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596阅读
  • 28回复

胡家钢:说话不离谱 (22)“状元旦公” 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4-12
(10)编谱要真实
我看了去年从浙江缙云县上坪村胡桂祥老先生家里带回的一些资料,颇有感触。关于我们胡家的谱系,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各人的思维都是有别的,如何统一,如何做到真实实在不易,千百年来,同名同姓实在之多,由于时间的遥远,难以判断是可理解。古之人我们谅之,而作为今天的我们,一个电话,记入心田,一个短信,收入眼底,资料网上可查,书店可买,应该是比古人先进的,大脑的思维也应该是比古人快捷的,可是发现我们今天的很多宗亲也跟古人差不多,例如上坪村与胡村,两个相当的特大村庄,人口发达,可是大脑有的不那么发达,相争、抵触长达几百年,起码一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作为胡姓一分子,相劝大家要尽心研究,分析原因,寻找源头才是正理。下面我就月岭支族的开山祖胡栋公这支来说,一九九六年新谱主修胡明高先生大胆修正,我觉得可取,但在修改的同时,要认真对待,要以证有据,不要妄断,要修以人信服,不要修了成羞,从一世胡栋由丹阳迁徙闽浙,瑜公携两个儿子徙江西崇仁,后长胡夔徙崇安,次栋徙闽浙交界龙泉,如真是这样,为何江西、湖北等其他地方谱没有载瑜公有个儿子叫栋,字大桢的呢?可是华林支系就在宋真宗时期已纂修过家谱,怎么没有这个名字呢?再是栋公下面十三世胡琛公,父亲胡钲,讳清,生宋度宗咸淳八年壬申(1272年),而琛公,字仲渊,号芸斋,讳泰,生于宋徵宗政和三年癸己(1113年),这怎么儿子大老子呢,政和三年不是1314年,却标出的是1314年。想想,胡琛如果是政和三年出生,怎么能到朱元璋为伍呢?岂不活了两百多岁?所要要请大家在编修是不能随便的,尽量细致,不要闹出太多的笑话。

胡光宇

                                                                                              2011.3.9
3
0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4-12
(11)福建安国公世系之我见—回复福建厦门胡永煌宗亲
福建厦门胡永煌宗亲:

关于胡氏入闽南始源,由贤公开基的世系,我看后分析认为有不妥之处,入闽始祖贤公是“唐朝总章二年,随从陈政、忠肃公从戎平漳有功,任泉州别驾,潮州刺史,进翊左郎将,封鄱山侯,是入闽一世祖。”唐总章二年是公元669年,从贤公一世至八世安国公:“宋赐進士,出身理学家,官到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学士,封建宁侯。”安国公生于公元1074年,从安国公上溯到贤公跨越的时间是405年,而世系只有八代人,平均每代人50岁涵接,这显然有误,或有漏代的可能,再从“安国公生子曈,号营轩,宋钦宗节度使及丞相,曈公生子腾待” 等,从这曈公来看,而大儒胡安国根本没有儿子在朝做丞相,节度使什么的,也没有见到国家正史或其他资料写到生了一个叫曈的儿子,也不是写什么泣公或梅岩或汝舟公生安国,更没有叫腾的孙子,所以我认为是讹误。其次是有通公与万九郎的关系,在福建、广东、广西都有很多种说法,我也在网站上发表了“九九归通话万九”的文章来说明我的看法,请你分析之。还是是“胡氏入台始祖”这篇文章是所提及的胡竦,迁晋安郡,被奉为闽中始祖,竦生五子,长曰愽回寿春,次曰审迁崇安,三曰慎徙剑蒲,四曰明分居闽县,五曰笃居晋江,五分闽省,包括台湾在内,次审后裔有胡安国,也是宋大儒(浙江平阳县三门镇谱系)同样全国各地有胡安国支系十几个大支,版本说法不同,父亲和儿子均有不同,使人看后无所适从,我希望能看到崇安的安国的脉或旁的谱系怎么说,胡安国公实在是个谜,请你和大家认真对待。

胡光宇

2011.3.24


附原文胡永煌宗亲来信:

胡厝村名:胡厝村是我县胡姓开基最早的村落,相传一千多年前,胡总兵屯兵文笔山下,现本镇山尾弄内村(系解放军28军95团驻地)仍有总兵府遗城,随后胡韦长者胡厝当时以姓为村名因而叫为胡厝。

【历史沿革】

    一千多年前,胡氏开闽始祖胡贤公,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李唐枢密使胡贤公是胡氏七十世后裔,于唐高祖李治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随从忠肃公征戎平闽有功,任泉州司马别驾兼潮州刺史,仪凤三年唐高祖追封广应侯,原属二十九都蔡宅埔,抗战时期胡厝称为岩峰保,解放后叫山峰乡,公社化为岩峰大队,61年整风整社体制改变,才将原有的岩峰大队分拆二个大队,胡厝拆独立称为一个大队,1984年设为胡厝村民委员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胡厝村位于文笔山东侧,村前溪水长流江八龙潭约湖东海村后山与文笔峰相互辉映,惠崇泉斗公路和南惠高速公路出口从村边经过,东邻岩峰东山,西至山尾坝内,南至文峰和弄,北至下社塔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我知道的我们的一世祖是明朝的中书,昭德公,具体年代不详,胡韦长者在胡厝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留有一个文物保护的古亭

胡永煌
3
0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4-12
(12)凤公支系的几个问点
我在宗亲网上见到浙江永康胡氏、龙山胡氏简述一文中写到:从五代末彦谷携其父彭公迁居永康以后,约在北宋大中祥符间东太守胡凤的十二世孙胡远也从湖洲霅( zhá)川分枝来居永邑龙川下凤里……这龙川我疑是龙山。用这段话来分析,大家可知从胡远公上溯到胡凤公共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却世系只有十二世,这说明了什么呢?平均58岁一代人,无疑是中间漏掉很多代数。其次是胡则家族,其始祖彭公自五代末迁来永康,凤公东晋元年乃公元317年,而彭公五代末宋初胡则已出生(963年),这说明这650左右只有十五六代人,平均每代人50岁,这在人口学上很不可信的,不是漏代现象,就是错宗的问题,有必要提醒大家思考。还有龙泉世系的上坪支系,胡栋由河南迁浙下传至竦由浙再迁闽中,生晟公,晟生滂,滂生松年,年生应辰,辰生季,季生见大,大生镗字柏益,益生钲,钲生深等。查闽中谱胡竦号芝山,是由寿春迁闽中,生子五:长博次审三慎四明五笃,长博随父回迁寿田,而没有写生晟。而龙泉世系下面还有名人胡松年、胡应辰等。据查胡松年是连云港人,胡应辰是湖北大冶人,父亲是潼州知州胡希瑗,从小跟随父亲居潼川,父卒于任中,其小小年纪扶柩回乡,家中十分困意,靠家奴卖柴为供学,考取举人后,长期在山寺教书,癸未年考中進士,被命为户部主事,后调兰州管理军饷,后提升湖北巡抚,写史者娄东吴伟业曰:应辰公生平治世平乱的杰出才干未被充分施展,可惜!然而在朝在野,念念不忘百姓的生命财产,与古之名宦相比,他问心无愧。可见其不一般了。脉源乃是华林璫公支脉,却怎么跑到浙江了呢?又怎么是名人胡松年的儿子呢?而胡松年是连云港人,可这样连接是不可信的,请大家在今天的编撰中要认真对待,希望这样的事再不要重复了。

胡光宇
2011.3.25
3
0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4-12
(13)胡安与胡建有何关?
关于安公的记载有很多,新出版的《世界胡氏通谱》及《全国胡氏大通考》和胡氏各支的族谱都有载安公为先祖。如如皋谱载钦生子二:建和安。而清华谱载炤生二:殷、安。华林谱载:怀生子安,龙川谱载:怀子安。等等,都按安乃临川人,讲学白鹤山下,司马相如闻其贤,从受经业。首先按世胡谱的如皋安定世系来推,谱载安是河东人汉守军正丞胡建的弟弟,胡建后乃谓城令。此胡建乃汉大夫胡城之长孙,不是安定太守胡建,安定太守建公字伊伯,而这个胡建字子孟,是出生在汉武帝建元四年即公元前137年,而安定郡还要推后二十四年即元鼎三年首置安定郡,此时的建公才24岁迁河东即山西临汾人,如果是安公的哥哥的话,而安公为何要迁四川临邛这么穷的地方呢(即今天的西昌)?如果安是是建公的弟弟的话,那么是公元前137年之后的人了,查司马相如从其受经,乃因司马相如年龄相差不多,因司马出生时间也不一,一说是前179年,一说是前176年,但总的相差不过三年,我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对恋人后终成眷属的故事流传千古,考研他的有不少人吧,根据兰华荣先生的“司马相如、卓文君与南方丝路的开发”一文所说:“司马相如家庭富裕,从小胸怀抱负,以蔺相如为楷模,刻苦学文习武。因慕学者胡安的学问曾来临邛白鹤山拜胡安为师求学。及长,出仕为郎官,任汉景帝武骑常侍……”。这样说来,司马相如总不会比胡安岁数大吧,万一要大也不过几岁,司马相如是公元前179年或176年生,而守军正丞胡建是公元前137年生,一个西南,一个东北,怎么安公会是建公的弟弟呢?起码说安公要比胡建大40岁,不是守军正丞、渭城令建公之弟。根据华林谱记安公是汉惠帝时人,即公元前194年至公元前188年安公比相如要大至少10岁,故此龙川谱和华林谱所写的安公的记载比较接近事实,即安公乃汉惠帝时人比较准确。如皋安定的世系编纂有乃崐山的胡蓼邨先生所编,里面这有很大的弊端,这只是其中的一点。其所编的谱系如华林谱一样,后被裔孙认所发展继承,以讹传讹,以信传信了。故此,白鹤山下和胡安不是渭城令胡建的弟弟,请各位宗亲及研讨者明鉴。

胡光宇

2011年3月29日
3
0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4-29
(14)满公生卒考
首先在考证之前,先选择一下我国目前在用的年表,由于我们是搞族谱家谱的,首先是以花甲年龄為主,故此选用年表也要以此为准,又因好多年表古代帝王年号跌更,又有断代工程有差距,所以我选定以纲鉴合篡甲子纪元年表,这样有一个好处,;因为纲鉴所含新的断代工程,甲子纪元就不可能有重叠的年份,可以按六十花甲直溯上下五千年,不会有相隔一年的。其次,在我胡氏众多的族谱中,满公的生卒有几种说法,很不一致。陈姓也是这样,据我所知,其一,满公少阳生于商帝乙三十六年甲辰,殁于周成王九年,谥封为“胡公”;其二满公生于商纪甲申,祀于癸亥,在位十六年,享年五十七岁;其三满公生于商帝辛未年(前-1071);其四满公卒于成王九年,享年七十岁,谥曰“胡公”等。以上这几种说法我进行了查考,查年表商帝乙三十六甲辰是公元前1157年,而其它所有谱为何不是公元前1157年,究其理由是各种年表不一,各个朝代重叠分不清界限,断代工程不准造成。如果根据九江《世界胡氏通谱》满公至华林新考世系载满公生于公元前1071年(即商帝辛未年),那么卒于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39年,这样满公仅活了四十三岁,这样显然不对。成王九年按纲鉴年表即是公元前1107年甲午,不是辛未。又根据满公生商帝乙三十六年甲辰,即公元前1157年,卒于成王九年,那么满公还是仅活五十岁,根据成王谥满为“胡公”,那么满公应该是活到七十岁或欠一岁才称得上弥年寿高。故此,也有可能是商帝乙甲申年即公元前1177年生。如果决定其一是甲辰年生那么卒年不是成王八年或九年,而是成王二十九年甲寅卒,这也不那么对。再論其二,滿公生於甲申年祀於癸亥年的说法,因為花甲的轮替是六十年。生於甲申年,五十七歲卒那就不是癸亥年而是甲辰年了,如果是癸亥年从甲申年起到癸亥年就是四十歲,又不是周武王時期。因滿公在周武王封候後在位十六年,而成王誦九年諡封“胡公”,所以滿公應卒於封諡前一年癸巳,恰好与癸亥是一字之别。因人卒後才能諡封,故此滿公應該活了七十歲,這樣才合乎道理,才接近事實。故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可能,其一是满公生于商帝乙三十六年甲辰即公元前1157年,卒于周成王二十九年甲寅即公元前1087年;其二是满公生于商帝乙十五年甲申即公元前1177年,卒于周成王八年癸巳即公元前1108年。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满公在位十六,应该是后者的比较准确。因此上面的说法均不完全正确,都只有一半对。因为周成王九年是成王诵刚刚成人的年代,是在其叔叔周公旦的扶持之下,周公已老(卒于成王十一年),成王封满公谥号也许是周公之意,易于安邦定国,维护君主。至于载生于商帝乙甲辰年多数,也许是一个人说而千人和之之可能。也许过去谁都没有详考。包括太史公也许没详细考究吧。不信请看〈〈史记〉〉。黄帝世系,怎么颛顼帝之孙禹去接帝颛顼之七世孙舜的班呢?舜又怎能上娶祖姑之****忤逆之道呢?所以满公的生卒我认定古谱所载的生于商纪甲申,祀于癸巳的说法是对的。是生于甲申年(公元前1177年),卒于癸巳年(公元前1108年),享寿七十岁。从公元前1177年至今公元2011年已叁仟壹佰捌拾捌年,按古代生育成活率34岁一代,现在成活率23岁一代,平均28岁一代,应该满公至现在应有115代左右为准。
胡光宇
2011年4月1日 修订
3
0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5-05
(15)谱名与客家文化没关联
胡诚锋老師及胡姓宗亲:

我曾在胡氏宗亲网上发过贴名为“久久归通话万九”的文章,里面谈及万九郎公与有通公的世系问题,因为这支世系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子孙,但也有很多说法,以致造成了现今难以归统的局面。就凭名字上来讲,现在就又产生了你所谓的客家名字。所谓客家,我认为“客家”这个词,适用于我们大家的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现在的人,都是经过了本地人与外地人漫长的时间融合,而到今天的我们。谁能分得清谁是客家,谁是地主?恐怕连老師你所说的陈世松先生是否能够分清他自己这客家人还是本家人呢?“客家”在各个时期都有,这个时期你是客家,可在另一个时期你是本家了。所以现在的人,是绝对分不清谁是客家本家的,更何况客家文化怎么能和一支世系来并论呢?一支世系的论证,是与有很多的因素息息相关的,何况是一支有讹误的世系。客家文化不单是某个朝代有,而是历朝历代都有,而不是万九郎公这支独有。所以“客家”是一个相对的名称,不是绝对的。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家谱文化发展中有目共睹的,不是你诚锋老師看了几位贤达研讨的文章就能定论的。且看宋朝,大部分人都喜欢名、姓、字与号,并且精辟研讨,到明清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并且还有座号和笔名,而独独为何在元朝就没有了呢,而又为何我国史料在元末的20年中断掉代了呢?这正是汉人被蒙古人所压制的一个缩影,不准汉人叫名取字,如万九郎公下面的几郎几郎,有通公下面的几郎几郎,我认为这不是客家文化的影响.南方的各巨阀所给与客家人的符号可用,但未必不准客家人在不与外人见面的家谱上写名字。因那时候家谱是不与外人看的。所以说陈世松先生的结论是不适用于万九郎公这支有讹误的世系的。你这说法是有些牵强。万九郎公是宋末人,而有通公是元朝成宗大德三年己亥出生,这与宋末只相隔五年,而万九郎公与有通公却有九代人,真是有点那个不好说。五年间,或最远不超过十年,这怎么可能呢?不谈其名字,就其俩迁徙就不可信。而且两人的子孙却是那么相似、相近。反之,如果就长汀谱来讲,万九郎公即便是北宋人,而根据胡居焕先生家谱载胡垶乃万九郎,也是胡铨之后即南宋人,那么其后人又怎么没名字了,难道是南宋皇朝长达170多年的长期打压?那么其他同时期的南宋人有没有名姓字号呢?整个长江以南的南宋子民各姓氏家谱同样没有名字吗?是不准许在家谱写字号?如果是受客家文化的制约,哪个时期没有客家文化。我想四川省今天多数人是湖北填四川的迁徙者的后裔,可他们大多数都有名姓和字号,只不过是迁徙前的祖宗不明罢了,为何没有受客家文化的制约呢?我想万九郎公的世系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搞不清楚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才昏昏乱接的。现让大家在时间上、空间上来分析,加上各方面的考证,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万九郎公就是有通公,久久归通,久久长盛,或者二人是父子关系。不管其他先贤和今天的学者文人,对祖先的考证探讨,各式各样,道理只有一条,那就是要经得起史证,符合事实,有理有据,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如再胡编乱搞,造成混乱,误导后人,使后子孙难以拨乱反正,难以使族谱正本清源了。

至于诚锋老師对谱牒及其他文化的研讨,我本人相信你是我的老師,但由于不知某些因素你不怎么接受。因为我也没有时间去贵府行拜师之礼,还望老師包涵。我想天下人都是我的老師,因为我的个人的知识面有限,诚锋老师您是天下人中之杰,我希望你不要太看重自己的高明,那么多的头衔,可把我吓着啦,不敢与之探讨了。什么是谱名,什么是行派名。

胡光宇

11.4.1
==================================================
原文:http://bbs.zhhxzx.com/viewthread.php?tid=13249&page=1&extra=#pid58290


对客家人“郎”名探析暨胡氏族谱浅析

1.在畲族和来源于汀州府的客家人祖先中,确实存在排郎名的习俗
学者罗香林在他的的《广东民族概论》最先解释了客家人的先祖使用郎名的现象:韩江一带的客家人,其祖先有第几千、几百郎的名号(大抵仅有郎字而罕有正名),相传土著畲民雷、蓝、毛、赖、盘各巨阀所给与的符号。这是客家人的祖先由闽西迁至粤境,欲求性命安全。不能不纳点赘礼给那些强有力的畲阀,畲阀得客人赘礼之后,乃依其入境次序给以几郎几郎的名号。其后福建学者蒋炳剑(《梅州客家人先祖“郎名”、“法名”探索》)以畲族地区的调查资料、李默(《畲族史稿》)以梅州地区的客家人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别探讨了客家人先祖使用“郎名”的习俗和来源。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福建、广东胡氏族谱,可以看出,在畲族和来源于汀州府的客家人祖先中,确实存在排郎名的习俗。“郎名”完全消失,时间大致在明朝初年。
附录:学者陈世松在其撰写的《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收录了由福建长汀迁入四川的陈氏族谱:
贡川世代   蓝田世代    使用郎名
17              1               五八郎
18              2               七一郎 七十郎 七二郎 七三郎
19              3               七八郎 八一郎 八二郎 八三郎 三九郎
20              4               九一郎 九二郎 九三郎
21              5               百郎 百一郎 百二郎 百三郎 百四郎 百五郎 百六郎 百七郎
22              6                百十郎 百九郎 千四郎 千五郎 千十郎 千六郎
23              7                万六郎 万七郎
该支族至第八代起“郎名”完全消失,时间大致在明永乐至宣德期间。
2.后裔对其远祖出现“郎名”认为荒诞,不可理解,甚至加以删除,因此在族谱序上留下了某种痕迹或者出现断代和代数间隔太大的现象:如《万氏族谱》:记云太始祖号一郎,妣曹氏生三子。长千五郎,次千八郎,千四郎。二世祖小九郎,妣曾氏,生三子,长辰郎,次一郎,三赵郎。又云三四五世皆遗失不可考,而即此可考者,亦觉荒唐难信。夫始祖一郎生三子,并无小九郎,何以二世又为小九郎?小九郎生三子,何以次子一郎,又与始祖同号?必无是理。况仅称郎并无名讳,愈见所传之谬。此以讹传讹者宜删云,不可列于谱中。可见,这就是造成断代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胡南山所在的长汀胡氏不排除有这个原因的可能。
3.因后裔对其远祖出现的“郎名”与符合礼教传统和文化习俗的“正名”没有合并“同类项”,统统都排在了族谱上,这就造成了代数间隔太小的现象
根据胡光宇宗亲的《久久归通》有关永定中川胡氏族谱的记载“万九郎公下面连续五代全是几郎的名字”、“平均每代人只有十岁”等内容,因此这支胡氏不排除上述可能。我很高兴地看到福建长汀胡永兴宗亲、湖北胡承钧宗亲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我的研究结论,不久的将来,我想定能化解胡南山的困惑。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5-05
(16)为什么要修谱
宗谱是一种以维系人们血缘脉络,承上启下,真实反映与记录在各个时期的社会繁衍与交替,并详细写照人群变革与迁徙的人文资料的典籍。我国宗谱起源于汉,盛于唐及宋,直至延续到现在,对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宗谱在我国也有多种叫法,又叫族谱、家谱、家乘等。这只不过是以区域的大小或成员的多少来分。支系多而繁杂且同宗的谱就叫它宗谱。支系少是一族或几族的叫族谱,再少几支的就干脆叫家谱。不管是大小之谱,都有谱的功效。家是国的最小单位,家兴族旺才能国家富强。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反之国家富强了,才能国泰民安。中国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能融合在一个大家庭里是不容易的,追根探源,同是黄河、长江,是上下五千年的炎黄子孙,再远点同是智人的后代。所以,无论你到哪里,黄色皮肤改变不了昆仑的见证,无论哪个时期,你都会知道你是华人的后代,这就是发着黄色书香的旧典籍记载着黄色皮肤的你的根——你的血缘。

宗谱与别的书籍不同,它有特定的体例和排式,宗谱并且有三大要素:世系、派行和艺文志。如果离开这三大要素,我想那就不叫宗谱了,下面就这三大要素来说一说宗谱对社会的作用。

一、
血缘关系

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人类是以母系来维持群体生存。在人类逐渐进步的同时,就出现了母系世族,也就慢慢发展文字并且进入文明初步阶段。就拿“姓”字来说,姓字就是女从生,说明人是由母体分娩而来,经过哺育培养,才能成长一个独立的人。人与动物都是一样,有感情和思想的,只不过人比动物更高级,更有丰富的想象力。之所以乌鸦有反哺之象,人就有行孝养老之行,如果没有血缘的亲疏,你到哪里去行孝赡养?如果没有详细的家族记述,你到哪里去寻求祖宗的先灵?早在五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繁衍生息技能,早就摸索了人的进化的规律。在文字出现之后,首先就以道德来约束人们,并推举范例,以法效尤。例如舜帝二十四岁就孝闻天下,以德服人。周武王得天下后,为什么要封三恪,寻找舜的后人?这就是血缘脉络的表现。人类的血缘脉络就象数学排列与组合一样,不断壮大;象两条平行线一样,直系之间永不交叉的向前发展,为了实现人们的思想记忆和回顾走过的历程,宗谱就慢慢地产生了,并且规定同姓血系的人们不准婚配,这样已定人伦。并且有效发展了人口,这就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了。现今法律规定五服之内的血缘关系不准结婚,同样是为了人口的有效发展。所以说我们炎黄子孙的智慧是了不起的,是超越的。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比外国人早吗?发达的美国有多少年历史?美国的高科技尖端技术,也不都是华人参与的吗?这就证明了中国人是不比外国人差的,甚至比外国人更具有智慧性。血缘的思想在整个中国历代所贯穿,中华各民族的家谱之中都保持着这些潜在的意识。如果某人的血缘有点偏移,在中华民族家谱上,就会被淘汰,而其人更要寻找其真正的血缘,这就叫正本清源。试想,如果现在某人由于某种原因不知生父或生母,那在其人的心灵深处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恐怕内心是波涛滚滚吧,无法平静了。潜心想法去寻找其真正的亲生父母吧。这样的例子现在社会比比皆是。如果一个人血不正,源不清,他还能幸福地生活吗?只怕是一生的不幸呢。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就不遗余力地要续修自己的家谱,不能把自己的祖宗丢了,不能让自己血不正,源不清。这也是古代宗谱的主题。在宗法制度下,家谱是不外传的,一旦自己血不正,源不清被传了出去的话,自己也就不能抬起头来了,同时别人也会歧视你。因此,过去家谱从不外传。正因为这样,导致了今天修通谱者每每难而从之,千差万别,无从着手。这又不是其它的事情,且另外还有一种唯心的观点所支配。请大家看看上海图书馆所收藏的宗谱之多,就胡姓的胡氏宗谱就有8150多种,这么多的家谱,其大都由于各种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或重或轻,或多或少的存在以讹传讹,以信传信的思想的讹误或错误。我认为大家在谈这些宗谱时,不要见风就是雨,要分析地看,要带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读,去辩证。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找到真正的根,才有利于我们胡氏今后的统一修谱。不信,请看看现在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等等,他们不都是到了上海图书馆去查找自己的家谱么。假如说,我们今天不修谱,如果我们的后人有幸发迹,或者在国家当上一官半职的,如果那时要寻找根源,没有谱他们怎么办?他连自己的祖宗都找不着,这不丢人么?别人又怎么看他?恐怕连我们在九泉之下的祖宗也跟着着急呢,因此,世系是宗谱的骨架,我们一定要认真修谱,必须要首先理清世系。

二、
派世行语

在现今的中国,是人口大国,占据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没有高效的管理制度,岂不造成社会大乱。在过去,同样需要管理需要整顿,那时候国家机器不健全,只能利用各个姓氏家族代为行使,如有触犯族规家法的,就以所犯情节的轻重处罚,轻者家族教育,重者触迁外戚或沉河、活埋、处死等来处罚。今天,我们有居民身份证的户籍管理,使人们不致于混乱,在过去,既没有每一个人的身份证明,也没有详细的户籍管理,往往还是要借助家族的血系亲和力来管理。要想社会稳定,人口不乱,这就要旧时人伦道德来约束每个人。人伦道德,道德体现在血缘上,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扶助儿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要传承这个美德,道德是要有人伦思想及高尚的道德。每个人的自身不能定位同宗相见成路人,如何能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同宗要有派语,知道派语就能自身定位,就能别尊卑、分长幼,就能达到尊老爱幼的美德传承,就现在新社会再进步,再怎么朝前看,你总不能管你祖父之兄弟叫大哥吧,不能把你母亲的姊妹叫姐姐吧。人的自身等级总是要分的,这就是你在人生的坐标中的一个点,是天定的,是你父母给你定的,你别无选择。如果你要想违反那就是触犯人伦,触犯天条,这是人类社会不能允许的,不单是过去,包括现在、未来也是同样的。所以,派行在宗谱中所占据的是核心地位。一部族谱,如果没有派行,就等于没有灵魂。施行派世行语,对宗族变迁十分有利,不管你迁向哪里,派行相同,就容易找到真正的根。中国由于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姓氏家族的繁衍枝繁叶茂,所以各式各样的族谱千千万,应有尽有。多半都是以宋朝欧苏二公体式来撰写,但又由于古代修谱者,大多又不是史学专家,又因某种不可抗拒或人为的原因,很多不是那么完全真实,往往有的张冠李戴,时空参差不齐,出现了很多的讹误,使至各族与各族的派世行语不能完全达到一致,各族是各族,今天见了面搞不清楚,不等于还是路人?例如今天的胡耀邦与胡锦涛谁尊谁长?我们今天很难分辨了。固此,修谱必须要有派行,而且要大地域的派行统一。世系是谱的骨架,派行就是谱的灵魂。只有派行才能找到你的自身的坐标点,像今天的居民身份证一样,只要你亮出身份证,就知道你是哪里人。

三、
风俗艺文志

在旧中国的宗谱里,历代记述着各姓氏各家族在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以及各个家族的达官贵人,记述着为国家、为民众、为本族作过较大贡献的先祖列位的生平事迹,以此来作为教育后代的资本,以此来作为后人的借鉴。后人要以此为范,为本族争光。在这部分同时还记录本地本族的文化内涵的高低的走势,以便后人的效仿和提高。所谓风俗、艺、文、志,就是在宗谱上面客观地体现各族的文化文明程度。如说世系是宗谱的主壳,派行是宗谱的灵魂,那么可以说艺文志是宗谱的血和肉。宗谱有了这三部分内容,那么这本谱就像一个独立的人一样,很有可能是一部高水平而丰富多彩的家族史了。例如我们胡氏宗谱里面,大都有人物传记,风俗人情,琴棋书画、墓铭志、大事记和名人序跋等等。人们以了解这些内容来充实自己,对祖先的了解,并以此达到尊祖敬宗的目的,以此来效法祖宗,而对自己后人起到借鉴和发扬光大的作用。例如汉朝的王莽,他为了夺取政权,登上皇帝的宝座,寻找种种理由,大臣们都不支持他,认为他没有资格做皇帝,于是王莽翻阅历史,寻找家系,最后上溯到舜帝的根源,他就说我是舜帝的后裔,是帝王的后代,我是高贵的血统,为什么不能称帝?于是王莽夺取了政权,自称皇帝了。这就说明古代社会就看重“根基”血缘的。一句俗语“穷有种、富有根”。尽管这样,人们在旧封建的社会制度压迫下,总是不愿按常规出牌,打破常规。如秦时陈胜,他认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如是起兵造反建立大新政权。这样的例子很多,历朝历代都有。所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多灾多难的,是波澜壮阔的,是像黄河长江一样,时而平坦,时而湍急,时而暗流旋涡……中国人子子孙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而来。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是受过灾害的袭击,是饱受各种艰难的挣扎,而又是大浪淘沙式的到了今日今时。这样的社会发展推进,谱牒也是不能完全记述的。谱牒大部分是积极的一面,而消极的一面大多被剔除,故此宗谱所收集的资料是不完全的,这样就决定了宗谱的性质,只能是一部分的历史,所以说宗谱是构成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不是全部。

以上概述,是宗谱的三大要素,如果一部宗谱具备这三部分内容,就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谱牒了,至于宗谱编辑的效果,这要看当时编辑者的文化底蕴。以及其自身对历史、对宗族的了解的深浅,还要看他的思想主流走向。我认为这些,都能影响和左右编撰宗谱的质量。一部宗谱可以说是能够影响各个姓氏各个家庭的兴盛和衰亡的。所以自古至今,人们一代一代的续修自己的宗谱。

胡光宇

2011.4.12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5-05
(17)令仪公考
http://www.916hus.com/bbs/display.asp?id=46
范仲淹为胡令仪公所撰的《神道碑铭》载:“公讳令仪字某。开封陈留人也。曾祖瑜,祖绍,属唐季五代之否。嘉遁不显。父弼,累赠尚书刑部侍郎。妣某氏,妣某氏赠滎阳县太君……。陛见,拜大理评事,知泰州海陵知县……公叹曰:吾年七十有五,精力犹彊,恩奖未衰,岂不自知其止耶。遂告老于朝.有诏嘉之拜卫尉少卿分司西京,公既退于家长安……凡十二年而终……享年八十有七…..,葬开封…..夫人张氏封内县君先公而亡,有三子:长曰:远.大理寺丞.次曰:规,耀州三原主簿;次曰:拱辰,成州团练推官……”。此令仪公与范仲淹神道碑铭令仪公与范仲淹,张伦共入“三贤祠”。又据明万历元年江西德安太平桥谱载:“令仪公生于后梁太祖三年七月十六日辰时(公元909年),卒于后汉高祖元年(公元947年)十月廿四日已时。妣苏氏生于后梁太祖元年(公元907年) 九月初六日子时,生子二:元绍,元统。殁后汉高祖六年八月初四申时。倶葬父左葬边共塚”。此令仪公与范仲阉神道碑铭的令仪公截然不同。德安谱及阳新谱载令仪公仅在世活38岁。葬华林后山瑜公墓左。妣苏氏生二子:元绍,元统。而神道碑铭的令仪公活了八十七岁。曾祖瑜,祖绍,父弼,葬开封。妣张氏,生子三:远,规,拱辰。这从时间上,空间上对照,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

华林老谱为何记载瑜公裔甚少。其原因是当时瑜公裔没有与之合谱。但早在宋太宗时就修过谱。太宗,真宗二朝的大臣王禹称,徐铉,王钦若等都为华林胡氏大宋宗谱撰写序文。考华林城公生于公元875年16岁生长子珰公;18岁时生次子瑜公。而瑜公又是16岁生令仪公。28岁时生五子令弦公,弦公17岁生清公元仁。清公44岁生状元旦公。旦公二十岁中榜。为钦点状元头名。三十一岁于宋端拱元年受知制诰职。这说明其它谱所指的令仪公与神道碑铭的令仪公是宋天禧进士均与不合情理。令仪公约出生在公元960年左右,而胡旦刚出生在公元961年。小于令仪公1岁。怎么是伯祖与侄孙的关系呢?所以范仲淹所撰神道碑铭的令仪公不是华林城公次子瑜公之长子令仪。                                  

又据江西永修县三角乡骆滩胡氏宗谱(胡仁忠先生收藏)载:“瑜生子四:令熊,令绵,令綖,令弦。令绵,绵字绍卿,仕北汉镇守洪州随父居陈留,娶孙氏生子元弼,公妣殁葬祖山。元弼世居陈留官转运史,生子容。公妣殁,葬祖山。容:字佐臣,亦名令仪,居陈留。宋真宗天禧中举进士授如皋令,有循良报最之休。仁宗天圣中迁淮南转运使时,命下使究,捍海堰修筑可否,公孰知其便抗章,请必成之。后与范仲淹并祀祠,谥曰:忠献。娶倪氏。封淮南郡君,生子―罕。罕生宗渊,渊生安国…..。”按永修谱载,安国公是城公八世孙。

据神道碑铭的所述公讳令仪,字某。所以还有其他字号。而其曾祖瑜,也许不是城公次子瑜公,其祖绍,父弼,我认为令仪还有别名字羽仪.而又令仪生三子:远规,拱辰,其长子远,我认为远的字或号乃休征。因至远才要休征。所以查据其它谱有华林山则公七世孙瑜。因此瑜公下九世孙宗之间,中间缺其七世。试接世次为:选-瑜-绍-弼-羽仪-休征-光岳-世用-安国,建国。回应湖北多数老谱载安国公乃城公八世孙。说明也许后人确实是把选公子瑜公当成城公子瑜公了。再从时间上看选公子瑜公要晚城公子瑜公几十年,也非常合理,只是空间暂不明朗,而此安国是否宋大儒安国,还需要考证。因此,我所倾向永修县胡氏宗谱所载,因为其所载已基本接近范仲淹所撰的神道碑铭,时间与空间基本吻合。即令绵生元弼,弼生容即令仪。欢迎大家参与探讨。


              胡光宇

            2011年4月23日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5-06
(18)胡安与胡建有何关?(二)
胡安与胡建有何关?(二)
关于胡安与胡建的关系,有必要重谈。因为这毕竟是上古世系,离我们已经很远。又因为在前章已谈到胡建已有两个。其一,渭城令胡建;其二,安定太守胡建。这二者时空是不一的。一个在西汉时期今天的山西临汾地区;一个是东汉时期今天的甘肃地区。这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前者生在汉武帝建元四年。后者却生在东汉与胡广同时代。前者渭城令不能做临邛白鹤山下讲学的胡安的兄长;后者却是临邛胡安的裔孙。华林老谱从晚唐城公之上至陈国闵公这段世系是有讹误的,有待考证。胡安是司马相如老师。所以应排除是渭城令胡建的弟弟。而华林老谱载建公是安公几世孙是有可能的。不过老谱写建公是渭城令子孟公是有讹误。应该是安定太守胡伊伯这个建公。胡伊伯生于东汉胡广时期,在恒帝时任尚书。议诛大将军梁冀。后封都亭侯,后任司空虞放的手下当过橼史。伊伯胡建后来被任命安定主簿,直至安定太守。安定有胡氏自他始,后来有关内侯胡质,胡威父子落籍安定兴家发族。成为胡氏望族。所以,对华林胡氏上古世系,我们应重新考证。请诸位宗亲参与研讨。
              胡光宇
            2011年5月6号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06 11:42重新编辑 ]
3
0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5-19
(19)安定之说
安定之说

胡姓发族之始,均源于安定。然而众多的史料及胡氏家谱,书吾祖源安定发族。考“安定,”乃知:西汉武元鼎帝三年始置安定郡。自此之前西北无安定之说。而此前的古安定或安定县,不是在今甘肃、宁夏与陕西的交会处,《资治通鉴》刘昫蟾注曰:“束鹿,汉安定侯国,今县西故城也。” 《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十九》也证实了这一点说:“束鹿,汉安定侯国,今县西故城也。周、齐为安定县隋改为鹿城,唐至德三年改为束鹿。”唐时候的束鹿县城治所在今旧城,汉安定侯国旧治就是在旧城西七里处。《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安定县、汉侯国,后汉初马武从世祖击尤戊来五幡等进至安定,即此,寻废,故城在今河北省束鹿县西北。”此“束鹿县西北”的县治所应该是指旧城。故此,元鼎三年之前的安定应该指的是今河北的束鹿县。又后魏时鄡县移治于今旧州。北齐时改鄡为安国。治今安古城。开皇改为安定。旧唐书说,周、齐为安定县,治所应于此时移置今旧城或安国古城村:“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鹿城,取县东故鹿城为名。”这说明县治仍在旧城。嘉庆《束鹿县志》载:“《平帝纪》云:元始二年罢安定呼池苑改为安民县。”综上所述,元鼎之前的安定应该是今河北的安定县。而元鼎之后的安定郡应是古代北方的安民县即池苑。故此,我族老谱前后所指均有不同。如:汉大中大夫允安城公所处的安定。应该是河北的束鹿县,当时没有安定郡这个治所,却哪来的皇封安定郡夫人呢?这恐怕是所封的安定侯国的封赏,而不是指北方安定郡吧,而东汉时期的安定太守胡建字伊伯,胡广时期人。安定郡胡氏自他始。所以胡城之孙胡建不是安定人,而是随父迁河东即山西人也。后做陕西渭城令,最后蒙冤自杀,民之哀之。故此,安定是有前后之说的。仅供大家探讨。




胡光宇-2011-5-16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