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6311]
请教:“菟”解
以上“谱引”为我曾祖昭文公所作,首句中的“身非乳夫于菟”一直不解其意。按照下面的诗解,是否可以理解为“吃虎乳长大”?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目时看小於菟(古楚人谓虎为於菟)。
在百度查到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647513.htm[编辑本段]於菟本意
“於菟”是一古词,早在《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楚人为乳谷,谓虎於菟。
《辞海》:“於菟,虎的别称”。
《辞源》中解释:今湖北省云梦县址古称於菟。与这一称谓有关的故事中讲述,楚国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个私生子,被丢弃在云梦泽这一地方,被一只母虎抚育长大,其名豰於菟(gou wu tu),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豰”,意思是“虎乳育的”。。因而这地方被称为於菟。
土族至今仍保留“於菟”这一对老虎的别称以及驱“於菟”的习俗,是土族傩舞与巴楚文化间有关联的一个现实佐证。关于虎的崇拜,还有许多民族文化间的关联,如彝族崇黑虎,而彝族的先民与氐羌有着密切的联系。土族的先民中也与氐羌有融合之处,土族所处地也属于古羌人地区。
原来是有典故的。“於菟”是老虎,“於菟”二字不可分,“於”不是“于”,於不读“yu”,要读“wu”。曾祖所遗“谱引”得以全解,有赖现代科技(网上查询)的便利。正如民国年他们续谱时无法与福建祖籍地沟通,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再续两地血脉亲情轻易成为可能。从曾祖到祖父,从先父、三叔到我这一代,我们这一房也算是修谱世家了。
南山 2009.05.20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5-20 07: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