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编家谱求助
http://tieba.baidu.com/p/632037058?pn=4四川省营山县西桥乡第七村(旗河村)胡家坝的胡门“安定氏”第一次撰谱是请咸丰十年峻书,序中述有“我祖籍发派始于豫章而至三楚,落业于永州府陵灵县地名鹅公大丘,不知历年何多,又一世祖于康熙四十六年奉命章其妻和子弃湖广而来西蜀,置业于顺庆府营山县登高坝下“任家坝”后更名为胡家坝。主编辑了家谱辈论字号是:“登维一仕三,永世万代荣,道德家昌顺,忠良述起明,龙光开信治,邦国定泰平,承恩希礼义,常盛名崇兴。”定名即安定氏家谱。在此地繁衍至今到了第十五代(顺字辈)。这次续谱也是先祖入川后三百零四年中的第二次撰谱,在进度中有两个问题难以落实定位:
一是,先祖胡登选入川时的胡广原籍地址出现两个地名,原谱中记述是“三楚永州府陵灵县鹅公大丘”,而先辈们口传至今乃湖北孝感县,本人于\解放前也曾亲眼目睹先辈们的一些书籍或帐簙扉页上记有“孝感”字样。究该何地,又是否“鹅公大丘”与孝感县的鹅掌大丘有必然的联系呢,对此不得而知;
二是,谱中的世袭名录沿系承接问题。原谱中记述先祖胡登选在原籍生有四子,长子维举……,入川时只率有维忠,维孝来蜀,所余二子仍留原籍,其由豫章到了三楚至入川前这段期间,登选祖之宗祖辈的世系代数不详。此外来川后繁衍发展到了第六代时(即永字辈)有三十九个男丁,其中除十七人记无嗣外,余二十二人都有后裔,但现居胡家坝的苗裔只剩八个永字辈的接续后裔,尚有十个“永”字辈的已故高祖们之苗裔,相传于清末至民国初年期间徒居异地(本县无),其徒居的地址不详,更无名录信息。
笔者本人现已八旬,年事已高,又是“单兵练战”,无力实地考查只能入国求助,望知情者不惜赐告。如能来信告知,请邮四川省营山县**局院内宿舍楼胡荣华收转。特致谢!
二0一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