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38阅读
  • 2回复

朱熹作叙,文天祥做跋的家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10-03
河北霸州姓胡的人很多,但追根溯源,可分成那么几枝。其中,以煎茶铺大高各庄,王庄子菡荚地、靳家堡,东杨庄孙家坊,堂二里八街这一枝人数最多。文安十间房等地的胡姓也与其同出一族。燕王朱棣扫北的时候,始祖家住南京水栖门草帽胡同,在迁移到河北的过程中,据说不曾在山西大槐树下经过。

朱熹作叙,文天祥做跋的家谱——胡氏家谱的故事

早年文安和霸州的胡姓曾经有家谱,对胡氏宗族繁衍的历史过程,都有比较系统的记载,后来多在文革中被“破四旧”时销毁,现在流传下来的记载不多,都比较支零破碎,再有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知道一些。老人们说胡姓早些年的家谱,曾有宋朝丞相文天祥作的《胡氏族谱跋》和宋朝理学家朱熹作的《胡氏族谱叙》,这些在《文安县志》上有相关记载,其文如下:
《胡氏族谱跋》—文天祥:
[ 此贴被胡铁华在2008-09-19 17:41重新编辑 ]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0-03
《胡氏族谱跋》—文天祥:
      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欤。凡模容虽盛不久者,以无谱之故也。胡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胡氏族谱叙》—朱熹:

    自宗子法废而族无统,唐人重世族,故谱牒家有之;唐以后不能然,苟非世之富贵多文儒族,派系往往湮沦而莫考矣。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子孙以谥为姓,历汉文恭广公,以迄关内侯质公,为立谱之鼻祖,相传廿五世。中间序昭穆、别疏戚,因流溯源,由本达枝,作谱以传,庶几不忘本也。胡氏子孙继此能自振于时,则斯谱之传愈久愈光,由一世以及千万世,莫可量也。
    右,邑人贡士胡一敬先生族谱序也。历汉、晋、宋、元,迄今相传三十五世,昭穆详载谱中,如敕文定胡安国、端明殿学士胡世将等纶音,并先贤虞允文、洪适、文天祥等赞叙辑为谱牒,洵希世之珍,不独胡氏之家乘光也。篇帙甚烦,不能尽载,仅录其一,以志景行云.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10-03
我家谱里也有《文天祥序》

  按我族志及封建考他载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胡姬姓子爵国在汝阴县西北胡城今颖川是也……皇宁咸淳八年九月十日  吉州文山文天祥篡

请高人辨别一下真伪
★安徽胡氏宗亲网
 http://www.ahhszqw.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