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历史系列之三:关于“姓”“氏”的考辨――兼谈考辨姓氏与当今修谱的关系
原创 澴东大侠胡仕奇
鉴于目前中华胡家出现了两个通谱――《胡姓通谱》和《胡氏通谱》,而且编委总会都设在江西省九江市,究竟哪个叫法准确一些呢?为了帮助准确“正名”,今本人考证史籍与有关资料,特作如下关于“姓”、“氏”的考辨:
“姓”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于是“女”、“生”组成了“姓”;“氏”是“支”的本字,甲骨文像形字,像物体欲倾倒将其支撑住的形象。姓氏是表示每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每个人的姓名。《现代汉语词典》对“姓氏”的解释是:“姓和氏本有区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是专指姓。”那么,什么是姓氏?如何区别两者的异同,它有哪些历史起源呢?
一、姓产生在前 氏产生于后 姓产生在前。姓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据《中国通史》“先秦”卷本所载,在距今一万至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人类处于母系社会。“人类的婚姻形态从以前的杂交乱婚,过渡到族外群婚。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内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一族团的一群男子只能和另一族团的一群女子互为夫妻,但并不加入对方族团,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女子所生的子女,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父亲,孩子属于母方族团,血系只能按母亲的世系计算”。所以,子女则随母姓,“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就是母系社会姓的特征。由于古代氏族部落有限、可数,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也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姒、子、姬、风、赢、己、任、嬉、姞、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嫘、漆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就是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点。
氏产生于后。“氏”的含义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中国通史》“先秦”卷本记载:“大约距今五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男子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妇女已不能胜任繁重的劳动而开始退居为从属地位,社会进入父系氏族阶段。男子为了确认自己的子女,以确保父系血统的纯洁,打破了从前男子从妻而居的对偶婚,妻子必须随丈夫居住,所生子女则从父姓,按男系来计算世系,并世代相传”。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即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又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同姓贵族若干分支各有的称号也叫“氏”。如屈原是楚王的后代,姓熊,“屈”是熊一个分支的“氏”。
简言之,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所以,《玉篇》中有“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之说。
二、姓千万年不变 氏一传而可变 《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从属关系。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住地等等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出现一人之后有多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下列13种情形,并非其先祖“迷失本姓”,均出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而改氏:
1)以国名为氏。如陈国国灭后,许多难民为了避难避嫌,不以自姓而改随国名姓陈,还有齐、楚、燕、韩、赵、魏、鲁、蔡、郑、宋等也是。 2)以邑名为氏。如晋武公的次子本姓姬名伯侨,被封于杨邑,称杨侯,子孙遂改为杨姓。 3)以官位、职业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宰、上官、太史、王、侯、公孙等姓,均是后代为显荣耀,以其祖的官位为姓。陶、巫、卜、医等均以其祖的职业为姓。 4)以贵族的字为氏。如春秋时晋国的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从此晋国世代就有张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汉留侯张良,就是其后。 5)以住地之名为氏。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以及东郭、南郭、百里等均为弃原姓而改现姓。 6)以祖先族号、谥号为氏。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姓。 7)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氏。如马、牛、羊、猪(褚)、蛇(佘)、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铁、玉等。 8)以皇帝封赐为氏。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这类赐姓为氏者,在汉、唐、宋、明时被赐为刘、李、赵、朱者最多。 9)为避灾难而改氏。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胡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10)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为氏。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11)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氏。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或阳。 12)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而改氏。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13)另外,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而改氏。像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如爱新觉罗,就简化改姓艾、罗,金。 此外,不同姓之间还有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如刘汉、李唐、赵宋、朱明王朝均以赐姓的方式,将徐、胡、罗、郭等许多姓,赐为刘氏、李氏、赵氏、朱氏,因此就出现了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旧时称已婚妇女,常在她的夫姓和父姓的后面加氏:如赵孙氏(夫姓赵,父姓孙),张王氏(夫姓张,父姓王)。从以上大致所分的13种情况可以看出,“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所以别看现今虽然同姓,不一定就是血源于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与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三、姓用以别婚姻 氏用以别贵贱 姓氏最早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通志·氏族略序》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说明姓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
姓用以别婚姻。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所以,“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实际这里面隐含了人类朴素的优生学。所以自古以来,同姓通婚者被视为对祖宗的大逆不道,违背者将被族人抓去处以沉潭的极刑。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在中国一直保持这种传统。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不知或不辨底细的城市人逐渐打破,但是广大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氏用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通志·氏族略序》)。在周朝以前,姓氏分而为二。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一般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贵者称氏,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女子又称什么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或后缀。
用排行为前缀: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或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或加 “氏、女、母、姬、媪、妪”等为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等。
直到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秦汉以后,姓与氏才合一,遂称“姓氏”。这就是如今姓氏的由来。
四、纯正的“古姓”与现代姓 顾炎武、章太炎等学者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得出原有纯正的古姓也不过80多个(其中顾炎武得22个,章太炎得59个)。当然,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说明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这里还可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1)北宋以后,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2)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3)明代翰林院吴沈等人编修的《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4)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统计古姓氏有5129个。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复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7)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
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熊金陆,郝孔白崔康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我们孝感前七名的大姓是李、刘、张、陈、杨、王、胡,这些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实在相去太远了。
综上所述,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既定,千万年不变,而氏一传而可变;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以别贵贱;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有史可考的“纯正古姓”只有80多个,现代客观存在的姓却高达5730个,二者相隔太悬远了。
这些充分说明,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现今同姓并非血源于一家。
本人考辨姓氏最后所得的结论是,不管哪家修谱,谱名要以“氏”为谱,不可以“姓”为谱。此考证与当今修谱有什么关系呢?只在说明自古以来,百家姓氏的先贤修谱时,为什么都以“氏”为谱,而不以“姓”为谱的真正原因。如为什么叫《张氏宗谱》、《王氏宗谱》、《李氏宗谱》、《赵氏宗谱》而不叫张姓、李姓、王姓、赵姓宗谱?据上海图书馆谱牒部谱牒研究中心、国内知名的谱牒学研究专家胡德先生说,全国有六万多各种姓氏的谱牒,却从未见过一本以“姓”为名的某家通谱。《中华胡姓通谱》首卷清样本我也看到了,并提了几点个人意见。我认为《中华胡姓通谱》书名的“帽子太大了,目前内容也不能涵盖全国,基本属于部分胡姓资料的汇集”。
准确命谱名的道理在哪儿呢?就以我们胡姓为例:如果叫“姓谱”,就只能收入血脉纯正的“谥胡为姓的满公后代”,和远古姬姓胡、归姓胡的后代,仅此而已!而且麻烦很大,能判断现今胡中谁不是纯正嫡传呢?若叫“氏谱”,则涵盖广泛,包罗万象,方可将“少数民族改胡”、“安徽绩溪明经李改胡”以及上述13种“他姓改胡”收录其中。在盛世修谱的今天,岂可将这些加入胡姓阵营悠久的他姓胡,赶出胡姓的门墙?现今计划生育的独女,多有招婿进门的,若进入胡家生子者,难道也不能入谱么?
所以我认为,《中华胡姓通谱》编修总会,既是其文件自称的,以“一谱贯通整个中华胡姓,构建时空交错之认知座标,上下连通,纵横疏通,打通其所‘隔’,接续其所‘断’,从而凝聚(一族)团结之力量,(弘扬)姓族相维相系、相通相感之道”,就更应该将谱命名为《胡氏通谱》!
88世城公之裔:湖北孝感澴东胡氏家族 胡仕奇(网名澴东大侠) 注:原载于2008年10月30日的《胡氏宗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