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25阅读
  • 2回复

查考地名的工具书的介绍与使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9-28
摘引自“韩山书院论坛”
    查考地名的工具书,目前有地名辞典,地名索引,地因,地理沿革表等等。但由于我国古代的疆域分合和地名演化极为复杂,单靠辞典、索引之类的工具书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正史地理志、方志和其它地理专著,仍然是今天查考地名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我国最早出现的记述与地名有关的文献,是古地图和《山海经》①、《禹贡》等古地理著作,而后出现以地区为中心的方志以及记述疆域政区的正史地理志。地名辞典、地名索引等等的编制,乃是晚近的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查考地名的工具书的概况,以便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这些工具书,这里先介绍一下我国地理学史上的有关问题,重点是讲地图发展史、沿革地理和方志等方面的常识,简单地提一下清代以来编制地理沿革表和地名辞典的经过,然后较具体地介绍查考地名的各类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
  一、地图发展小史
  我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有关记述地名的书籍,如古地图和古地理著作,正史地理志和方志等等,为数很多。早在商周时代遗留下的甲骨金文中,就有不少地名可见,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就进一步导致地图与其他地理著作的出现。
  《尚书•洛诰》记西周初年周、召二公建筑洛阳城的事迹,其中有“伻来以图及献卜”一句,王国维等认为此“图”字当作“谋”解,但多数学者、特别是从事地理学研究的同志认为非图谋之图,而是地图,即营建洛邑时画的洛邑城址附近地形图。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制图事业大为发达。
  《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管子•地图篇》:“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轅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措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从《周礼》、《管子》二书关于疆域地图和军事地图的论述,联系《战国策•赵策》记苏秦以合纵说赵王:“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和《史记》、《战国策》所载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于秦”的故事,可以想见当时地图的绘制已很普遍,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由于古代地图与军政关系密切而必须藏之官府,又由于古地图的摹绘和保存都要比书籍难,所以流传存世的机会也远比古籍为少。长期以来传世的我国古地图,以南宋时期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刻于石碑上的《禹迹图》、《华夷图》(现藏西安陕西省博物馆,旧称西安碑林)为最古。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两幅西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前168年)以前绘在帛上的地图碎片,经故宫博物院等许多单位整理拼复,考订研究,暂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并由文物出版社于1977年影印出版。这两幅埋藏地下二千一百多年的古地图的发见,是地图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谭其骧指出,它至少有四大特点:(1)时代早,比以前传世的我国最早地图《华夷图》、《禹迹图》早了一千三百多年,为地图史提供了最早的实物资料;(2)准确性很高,从而推翻了晋朝裴秀“汉氏舆图”“皆不精审”的旧说,为我国地图史增添了极为光辉的一页;(3)图的内容既准确又详细,可据以窥见西汉初年长沙国南部(深平防区)的政治经济概貌,解决若干历史地理上的问题;(4)该图注记用的字体,测绘的方法、技术及其所用的工具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值得加以深入的研究。(见《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原载《文物》1975年2期,又收入《古地图论文集》。)
  晋代裴秀有《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已失传,仅其序文幸存。但正是从《禹贡地域图序》开始,我国历史上才有明确的记载绘制地图的方法,使地图学在理论上有了准则可循。序文指出制图之体有六:
  “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有图象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参而考之。然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此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方邪、迂直之算。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准望之法既正,则曲直远近无所隐其形也。”
  “制图六体”今天看来极为平凡,但距今一千七百年前的裴秀,除了还不知地球经纬度外,能提出这些符合近代科学制图的原则,不能不说是一个卓越的贡献。另据唐虞世南《北堂书钞》,裴秀还发明了方格缩制地图的办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把一幅用缣八十匹的旧“天下大图”,裁减为方丈图,这也是了不起的创造。
  唐代极其重视地图的绘制。据《唐六典》、《唐会要》和《唐书•职官志》的记载,当时规定全国州府三年(后或改五年)一造地图,交兵部职方掌管,中央又依据州府所上地图综合编制成一统的总舆图《十道图》。
  德宗时,宰相贾耽绘制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在地图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贾耽在制图技术上,基本上承袭裴氏的“制图六体”,但也有创新:“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以颜色分注古今地名,这是沿革地图以朱墨分注古今地名的最初记载。据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和《中国地图史纲》的意见,宋代传世的著名石刻《华夷图》、《禹迹图》,受贾耽《华夷图》的深刻影响,甚至可能即是贾图的缩绘本。
  又《南史》及《宋书》记载,刘宋诗人谢庄曾制成木方丈图,可以自由拆并,所谓“离之则州别郡殊,合之则字内为一”。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尝自述制作木图的经过,南宋黄裳等亦曾制作木图。这种木图,有人认为是一种活动地图,有人认为是地形模型,无论怎么说,都与地图有关,而且是一种发明创造,值得一提。
  元代朱思本为中国地图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朱氏“周游天下”,遍访四方使臣,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及唐《通典》、《元和郡县志》、宋《元丰九域志》、元《一统志》等,积十年之功力,绘制《舆地图》二卷。朱图计里画方,在比例、方位、距离上都用过功夫,惜原图已失传。不过,明罗洪先依朱图增广而成《广舆图》四卷,今可据以略知朱图概要,而明清舆图,自此多受其影响。
  我国早从隋代开始已有刘焯建议测量纬度,以后,唐代僧一行、南宫说曾实测子午线,元代则由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纬度测量,但都没有运用到绘制地图方面来。只是随着阿拉伯天文地理学的输入,由札马鲁丁造过一架画着经纬度的地球仪,然亦未曾广泛传播。明神宗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中国澳门等地传教,把他绘制的世界地图(或称《山海舆地图》、《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献给中国的土大夫和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使我国对于世界地理和用经纬度绘图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但仍局限于少数人,影响也不太大。利玛窦之后直到清朝初年,都有传教士相继绘制世界地图,如西班牙人庞迪我的《海外舆地全说》(未刻,有传写本),意大利人艾儒略的《万国全图》(见《职方外纪》),比利时人南怀仁、法兰西人蒋友仁各有《坤舆全图》等,其影响更远在利氏之下。
  1707年开始,在清康熙帝的亲自主持下,由法兰西人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十人分组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国性经纬度和三角测量,而于1717—18年完成了著名的《皇舆全图》的编绘工作。这份康熙朝的《皇舆全图》11929年由沈阳故宫博物馆石印出版,计41幅,图上包括西经40°以东、北纬55°以南地区,题作《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乾隆朝在康熙图的基础上,扩大改制成《乾隆内府舆国》,又称《乾隆十三排地图》或《乾隆皇舆图》、《清一统地图》;原题乾隆二十五年铜镌,实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后开雕。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发现此图铜板104幅,1932年重印,题称《重印乾隆内府舆图》;1966年台北又据以重印,比例尺改缩为二百万分之一,题作《清一统舆图》。
  清初特别是康熙年间大规模的测绘全国地图,在世界测绘史上也可算一件大事。因为,一、康熙规定以二百里合地球经线一度,每里1800尺,每尺合经线千分之一秒,这种以经线弧长决定长度标准,比法国以赤道长度规定公尺长为早;二、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沿北京中央经线曾测量霸州至交河的直线距离,1710年又在东北地区测定了北纬40°—47°间的经线长度,发现纬度愈高则经线一度的距离愈长,这是第一次实测地球为扁圆形的重要证明材料;三、新疆罗布泊的位置,经过实测画在北纬40°40',后来这个湖泊迁移到北纬40°以南,这成了地理学界研究自然历史变迁的著名例证。此外,测绘了位于西藏边境的世界第一高峰,并命名为“珠穆朗玛峰”,也是大有意义的。可惜的是此图绘成,即深藏内府,虽有李兆洛、董祐诚据以复制,但流传也不广,直到同治年间胡林翼根据康、乾两朝内府图并参考了李兆洛图攻编成《大清一统舆图》,才广为流布。
  自清末至1933年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等编《中华民国新地图》(又称《申报馆地图》)这一世界著名的中国地图集问世,坊间所流行的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清初的测绘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英明领导下,地图科学欣欣向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精确的专科地图大批涌现,举不胜举。
  前面提到的裴秀《禹贡地域图》,可算是我国坛早的历史地图集。贾耽图以颜色分注古今地名,乃是沿革地图的一个创举。宋税安礼《地理指掌图》是现存最早的统贯古今的地理沿革图(今存明翻刻本及何镗编《修攘通考》本)。清顾栋高《春秋舆图》、李兆洛《历代地理沿革图》亦为有名的作品,而清末杨守敬所编《历代舆地全图》、《水经注图》,尤为历史地图中的空前杰作。解放后于1955年除了顾颉刚,章粪编和谭其骤校的最新的沿革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的出版外,在毛主席亲自提议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等单位具体负责,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以及杨氏《历代舆地全图》与近现代大量地图,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编成《中国历史地图集》,共分八册,于1974年开始陆续发行。这部内容丰富、考证精详的历史地图集的问世,是中国地图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二、沿革地理浅说
  我国的古地理著作,以《山海经》《禹贡》等为代表,比地图出现的时代略晚,但更能反映古代地理知识的发展水平。
  《山海经》、《禹贡》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都是从全国范围来进行复杂的地理上的描述,《山海经》更多地承袭着自古以来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多少带有一种结集的性质,《禹贡》则概括地叙述了全国各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山岳河流的分布概况。这两部书不但是我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就是在世界地理学史的文献里,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管子•地员篇》和《周礼•职方》,也是先秦有名的地理著作。
  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货殖列传》、《河渠书》和有关民族的列传,记载了经济地理和域外地理的丰富史料,具有相当大的地理价值。东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汉志》是我国第一部正史地理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前此的《山海经》、《禹贡》等一般都以山川为主体,不注重疆域政区;《汉志》以行政区划为纲来叙述全国疆域、政区、人口、物产、建置沿革以及山川和地方风俗等等,开创了疆域地理志的体制,成为后世撰写地理书籍的典范。另外,《汉志》所记不限于西汉一代的地理,它把汉以前古籍里所记载的很多地名,用汉地予以注释,使后人能比较正确地知道部分先秦地名的位置,所以它同时又是一部很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
  古今地名,极为纷歧,或同地而异名,或同名而异地,其分合废置,一代之中,每有变迁,故自宋代开始,有专讲历代疆域、行政区划和地名演变的所谓“沿革地理”。这门学问。实际上《汉志》已发其端,并且成为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们着重研究的对象。
  《汉志》以后,《续汉书》有《郡国志》,《晋书》有《地理志》,《宋书》、《齐书》有《州郡志》,《魏书》有《地形志》,《隋书》、新旧《唐书》有《地理志》,《旧五代史》有《郡县志》,宋、辽、金、元、明、清诸史均有《地理志》。这些后出的地理志虽然多数赶不上《汉志》全面、详实和扼要,但把这十五种地理志和《汉志》联缀起来,便是较完整的沿革地理的材料。北宋学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如吴澥编《历代疆域志》十卷(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即是依据宋以前各地理志的材料组织而成的历代地理通考。南宋郑樵《通志》中的《地理略》和《都邑略》,是极重要的沿革地理著作。其中《地理略》中的《历代封畛考》,通考历代疆域沿革,《开元十道图考》专考唐代疆域,而《都邑考》又别创新例,都是很有用的材料。至于王应麟撰《通鉴地理考》一百卷,实为沿革地理的巨著,可惜已经佚失。他的《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借“通鉴”的名词表达贯通古今的意思,另有《诗地理考》六卷,同样用“诗”的名义,通过三百篇所举地名,考证三代疆域地理,都是沿革地理的专著,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清代学者于沿革地理用力甚勤。顾炎武从二十一史、一统志及府州县志、历代奏疏、文集和明代实录等文献中收集大量材料,编写成两部书,一叫《肇域志》,专讲地理;一是《天下郡国利病书》,考究地方利弊得失,成为历史政治地理的专著。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详细叙写疆域形势,以及山川险隘和关塞攻守,偏重于历史军事地理的阐发,尤为沿革地理的巨制。陈芳绩的《历代地理沿革表》、杨杰复的《舆地沿革表》、李兆洛《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都是考寻地名沿革的有用工具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出现,代表了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著作的另一种形式,成为独创一格的地理专著,同时也是东汉、魏、晋以来我国古地理研究的总结。
  大约三国时候有人写成《水经》,记述中国河流水道共计一三七条,到了郦道元为之作注,补充记述的河流水道增加到一二五二条,注释的文字二十倍于原韦。《水经注》不但详述大小河系的源流和支脉,而且把每条河流所经行的地方,诸如建置沿革、城镇兴衰、水利开发、土地物产以及自然地理的各种现象,一一加以记载,内容丰富多彩,为后代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材料。
  以上是我国地图史和沿革地理的简单脉络,下面再谈谈方志的演变。
  三、古代方志的演变
  记述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风土、物产、人文等资料的著作,是为地方志书,简称方志。这类书,早在先秦就有,而魏晋以降,日益增多,内容转繁,论其名目:有异物志,如三国吴万震的《南州异物志》、沈莹的《临海水土物志》是其类;有风土记,晋周处的《风土记》、宋盛弘之的《荆州记》是其类,有山水图记,朱谢灵运的《游名山志》、南齐宗测的《衡山记》是其类;有州郡地记,吴顾启期的《娄地记》、宋刘澄之的《永初山川古今记》是其类:有图志图经,甫齐王逡之《广陵郡图经》和不著撰人的各州郡图经是其类。此外,尚有记外国的,如晋法显的《佛国记》一卷,记寺观的,如魏杨■之的《洛阳伽蓝记》五卷,都极为有名,而且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晋挚虞的《畿服经》和南齐陆澄的《地理书》,则是在魏晋方志的发展基础上,完成了全国性的和集大成的地理总志的编纂工作,影响极为深远。
  据《隋书•经籍志》:“晋世,挚虞依《禹贡》、《周官》,作《畿服经》,其州郡及县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具悉,凡一百七十卷,今亡。而学者因其经历,并有记载,然不能成一家之体。齐时,陆澄聚一百六十家之说,依其前后远近,编而为部,谓之《地理书》。任防又增陆澄之书八十四家,谓之《地记》。陈时:顾野王抄撰众家之言,作《舆地志》。”这些地志,显然多是私家著述。
  随着隋唐大帝国的建立,开始由官方主编地方志。据《隋志》记载:“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郡物产上俗记》一百五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其余记注甚众。”
  魏晋甫北朝以来的方志和全国总地志,十九已经亡佚。其流传到今天的代表作,首推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四十卷(宋代开始失附图,故略称《元和郡县志》)。这不仅是现存最古而且也是编写得较好的一部地理总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该书“体例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所以,它对于后世总志的编纂实有很大的影响。宋代开始,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地方志的编纂更趋发达,其编制体例也日趋完备和标准化,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其流传至今的著名总志,北宋有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十卷、欧阳忞的《舆地广记》三十八卷,南宋有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二百卷、祝穆的《方舆胜览》七十卷。著名方志流传至今的也有几十种,如宋敏求的《长安志》十卷、《河南志》二十卷。元潜的《咸淳临安志》九十三卷,范成大的《吴郡志》五十卷,梁克家的《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罗愿的《新安志》十卷,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四十卷,施宿的《嘉泰会稽志》二十卷等。此外,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卷、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十卷等专讲风俗地理的著作,亦享有盛名。
  元明清三朝,都有一统志的纂修,其中乾隆朝所修的《大清一统志》有四百二十四卷、嘉庆朝重修的《大清一统志》有五百六十卷,内容尤为丰富,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小地名搜罗较多,对于查考古代地名用处极大。商务印书馆曾为此书编有四角号码索引,颇便检索。至于方志,更是日渐增多,据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1958年增订本)的统计,现存方志约有七千余种,其中以清代的数量为最大,约有五千多种。这是数量极为可观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查考地名有用,就是在研究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也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四、地理沿革表和地名辞典的编制
  前面已经讲过,古代的地理著作如正史地理志、方志乃至《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名著,主要供人阅读而不便查检。所以清代学者采用表格式的方法编制地理沿革表,如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和《历代沿革表》各三卷、杨丕复《舆地沿革表》四十卷,或内容丰富,或条例清晰,成为查考地名历代沿革的有用工具书。
  李兆洛及其门人六承如等自道光二年至道光十七年阅时十六年编成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收录了《汉书》、《续汉书》、《晋书》、《宋书》、《南齐书》、《魏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十四部正史地理志所载郡县之名,按下一字分一○六韵排列,分别时代,条其同异、并注明清代所在之处,南北朝侨置州郡及唐宋金元明镇堡羁縻州郡长官司有实地可考者,并列之。这是广录历代地名编为辞典专备寻检的创始。提供极大便利,但也有不少缺点,如取材狭窄,关于地名建置沿革的叙说有错误,而按韵编次,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有不便。
  1930年北平研究院出版刘钧仁编辑的《中国地名大辞典》,所录地名除史志郡县名外,兼及城镇堡塞关隘并各种小地名,共二万余条,以地名首字为准,分部编排,寻检方便,主要缺点是省区名及山水名不录。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臧励龢等编辑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收录地名约近四万条,按地名笔划编排,无论从那一方面讲,都可以说是后来居上。所以此书一出,前两种书的作用显然大为下降。但也还有缺点,即见于正史地志及《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书的地名未为全部采录。1963年此书曾重印。
  稍后,1933年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出版了青山定男编的:《读史方舆纪要索引支那历代地名要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博综古今,收录地名在三万以上,然卷帙浩繁,难以检索,故青山定男编为此书,于每一地名下注明原书卷数及所隶府州县,并说明现今方位所在,名为索引,实兼辞典性质。然青山此书以《纪要》的范围为范围,以《纪要》的解说为解说,遗漏和舛误实多。(可参看谭其骧:《中国历代地名辞典四种》,载《方志月刊》1934年4月第七卷第三期)
[ 此贴被胡秋源在2009-09-28 08:01重新编辑 ]
牛顿:"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9-28
怎样查考地名
  我国的地名极为复杂:或同名而异地,或同地而异名:有些地名除了有简称、别称、雅称等等以外,有时还有合称或因避讳而改名,而县以上的地名(或地区名),其古今方位、政区级别以及辖境等等也常有变动。例如北京,就曾有幽州、蓟城、范阳、燕京、中京、大都、北平等古名,辖境也出入很大。
  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有不同的名称,这是同地异名的例证之一。与之相反,刘钧仁《中国地名大辞典》收录以“安阳”为名的地方有42个,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则有50个;以“太平”为名的地方,前书共收61个,后者多达81个,这都是同名异地的明显例子。而历史上曾拥有“北京”这一称号的就有六地:(1)唐代和五代唐、晋、汉三代都曾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2)宋以大名府为北京,地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3)金曾一度改辽上京临演府为北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波罗城;(4)金又改大定府为北京,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大明城;(5)明初尝建开封府为北京,即今河南开封市;(6)明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见《辞海》)
  地名之有别称或简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如上海之称沪、申,天津之称津或津门,南京之称金陵、白下、白门,苏州之称姑苏、吴门,宁波之称甬,福州称榕,开封称汴或汴梁,广州称穗,成都称蓉,重庆称渝,贵阳称筑,以及各省也有简称或别称,如河北称冀,山西称晋,安徽称皖,广东称粤,江西称赣等等。
  此外,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中指出的“地名从省”例,也值得注意,如《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和《朱治传》合称零陵、桂阳为零桂:《晋书•伏滔传》称庐江、九江为庐九;潘岳《西征赋》称棘门、霸上为棘霸;左思《蜀都赋》称犍为、牂柯为犍牂;常璩《华阳国志》称犍为、广汉为犍广;《陈书•萧乾传》称建安、晋安为建晋!《褚王介传》称会稽、山阴为稽阴,《南史•梁宗室传论》称河间、东平为间平等等。至于因避讳而改郡县名,如汉文帝名恒,改恒山郡日常山;光武帝叔父赵王名良,改寿良曰寿张等等,历代多有,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再简单提一提历史地名的史料意义。由于历史地名往往反映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面貌,反映取这些地名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情况,以及反映取这些地名的是什么人、使用什么语言,所以,研究历史地名有助于研究历史。
  (1)古代取地名,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如陕西之山阳县在秦岭南,山西之山阴县在恒山山脉北麓;古之池阳县、汝阳县因在池水和汝水之北而得名,而江阴县、淮阴县则分别在长江和淮河南岸等等。又位于河流上源的地名往往取名“源”,位于河流下游或湖泊出口处往往取名“门”或“口”,位于河流沿岸往往取名临、浦、皋等等。山的位置较固定,水道常有变动和改道,因此研究取名阴、阳、门、口等等地名与水道位置相印证,对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水道变迁很有用。
  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也叫江左,江西叫江右,山左即山东省的别称,山右即山西省的别称,这也是应该知道的常识。
  另外,先秦时以“丘”、“陵”、“阜”命名的地方很多,说明当时因黄河下游的地貌起伏不平,洪水时常泛滥,人们喜欢择高地居住,而这些地方,后代可能不复存在丘陵,说明因黄河或其它河流漫流,已为洪水所夹泥沙淤平等等。这些也无疑是研究历史地理的好材料。
  (2)春秋地名称“氏”、“父”者甚多,可能是指氏族居地,虽然不是说春秋时是氏族社会,但说明当时可能还存在氏族组织的残余,并且一氏居一地的情况还较普遍。两汉以“乡”、“亭”、“聚”命地名,反映了当时的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的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工事有关。唐中叶后内地有“镇”、“集”、“市”等相继兴起,反映了唐以后经济发达。小商业城市兴起;而“场”、“务”等地名则反映官手工业的发达。凡此种种,都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材料。
  (3)古代的地名往往跟着部族的迁徙而迁徙,可根据地名的迁徙看出当时民族由何处迁向何处及其移动路线,又可看出一个时期的民族分布,如汉代许多县都直接以所居族名为名。又古代渤海湾一带地名前常带“不”字,应是古代分布在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从汉代北方许多带“奴”字的地名的语源上,可研究匈奴与这些地区的关系以及证明匈奴与狄系同族;今浙江地方多以“句”、“於”、“姑”、“余”、“无”、“乌”等为地名,与古代吴越语的发语音有关,可根据它研究古代吴越族的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吴与越两国的关系。这无疑是民族史和人类学应注意研究的史料(可参考《谭其骧论历史地名的史料意义》,载《文汇报》1962年2月2月)。
  下面具体的讲一讲查考地名的方法。查考地名,主要是从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入手,然后根据需要,深入一步查考有关专著。
  查考地名的工具书,从狭义的讲有地名辞典,地名素引,地理图、表等等,从广义的讲,则正史地理志、方志和其他地理专著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下面根据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作综合的介绍,就不再一一区别了。
  一、两种查考古今中外地名的辞典
  我们查考地名,或是想知道它的确切方位,或是想知道它的历史演变,若是政区名,还要详细地了解它的分合置废或隶属关系、辖区范围等等。目前这方面的各类工具书很多,可根据需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查找。这里先介绍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辞海》(试行本)第九分册《地理》和葛绥成等编、中华书局1948年再版的《最新中外地名辞典》,这是两种综合性的地名辞典,古今中外地名都可以查。
  前一种辞典所收词目包括地理一般(六二二条)、中国地理(四七二七条)、历史地理(二九七四条)、外国地理(二三四八条)等四类,共一○六七一条。凡习见的地理一般名词术语、国家、行政区划、主要山脉、河流、海洋、湖泊、港湾、岛屿、地形区等,以及我国历史上比较习见的区划、都邑、城镇山川、道路、水利工程等,均可查阅。这是我们今天查考地名首先值得参考的工具书,因为该书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水平收词一万余条,一般较为重要的地名均可查到。当然,也难免有缺点和问题,如三国时著名的赤壁窿战之”赤壁”,该书是这样写的:
  “赤壁(一)山名。(1)在今湖北旧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兵用火攻大破曹军于此。(2)在湖北黄冈县城外,一名‘赤鼻矶’。宋苏轼泛舟游此,作赤壁赋,误为‘火烧赤壁,大败曹军’之处。(二)古地名。在今山西旧河律西北。公元318年刘耀即帝位于此。”
  丁力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对此提出批评意见,认为赤壁山在原嘉鱼县西南(现划归蒲圻县),并指出“东北”说乃是沿袭《辞源》之误。(见《光明日报》1977年10月6日)
  我们核实了一下,发现《辞源》(初版于1915年)、《最新中外地名辞典》(初版于1924年)、《古今地名辞典》(初版于1931年)和《辞海》都说在旧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如果这是确实搞错了,那就说明有些工具书的编制,没有从原始材料入手,而是转相征引,这就很容易以讹传讹。所以我们查考地名时,就要多查几种不同类型的工具书,如查辞典和查地图相对照,甚至再查较早的文献资料,多方面加以核实。我们手边恰好有一本《申报馆地图》和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打开一看,赤壁山是在嘉鱼县西南。所以。1976年开始,《辞海》重新修订、原《地理》分册又分为二册,其中《中国地理》分册即已把赤壁山改写入今蒲圻县境。但问题并不就此解决。吴应寿根据祁道元《水经注》、盛弘之《荆州记》、《文选》李善注以及王象之《舆地纪胜》等文献记载和对三国时的军事形势的分析研究,又否定了丁力的意见,确认古赤壁应是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山在旧嘉鱼县东北、今武昌县境。(见《光明日报》1977年12月15日《也谈赤壁在何处》)而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全图》和最近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赤壁均画入今武昌县境。由此可见,有些古地名比较复杂,不能随便看到某种说法就深信不疑,这是应该注意的。
  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有这样几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上面提到的夏口、武昌都是古地名,绝不能和今地混淆,不能用今天的地图查对。按古夏口即今汉口,武昌即今鄂城,所以东坡在黄冈赤壁,可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若以古武昌为今武昌,再讲“东望武昌”就南辕北辙了。所以碰到古地名一定要查历史地图。如杨守敬《历代舆地全图》,顾颉刚、章巽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以及主要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等单位负责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或者查几种叙述地名历史沿革的辞典。因此,前面讲的用《申报馆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查赤壁,从方法上说也是错误的。这又是我们查考地名时要注意的。
  又李兆洛《历代地理沿革图》谓:“操诗云,‘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则操军实驻黄州。”这是把东坡的追述误认为是曹操的诗句,因此推论黄冈赤壁即三国赤壁。李是清代有名的学者,所编《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大清一统舆图》等都是专门查考地名的有用工具书。尚且会有这样的疏忽,这就提醒我们查考工具书、引用资料务必加以鉴别,不要盲从。
  后一种辞典即葛绥成等编《最新中外地名辞典》,中华书局1924年初版,1940年出版增订本,1948年又再版。共收中外地名二万五千多条,其中本国地名占十分之六,外国地名约占十分之四。收录地名以现代为主,但为便利读者了解近代沿革建置,本国地名自元、明、清以来之州、府、道、县等,以及外国历史上之重要地名,亦均加叙述;大至洲名、国名,小而市镇、关隘、盐场之名,以及名山、大川、矿区、铁路等等,无不择要辑录。末附六表:(1)中国行政区域表,(2)中国省市面积人口表,(3)中国商业都市表,(4)世界面积人口表,(5)英译中国重要地名表,(6)西中地名对照索引。此书地名按笔划编排,对于查考古今中外地名,甚为便利,所收词目也较前者为多,只是观点和材料方面略嫌陈旧。
  以上两种辞典,优点是古今中外地名都可查考,主要缺点是收录地名毕竟有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后者错误较多,所以还必须从不同角度试查其他类型的工具书以作参考。
牛顿:"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9-28
二、中国古代地名的查考方法
  上面介绍的两种辞典可以查考中国古代地名。《辞海》的《地理》分册1976年修订后分三册出版,其中《历史地理》分册当然更是专门查考中国古代地名的工具书。但是它们收的地名太少,查考中国古代地名不能以此为限。为此,这里再分三个方面加以具体介绍:
  (1)查考中国历代地名的辞典、地图和索引
  我们在源流一节的第四部分介绍查考中国地名的四种辞典,特别是后两种即《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读史方舆纪要索引支那历代地名要览》,是查考中国古代地名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前者收录地名近四万条,后者也在三万以上,在新的地名大辞典没有编出来之前,可以说这是我们查考古代地名的主要工具书,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则尤为重要。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偏详于疆域形势的叙述,是历史地理方面的空前巨著,清初著名地理学家刘继庄在《广阳杂记》中誉为“千古绝作”,魏源为此书作序、亦称之为“数千百年所绝无而仅有之书”,可略见其价值。许鸿磐编《读史方舆纪要考证》,对顾氏书有所补充。日本青山定男为顾书编制索引,又一一注明今天的方位,使之成为索引兼辞典的性质,便于检索,功不可没。
  和《读史方舆纪要》一样,清代官修的《大清一统志》,也是有名的地理总志,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集大成的著作。《纪要》地名只收到明代为止,此书收至清代:其内容之丰富,地名之众多,远远超过《纪要》,其功用当然在《纪要》之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帙多至560卷,1934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另附有目录索引,凡书中所有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祠庙、寺观、人物、流寓、烈女、仙释,以及图、表、疆域、分野、形势、风俗、户口、田赋、税课、职官、土产、建置沿革等名目均按四角号码编排,极便检查。
  除上述工具书外,历史地图也是查考中国古代地名极为有用的工具书。
  清末杨守敬所编《历代舆地全图》三十四册,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1906—1911年)杨氏观海堂木刻朱墨套印本。这是历史地图中空前的杰作,但也存在不少错误,特别是在边境各地大都是一片空白,水道迁移也往往有不准确的地方。它可供专业工作者参考,初学则不一定查考此图,而宜查下面两种历史地图:
  一、顾颉刚、章巽编,谭其骧校,地图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这是解放后出版的第一部历史地图集,内容包括我国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的分布图,以及夏商周至清鸦片战争以前各朝代的政区划分、起义、战争、交通、四邻等地图三十一幅,附图十六幅,另有附注及地名索引。不过,在处理国界和少数民族地区方面,此图集存在若干问题,查阅时应注意。
  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等单位协作合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大册,地图出版社1974年起陆续出版。这八册的次序是:(1)原始社会、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2)秦、西汉、东汉时期;(3)三国、两晋时期,(4)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5)隋、唐、五代十国时期;(6)宋、辽、金时期;(7)元、明时期;(8)清时期。此书有对开大本(包括精装本和散装本)、十六开缩印本。今后还准备续编(9)、(10)即清代鸦片战争以后及民国时期的图幅两册。这是体制庞大、内容丰富、考证精详的历代政区地图集,也是我们今天查考古代地名的最为有用的工具书。
  此外,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和《历代沿革表》,杨丕复《舆地沿革表》等等,将历代地名列为表格,颇类地名索引,亦可检查,但总不及前面介绍的地名辞典、地名索引和历史地图方便可靠。
  最后,还有三部书值得我们查考地名和研究历史地理时加以重视,这里简单提一提。第一,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是一部时代较早而有丰富历史地理内容的重要著作,是考证古代地名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杨守敬的《水经注疏》和《水经注图》,则可以作辅佐。另有《水经注引得》(燕大引得17号),郑德坤编,1934年5月出版,分上下两册,以水名、山名、地名、人名为目,目下有注,后注卷叶数,方便查检。第二,南宋末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玉海》附刻,或丛书集成本)。第三,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和《释义辨误》虽然不是研究沿革地理的专书,但其中所释地理部分颇为精审,和《通鉴地理通释》一样,对于今天研究历史地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日本荒木敏一、米田贤次郎等编,同朋舍出版部1976年出版的《资治通鉴胡注地名索引》,可帮助我们查找《通鉴》胡注地名。
  以上三书,一般查考地名不一定用到,但碰到疑难问题需作进一步考证时,应注意利用。
  (2)顺时序查考古代地名
  如果从上面介绍的辞典、地图和索引等等,仍然找不到少数地名,或解答不清楚,还可以试从时间顺序或按地域查考有关工具书和部分地理专著。这里先依时序作简单的介绍。
  《甲骨地名通检》,曾毅公编,齐鲁大学线装一册。此书可查商代地名。
  《左传人名地名索引》,日本重泽俊郎编,弘文馆1935年版。《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包括地理的很重要的参考书。此索引使我们易于查找《左传》地名,了解《左传》关于这些地名的记载和描述、对查考先秦地名很有帮助。
  由于时代久远,记载疏略,先秦地名很难确指今日方位。因此,王应麟的《诗地理考》、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江永《春秋地理考实》、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沈淑《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程恩泽《国策地名考》、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等等专著,对于查考先秦地名也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两汉以后,主要有详载历代政区沿革的正史地理志可以参考。这些地理志,可查新标点本《二十四史》,也可查清罗汝南辑、光绪二十四年广东集古书屋刊印的《历代地理志汇编》。
  有些正史没有地理志,清代以来学者多有补志之撰述。又诸史地理志往往有不少遗漏和错误,后人或有辨析和考订。这些补志或考订文字,多数收入上海开明书店1936—37 年排印的《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又据原版重印),部分收入《历代地理志汇编》和其他丛书中。现将收入《二十五史补编》的这方面著作列表如下,以资参考:
  (续表)
  从唐代开始,除了正史地理志以外,还留存下一些著名的地理总志可供我们查考地名时参考。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是书以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为限,把当时全国十道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四至八到、山川、贡赋和古迹等,依次作了叙述,并有附图四十七幅,置于有关各卷的卷首,称《元和郡县图志》。宋时图已亡佚,故略称今名。这是今天保留下来最古也是编写得最好的一部地理总志。原书佚十九、二十、二三、二四、三五、三六共六卷,另有三卷各扶其半。清严观《元和郡县补志》依原书体例为之补足,有蒲卢学舍刊本及光绪六年金陵书局刊本。又畿辅丛书本有孙星衍辑逸文十卷,张驹贤撰考证三十四卷。另有缪荃孙辑《元和郡县志缺卷逸文》,收入《藕香零拾》。其中,严书和缪书较有价值。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宋乐史编著,约成书于太平兴国时期(976—983年),有嘉庆八年刊本,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此书叙述范围始自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终于“四夷”,大致因袭唐代志书的体例,以当时所分十道为标准,增加风俗、姓氏、人物、土产等门,着重经济文化纪述,丰富了我国地理总志的著述内容,是继往开来性质的北宋地理名著。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乐)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又此韦多载庸以前地志佚文,可补史籍缺略。《四库全书》著录原书佚七卷,《古逸丛书》刊有杨守敬从日本辑回的残存五卷半,商务印书馆据以影印,收入《丛书集成》。又光绪宣统间湘西陈氏刊《麓山精舍丛书》中有陈运溶辑《拾遗》七卷及其所著《辨伪》六卷。《拾遗》可以参考,《辨伪》否定杨氏自日本辑回的残卷似不可据。
  《元丰九域志》十卷,宋王存等编,有德聚堂冯氏刊本,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刊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丛书集成本。这是北宋元丰年间(1066—1085年)的地理书,内容较《寰宇记》简略。其记本朝事,叙述四至八到和各地里数,详备细致,为《寰宇记》所不及。日本嵨居一康编《元丰九域志索引》(中文出版社1976年版)可以利用。不过,原书篇幅不大,目录简明,索引的用处也不是很大。
  北宋欧阳忞的《舆地广记》、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祝穆的《方舆胜览》也可参考。但这些书,偏重史实和人物,从地理方面来说意义较小。又元明清三朝都有一统志的纂修,其中元一统志已佚,今有赵万里校辑、中华书局1966年出版《元一统志》上下两册。原书一千三百卷,规模宏大,然多转引《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和其他宋、元旧志材料,辑本作十卷。据说《关中丛书》等有关《元一统志》的材料,仍为辑本所遗漏。《明一统志》九十卷,李贤等奉敕编,有天顺五年刊本,弘治十八年慎独斋刊本。《大清一统志》前面已重点介绍,从略。
  (3)按地域查考古代地名
  上述各类工具书查不到的地名,可按地域查找各地区的方志。据朱士嘉统计,我国现存方志约有七四一三种,这是极为可贵的文化遗产。一般说来,方志都是当地人纂修,对本地区的沿革,特别是有关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和村寨的记载,比较详备可靠,值得加以重视。若以全国方志收录的地名和正史地理志、地理总志或地名辞典相比,那真不知要多上多少倍,确是我们查考地名极其丰富的知识宝库。
  凡是能预先确知某地名大致属某省或某府州县的,可先查省志或直接查有关府州县志,部分地区甚至有乡志、镇志或村志可供查阅。
  全国究竟有多少地方志?这些方志藏在哪里?可以查朱士嘉的《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1958年修订重版)。这部书的优点是著录的方志比较完备,又注明全国二十多个大型图书馆收藏方志的情况,具有联合目录的功用,缺点是有些书的纂修人和卷数著录有错误,藏书情况也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修订。张国■的《中国古方志考》也可参考。另外,关于边疆地名,可利用邓衍林编、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的《中国边疆图籍录》等工具书转查有关书籍。如晋法显的《佛国记》、唐玄类的《大唐西域记》、宋赵汝适的《诸蕃志》等等,凡涉及边陲和四域的地理专著,皆为是书所收录。
  三、中国近现代地名的查考方法
  中国的版图、行政区划以及全国的山川、村镇的定名,到了清代可以说基本上已稳定,因此,查考清代地名的工具书如赵泉澄的《清代地理沿革表》以及前面介绍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大清一统志》等等,也都可以查考近现代地名,因为这方面时间上的界线本来很难划分。
  凡既可查古代地名,又可查近现代地名的工具书,前面讲过了,这里就从略。现就几种专查近现代地名的工具书,略予介绍。
  《辞海》1976年修订本《中国地理》分册,除了查地理学科的一般名词术语外,主要是供查考中国近现代地名之用,这是首先要查的工具书。
  《中华民国新地图》(又称《申报馆地图》),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上海申报馆1934年4月初版。本地图集的绘制,采用了1,000多个经纬点,参考了实地测量的中外地图八千多幅,是当时出版的最精确的地图。图分总图和分图两种:总图是一些全国的专门性质的地图,如政区总图、地文总图、交通总图以及气象图、语言区域图、矿产分布图、农产分布图等。分图依经纬线分为二二幅,每幅两部,一是人文图,表示省区的划分,居民点的分布,交通的路线等,一是地文图,用分层设色法详示地形高下及河流、海岸等。后附地名索引,按部首排列,另附四角号码及汉语罗马字拼音检字。总之,这是一部非常详细而又比较精确的地图集,收录地名极多,是查考近代地名极有用的工具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编印,并多次修订,其中以1972年本最为详细,收录地名极多,是查考现代地名的重要工具书。又有1974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实即72年本的删简,其特点是图面清晰,地名易找,但不及72年本详备。图后附地名索引,极便检索。到目前,这本地图集的最新版本为1976年版。另有严地的《汉语拼音中国常见地名表(汉、英、法、西对照)》(测绘出版社1977年版)、地图出版社1978年编辑出版的《汉语拼音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地名索引》,也可加利用。
  以上地图,大至省区名称,小至山水、村镇、道路,都可以查找。下面再介绍几种专查县级以上地名的工具书,即《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来荷初的《中国地名索引》和严地的《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
  《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内政部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11版。是书所列行政区域,截至1947年6月底为止。除凡例外,前有《中国行政区域概述》,后有《全国行政区域系统表》、《各省所辖行政区域一览表》、《全国院辖市一览表》、《全国行政区域地名索引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50—1953年,每年刊载于《大公报》,自1954年起由中央人民政府年务部编,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1961年本由国务院秘书厅编。文化大革命初停了几年,后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编。内容主要是全国县、市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人民委员会驻地、区划变动情况、各级行政区划统计数字和县、市以上单位地名索引。下列1977年本(资料收至1976年底)分类目录,以见一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和市一览表。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一览表。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地名索引检字表。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地名索引。
  附录、1977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变动。
  《中国地名索引》,来荷初编,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出版。该书收全国市、县和相当于县级的旗、宗、自治区,以及新设工矿区、省辖区、镇等基层行政单位。所收地名依笔划编排,注明所属省区、经纬度和变动情况。这是我国现代地名索引,作用略同于前述行政区域表。
  《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严地编,测绘出版社1977年出版,1979年修订。收录全国县级以上的地名,以及一些自然地物和居民地的名称,共计三千四百多条。
  此外,清代以来编纂的地方志仍然是查考近现代地名的重要工具书。
牛顿:"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