代国君。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分封诸侯时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周武王求得舜帝的后裔妫满,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史记·陈杞世家》载:“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这两段文字都记载了妫满“被封于陈”的原因。


当时的陈地,河水淙淙,丛林繁茂,美竹摇,嘉木立。用现在的话说,妫满是到了一个福地。妫满正直有气节,更兼雄才大略,建陈国,筑陈城,兴百业,造福民众,在位15年期间,风调雨顺,国富民强。他活了72岁,死时陈国曾显赫一时,已雄居诸侯国十二强之列,死后葬于陈都淮阳城南的城濠边,墓为铁墓,因为满公后裔,为防濠水浸蚀墓地,特以铁水浇锢而成,所以此墓至今仍在。


周成王为什么要追谥妫满呢?妫满死后3年,其时他的次子皋羊在位。为了体现周天子的宽大怀柔,不希望先贤氏族亡国灭种,按照周王朝当时“兴灭国、继绝世”的政策,和追封先贤“三恪”(黄帝、尧帝、舜帝的嫡脉后裔为“三恪”)的规定,周成王(武王之子)为了表示对妫满的敬重,又因为妫满是舜帝的嫡脉后裔,于是便追谥舜的嫡脉后裔妫满为“胡公”,让其后裔继续奉守帝舜的宗祀,所以史称妫满为“陈胡公”。


为什么追谥为“胡公”呢?胡、公二字各有含意。古代“胡”有两义:一是胡有“弥年寿考”,即年高寿长之意;二是胡有“大”义,胡公,大公也。“公”的含意是,陈国由过去的“候国”,变成了“公国”。按周王朝国分五个等级,即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陈国的国君从此便意味着由过去的“陈候”晋升成了“陈公”。(“公”上面是王,除了周天子,谁人敢王)妫满因年高有德而被周天子追谥为“胡公”,人称胡公满。以上说明,胡氏先祖是正统的黄帝嫡脉、虞舜后裔。并非世人误传的什么“北方游牧胡人之裔”。


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是皇帝的姓,称之为国姓。最了不起的是皇帝的赐姓,能得天子赐姓是最高的奖赏,也是满门的荣耀。妫满既封公爵,又赐胡姓,是双喜临门,既使各国诸候景仰,又令陈国国人羡慕。陈国臣民及妫满的子孙忘不了他建国立业的功勋,国人也羡慕国君皋羊“贵为胡姓”。于是皋羊便以谥为姓,将父亲的灵牌由“妫满”改为“胡满”,这是发生在周成王在位九年的事(即公元前1033年),这就是胡姓的由来。自此儿孙便追随胡姓从古至今3116年(从满公的生年公元前1108年计算)。


正如司马迁《史记·陈杞世家》所载:“胡公(即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一直传至陈国末世国君陈湣公胡越。即:“胡满-2-犀侯、皋羊、―3―突-4-圉戎―5―宁―6―孝―7―灵―8―说、燮―9―圉―10―鲍、佗―11―跃、林、杵臼、完―12―款―13―朔―14―平国―15―午―16―弱―17―偃师―18―吴―19―柳―20―越”(简称“世系表一”)。这就是《史记》所载从一世祖胡满,到末世胡越的“陈国20代世系”。所以,陈胡公妫满既是陈国的始君,也是胡姓的得姓始祖。


当然,胡姓的来源并非仅仅起源于满公,还有另外三种情况:其一是来源于周初时两个被封的子爵胡子国:一个是姬姓胡子国,在今河南郾城;一个是归姓胡子国,在今安徽阜阳。这两个胡子国公元前518年、495年均被楚国所灭,两个国君的后代都是以国为姓,也称胡氏。其二是来源于北方鲜卑族之后。北魏孝文帝时(即公元470年前后),为了加深鲜卑人从塞外内蒙入主中原的汉化程度,有利于实现与汉族的民族共融,诏令全国,发起了一场“姓氏改革运动”,下令把繁复的144个鲜卑姓氏,统统自选、自改为所喜之汉姓,胡姓并非李、王、张、刘名门望姓,不过也有一支纥骨氏改姓胡氏,扩充了胡姓的阵容。其三是极少的民间的他姓改胡。如安徽绩溪的明经胡氏,就是被后梁朱温灭亡大唐时的唐末昭宗皇子李昌翼,在被追杀的逃难途中,被胡姓收留,而改胡姓的,这一支始终姓胡繁衍至今1100多年。又如武汉市新洲区有一支在600多年前,因寻求保护、躲避乡邻欺侮而由熊改为胡姓的。再如武汉市黄陂区有一支吴姓后裔,在300年前因故改随外祖母姓氏而姓胡的等等。


不过,满公后裔是胡姓的主要支系,在胡姓人口总数中要占90%。她们均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繁衍至今,拥有人口1300多万,成了当代中 国的第十三大姓,也是我们孝感的第七大姓,占全国人口总数1.3%以上。即13亿人中,平均每百人中有一个姓胡。


总之,中华胡氏三千多年来,虽衰于东周,却又蔓延于秦,复兴于汉,阵容扩充于北魏,光大显赫于唐宋,振兴壮大于元明清。胡姓家族不论是古是今,忠孝节烈、道德文章,是史不绝书;官居极品、治国安邦,是代不乏人;各朝名人辈出,美誉盛于国中。哪怕是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中的六任国家元首中,胡姓就占2人,尤其是胡 锦 涛治国安民有其舜祖之风。他们,确实不辱先祖胡满之名。另外,国家出版局正式出版的中华19大姓“氏族志”中,就评价胡姓是“中华文化名人之姓”,文占天下各姓之首,是一个值得自豪的姓。


纵观中华胡姓数千年,我以为有两大特点:一是胡姓多灾多难、不屈不挠。西周陈国,虽然早期君主政治修明,国力强盛,可到了满公第八世陈平公胡燮(第十任国君)时,周室衰微东迁,东周诸侯开始“礼乐崩坏”,多不义之战,原为中原十二大强国之一的陈国,也日趋衰弱,从此进入多难之秋。又因陈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楚、晋、齐、吴交争于中原,陈国处于四战之域,无日不在恐慌、紧张的战争气氛之中,加之国内五次发生争夺君位的政变内乱和残杀,政治腐败,国力不振,以至被楚两次灭国,终至覆亡。因时事变迁,连胡姓家族自身本有的子孙,也分化流入他姓,竟达22姓之多!


二是胡姓是个“多出文化名人”的世家大族。根据中国最有权威的《辞海》等大辞书的统计,胡姓在古代所出的22位名人中,其中文化名人多达12名;胡姓历代名人总数为39人,其中文化名人占16名,这个比例在各姓之首。因此,说胡姓是文化名人之姓,并非言过其实。


88世成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士奇(网名澴东大侠)


注:原载于2008年10月16日的《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06-26
胡氏历史系列之二:

胡改他姓考
――胡姓分化改入他姓竟达24姓之多



西周陈国,虽然早期君主政治修明,国力强盛,可到了满公第八世陈平公胡燮(第十任国君)时,周室衰微东迁,东周诸侯开始“礼乐崩坏”,多不义之战,原为中原十二大强国之一的陈国,也日趋衰弱,从此进入多难之秋,又因陈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楚、晋、齐、吴交争于中原,陈国处于四战之域,无日不在恐慌、紧张的战争气氛之中,加之国内发生五次争夺君位的政变内乱和残杀,政治腐败,国力不振,以至被楚两次灭国,终至灭亡。“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别说他姓投奔改胡,连胡姓自身本有的子孙,也分化流入他姓了。 


  纵观胡姓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胡姓是中华大姓中,多灾多难、不屈不挠、繁衍和分化能力最强的姓氏。除了一独支少数民族纥骨氏,是奉北魏孝文帝的皇命而改入胡姓以外(这在其他姓氏均有,而且支脉更多),偌大的汉族之中,既无皇上将他姓赐以胡姓之事,更少民间他姓更改、假冒我们胡姓之事。


  而让本文作者深感悲哀的是,从大量的史料查证分析中发现,连胡姓家族本有的子孙,也分化流入他姓,竟达24姓之多!当然,这有它诸多的历史原因┅┅。


  满公十一世孙完“内乱出走”改为田姓。胡完,谥号敬仲,又名陈完,田完,位处满公第十一世。陈公胡满传至第十世时,为争夺王位,陈桓公胡鲍在病中被其弟胡佗所杀,同时被杀的还有胡鲍的太子胡免,胡佗自立为陈厉公。而胡鲍的另三个儿子跃、林、杵臼,深恨叔父厉公杀父、杀兄篡位,经过七年的长期合谋,终于用计杀死了厉公。厉公死后,鲍的三个儿子跃、林、杵臼相继即位,是为陈利公、陈庄公、陈宣公。如此一来,陈厉公胡佗的儿子胡完,则完全失去了登位之望。至陈宣公时,原本已立长子御寇为太子,却为讨其爱妃欢心,而杀长立幼,立庶出的次子胡款为太子(即后来的陈穆公)。此时已为陈国大夫的胡完(陈厉公胡佗之子•时年36岁),一向与已杀的太子御寇交情深厚,又因上一代仇怨的阴影犹存,唯恐身遭其祸,于是连夜只身逃往齐国,被齐国收留厚待,委以“工正”(相当于今国家工业部长)之职。因胡完才识过人,不仅娶了齐国宰相之女为妻,还得了齐国一处形似“田”字的封地,又加上当地方言“田”、“陈”谐音,于是这个胡满的11世孙,从此改胡为田,成了田姓的始祖。正如《史记•正义》所言“敬仲既奔齐,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为田氏”,这就是田姓得姓的由来。


  后来,田完的子孙在齐国发迹,从其第五代孙田乞开始,世居相位,权倾朝野,并垄断了齐国政权,成了左右齐国的强大家族。至田完第九世孙田和时(即公元前386年),干脆废了姜姓的齐康公(姜太公后裔),自立为齐王(史称“田氏代齐”)。田姓齐国曾一度成为战国七雄的霸主,至田完15世孙田建(公元前221年)时,齐国才最后一个被秦国所灭。亡国以后,除田姓家族外,齐国的大臣贵族中又有更多的人改姓田氏,以至发展繁衍至今,成了中华第58大姓。这就是胡满后裔改田姓的渊源,此事件在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亦有完整的记载。


  满公十三世孙涛涂改“袁”并分化成十五姓。袁姓的来历,据《新唐书•宰相世系》和《元和姓纂》诸书记载:胡公妫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的十代孙胡诸,字伯爰(也为伯辕),其孙涛涂,时为陈国大夫,食邑阳夏(今河南太康),因见陈国多次内乱和外患不绝,国势积弱不振,恐有后患祸及子孙,于是涛涂以祖父之字改为爰姓。古时爰、袁、辕、榬诸字同音相通,涛涂即为袁姓始祖。其后人进而分化出涂、元、源三姓,他的另一些庶出子孙,则被分封到各地,有的改以采邑为姓氏,有的又以职官为姓氏,条分缕析,支派繁衍,于是有了胡姓一族的庆氏、宗氏、原氏、米氏、司徒氏、法氏、公良氏、少西氏等等,不能尽举了。其中最大的袁氏一支,世居陈地阳夏,发展成为大族,故地望号为陈郡袁氏,此后迁徙各地的袁姓多为陈郡袁氏分支。袁氏盛于东汉,累世官宦,四世三公,东汉末袁绍、袁术各据一方,称雄一时。袁姓在中华大姓中居第33位。


  满公十五世孙徵舒杀君避难而改夏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夏氏,以国为姓;又,陈宣公孙御叔亦为夏氏,徵舒其后也”。满公第十四世孙、陈灵公胡平国在位时,陈国大夫御叔,字子夏,(系宣公杵臼庶子少西之子)已故,已成寡妇的御叔之妻夏姬,风流美貌,不安本分,导致陈灵公和两位大夫孔宁、仪行父终日不问国事,均与夏姬私通,经常借打猎跑到城外株林中,与夏氏淫乐。三人甚至在朝堂上,不知羞耻地拿着夏姬的内衣相互取笑。大夫泄冶劝谏说:“你们君臣岂可淫乱,百姓就会效仿啊”!于是君臣合谋,将“眼中钉”泄冶这个忠臣而诛杀。


       一次,君臣三人在夏氏家中寻欢作乐,饮酒嬉戏间,互笑夏姬之子徵舒很像对方,此话正好被时为陈国大将军的徵舒回家隔墙听见,因不忍其辱,趁灵公出门时,一箭将其射死。孔宁、仪行父二人逃奔楚国,灵公的太子午逃奔晋国,于是徵舒自立为陈侯。当时楚庄王正称霸,以平定陈国内乱为借口,趁机出兵攻入陈国,将徵舒车裂于陈都栗门之地,要灭掉陈国,把陈国变为楚国的一个县。楚大夫申叔时劝阻楚庄王说:“你这不是正应了乡下人‘牵牛经人田,夺其牛’的俗语么?走到人家田里已经不对了,再夺人家的牛,不是更错了吗?徵舒弑君有罪,你已经杀了他,再灭掉他的国,恐怕以后您就无威望号令天下了”。楚庄王听从他的劝告,派人去晋国把灵公的太子午接回陈国,立为国君,是为陈成公。但条件是要陈国每乡一人迁往楚国夏口居住,也就是现在的武汉江夏。此事史称“株林之乱”,《诗经•陈风》中有《株林》一诗,就是讽刺陈灵公君臣荒淫祸国的。陈国经历这第三次内乱后,徵舒家族,从此以祖父“子夏”之字为氏,这就是胡改夏姓的缘由。夏姓在中华大姓中列第55位。


满公十四世孙孔宁避祸楚国改孔姓。据《姓考》及孔姓家谱记载:其“五支历史来源”之一是出自胡姓:“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孔宁,其后改孔氏”。这个孔宁,系满公之十四世孙,就是上文中与陈灵公和仪行父,三人共与夏姬私通的陈国大夫孔宁。夏姬之子夏徵舒射杀陈灵公后,孔宁逃奔楚国,其后改孔姓。孔姓在中华大姓中列第72位。


满公20世时陈为楚灭,子孙遂以国名改陈姓。胡满死后,其子孙相继在陈国为君,共历25任国君、20世、 564年。至20世陈湣公胡越时,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始自内乱,荒淫失序,争权夺位而祸起萧墙;外无信义,朝秦暮楚,更乏死节之臣,陈国岂能久乎?”因吴国攻打楚国时,陈国却自保不救,有背楚盟,以至楚惠王怀恨在心,待楚国元气恢复,便派公孙朝率楚国大军伐陈,公元前479年,陈国终为楚国第二次所灭,胡氏王公贵族从此废为庶民。


陈国被楚所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场国灭大祸中,在位24年的胡越被杀,其十九个儿子,为了逃避追杀,大多数掩姓埋名,至少有15位王子随同陈国出逃的难民一起,在异地他乡从此以国为姓,开始姓陈。如此庞大的阵容(好比成连,甚至成团的建制)一下子改入了陈姓始祖的行列,惟有胡越六子澄,一子衍(字襄)之长子玙,继续以祖谥胡为姓。这就是晚生564年的陈姓,为什么后来居上、发展繁衍成为当今全国第五大姓,而本祖胡姓却屈居全国第十三大姓的主要原因,这就是陈姓与胡姓同源和陈姓得姓的由来。

  满公16世孙田开因功赐姓为孙。前文已有交待,满公的11世孙胡完,因避难出奔齐国而成田姓始祖,所以《通志•氏族略》载,胡完四世孙田无宇,生田武子开与田釐子乞二子(详见下文“世系表二”),乞为齐大夫,开为齐将军,开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即“乐安孙氏”之祖。孙开子孙后因乱奔吴,其后孙武、孙膑皆为著名军事家。孙开传到23代为孙权,成为三国鼎立中的吴国。《宁都府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及罗香林《国父家世源流考》载:孙氏传到唐朝,唐将孙誗由汴梁陈留(今淮阳一带)移居宁都,后徙福建长汀,明代由闽迁广东。孙誗即孙中山先生之先祖。孙姓在当今中 国位列第12位。


  满公24世孙田通因封陆乡而改陆姓。满公与田通是个什么关系呢?请看“世系表二”:完(满公11世)―12―稚孟夷―13―孟庄―14―须无―15―无宇―16―开、乞―17―常―18―盘―19―白―20―和(齐太公)―21―午(齐桓公)―22―因(齐威王)―23―辟疆(齐宣王)―24―地(齐湣王)、通―25―法章(齐襄王)、田关―26―建(在位44年,齐国末世之君)―27―升、桓、轸……。此表可以看出,田通系满公第11世孙胡完的13世孙。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载:“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焉。”也就是说,陆姓源出齐宣王田辟疆少子田通。齐宣王派田通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韩攻魏,在马陵道设伏,一举击败魏国大军,杀了魏国名将庞涓。齐宣王大封有功之臣,田通因功被封为大将军,并赐陆地(即帝颛顼玄孙陆终封地,今山东乐陵县)。西晋著名文学家陆云《祖考颂》称:“承黄虞之苗绪,在周之衰,有妫之后”。陆通14世孙陆闳东汉初任颍川太守,尚书令,是妫姓陆氏颍川支的开基之祖。陆姓在中华大姓中列第70位。


  满公26世孙田建之子因亡国而改王姓。《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从“世系表二”可以看出,田建系胡完16世孙,始祖满公26世孙。“田氏代齐”的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221年,齐国最后一个被秦所灭。改姓的历史原因,与当初陈被楚灭完全一样:为避亡国灭族之祸,齐王建的长子田升、次子田桓以爵为姓,姓王。(三子田轸改姓陈,而齐湣王的次子、齐王建的叔父田关呢?此时则复以始祖满公之谥而改姓胡。可胡海老先生《大通考》“十大成果”之首却说:“周庶子丹以父满谥胡为姓,为胡氏始祖,填补了胡氏族谱缺书始祖空白。华林谱载满公二十二世孙玙公,以满公谥胡为姓,为胡氏始祖。新化谱载秦灭齐,齐湣王次子田关,改田姓以满公谥胡为姓,为胡氏始祖,都不对。”[见胡海《大通考》第10页]本人认为这样说,有违历史之本来面目--详见本人“三评胡海大通考”)这就是胡改王姓的渊源与来历。这支王姓,后来发展成为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王莽即出于此脉。王姓当今中国排名第二。


  关于胡改李姓。隋末曾任窦建德尚书令的胡大恩,以大安镇降于唐,唐高祖李渊于是以降功封其定襄王,并赐姓为李,胡大恩于是变成了李大恩。笔者在《孝感传奇系列》第十七集――“李姓――孝感第一大姓” 中,关于“凡唐初跟随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或有功于唐王朝的人,均被赐以国姓为李。像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朱邪、董、罗等等十多个姓氏”,其中之“胡”便是指此。即如《通志•氏族略》“乐陵之胡赐李姓”所载。


  关于胡改令狐姓。唐代诗人温庭筠有诗云:“自从元相登庸后,天下诸胡尽带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胡改令狐这一姓氏的变异现象。因为令狐氏是唐的功臣之家,时有令狐楚人相当朝,遂天下望姓。不少人改胡为狐,并加令字附之。


  以上24姓,均为胡姓所改之渊源,加上本祖虞、姚、妫、胡共是28个姓氏。胡改他姓的,还有没有?笔者尚无所考,暂时不敢妄言,留待继续考证吧!


  胡改他姓,既是荣耀,也是不幸!其中田、袁、夏、陈、孙、姚、陆、王、李等也都繁衍成了前百名内的中华大姓。与其他大姓相比,是外姓并入者甚多,而胡姓则是内部分化出来的姓氏多。如果把这些被分化的姓氏人口加在一起,“胡占天下各姓之首”,恐怕无可非议。胡姓的生灭盛衰、聚散悲欢,的确是一部饱含血泪、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历史!


  不过,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看,多灾多难,既是胡姓的悲哀和不幸,又是胡姓的骄傲和荣耀,因为子孙被迫迁徙,星散各地后,不论是继续胡姓者,还是改胡为他姓者,均能不堕其志,在奋发自立中,不屈不挠的生存发展,于异地他乡又重新生根开花,而且多成中华大姓。所以,正是由于陈国的多灾多难,才为胡姓子孙撒遍神州,发展成为中华望族提供了条件。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陈国的多灾多难,反而磨砺了胡姓子孙坚韧的生存能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88世成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士奇(网名澴东大侠)

注:原载于2008年10月18日的《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07-11
胡氏历史系列之三:关于“姓”“氏”的考辨――兼谈考辨姓氏与当今修谱的关系
原创 澴东大侠胡仕奇


鉴于目前中华胡家出现了两个通谱――《胡姓通谱》和《胡氏通谱》,而且编委总会都设在江西省九江市,究竟哪个叫法准确一些呢?为了帮助准确“正名”,今本人考证史籍与有关资料,特作如下关于“姓”、“氏”的考辨:


“姓”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于是“女”、“生”组成了“姓”;“氏”是“支”的本字,甲骨文像形字,像物体欲倾倒将其支撑住的形象。姓氏是表示每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每个人的姓名。《现代汉语词典》对“姓氏”的解释是:“姓和氏本有区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是专指姓。”那么,什么是姓氏?如何区别两者的异同,它有哪些历史起源呢?


一、姓产生在前 氏产生于后

姓产生在前。姓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据《中国通史》“先秦”卷本所载,在距今一万至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人类处于母系社会。“人类的婚姻形态从以前的杂交乱婚,过渡到族外群婚。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内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一族团的一群男子只能和另一族团的一群女子互为夫妻,但并不加入对方族团,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女子所生的子女,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父亲,孩子属于母方族团,血系只能按母亲的世系计算”。所以,子女则随母姓,“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就是母系社会姓的特征。由于古代氏族部落有限、可数,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也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姒、子、姬、风、赢、己、任、嬉、姞、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嫘、漆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就是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点。


氏产生于后。“氏”的含义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中国通史》“先秦”卷本记载:“大约距今五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妇女已不能胜任繁重的劳动而开始退居为从属地位,社会进入父系氏族阶段。男子为了确认自己的子女,以确保父系血统的纯洁,打破了从前男子从妻而居的对偶婚,妻子必须随丈夫居住,所生子女则从父姓,按男系来计算世系,并世代相传”。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即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又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同姓贵族若干分支各有的称号也叫“氏”。如屈原是楚王的后代,姓熊,“屈”是熊一个分支的“氏”。


简言之,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所以,《玉篇》中有“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之说。


二、姓千万年不变 氏一传而可变

《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从属关系。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住地等等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出现一人之后有多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下列13种情形,并非其先祖“迷失本姓”,均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而改氏:


1)以国名为氏。如陈国国灭后,许多难民为了避难避嫌,不以自姓而改随国名姓陈,还有齐、楚、燕、韩、赵、魏、鲁、蔡、郑、宋等也是。

2)以邑名为氏。如晋武公的次子本姓姬名伯侨,被封于杨邑,称杨侯,子孙遂改为杨姓。

3)以官位、职业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宰、上官、太史、王、侯、公孙等姓,均是后代为显荣耀,以其祖的官位为姓。陶、巫、卜、医等均以其祖的职业为姓。

4)以贵族的字为氏。如春秋时晋国的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从此晋国世代就有张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汉留侯张良,就是其后。

5)以住地之名为氏。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以及东郭、南郭、百里等均为弃原姓而改现姓。

6)以祖先族号、谥号为氏。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姓。

7)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氏。如马、牛、羊、猪(褚)、蛇(佘)、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铁、玉等。

8)以皇帝封赐为氏。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这类赐姓为氏者,在汉、唐、宋、明时被赐为刘、李、赵、朱者最多。

9)为避灾难而改氏。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胡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10)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为氏。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11)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氏。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或阳。

12)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而改氏。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13)另外,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而改氏。像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如爱新觉罗,就简化改姓艾、罗,金。

此外,不同姓之间还有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如刘汉、李唐、赵宋、朱明王朝均以赐姓的方式,将徐、胡、罗、郭等许多姓,赐为刘氏、李氏、赵氏、朱氏,因此就出现了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旧时称已婚妇女,常在她的夫姓和父姓的后面加氏:如赵孙氏(夫姓赵,父姓孙),张王氏(夫姓张,父姓王)。
从以上大致所分的13种情况可以看出,“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所以别看现今虽然同姓,不一定就是血源于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与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三、姓用以别婚姻 氏用以别贵贱

姓氏最早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通志·氏族略序》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说明姓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


姓用以别婚姻。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所以,“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实际这里面隐含了人类朴素的优生学。所以自古以来,同姓通婚者被视为对祖宗的大逆不道,违背者将被族人抓去处以沉潭的极刑。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在中国一直保持这种传统。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不知或不辨底细的城市人逐渐打破,但是广大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氏用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通志·氏族略序》)。在周朝以前,姓氏分而为二。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一般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贵者称氏,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女子又称什么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或后缀。


用排行为前缀: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或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或加 “氏、女、母、姬、媪、妪”等为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等。


直到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汉以后,姓与氏才合一,遂称“姓氏”。这就是如今姓氏的由来。


四、纯正的“古姓”与现代姓

顾炎武、章太炎等学者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得出原有纯正的古姓也不过80多个(其中顾炎武得22个,章太炎得59个)。当然,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说明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这里还可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1)北宋以后,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2)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3)明代翰林院吴沈等人编修的《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4)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统计古姓氏有5129个。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复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7)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


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熊金陆,郝孔白崔康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我们孝感前七名的大姓是李、刘、张、陈、杨、王、胡,这些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实在相去太远了。


综上所述,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既定,千万年不变,而氏一传而可变;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以别贵贱;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有史可考的“纯正古姓”只有80多个,现代客观存在的姓却高达5730个,二者相隔太悬远了。


这些充分说明,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现今同姓并非血源于一家。


本人考辨姓氏最后所得的结论是,不管哪家修谱,谱名要以“氏”为谱,不可以“姓”为谱。此考证与当今修谱有什么关系呢?只在说明自古以来,百家姓氏的先贤修谱时,为什么都以“氏”为谱,而不以“姓”为谱的真正原因。如为什么叫《张氏宗谱》、《王氏宗谱》、《李氏宗谱》、《赵氏宗谱》而不叫张姓、李姓、王姓、赵姓宗谱?据上海图书馆谱牒部谱牒研究中心、国内知名的谱牒学研究专家胡德先生说,全国有六万多各种姓氏的谱牒,却从未见过一本以“姓”为名的某家通谱。《中华胡姓通谱》首卷清样本我也看到了,并提了几点个人意见。我认为《中华胡姓通谱》书名的“帽子太大了,目前内容也不能涵盖全国,基本属于部分胡姓资料的汇集”。 


准确命谱名的道理在哪儿呢?就以我们胡姓为例:如果叫“姓谱”,就只能收入血脉纯正的“谥胡为姓的满公后代”,和远古姬姓胡、归姓胡的后代,仅此而已!而且麻烦很大,能判断现今胡中谁不是纯正嫡传呢?若叫“氏谱”,则涵盖广泛,包罗万象,方可将“少数民族改胡”、“安徽绩溪明经李改胡”以及上述13种“他姓改胡”收录其中。在盛世修谱的今天,岂可将这些加入胡姓阵营悠久的他姓胡,赶出胡姓的门墙?现今计划生育的独女,多有招婿进门的,若进入胡家生子者,难道也不能入谱么?


所以我认为,《中华胡姓通谱》编修总会,既是其文件自称的,以“一谱贯通整个中华胡姓,构建时空交错之认知座标,上下连通,纵横疏通,打通其所‘隔’,接续其所‘断’,从而凝聚(一族)团结之力量,(弘扬)姓族相维相系、相通相感之道”,就更应该将谱命名为《胡氏通谱》!


88世城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仕奇(网名澴东大侠)

注:原载于2008年10月30日的《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07-17
胡氏历史系列之四:陈地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兼评“新编66世”字派
原创 澴东大侠胡仕奇


陈国都城淮阳,古称宛丘,为太昊 (又名伏羲,华夏部落杰出首领,中华人文始祖)之墟,神农所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分封诸侯,陈国是首封十大诸侯国之一。武王封舜后妫满,在此立都,从而建立开发了陈国,历经20世、25任国君、571年,也为淮阳留下了“胡”的名号与其子孙。战国时期楚灭陈,楚顷襄王徙都于此,陈城又为“郢陈”。


淮阳历来被誉为“华夏先驱、九洲圣迹”之地,今有“小武汉”之称。今处淮阳城北1.5公里的太昊陵,是一处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占地33公顷,陵园内碑刻林立,正中为统天殿,内有伏羲巨型塑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顼的塑像,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社会的变革,朝代的更迭,如潮起潮落;地域的划分,名称的转变,似斗转星移。陈地的名称也几度沧桑,建置或国、或郡、或州、或府、或县,数度更易,但周代为陈国奠定了基本区域,其辖区均相当于今河南省周口市及安徽省的亳州一带。


陈地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相传太昊伏羲氏都陈,在这里始正姓氏,中华姓氏自此肇始。一源百流,万姓同根,根源于此――人祖伏羲为万姓之根,陈地则成为万姓之源。


许多中华大姓从陈地起源,然后播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而胡姓是直接在陈地得姓,并从中分支出的姓氏达20多个。其中胡、田、陈、孙、姚、袁、夏、陆、王等也是中华100大姓之列。今列中华第1大姓的李姓始祖理利贞,是随母逃难到陈国才定姓为李的,陈地也是李姓的起源地。


陈地除直接在此得姓的姓氏外,还是一些中华大姓的郡望之地。所谓“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世居某地,由于产生了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名人,从而成为世人仰望的望族大姓。郡望在陈地的有阳夏谢氏、太康袁氏、长平殷氏、宛丘符氏、南顿应氏等等,她们在这里均成中华望族。如果我们把这些得姓和郡望在陈地的姓氏人口加起来,数量将十分惊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陈地走出来的姓氏家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


陈地,之所以成为中华姓氏的重要起源地,是因为她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条件:


一、历史条件。陈地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姓氏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有些姓氏是由图腾转化而成。而传说中的女娲和太昊伏羲所处的时代,正是由母系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时代。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陈地。《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昊之墟。”太昊伏羲建都于陈,在陈地“正姓氏,制嫁娶”,并自定为风姓。陈地是中国姓氏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起源地,风姓是中国第一个姓氏。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人文始祖,古代一些谱学专家也把许多姓氏的起源归根于炎黄二帝。炎黄二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中原。炎帝一族从姜水流域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地区后,活动范围较广。陈地曾是炎帝旧都,炎帝神农氏“初都陈,后徙鲁”。据河南《淮阳县志》载:“相传东夷部落首领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炎帝神农氏继都之,则曰‘陈’,‘陈’名自此始。”陈地今存多处炎帝遗迹。炎帝为姜姓,他的子孙大部分是在中原定居并得到发展的,姜姓衍生出的一些姓氏也大都是在中原形成的。


商代成汤封虞舜后代虞遂于陈地,这是舜的后代首次在陈地得到封邑。到了周代,武王又将舜的后代妫满封到陈地,建立了陈国。周代是我国姓氏普及的时代,也是产生姓氏最多的时代。妫姓胡氏在陈地发展壮大,经历代繁衍播迁,又分化出陈、田、姚、孙、袁、王、夏、陆等20多姓,其子孙遍布于全国。


二、地理条件。古代“得姓受氏”,与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及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陈地在这方面独具优势。陈地地处中原腹地、豫东要冲,这里位于川泽纵横、平坦无垠的黄淮大平原,物产丰富,文化发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初史学家顾祖禹说:陈州“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又说“其地原湿沃衍,水流津通”。历来被视作中原地区的一块宝地。


陈地兼有南北地理条件之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等多种经营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早在上古时期,这里就是我国原始农牧业的发源地,相传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作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以充庖厨”,开创了原始畜牧业;神农氏在这里“教民艺百谷”,开创了原始农业。从目前在陈地发掘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平粮台古城遗址和大量村落遗址看,远古时代陈地村落棋布,人口稠密,农牧业已有了相当水平的发展。


远古时期陈地经济的领先开发,为周代陈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周时期社会安定,全国经济的发展以中原黄河、淮河流域为主要代表,作为十大诸侯国之一的陈国,其经济在原有领先的基础上,通过妫满及前期君主的有效治理,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以麻纺织和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也十分繁荣。工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陈地地处豫东要冲,疆域广袤,交通便利,南与楚国毗邻,东、北与鲁、宋、郑接壤,四通八达。《史记·货殖列传》载:“陈在楚、夏之交,通渔盐之货,其民多贾。”说明春秋时期陈地商业的发达。


由于陈地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发达的农牧工商业,先民在此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这些,正是陈地成为中华姓氏主要发源地的先决条件。


三、文化条件。中华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交流融会的产物,陈地正处在多种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一般认为,中华早期文化由三大主体融合而成,这三大主体文化分别是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楚蛮文化。陈地正处于这三大文化相交流、融汇的中心地带,她的西面毗邻夏、周的起源地,夏、周是在进入中原之后才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她的东面是夷人的发祥地,夷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商朝;楚文化后起,它滥觞于中原,承受了多方文化的滋养后,经陈地南迁江汉,与苗蛮文化融合,在南方发展壮大、孕育成熟之后,挺进中原,驻足陈地。战国时期陈地为楚北方重镇,且作楚都38年。三方文化在陈地交流融会,形成中华文化的主脉。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大混血、大融合的结晶。地处中原腹地的陈地,既是各早期民族文化的交汇点,又是它们的争夺区。多方文化在这里辐集冲突,多种血脉在这里混合交流,使她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任继愈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论集》一书的序言中说:“过去的华夏族,是中原地区众兄弟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有多次的大融合;殷周时期为第一次大融合,当时主要是东西方各民族的大融合;秦汉时期为第二次大融合;隋唐时期为第三次大融合;宋、元、明、清为第四次大融合。由殷周上溯,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已经说不出是汉族的前身还是其他兄弟民族的前身,应当是黄河流域各族共同创造的。”殷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正是这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汉民族血缘的主脉。而陈地作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辐射中心,为我们伟大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血浓于水,中华子孙根脉相连。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为本位,以家为中心,强调的是家、族、宗、国、人际关系,注重人伦和乡土情谊。如今,陈地丰厚的姓氏文化资源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华人来此寻根祭祖,认祖归宗。而历史上胡公妫满及其子孙世袭的陈国当然是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陈地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陈都淮阳历来被誉为“华夏先驱、九洲圣迹”之地,人祖伏羲为万姓之根,陈地则成为万姓之源。从陈地走出来的姓氏家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


撰写本文除了介绍陈地特色以外,另想说明的就是,《中华胡姓通谱》编委总会公布的“新统一世派字辈”的前四句:“淮阳家声振 舜裔世泽长 唐汉美名著 有虞盛德光”。似有不妥,均应考虑更改。为什么?


“淮阳”是“万姓之源”,前面已作说明,并非只是胡姓振“家声”之地;以舜为祖衍生的多达28姓,“胡”仅属其中之一,岂能代表“舜裔世泽长”;“唐汉美名著”中的唐、汉朝代的先后次序显然错位;“有虞盛德光”中的“有虞”,是舜祖的诞生地,按辈分更不可摆在“唐汉”之后。这字辈歌前四句,不仅未达成“良好的开端”,而且不合历史常识、受姓特征,且辈分错乱,尤其是没有体现妫满封陈的胡姓起源特色。首四句尚且如此,后面的我就不想多说了。虽然“新统一世派字辈”,现在经过多次改动稍强,但仍欠完善。


附:新统一世派字辈(征求意见稿)主撰写人:胡海
淮阳家声振 舜裔世泽长 唐汉美名著 有虞盛德光
爱国思法守 忠诚致远方 敬业多奉献 成果广辉煌
修齐遵典训 作述本文章 孝友治平永 勤俭能自强
克承先绪志 启迪绍清芳 兴隆观圣哲 蕃衍庆贞祥
贤良欣际会 俊秀正纲常 建树丰功绩 华夏富和康


中华胡姓通谱编委会 
2008年3月9日公布


88世成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士奇(网名澴东大侠)


注:原载于2008年11月5日的《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07-31
胡氏历史系列之五:百家姓氏繁衍平均24年为一代
――历代汉家帝王世系考


研究“百家姓氏繁衍究竟多少年一代”,有什么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呢?我认为,除了可知人口繁衍的一般规律外,最主要的是可以运用这一规律,来联宗合谱、理顺世系,对于上知根、下知底而中间缺宗断代的家族,就可按“多少年一代”的标准(即24年为一代),来补齐中间所缺。尤其是有感于时下《世界胡氏通谱》,编造世系“以西周胡氏始祖满公,到唐末华林成公中间的时差2000年,除以平均30年一代,等于66世”为依据,更为不齿!试想,能抛开人类自然形成的脉传世系,用如此机械的加减乘除法来编造世系吗?于是吾才苦寻诸多国史巨证,考证出此文,予以回驳:


我曾在胡氏宗亲网发过一篇“百家姓氏繁衍究竟多少年一代”的论文?我的结论是平均24年为一代。网上拥护者虽占多数,但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为了尊重反对者的意见,近年来我对我所作这一结论的准确性,又作了进一步的考证,现将考证结果公之于后:


一是历代汉家帝王世系的确凿考证:


西汉刘邦世家:从刘邦出生的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06年称帝)起,至末帝刘婴灭亡的公元8年止,共历12个皇帝、11世,计264年(坐江山214年),平均24年一代。


  唐朝李渊世家:从李渊出生的公元566年(618年称帝)起,至末帝李祝灭亡的公元907年止,共历22个皇帝(24人次),15世,计341年(坐江山289年),平均22.7年一代。


  宋朝赵匡胤世家:从赵匡胤出生的公元927年(960年称帝)起,至末帝赵昺灭亡时的公元1279年止,共历18个皇帝,13世,计352年(坐江山319年),平均27年为一代。


  明朝朱元璋世家:从朱元璋出生的公元1328年(1368年称帝)起,至末帝朱由检灭亡时的公元1644年止,共历16个皇帝,12世,计316年(坐江山276年),平均26年为一代。


  周初陈国胡满世家:从被周武王封于陈国的第一代国君胡满(生于公元前1108年)起,至今天的公元2008年止,计3116年,其间先祖中既有王候将相的世袭罔替,同时也有平民百姓的瓜瓞连绵,一条主脉自上而下,从无缺宗断代情况,传至本人之曾孙130世,平均23.9年为一代(以上五起考证,详见文后附件)。


二是为什么平均取24年为一代?


  因为以上所举五例,是本人考证了《汉》、《唐》、《宋》、《明》及《史记》中的汉姓帝王诸史,是“有史为证”得出的结论,史料完整,最关键的是均无缺宗断代,又都处在“百家姓”前14大姓之列(李姓第一,刘姓第四、赵姓第七、胡姓第十三、朱姓第十四),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具有说服力的姓氏。他们世袭代数的平均值分别是:李姓是22.3年、刘姓是24年、胡姓是23.9年、朱姓是26年、赵姓是27年(若有宗亲存疑,可查史料核对本人考证之真伪)。


“究竟应取多少年为一代”?这个数据必须是肯定明确的!不能笼统含糊,什么“××年至××年一代”,或“××年左右为一代”之说,都是不妥的!因为这一说法有很大的伸张性,该“左”多少年?该“右”多少年?若年代久远,这种伸张的间距不就会拉得很大吗?


综合以上五姓氏繁衍规律,我认为,应以胡姓的每代24年(23.9年的四舍五入),作为百家姓氏计算代数的标准依据。(当然这只是理论的平均数据,实际情况又因战乱和平、灾荒丰年、迁徙稳定因素的不同而在此基数上或上或下。)


  其理由是:(1)、胡姓计代的基础是3116年、130世,历史跨度大,年代久远。(2)、胡姓与李、刘、赵、朱这几家汉姓帝王相比更有代表性的是,“既有相同的王候将相的世袭罔替,更有不同的平民百姓的瓜瓞连绵”。(3)、李渊下传的15代(每代22.7年)、刘邦下传的11代(每代24年),都与胡姓的每代(23.9年)最接近。(4)、至于赵匡胤世家、朱元璋世家,因不是完整的成年人的世代相袭(小皇帝太多),而且同辈相传的居多(有的甚至同辈出三个皇帝),所以其世系在此只能仅供参考。



三是依据中国的传统国情和国外实际:


  人类繁衍生息的兴旺与否,虽受战乱、旱涝灾害、频繁迁徙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大。性是人之本能,只要有机会,并不妨碍男女的交配与繁殖。不说远古,就说近代史中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一样有在炮火连天中生儿育女的吗?


  自古孔子说:“食色性也”!食、色是人之本能,男、女只要性功能发育齐全,家庭条件许可,都有早婚的念头,早婚早育已成中国的传统国情。因此,古有“男儿十五立家计,女子十五婆家去”之说,所以旧时一般结婚早,不过多数还是二十几岁成家。那时婚配不受年龄限制,现在结婚要到男22、女20岁的法定年龄才能结婚。晋朝的傻皇帝司马衷在13岁当太子时,就把20多岁的宫女、后称为谢才人的,搞得生了一子(要知道他还是个低能儿);2008年11月14日的孝感晚报,就转载过一条“宿州市某校初一13岁女生遭奸污,在课堂上临产”的消息。这都说明,男、女13岁时,不仅性功能齐全,而且还能生儿育女。


湖北《楚天都市报》2009年2月15日,在第12版“国际新闻”上,转载英国媒体13日报道说:“英国13岁小男孩艾尔菲和15岁女友仙黛尔,偷吃禁果后,导致女友怀孕。2月9日仙黛尔产下一女婴,13岁小男孩艾尔菲,从此当上了爸爸。”报道还说,13岁男孩偷吃禁果,成为英国目前“最嫩的爹”,引起包括英国首相布朗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将继续关注12岁少年令14岁少女的怀孕事件”。


英国之例,又进一步佐证了12岁小男孩不仅性功能齐全,也具生育能力。这一来,“古今中外”的例子都全了!


以上古今中外所举之例,充分证明《世界胡氏通谱》编委总会秘书长,关于所谓“编谱世系应平均30年为一代”之说--是没有科学根据,是违背人之本能、意愿和人类繁衍生育规律的!难道家庭条件许可、性功能齐全,还要等到30岁才结婚生子么?正常情况下,广义而言,三十岁才结婚,别说在古代,就是提倡计划生育的新中国也不算多,这种不算多的极少现象——“30岁”,岂能作为世系代数普遍的平均年龄?这就是古今中国的国情,凡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国情。 


四是驳“帝王之家与寻常百姓不同”之说:


  有人反对我的意见说,你举的世系多是帝王之家,他们妻妾成群,一人可以得几十个儿子,皇家怎能跟寻常百姓相比呢?我的意见是,怎么不能比!这两者之间除了身份的贵贱不能比,其他什么也能比!帝王再高贵,13岁能生子(如晋太子司马衷);平民百姓再低贱,13岁也能生子(如宿州某校初一女生)。因为都是人,只要是人,性功能都一样!孝感民间有句俗语说:“皇帝女儿穿龙衣,脱光龙衣一样的屄”,就是这个道理。
五是驳“胡氏世系要照标准的孔子世系套”:


  我的朋友、《中华胡姓通谱》编委会湖北会长,曾对我说,《世界胡氏通谱》就是这样按孔子世系照套的,把满公的88世――华林成公,套成了66世。我认为这种套法更荒唐!其一,《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说:“黄帝25子,其得姓者14人”。这“14人”中,既没有姓胡的,更没有姓孔的。孔姓在中华大姓中列第72位,谁的家谱不比孔子的家谱早呢?孔子世系怎么能称之为“标准世系”呢?迟生的、早生的都能照它的套吗?其二,我们胡姓家谱就比孔姓家谱历史要长:满公生于公元前1108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起码要早546年!孔子死时是公元前479年,正是陈国灭国时,陈国已历20世了!这是《史记》有载的。他们这照孔子世系一套,就套掉了陈国的20代,若按24年一代,546年正好是22代多一点,把这22代加到孔子世系的前面去,即加到华林成公的所谓“66世”前面去,不正好是88世吗?


  《世界胡氏通谱》编造世系的第二个依据是,用西周胡氏始祖满公,到唐末华林成公中间的时差2000年,除以“平均30年一代”,等于66世。试想,能抛开人类自然形成的脉传世系,用如此机械的加减乘除法来编造世系吗?更何况,砍掉华林贵公至藩公之间的41代列祖列宗,塞进异系他支――“庶子胡丹世系”中自15世孟龙以下,直至36世履素之间的22代,如此荒唐至极,这不仅是对祖宗的大逆不道,更是对广大胡氏宗亲的不尊重和愚弄!
综上所述,特在此重申我的“平均24年为一代”!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教!


参考附件:
附件一、西汉刘邦世家:


刘邦(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前206年登帝位)-2-刘盈(惠帝•前195年称帝)-2-刘恒(文帝•前179年称帝)-3-刘启(景帝•前157年称帝)-4-刘彻(武帝•前140年称帝)-5-刘弗陵(昭帝•前87年称帝•无嗣)-7-刘询(宣帝•前74年称帝•武帝原太子刘据之孙)-8-刘奭(元帝•前48年称帝)-9-刘骜(成帝•前33年称帝)-10-刘欣(哀帝•前6年称帝)-11-刘衎(平帝•公元1年称帝)-11-刘婴(末帝•公元6-8年称帝)。[共计11世、12帝、264年,平均24年为一代]。


说明:东汉刘姓王朝才8世就出了13个皇帝,而且其中就有9个小皇帝,不属“正常”情况,故未纳入西汉连续计算。


附件二、唐朝李渊世家:


李渊(唐高祖•生于公元566年•618年称帝)-2-李世民(太宗•626年称帝)-3-李治(高宗•649年称帝)-4-李显(中宗•683-684年称帝•705-710再称帝)-4-李旦(睿宗•684年称帝•710-712年再称帝)-5-李重茂(殤帝•710年称帝•••••••••李显之子)-5-李隆基(玄宗•712年称帝•李旦之子)-6-李亨(肃宗•756年称帝)-7-李豫(代宗•762年称帝)-8-李适(德宗•779年称帝)-9-李诵(顺宗•805年称帝)-9-李纯(宪宗•••••••••805年称帝)-9-李恒(穆宗•821年称帝)-10-李湛(敬宗•825年称帝)-10-李昂(文宗•827年称帝)-11-李炎(武宗•841年称帝)-11-李忱(宣宗•846年称帝)-12-李漼(懿宗•859年称帝)-13-李儇(僖宗•874年称帝)-14-李晔(昭宗•889年称帝)-15-李祝(哀帝•904-907年称帝)[共计15世、22帝、341年,平均22.7年一代]。


说明:其中武则天称帝的15年包括在内。


附件三、宋朝赵匡胤世家:


赵匡胤(宋太祖•••••生于公元927年••••••••960年称帝)-1-赵光义(太宗•976年称帝)-2-赵恒(真宗•997年称帝)-3-赵祯(仁宗•1023年称帝)-4-赵曙(英宗•1064年称帝)-5-赵顼(神宗•1068年称帝)-6-赵煦(哲宗•1085年称帝•神宗六子)-6-赵佶(徽宗•1101年称帝•神宗11子)-7-赵桓(钦宗••••••1126年称帝•徽宗长子)-7-赵构(高宗•1127年称帝•••••徽宗9子•无嗣)-8-赵昚(孝宗•1162年称帝•高宗养子)-9-赵惇(光宗•1190年称帝)-10-赵扩(宁宗•1195年称帝•无嗣)-11-赵昀(理宗•1125年称帝•••宁宗养子•••••••无嗣)-12-赵禥(度宗•1265年称帝•理宗养子)-13-赵显(恭帝•1275年称帝)-13-赵昰(端宗•1276年称帝•恭帝之兄)-13-赵昺(帝昺•1278-1279年称帝•恭帝之弟)[共计13世、18帝、352年,平均27年为一代]。


说明:凡“无嗣”者,为了继位,均在同室宗亲中收养子。


附件四、明朝朱元璋世家:


朱元璋(明太祖•生于1328年•1368年称帝)-3-朱允炇(明惠帝•1399年称帝•太祖之孙)-2-朱棣(成祖•1402年称帝•太祖之子)-3-朱高炽(仁宗•1425年称帝)-4-朱瞻基(宣宗•1426年称帝)―5―朱祁镇(英宗•1436年称帝•9岁登基•1457年再称帝)-6-朱祁旺(代宗•1450年称帝•英宗次子)-6-朱见深(宪宗•1665年称帝•英宗长子)-7-朱佑樘(孝宗•1488年称帝)-8-朱厚照(武帝•1506年称帝•无嗣)-8-朱厚熜(世宗••••••••••1522年称帝•宪宗之孙)-9-朱载垕(穆宗•1567年称帝)-10-朱翊均(神宗•••1573年称帝)-11-朱常洛(光宗•1620年称帝)-12-朱由校(熹宗••••1621年称帝•光宗长子)-12-朱由检(思宗•1628-1644年称帝•光宗5子)[共计12世、16帝、316年,平均26年为一代]。


附件五、周朝陈国胡满世家:


胡满(生于公元前1108年•周初封为陈国第一代国君)-2-皋羊-3-突-4-圉戎-5-甯-6-孝-7-灵-8-爕-9-圉-10-鲍-11-杵臼-12-款-13-朔-14-平国-15-午-16-弱-17-偃师-18-吴-19-柳-20-越-21-澄-22-贵-23-麟-24-涣-25-宏-26-武-27-怀-28-安-29-益-30-鑑-31-源-32-景-33-昭-34-建-35-函-36-文-37-敏-38-崇-39-刚-40-简-41-元成-42-聪-43-崇禧-44-贤-45-宠-46-广-47-硕-48-华-49-班-50-辛-51-贞-52-质-53-威-54-宪-55-彪-56-奋-57-桦-58-哲-59-明之-60-德基-61-怀宁-62-隨-63-仲任-64-藩-65-镇-66-谐之-67-显-68-贞-69-顺-70-颖-71-湛-72-兴-73-宣-74-秉-75-机-76-晟-77-元-78-曦-79-杰-80-珣-81-钲儒-82-钊-83-克礼-84-明德-85-應民-86-舜臣-87-清献-88-成(耿氏)-89-珰-90-令贇-91-崇-92-邦-93-袭-94-吉谟-95-坚-96-铎-97-学淳-98-士美-99-流芳-100-传世-101-仰瞻-102-惟奇-103-前功-104-训诰-105-万端-106-荣七-107-政二-108-以诚-109-渊-110-京南-111-宜-112-地重-113-文-114-之元-115-合-116-良玉-117-博-118-国治-119-有骞-120-本溢-121-文杰-122-化会-123-允发-124-长万-125-为双-126-士奇(成公39世孙)-127-乔彪-128-欢-129-肇先-130-继祖-┅┅[共计130世,3116年,平均23.9年为一代]。


说 明:关于“周朝陈国胡满世家”:


1、此世系溯源图,是根据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谱》采用“嫡脉单线上溯”的方式所构成;是依据《澴东胡氏家谱》,考证《史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等等史料整理而成;其中126世士奇者,系本文作者。


2、此文本人曾刊发于2009年1月15日的《胡氏宗亲网》“令人失望的九江胡姓总会”栏目中。


88世成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士奇(网名澴东大侠)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07-31
胡氏历史系列之六: 宋代辉煌的华林家族与书院
原创 澴东大侠胡仕奇


“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


十多年前,本人翻阅续修的我宗《澴东胡氏》新谱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做大官的祖宗,心想:“胡姓自己修谱嘛,还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晓得那是不是真的”?喜欢钻历史牛角尖的我,认为胡氏的历史应该是一部与中华民族同步的历史,像胡宿、胡安国、胡直儒既是宋朝的大官,那国史上就该查得出来!


本人抱着难以置信的态度,从孝感市孝南区图书馆中,借回了长达四十卷本、数千万字的《宋史》,进行了认真的历史考证。《宋史》是距今700多年的元朝宰相主持国编的,直排版、繁体字、古典文,我为了钻研它,常常搞得头昏脑胀,硬坚持考证研究了三个多月,将本谱与《宋史》两相比较,结果竟然是一一对号!使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们,修谱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这部元著《宋史》,可是对本谱最有力的佐证啊!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胡姓一门宋代是灿烂辉煌,“状元、榜眼、探花”,竟然是五代连冠,堪称古今华夏之一绝。


公元999年,即宋真宗咸平三年的春天,为了杜绝科举考试中王公贵族徇私舞弊之举,使平民“举人”、“进士”都能公平竞争,真宗皇帝赵恒决定循太祖皇帝赵匡胤所创之制,亲自举行“殿试”,复查礼部考试(国试)所录之进士。


这日,文武百官分班依次站定,太监侍候文房四宝在旁,皇上高坐金殿龙椅,面对上殿前十名进士一一审视,然后逐一进行严格的笔试和口试。考试结束后,皇上对其中笔试妙笔生花、口试应答如流的前三名,当面钦点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宋真宗是太祖匡胤之侄,太宗匡义之三子,是个重视人才的皇上。当他殿试完毕时,才发现自己本科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竟然都姓胡,分别名为用时、用礼、用庄。再一询问,三人均称“出自一家,是三兄弟”,不禁龙颜大悦,手拍龙案连声叫奇!吩咐左右快取纸笔,略加沉吟,便挥洒笔墨,一首御赐七言律诗便展示在文武百官面前:


黄河曾得几番清,罕见人间有此荣。
千里朱幡迎五马,一门黄榜占三名。
文星昨夜朝金阙,紫气今朝拥玉京。
可喜状元并榜眼,探花俱是弟和昆。(“昆”即兄)


这就是当朝闻名全国的宋真宗“赐用庄兄弟状元、榜眼、探花诗”。诗的大意是:像这胡家三兄弟能够同榜“省试”中“举人”,同榜“国试”中“进士”,同科“殿试”中前三名,在全国,在世间都是极为罕见的,这比澄清黄河水还难。为了给予三兄弟的特殊荣耀,特命钦差使者手持皇上御用的“朱幡”,赶着御马,将其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属迎进京城。同时向百官夸耀:得此三兄弟,如同金殿得文星,“玉京”(京城)得紫气,这是举国上下可喜可贺之事。


须知,宋时每隔三年,才在全国举行一次科举考试,泱泱大国每次科考,中进士者不过几百人。能有资格接受皇上亲自殿试者,也不过是几百进士中的前十名,而胡氏三兄弟却并得天下学子前三名,实为罕见。难怪真宗皇帝御书《赐用庄兄弟状元榜眼探花诗》了。


当宋真宗当殿询问这三兄弟的祖籍、师承时,不觉恍然大悟:“呵,怪不得的,原来你们是出自江西华林胡氏世家,当今全国大儒胡仲尧之门啊”!用庄对曰:“请问皇上,您知道家父”?


宋真宗却如数家珍:“朕岂不知,胡仲尧,江西豫章(今南昌)奉新人氏。合家八百余口,累世聚居一起,食、宿、财共用不分,甚为和睦,朕闻远近乡邻称颂不绝。乃父影响最大的是创办华林书院,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朕闻华林书院虽为私人办学,但学规极严,办学质量甚至超过目下官办的县学、州学。以至四方游学之士赴者云集,导致华林山庄‘洗砚池黑’、‘溉田米乌’。仲尧先生的门下弟子,今在当朝名皆通显者多矣!南唐李煜时,尝授尔父为寺丞。朕先帝太宗雍熙二年,为奖尔父博学育人之德,还亲自‘诏旌门第’敕授其为“本州助教”,并赐以“白金器二百两”为‘岁贡’(即年俸)。哈哈,宋初如此颇负盛名的学者,朕岂不知?你们三兄弟能有今日显赫功名,想必全仗仲尧先生的熏陶与教诲吧”?


新科状元胡用时答:“回禀皇上,父亲从小对我们兄弟管束极严,我们岂敢半点懈怠,这些文字功底都是从小逼出来的,像我弟弟用庄七岁时,父就命其以院中的‘红蕉’为题成诗……”。真宗此时很感兴趣地插问:“七岁幼童就做诗啊?用庄做出来了吗?说来朕听听”!用时答:“能不做出来么?用庄沉思片刻便提笔成诗曰”:



华林池馆立芳菲,破绿抽心一片绯;
恰似九衢三二日,绿萝丛里着朱衣。


真宗皇帝高兴地说:“用庄贤卿幼年便能当众提笔成诗,可见文字功底之深,你们兄弟仨真是‘将门出虎子’、‘名师出高徒’啊!望你们尔后大展其才,为大宋尽忠报国,不负尔父精心栽培的一片厚望,只要你们干得好,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从此以后,胡用庄三兄弟同朝为官,尽心供职,清正廉明,德高望重,颇得真宗皇上喜爱,分别升迁较快。后来胡用庄官至刑部尚书、胡用礼官至兵部尚书、胡用时则身兼吏、户两部尚书。这就是说,当时中央集权中的“六大部”,除工、礼两部以外,胡家三兄弟就领了四部尚书(今中央部长级)之职。
数年以后的宋真宗景德二年,当皇上得知今科同榜进士中仅有的兄弟二人胡用兰、胡顺之也是胡用庄的亲叔伯兄弟时,再次天心大悦,特当殿御赐金匾于胡用庄,以示褒奖,匾云:


“一门三进士,六部四尚书”。


又闻大旱欠收之年,胡仲尧发仓中储粮振济四野饥民,还以私财造南津桥,修昭德观时,真宗嘉之,诏旌为义门,并将仲尧本州助教迁升为国子监主簿,朝中许多公卿大臣多赋诗为仲尧称美。胡仲尧死后葬于家乡李八百洞之右的雷家山,墓碑文“宋国子监主薄胡仲尧之墓”与其“墓志铭”,是宋初著名词人、宰相晏殊所写。元朝宰相编修国史时,也将胡仲尧创华林书院、办学卓著而载入《宋史》(详见于第13390页)。


纵观华林胡氏,是胡姓历史上群英荟萃、光芒显耀、普照华夏最为辉煌时期。据《宋史·名人列传》记载:本人92世先祖(自始祖东周陈公胡满起)胡旦,宋真宗癸卯年“举进士第一”(“状元”);93世先祖胡用时、胡用礼、胡用庄均为宋真宗咸平三年同科殿试“状元”、“榜眼”、“探花”;94世先祖胡宗愈为宋仁宗嘉佑年间“榜眼”。95世先祖胡安国为宋高宗绍兴三年“探花”;96世先祖胡柚为宋孝宗淳熙年间“状元”;92至96世,竟然是“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


而且,胡家在这“五连冠”中,“状元”、“榜眼”、“探花”得主,并非仅只以上7人,以上只不过是每代的拔萃人物。在《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华林世家不下30人。据《胡氏宗谱》所载:从92至96世,这五代,共有子弟154人,以进士入朝为官者达67人,占44%。其中95世仅只14人,却都以科考进士入朝为官。95世胡直儒,历仕宋朝哲、徽、钦、高四帝。当时苏轼、黄庭坚遭打击,均罹其祸,胡直孺冒险奔走呼号营救。靖康元年金人入侵,直孺率部会战雍丘(今河南杞县),斩敌千余。宋钦宗赞曰:“孤城被围,率兵勤王,独卿与张叔夜耳”。宋室南渡,直孺再次率兵勤王。后累官至龙图阁大学士兼吏、刑、兵三部尚书,封开国公,宋高宗命学宫塑其生身像,以供春秋享祀。胡直儒有子11人,有九个进士及第,分别为宋高宗、孝宗时代的国家栋梁之臣。当时,胡家一带民间谚云:


父得子迟,祖得孙早;祖孙探花,风水才好。


此谚是指进士出身,官居乐安州知府的94世胡泽的儿子胡端儒中了宋哲宗元佑元年“探花”以后,在民间笑传而来的,因胡泽之父胡用庄也是“探花”。
对于华林胡氏,继宋真宗《赐用庄兄弟状元榜眼探花诗》后,传宋仁宗有诗云:


上国风光归故里,表门钦赐九天来。


宋高宗又诗赞曰:
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只见胡。


宋孝宗御笔提曰:
朕笔亲题灿锦霞,满封官职遍天涯。
名垂千古应难朽,庆衍千秋宰相家。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大宋影响巨大深远的华林书院。此院是江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齐名。华林书院坐落于横跨奉新、高安、宜丰三县的华林山,又名浮云山,属赣西北九岭山系余脉。因为山中土地平旷,群峦环抱,祥云飘浮,别有一派洞天,浮云山因此而得名。华林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晋代有崇元观,唐代有浮云观,还有李八百洞天、浮丘石室等胜迹。《华林胡氏族谱――华林书院图》有诗云:


仰望浮云山,山腰绕白云。樵哥笑指引,深处是华林。


这里山川毓秀,环境清幽,风景如画。“神存昭旷之原,目寓清虚之境,青山拥翠,绿树浮岚,飞瀑散绕书之声,虚亭动人文之色”,有利于“沉意诗书宛,游心翰墨场”。胡仲尧见宋初偃武修文,于太宗雍熙初年(公元984年),在此创办了这座后来影响全国的华林书院。胡仲尧原意只在此兴办私学,“宾礼师儒,以训子弟”,既教化一方,也积极为朝廷输送人才。后应周边乡邻所请,遂将塾学改为华林书院,广招优秀子弟,不限于胡姓,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后经多年打造,遂成为一所规模宏伟、震惊文坛、名噪全国的学府。


华林书院办学有四大特色:一是文学派的书院,可尽情呼吸文学芬芳;二是家族化的书院,是最早创民办大学之先例;三是重视女学,开收容女生之先河;四是办学经费全由家族承担。教学方法吸取我国古代百家之长,注重全面培育人材。教师都是聘请当时全国学识渊博之文士,不但教育学生精通经、史、子、集,还给学生讲授广泛社会知识。学生治学,冬以继秋,夜以继日,雨以继晴,孜孜不倦,开创了一代读书的新风。在华林书院读书,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当时的宰相张齐贤,曾有诗赞曰:


儿孙歌舞诗书里,乡堂优游礼让中。


于是四方学子,纷至沓来,人数常达上千,多则数千。宋太宗为树全国“重义兴学”之典型,曾两次下诏旌表其家族。


继胡仲尧之后的200多年间,为了达到“把累世聚居、数代传经”的家风传下去,以博取“孝悌声华辉北阙,门闾显赫耀南方”的家族办学目的,华林胡氏累世累代同心同德,讲经史、诵诗书、习礼义,的确培养了共有的良好风尚。经过华林族贤的数代经营,华林英贤辈出,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仅胡氏一家先后就有67名中了进士,刺史、尚书无计其数,宰相也不乏其人。华林书院取得的显著成果,曾无数次地震惊宋代文坛,当时为华林书院题诗赞颂的名公巨卿有72人之多,宰相晏殊、向敏中,文学家苏轼、徐铉等均在其列,有的还来书院亲自讲过学。


据《天下统一志》记载,当时,“四方之士来此游学者常数百人”。又云:书院“集书万卷,延四方名士,进学其间,供衣食,给资斧,一时云游者数千人”;“名公巨卿,胜友如云,远客千里而来,主人倒屐相迎”,出现了“纷纷游客豫章回,俱道华林就学来”的景象。宰相王钦若、李方、陈尧叟、张齐贤、晏殊、吕蒙正、吴潜、向敏中,尚书工部侍郎李虚己,集贤院学士钱若水,举进士第一翰林学士梁景页等都曾撰文记其事。来此游历和讲学的有吕蒙正以及宋代著名文士王禹、苏轼、杨万里、黄庭坚等。胡直孺三子胡栝主修《华林胡氏宗谱》,著名理学家朱熹还为之作《序》。


众多的宋代名人,均乐与华林族贤交往,纷纷咏赞华林书院。恰如宰相徐铉所说:“岂直豫章之气概,以占皇宋之文运矣。”意思是华林书院与华林胡氏的气象,不仅表现出江西文教的气象,也可从中看出大宋文运的蒸蒸日上。尽管华林书院辉煌不再,但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令后人景仰。


华林山是胡姓发祥地,一世祖胡诚(始祖胡满之88世)夫人耿氏墓,至今仍保存在奉新县赤岸镇,现经官方修复,并修建耿氏园林、拜祖殿等。海内外华林胡姓后裔,有5万人次来此寻根祭祖,全国胡氏曾先后两次在此举行规模盛大的“华林胡氏文化节”。胡仲尧有兄弟八人,他排行老大,已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系仲尧五弟仲雅之子用先之裔,因徙居湖南浏阳中和西岭,为用先之第34世孙。胡耀邦的夫人李昭,曾率子孙参加耿氏园林的“揭幕典礼”。


当年胡仲尧先生,在华林书院门前亲手所植的两棵杉树,如今枝繁叶茂,高达49.45米,4人难以合抱,被有关专家誉之为“江南杉王”。令世人惊奇的是,1989年4月22日,也就是举行胡耀邦追悼会的同一天,祖籍地的当夜狂风暴雨,雷电大作,一阵电闪雷鸣过后,其中一株参天大树,在它安然度过一千多年风雨雷电后,却不迟不早,也在这天被雷火击毁,突然倒地不起。“领袖去世,故地人亡树毁”,这大概是天人感应的巧合吧?


“一门三进士,六部四尚书”;胡氏一门“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震惊文坛、名噪全国的华林家族书院,均为华夏数千年文明史中的千古佳话。本人也姓胡,与列祖列宗相比,实在有辱先人。今考证查阅《宋史》、《澴东胡氏宗谱》及华林书院开发区、胡迎建等有关资料,综合整理成这篇旷古奇闻,旨在读者诸君记住各自祖先的辉煌,人人发奋努力,学祖先,不负祖先所望,为祖先争光!为国家出力。


88世成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士奇(网名澴东大侠)


注:本文曾发表于孝感市人民网“槐荫风情”栏目中,系本人专题故事“孝感传奇系列”其中之一,2008年10月4日转载于《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08-15
胡氏历史系列之七:驳华林世系“实乃史书名人连接”
――“六评胡海《大通考》”其中之四
胡士奇(澴东大侠)



《大通考》“十大成果”之七中说:“宋政和二年(1112),毗陵华林成三子琼后裔迪功郞勤修创谱世系……,广为全国族谱录载。经考证,非安定世系,实乃史书名人连接”。本人认为在胡海老先生的“十大成果”中,“最杰出”的是两项:一是“成果一”,再就是“成果七”。“成果一”我的上文已驳,“成果七”呢?又有多处值得质疑!这里主评其中之一:“实乃史书名人连接”!

胡海老先生仅凭民间搜集的资料,就印证上述结论,是否过于武断轻率?其实本人考证自身祖谱《澴东胡氏宗谱》,以及华林世系的真伪已十二年了,现就华林世系是否“实乃史书名人连接”,将考证结果略述于下: 

一、本人祖谱也属“广为全国族谱录载”之一

童年、少年时代,常听我父亲说:“我们的根在江西,是明洪武二年从麻城过籍来孝感的,我们是88世耿氏婆婆的后人。”我父亲是个贫苦农民,“扁担倒下不认得是个‘一’字”,可对自己的“根”却记得挺牢,既给我留下了敬祖爱族的深刻印象,又为我日后寻根问祖奠定了夙愿。1995年我支胡姓修谱时,一是那时我当着国家干部,某乡党委副书记,官不大,但怕弄丢了“帽子”;二是文革期间把族谱当作禁书、毒草的余毒还在,所以我不敢直接沾修谱的边,只悄悄带头捐了1000元(相当于我当时三个月的工资)。自当年得到新修族谱后,我花了十年时间,潜心专攻自己的祖谱――《澴东胡氏宗谱》的起源、变迁、分支、人口分布以及历代先祖名贤与有关史载的确认等等。直到2005年清明节奉新华林“文化艺术节”后,我随族首们江西寻根问祖,在“华林书院旅游开发区”孙有根、邓道坤主任的盛情接待和帮助下,我们拜祭了新落成的华林胡氏一世祖耿氏夫人墓,查阅了大量我似曾非常熟悉的史料后,我才从心底确认:原来我的《澴东胡氏宗谱》是江西华林胡氏世系的延伸!我的澴东(古孝感澴水东)始迁祖荣七公竟是华林成公(耿氏)长子珰公之后!从洪武二年(1369年)到2005年,我们花了637年才正式找到祖宗的根啊!

二、华林宋谱竟为后世国史全面认证

说实话,本人对祖谱的态度,当初也与胡海老先生一样,也不是盲目相信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艰辛的“从怀疑到信服”的过程。最初我得到新修的族谱时,好奇地翻了一下,当时便生疑惑:我们姓胡的修谱恐怕是“王婆买瓜――自买自夸”吧?哪有那么多做大官的祖宗?尤其是宋朝的官咋那么多?我这人喜欢钻历史的牛角尖,心想,胡氏历史应该是一部与中华民族同步的历史,像胡宿、胡直儒、胡安国既然是宋朝的大官、大儒,那国史、正史上就应该查得出来。于是把我们孝南区图书馆里长达几千万字、40卷本的《宋史》借回家,面对直排版、生僻难慬的古体文字,花了三个多月,与我们新修的《澴东胡氏宗谱》一一查对,结果竟是一一对号!发现名垂《宋史》的竟有32人!

不查不知道,一查惊一跳!使我不得不相信老祖宗们修谱的严肃性与真实性,因为这可是700多年前的元朝宰相主持编修的国史――《宋史》所载啊!我怀着对先祖们无比崇敬的心情,兴奋地向《孝感日报》投稿,先后登了两篇历史故事,一篇是《一门三进士,六部四尚书》,一篇是《胡姓一门宋代一绝――状元榜眼探花“五代连冠”》。好多胡姓人看了都挺高兴,还把这两份报纸复印散发族人收藏起来哩!2005年清明节,我族举行“续谱十年庆典大祭”活动时,我在“胡氏人文历史讲座”大会上,曾手举所整理的《宋史所载胡氏名人录》,向千名族众自豪骄傲地说:“这表中的十八人,只是处于华林胡氏、即满公92-96世的五代其中啊,谁若怀疑真伪,可按我这张表所指页码,去核对《宋史》便知!”同时也谈了我的感受:“我未研究祖谱之前,还埋怨自己错生入胡姓之家,因为‘胡’字不雅,常与胡说、胡闹、胡来、胡作非为、胡言乱语、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说八道等等连起来。现在看来,以姓氏命名成语、词组如此之多的,在中华百家姓氏中胡姓堪为首屈一指,这说明胡姓是个了不起的姓!现在我为姓胡而自豪,更为是华林的后裔而骄傲!”

我把华林宋谱上满公92-96世中较为突出的18人,按名讳、官位、政绩、诰封乃至《宋史》核查页码,整理成一张《宋史所载胡氏名人录》。如:“胡旦(琼公四世裔孙),状元,宋真宗兵部尚书,遗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演圣通论》等。详《宋史》第12827页”。又如“胡安国(瑜公七世裔孙)父子四人(长子寅、次子宏、三子宁)的毕生政绩简介于《宋史》列传‘儒林卷五’,详见《宋史》第12908-12926页”。还有仲尧、用庄、胡宿、宗愈、直儒、唐老、世将等等,均可供族人按《宋史》页码核查其详细资料。以上所述,经过本人对宋朝后世国史――元著《宋史》的认真考证,足见华林宋谱的真实与可靠!

三、从时代背景考证华林宋谱的真实性

其一,宋代是个提倡编史修志的时代。据《中国通史•宋史》“史学的繁荣”卷记载:“宋代史学特别兴盛,主要原因是皇帝重视吸取前期历史教训,提倡编史修志,而且特别注重实录。朝廷设有专门的修史机构,前期称编修院,后期称国修院或实录院,编写国史由宰相主持。”此风当然也盛传于士宦家族和民间,华林胡氏最早的两修宋谱就是在此时代应运而生的。

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华林成公三子胡琼的后裔胡勤修所创之谱,是华林胡氏首修之谱。至成公第八世孙胡直儒三子栝公时,主持所修之谱为二修谱,时间是南宋孝宗乾道丁亥年(公元1167年)。二修时的缺憾是栝公为了突现成公,而把成公定为华林的一世祖。所谓“缺憾”,本人窃以为,因为华林真正的始祖应该是南北朝刘宋孝武帝时的“壮候”胡藩(即满公的64世孙)。没有他“文武兼备、忠直义烈成名”;“所战有奇功,所见有特识”;官拜相国参军事,授之“壮候”,被“赐土江西豫章华林”,使胡氏成为江西的名门望族,哪有后世之成公?当然这是我们华林世系内部之事,并不影响华林世系的真实性。因为在那个“提倡编史修志的时代”,华林胡氏两修宋谱的人物、世系已得到后世――元朝国史――《宋史》全方位的证明无误!

其二,宋代是个科举不择贫富、用人不问出身的年代。据《中国通史•宋史》“科举制度”卷记载:“宋太宗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靠武力)治天下,必须‘以文化道德治天下’”。为了广纳天下贤才,所以宋代“科举试无门第、贫富限制。只要有文化,都可以‘投牒’(报名)赴试。平民百姓子弟通过科举试,就有可能当官、甚至平步青云当上宰相,因此从都市到穷乡僻壤,处处都有贫寒子弟博取功名,像官至宰相的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都是贫苦出身的进士”。既然处在“科举不择贫富、用人不问出身”,各凭本事立足于世,攀高结贵视之为耻的社会环境中,华林胡氏两修的宋谱,怎么可能在修谱这件极为严肃的问题上乱挂世系、瞎扯历史名人为胡氏装门面呢?一旦被人发现,一大名门望族的颜面何存?子孙何以立于人世?尤其是二修谱时,主编者栝公(成公九世孙)之父胡直儒,“历仕哲、徽、钦、高四帝,身兼龙图阁大学士与吏刑兵三部尚书,加封开国公”(详见《宋史》第431页),政绩享誉朝野,身份如此显赫,还有必要在修谱时,借用“史书名人连接”,瞎扯乱攀名人先祖,搞什么名人效应吗?

其三,宋代活字印刷刚刚发明,中国史书寥若晨星。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产生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8年),是平民毕升发明的。在此之前,文字的记载和传输方式还是通过竹简和布帛。竹简笨重,有时移动一篇大文章还得一个小伙子来挑;布帛(主要是丝绸)昂贵,书写成本代价过大,即使是官方认可的史书,往往也是孤本(包括司马迁的《史记》)。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但受当时科学的局限,也未在全国广泛应用,华林宋谱两修期间,我国的史书,仍然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斗一样。没有我们现在科学发达,出书印书容易,如像胡海先生、士奇先生只要有钱,就能随时出书印书。既然史书寥若晨星,何来专载胡姓名人的史书呢?又何来“华林世系的史书名人连接”呢?本就显赫的华林世家还有什么必要“史书名人连接”??

因本文过长,恐不利于网上长时阅读,故请宗亲们续看下回:再评“华林世系实乃史书名人连接”

(未完待续)

湖北孝感澴东胡氏 胡士奇

2007年6月15日原载于《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08-30
胡氏系列之八:再驳华林世系“实乃史书名人连接”
――“六评胡海《大通考》”其中之五
原创 澴东大侠胡仕奇



现继续四评后,将考证结果“再驳”于下:


四、从历史名人赞、铭看华林汉代世系的准确性


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的东汉文学家蔡邕,曾作《义士刚公赞》曰:“汉有胡公(胡刚),其声烈烈;交趾(汉地名)之间,以全忠节;如璧之白,不淄不缺;其人虽亡,其神不灭;志坚冰霜,心昭日月!”又云:“崇公者,义士刚公之父也,汉哀帝时为南郡丞改授华容令,故义士为华容人也!义士生于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曾官平帝大司农,伏波将军马援之女为之配也,孝廉公简义士子也,孙元成汉光武建武中为右扶凤令。元成子聪汉光武永平中为副都尉,屯田西域。聪长子崇禧汉章帝元和中,班超荐为校尉,讨平西域。崇禧长子贤举孝廉,建功居多。贤长子宠,汉安帝永初中为交趾都尉,招降抚叛,边境以安。宠公长子广,字伯始,官太傅,谥文恭候。义士刚公再传9世孙华,即硕之子广之孙也!今华守陈留,吾(蔡邕)为治下,慕其祖功宗德,故献《义士刚公赞》也!”(引自《澴东胡氏宗谱》)此文系蔡邕时为胡华部属时所作。实际开列了一份华林胡氏从满公38世胡崇至48世胡华之间的世系清单:即世系表四:崇-39-刚-40-简-41-元成-42-聪-43-崇禧-44-贤-45-宠-46-广-47-硕-48-华、章。


鼎立三国之一的吴王孙权之父孙坚,曾作《汉太傅广公墓志铭》曰:“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冬,御诏府君(晚辈对胡广的尊称)葬,皇上亲御汉墨制文以诔之,谥文恭候。扶柩还乡,百官护送,道旁观者如云,莫不叹泣,其荣呜呼!人臣之盛,汉兴以来未有如此之极者也!府君子陈留太守硕公涕泣,请坚为墓志铭:府君名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七世祖刚为西汉哀帝、平帝时大司农,今府君举孝廉,廷试第一,五迁尚书仆射,历事六帝,在台三十余年,周旋进退,不激不随,练达事体,明解朝章,上合天心,下合众望,京师百姓谚云:‘风风雨雨非耳聋,是是非非明心中;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府君以孝称,又以忠闻,忠孝两全,享年八十有二,何愧于天地之间也” !“东汉熹平元年十一月八日,吴郡司马晚生孙坚谨撰”(引自《澴东胡氏宗谱》)。


东汉时,官居吴郡司马的孙坚,受胡广公子胡硕所托而作的这篇《墓志铭》,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蔡邕《义士刚公赞》中开列的华林这段世系的真实性。从胡刚出生的公元前65年到胡广去世的公元172年,共计是237年,正好也是繁衍了10代人(含胡广子硕、孙华),平均23.7年为一代。类似上面名人所作的“赞”、“铭”和“传记”,本人家谱上还有十数篇,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它们虽属祖谱世代相传,无史书明确记载,但时代背景却正好与《汉史》相符。华林世谱是否“史书名人连接”?历史名人所作的“赞”、“铭”和“传记”,也算是重要的佐证吧!


五、从胡海的“依据”看其否定的荒唐性


依据之一,关于“古籍名人之连接,非先祖代代脉传之世谱”。胡海在“全国《胡氏族谱》调查报告”(《大通考》第18页)中说:“华林谱世系,为成三子琼,迁毗陵八世孙迪功郞勤修,于宋政和二年(1112)创谱世系。勤修查得《周武王旌表八虞赐敇姓胡氏》并撰谱序论证胡公满又周所赐姓也,书胡公满为始祖,自陈国世谱20代而下,接以历代古籍名人至华林成,寿臣撰谱序合书为八十七代,古籍名人之连接,非先祖代代脉传之世谱”。试问,若如胡海所言,胡勤修“查得”的是周时的史料,应该只有“陈国世谱20代”,又怎么能“接以历代古籍名人至华林成”,“合书为八十七代”呢?难不成这《周武王旌表八…》的作者,能预测陈湣公越,至千年以后的唐末成公胡氏之间的67代世系乃至各代的先祖人名么?在胡海没有另外列出还有哪些“历代古籍”时,我只能这样反问他,这不是荒唐可笑么?而仅就《周武王旌表八…》这一史籍而言,也正如《史记》所载相符,胡勤修把它作为论证祖谱的依据又有何不妥呢?如果正史不妥,野史不是更加苍白无力么!


依据之二,胡海掌握所谓的“大量先祖笔削珍贵文献资料”(此语见《大通考》第18页)。我就把它统统称之为“野史”吧。所谓“野史”,是叫人难以置信的,是人们的口头传说,是无据可查,无史为证的。但站在“以人为本、以族为本”的立场上,那些通过人们口头传说与“笔削”整理,所保存沿袭下来的世系,又是客观真实存在的。鉴于这一点,我们还是应该尊重这些世系以及他们的后裔。而胡海把它用作否定“有史为证、有据可查”的华林世系的确凿依据那就不对了!试看下面两例:


关于“泄传世系”,胡海先生是这样高度评价的:“出自非官宦世家之民间百姓,一种亲情思念而作,西汉志刚于汉成帝河平年间(前28-25)纪录其可知七世祖泄传生周赧王五十年(前265)而始,其早、其详、其实,又为民间百姓创谱之最,无论是官家或百姓,出谱之最者,皆在本家”(见《大通考》第18页)。而我在《大通考》第243页,却看到胡海关于这一支系始祖的“传奇”身世:“泄传,周岁时失怙恃,幸得邻母王氏怜而抚之,方七岁,王母已殁,故先世所自出之祖泥于孤幼而渺然未知及。”胡海考证若实,令人不禁生疑:泄传“传奇”的身世只能说明,一个周岁时父母双亡,七岁时怜而抚之的邻母王氏又殁的孤苦伶仃的孩子,无监护人,无知情人,不仅不知生身父母祖宗是谁?不知自已出生何年何月?甚至连自己姓什么也是旁人所示,后世子孙何以准确知道他是“生于周赧王五十年”呢?试问,一个始祖身份不详,上无源头祖脉的世系,怎么能说“其详、其实,为民间百姓创谱之最”呢?胡海炫耀自己的考证,不是言过其实么?


关于本人“二评”提到的“庶子胡丹”世系,即所谓的“正宗安定世系”。胡海称其为“古都咸阳官宦世家,承汉保持下来、唯一祖传世谱,即世世代代皆有前人做好先祖代代相传实录的世谱”。既如此,此谱应该是从无缺宗断代、上下连贯完整的,可以作为“领军蓝本”的世传祖谱吧?可惜的是,胡海却搬出了个大名人魏征,替胡海说了几句我认为对胡海的考证极为不利的话。《大通考》第18页介绍:“唐初,御史中丞胡学颜(胡丹第42世孙)续谱,魏征撰序曰:‘秦以上不可考’,故多缺代。‘汉以下颇可著’,不尽实录,有纰漏,有待来者考证。”请问胡海先生:您这“卖矛又卖盾”的,“到底是矛锐还是盾坚”?
还有,若从胡丹至胡学颜只42代的话,岂不等于是1702年才生了42代,平均43年一代人吗(算法是:满公出生于公元前1108年,若30岁时得庶子胡丹,是公元前1078年,至唐贞观16年[公元624年]胡学颜修谱时,共计是1702年)?我曾在胡姓网站上撰文《百家姓氏繁衍究竟多少年为一代》,综合多部国史考证了全国前14大姓中颇有代表性的刘、李、赵、朱、胡这五大姓,既有帝王世系又有平民百姓世系,既含特殊性又带普遍性,上下跨度3114年的繁衍生育规律,最后得出的标准依据是平均23.8年为一代。胡海先生所定的这个世系,则平均每代几乎要超出20年,在“男儿十五立家计,女子十五婆家去”,早婚早育的古代,平均43岁一代人,这不是太离谱了么?可见魏征序中“故多缺代”的正确无误!


以上两例,都是胡海老先生“笔削珍贵文献史料”考证中,最为得意之作。“得意之作”尚且如此,还用继续援引您的其他“成果”吗?本来就是“无史可证、无据可查”的野史,加上“不尽实录,有纰漏”,怎么能够拿来作为否定“有史为证、有据可查”的华林世系、天下其他世系的确凿依据呢?(当然华林世系也并非完美无缺)


需得说明的是,我这只是与唯我独尊、狂傲武断、不能“兼收并蓄”的胡海先生,就有关问题的学术之争。因无奈才涉及到了“泄传世系”、“胡丹世系”,敬请有关宗亲切勿在意,我绝无不敬之意!因为,无论胡海对这二世系是否“发现”了,您们依然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仍然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依据之三,胡海对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为胡氏修谱作序的“否定”与“批评”。“大宋绍熙甲寅年”(公元1194年),朱熹给庐陵芗城胡铨世家修谱作序云:“胡氏其先,自五季刺史霸公而上,沿源求流,得姓始由妫满封陈候,谥曰胡,盖舜之裔也。自满而下承流衍派汉之胡宽胡建(按:唐学颜《世谱》宽为建之孙),三国之胡质、胡威,晋之胡藩皆嫡系也(待考)。自建迁安定(按:非也,《世谱》建祖成始迁安定),自藩迁豫章新吴华林,则有唐之义阳申州侍郞胡元范,工部尚书胡澄,咸出华林后(按:引自《元和姓纂》待考),我朝泰山读书胡翼之,衡山著书胡康候,因此考彼同一气也(按:胡翼之非华林派),其武宁、金陵、吉、袁、临江、新俞、新泽、芗城、永阳、白沙、永香、功德、澹源、醴陵、南城、龙凤三洲、新淦、象口、仁和、大眼之胡,皆华林之所出。芗城出于金陵,始于华林也(待考)。本源历历,支派详明”……。(引自《大通考》第282页)以上原文括号中的黑体字,都是胡海先生另加的按语与批注,不是否定就是批评,或者就是“待考”,短短文字中,竟达六处之多!


朱熹是何等人物?他愽古通今,流芳古今,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世人尽知!是他的文化水平比你胡海差,还是他的历史知识比你懂得少?你一个今人,竟拿难以考证的《世谱》来否定朱熹,不是太目中无人么?《元和姓纂》一书,是唐朝宰相李吉甫主持,由作者林宝编修的官方谱牒姓氏学专著,历编四朝,全书共10卷,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修成,因是“姓纂”,又于“元和”年间修成,所以书名为《元和姓纂》。朱熹为胡氏谱牒作序,即使引证《元和姓纂》,也是严肃、慎重之举,还需你“待”什么“考”?胡翼之,又名胡瑗,号“安定先生”,著名的北宋教育家,是北宋“四真名人”之一(富弼为真宰相、欧阳修为真学者、包拯为真清官、胡瑗为真先生),也是成公三子胡琼的五世孙(成公―2―琼―3―持―4―徽―5―宁―6―胡瑗),他怎么就是“非华林派”?朱熹把华林胡氏来自安定世系,出于藩公之后,城公后裔散居繁衍于何地,开列得如此清楚明白,足见他对华林胡氏史学渊源、人口播迁,进行过较深的研究。难道还用得着你胡海在他的文章上面,添加按语进行点评好坏么?简直是荒唐狂傲得不着边际!


综合本人对胡氏世系、族源十多年的研究,以及拜读胡海老先生《大通考》之心得,得出如下结论:本人祖谱《澴东胡氏宗谱》也是胡海先生所指的“广为全国族谱录载”之一的华林世谱,而且是华林世系从无缺宗断代、上下连贯完整的延伸;华林两修的宋谱是在一个“提倡编史修志”的时代“实录”产生的,这一世系并且得到后世――元朝国史――《宋史》全方位的证明无误,任何人是无力推翻的;在那个活字印刷发明刚始、中国史书寥若晨星的时代,何来“史书名人连接”;在那个“科举不择贫富”、“用人不问出身”的年代,本就名扬国中的华林世家,在编修祖谱的严肃问题上,弄虚作假的搞什么“史书名人连接”,有这必要么;华林汉代世系是否“史书名人连接”?蔡邕、孙坚等人的《赞》、《铭》已作有力的佐证;胡海先生把“不尽实录有纰漏”的野史资料,作为否定“有史为证、有据可查”的华林世系的有效依据,不是苍白无力么;甚至对于历史名家朱熹为华林胡氏所作的序言,胡海也妄加评议,等等这些,不是非常荒唐可笑么!  


本人以为,你这不光是否定整个华林世系,也是对客观真实存在的华林后裔的极不尊重,同时也是在侮辱我们宋朝修谱先祖的人格啊!别说你不认是胡铨的后裔,你就是认了,华林城公若泉下有知,还会感到蒙羞哩!


综上所述,胡海老先生所谓的“华林世系实乃史书名人连接”一说,还能成立么?(未完待续)


湖北孝感澴东胡氏 胡士奇
2007年6月18日原载于《胡氏宗亲网》。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