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591阅读
  • 22回复

《山东临沭山里胡氏专帖》---- 胡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08-02
— 本帖被 南山 从 长汀朱紫胡氏 移动到本区(2022-03-05) —
         

临沭山里胡氏简介
     
           山东临沭"山里胡氏",自始迁祖于洪武年间迁入该地,已繁衍生息600多年,枝繁叶茂,遍布全国,人口已达数十万之众,在苏北鲁南一带可谓望族。临沭山里胡氏始迁祖原籍安徽当涂(今安徽马鞍山市),洪武年间来到东海黄泥嶺(今江苏连云港市开发区黄岭村,明朝在海州以东的云台山一带设立东海县),后又迁入山东省临沭县山里村。明初迁入临沭山里有南北二位始祖,兄居山里窑顶之北称“北始祖”,弟居窑顶之南称“南始祖”。赣榆胡村明朝万历家谱记载:元朝喜战,北方人丁剧减,洪武乙卯年(1375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迁居东海县黄泥嶺,建文壬午年(1402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今临沭山里村)。



目录:
-----------------------------------------------------

01    山东临沭山里胡氏简述

02    新发现:山东临沭“山里胡氏”始祖来自浙江可能是浙江“新安胡氏”分支

03    山东临沭、江苏赣榆两地胡氏家谱研究新发现

04    江苏赣榆全县胡姓都源自赣榆县龙河乡胡村   只有胡村一世祖来自山东临沭山里

05    重要新发现:山东沿海一带部分胡氏的祖先来自江苏赣榆   

06    发现:浙西、皖南“新安胡氏”并非“安定堂”胡氏(临沭山里胡氏使用“安定堂”堂号没有根据)

07    有关安东卫、连云港一带胡氏始祖胡海的讨论

08    赣榆保华堂胡氏 寻祖记


09    九年华诞   一族荣兴  (祝贺《胡氏宗亲网》创立九周年)

10    发现:临沭“山里胡氏”明初从海东黄泥嶺先迁费县方城再迁临沭山里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12 16: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3-25
山东临沭山里胡氏简述----胡灵
[attachment=13791]   [attachment=13789] [attachment=13790]                      
             临沭山里胡氏始祖据老谱记载原籍安徽太平府当涂县,不知何年迁到海东黄泥嶺(所谓“海东”乃古代海州城东面大海之中的花果山、云台山等一带岛屿。元、明时期花果山、云台山还是海中岛屿,古称“海东”,清朝时海水东移,花果山、云台山才和陆地连成一块成为内陆。“黄泥嶺”乃今江苏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乡黄岭村)。据传,始祖乃一木匠,在明洪武初年遇“红蜂赶散”,单身从海东黄泥嶺迁到蘭邑第一村,由于村在苍山和观山之间,故名曰山里(今临沭山里村)。始祖婚于本村戴氏,生五子,居窑顶之北。后又有从海东黄泥嶺来到临沭山里的另一胡姓居在窑顶之南,乃我始祖的本族兄弟。后把居窑顶之北的称“北始祖”,居窑顶之南的称“南始祖”。北始祖子嗣昌盛,枝繁叶茂,南始祖子嗣稀少。今苏北鲁南地区的胡姓多为北始祖之后也。临沭山里胡氏自洪武二年迁入已有642年,繁衍至今有25代之多,散落四方千里,人口数以万计,实为全国胡姓中一巨族也。
    山里胡氏为何在洪武初年由连云港黄泥嶺来到山东临沭县山里村呢?  1368年朱元璋奠基江南,扫除群雄后欲取全国,这是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这年冬天,他派遣大将军徐达、副将常遇春率重兵二十五万人北伐以定中原。徐达驰檄敦谕齐、鲁、河、洛、燕、苏、秦、晋之地投降大明,对仍顺从元帝国者,所到之处“斩草除根”。据《明史•薛祥传》,海州明初就遭到了一场浩劫,朱元璋驸马都尉黄琛,以“海州民乱”为由,滥杀无辜,老幼皆不能幸免,“战乱之地,掳人搡财,鸡犬一空,村庄城邑,多成废墟”。而《明史》中却以“诖误甚众”一句轻飘飘的词语掩盖了一场对海州人民的血腥大屠杀。人祸之后就是“天灾”,江淮地区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百姓吃树皮、草根、稗子,甚至“卖妻鬻子,以求苟活”。流移者众,田土荒弃。(《明太祖实录》)
  祸不单行,天灾人祸之后又是一次大迁民。这次迁民就发生在洪武初年,家谱或口碑中有多种说法,一是“红蝇赶散”,二是“洪军赶散”,三是“红军(君)赶散”。80年代初,我们曾应邀去临沭县地名办参加他们一次地名座谈会。在临沭县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全县已经征集了一百多份家谱。其中三十个姓氏近200个村庄,是在明初洪武年间从云台十八村或海州迁去的。从临沭三大姓氏家谱中提供的资料来分析,袁氏在全县有20个村庄,他们的始祖是“从海州陇西新二里”迁过去的。李蒿科李氏约有40个庄子,“始祖自陇西当路来山东兰(陵)、郯(郯城)之左、苍山之右蒿科村。”“月庄胡氏”、“山里胡氏”由海东十八村黄泥岭迁此。
  至于迁移的原因,家谱中也有所反映。一是“分海”。所谓“分海”实际是明初所实行的“禁海”政策:“片帆不许入海,如敢有私下与诸蕃互市者,必寘之以法。”(《明太祖实录》)。临沭《袁氏家谱》中说:“明初分海一节,始寄居于琅琊郡(临沂)苍山东第一隅。元时籍直隶省淮安府海州居东门首”。二是倭寇扰乱。临沭《英氏宗谱》:“原籍海东当路村,今连云港市花果山乡当路村。大明洪武年倭寇扰乱沿海各处,逃难来山东省郯城县东北”。《英氏始迁祖碑记》:“明中叶倭寇横扰沿海,居民悉令内徙,英氏之始迁祖自海东携家避地,爰宅与此。”三是“红蝇赶散”。或“洪军赶散”。据山东沂水县提供的四五十种家谱记载,洪武初年由海州迁至沂水的几十家,都是因“红蝇赶散”。山东沂水县衢庄《胡氏家谱》记载:“原籍海东黄泥岭,明洪武‘洪军赶散’,居兰山第一峪。”沂水县夏庄《高氏家谱》记载:“我高氏始祖海东野鹊窝(可能是连云区高公岛乡黄窝村)人也。前明之初避洪军迁居夏庄。”原来我们认为迁海,只是迁云台山之民,现在看来明初迁海牵扯到整个海州,包括岛屿与内陆。山东滕氏族谱也有记载。
  家谱亦称家牒或家乘,是封建社会一个姓氏家族的血缘记录,是一个家族的家族史。族谱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是可信的。因为它是用口碑和文字记录了这一家族的时人史料。“红蝇赶散”的后面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段“迁海”的历史在作为信史的《明史》中不会记载的,地方志中也很少涉及闭口不谈。而恰恰在族谱中记录了明初东海“迁海”的史实。
“红蝇赶散”是洪武初年实行“禁海”和“屯田”双重政策的结果。“红蝇赶散”,民间流传是张士诚失败后被杀,死后变成红头苍蝇,四处乱飞,见人就咬,咬着就死,因而人们大搬家,大移民,躲避这场灾难。“红军赶散”,头上裹着红巾的军队,那正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义军头上都裹着红巾,称为“红军”。朱元璋的部队也是如此。“红蝇赶散”、“红军赶散”、“洪军赶散”,都是指朱元璋的头裹红巾的起义军。而它都和张士诚有关。
  张士诚是和朱元璋、陈友谅、方国珍前后起家,是参加红巾军反元的义军首领。元至正十二年起于泰州,称诚王,国号大周,纪元天祐。十七年降元,去国号,二十三年再称吴王。政治中心在平江(今苏州),称东吴。二十七年徐达等破平江,士诚自缢而死。他的地盘最大时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湖北,东到海。张士诚死后,他的余部逃亡海岛,一方面继续与朱元璋为敌,不肯降明,一方面勾结倭寇,抢掠沿海,扰乱边境。为了断绝大陆内部人员与张士诚残部互通信息,接济粮饷,洪武年间实行了空前的海禁政策。更为甚者,强迁沿海岛屿居民去外地,说是为了防倭,实际是断绝内陆人民与张士诚残部的海上联系。这才有以上所言的“红蝇赶散”。“红蝇赶散”是迁海人民对强迫他们离家的头裹红巾的官军的诅咒,“红军赶散”、“洪军赶散”更是对洪武部队所造成的这一场灾难的客观记录。迁海的移民不仅去了临沭,包括莒县、莒南、郯城、临沂、沂水等地都是他们迁入的地方。
      临沭山里胡氏的分布情况。长支之后分布在临沭胡葛庄、赣榆、东海、连云港浦南;次支之后分布在临沭山里、蛟龙湾、泰安,临沭马家峪等;三支之后分布在临沭蛟龙湾、西潘、重沟、青山巷、月庄、庙前、东海县、灌云县等;四支分布在临沭山里、庙前、月庄、轩家庄、姚家官庄、七岔河、胡家岭;五支迁至沂南孙祖村。
   临沭山里胡氏总堂号为“安定堂”,由于年代久远、支系林立,不少分支自立堂号。三支之后临沭重沟胡氏乾隆年间自立“威德堂”,四支之后临沭轩家庄胡氏自立“无欺堂”,五支之后山东沂水县孙祖村自立“南沂堂”,长支之后赣榆部分胡氏自立“保华堂”。
       光绪19年在临沭山里续过一次谱,1962年临沭山里重新续谱,续的字辈是 :  云、守、文、德、怀、顺、尊、芳、矩、运、宝、洪、业、尚、绍、先、芬    。   临沂山里胡氏自古以来无高官、无富商,无爵位、无封号,历朝以来外出逃荒者居多,是一寻常之族也。长期以来由于族人散居者众、过问家族之事人少,致使谱牒混乱、字辈不明、来源不清,更由于“文革之乱”家谱尽失,族人更是尊幼不分、迷惑难解。


临沭山里始祖碑文:   
            始祖諱失 ,明洪武時自東海黃泥嶺來此第一嶼村居焉, 婚於本村戴氏, 生五子, 名諱失考。 塋在第一村西與始祖墓相去不遠,今呼為五祖林。長支衍至康熙年間乏嗣無傳,後聞葛莊是也。二支居第一村後頭;三支居西盤、蛟龍灣、重溝;四支居第一村前頭、軒家莊、廟前、官莊、籰莊;五支居沂水孫祖村。此皆登諸譜牒徵信無疑者,其他星羅棋佈未易詳數,凡我族人服疇食德、瓜瓞綿延,敬立貞珉以序宗派庶,水源木本百世可知云。
         十八世孫邑庠生壽椿敬書  
十九世孫大學生宗峩二十世孫逢源立石    
大清光緒十九年歲次癸巳清和節中澣之吉



临沭山里1962年立五祖碑文:    
         明世系,收族裔,所以尊尊親親也,然欲行之於久,又在誌諸石乎?
吾  始祖自明初由海東黃梅嶺(實為黃泥嶺)來此,迄今歲計六百年,世計廿余代,族繁支盛散居四方,遠及千里故無所悉,鄰封僻壤亦難周知。聞無及近易疏,久易失,忘其本,而尊尊親親之義泯然矣,又何達焉?
吾族祖  會等族望為不歿其義,爰儀族衆樂資立二世  五祖墓碑凡五,並將各支後裔附諸左,而昭世系庶、瓜瓞綿延不忘其所由生也,而尊尊親親之義以可達矣!

              公暦一九六二年九月     上  浣     毂旦                                                                                                                        

                                                                                                                                      

                                                                                                                         江苏  连云港        胡灵

                                                                                                                             2013年3月26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3-27
明初临沭地方迁民史


    临沭县现辖537个村庄,其中明代立村的324个,清代建村的118个(1) 。明初立村的达60%
以上。在地名普查工作中经查阅史料,寻访故地,终于弄清了临沭一带立村较晚的来龙去脉。
    临沭一带属龙山文化区,历史上虽属古州郡县之边陲,但城邑、村庄较密,蒙古贵族入主
中原建立元朝,实施暴政,靠武力征服汉人,累至元朝末年,形成地旷人稀的局面。《明史》
称“苛政猛如虎,徭役重如山”、“山东连歉,民不聊生”,致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至正十
一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聚众十万人,红巾裹头,号称红巾军,攻城破寨,驰骋黄淮流域,
几乎三分天下有其二,先后与统治者抗争达十三年之久。其中由毛贵率领的起义军,自元至正
十六年(1356年),就转战山东一带,曾率领东路北伐军两次经过山东,一直打到大都附近之
通县。所以山东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乱之地鸡犬一空,村庄城邑多变成废
墟。据《明史》记载元末明初“山东、北平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蓁莽之地,土
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加之自然灾害,如水、旱、蝗、瘟疫、地震等连年不断,这
就造成山东地旷人稀、“荒无人烟”的史实。
    明初,朱元璋对天下来朝之府州县官说:“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生息(《明
史·本纪》)。”为此,他采取的安邦定国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实施宽、狭乡之间移民的办
法,即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民于人烟稀少的地区。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太祖至成祖间,屡
徙山西、浙江民于河南、山左(即山东)。”又据《明史》记载朱元璋颁诏从山西迁民于山东,
始于洪武四年,“徙山后(指山西、河北及内外长城之间地区)民三万五千户于内地。”《明
史·本纪》载“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山东。”又,“成祖核太原、平阳、
泽、潞、泌、汾州,令其丁多田少和无田之家分其丁田,以实河北、山东。”上述是从山西往
山东迁民的史实,但据对临沭一带族谱碑碣的考查,这里从海东⑵当路⑶迁民者更多,这是由
临沭一带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从山西洪洞县迁民

    元末,山东几乎成了“无人区”,而山西凭借天险屏障,多次战乱均未波及,加之镇守山
西的蒙古族名将察汗贴木儿和其子扩廊贴木儿统治严厉,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生产得以发展,
生齿日繁,成了人稠地狭的地区。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均衡人口分布,发展生产,恢复中
原经济,富国强兵,采取了移民措施,首迁山西之民于山东。当时的移民机构就设在洪洞县广
济寺内,所有移民均在此集结。寺内有棵大槐树,移民们临行前在树下倾诉离恨别情,或者以
志不忘其本,故临沭一带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等迁
居的记载。旺南庄《王氏族谱》载“我王氏一族传籍山西洪洞县,明至山东莱州府胶州,历有
年所……后迁旺南庄”;西日晒《付氏族谱》载“吾族始起于版筑间,籍山西洪洞县,明代遭
元季之乱,由虞虢徙鲁”。其他诸如曹界前《曹氏族谱》,周庄《贾氏族谱》,都有从山西洪
洞县迁此定居的记载。据调查统计,临沭一带从山西移民的有李、王、曹、贾、刘、付等姓氏,
分居二十多个村庄,民谣:“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山东琅邪人张守仁有诗一
首,把山东和山西紧密联系起来,抒发了思乡寻根之情。诗云:“危楼翘首望西方,旧事重提
到古场,五百年前人去国,二千里外客思乡。霍峰遥共文峰秀,汾水知如沂水长。万劫不离大
槐树,春风秋雨几沧桑。”

                                  从海东当路迁民

    查本县碑碣家谱,明代立村的324个村庄,从海东当路迁来立村者达120多个。夏庄《高氏
族谱》载“我高氏始祖前明之初由海东卜居于郯之夏庄”,现分居20多个村庄;山里村《胡氏
始祖墓碑》称,“吾始祖洪武时自东海黄泥岭来此第一峪村(山里村前)居焉”,至今二十三
世,分居14个村庄;黄峪《李氏族谱序》载“吾始祖来自海东当路,据传因在元末明初事关红
蝇作疫被迫外出……,始祖李大公迁于山东沂州府兰山县夹谷山西大黄谷峪”,现分居12个村
庄;吴家月庄民国十四年《重修族谱序》,王山头《王氏族谱序》、杨楼杨氏、沙窝孙氏、白
旄刘氏、卢官庄卢氏、季岭季氏等二十多个姓氏族谱、碑碣都有从海东移民的记载。
    明初,海东“倭患”经常发生。《筹海图编》记载“倭患”仅洪武年间就达七次之多。朱
元璋深恐危及明王朝的统治,下令“寸帆不准下海”。这一禁令使沿海岛民无法谋生,沿海商
民无由致富。逼迫之下,他们“市通寇转为商,市禁则转商为寇”。此令越禁越乱,进而采取
“裁海政策”,即岛民一律迁往内地。《云台山志》载“沿海一带地方将各岛所说村庄俱令迁
移内境,云台山以向在海中,一并禁为海外……”当时,临沭一带地旷人稀,离海东云台山尤
近,因而海东十八村之民多迁至临沭一带。当路村靠近内地,是进出云台山的必经之地,故成
为十八村民的集结地。所以族谱碑碣中的记载是查之有据,言之可信的。
    综上所述,临沭一带在历史上曾是繁荣富庶之地。城邑村庄星罗棋布;元朝末年,兵连祸
结,民不聊生,或死或徙,十室九空。明王朝为医治战争的创伤,发展生产,恢复中原经济,
采取移民政策,故从山西洪洞县和海东当路十八村两处迁来大量的移民立村定居。这就是临沭
一带立村较晚的史实。

注: (1)此处为1980年第一次临沭县地名普查所得数字。
(2)海东:指连云港市云台山区沿海一带半岛或岛屿。
(3) 当路:村庄名。《隆庆海州志》载:当路村,“东海城北十里,汉邹衍乘驴游学至此,
憩豆田旁。豆被他畜先食。主诬衍驴,与辩弗信。遂剖驴视之,果非。”因得名挡驴村,后改
称当路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9-16
:山东临沭山里胡氏
[attachment=16034] 临沭山里胡氏宗群325106143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8-02
新发现:山东临沭山里胡氏始祖来自浙江可能是浙江“新安胡氏”分支
                                                                   江苏连云港     胡灵
                                                                                  
                                                                        2015年6月24日

  山东临沭山里胡氏,自始迁祖于洪武年间迁入该地,已繁衍生息600多年,枝繁叶茂,遍布全国,人口已达数十万之众,在苏北鲁南一带可谓望族。苏北、鲁南各地“山里胡氏”明、清时期修订的家谱皆记载始祖原籍安徽当涂(今安徽马鞍山市),洪武年间来到东海黄泥嶺(今江苏连云港市区东部中云乡黄岭村,明朝为海中岛屿归东海县管辖),后迁入山东省临沭县山里村。通过临沭胡氏家谱研究发现,当时从黄泥嶺迁居临沭山里共有兄弟二人,兄居窑顶之北称“北始祖”,弟居窑顶之南称“南始祖”。北始祖先到,南始祖后至。山里北始祖后人的家谱上是这样记载的:“始祖原籍安徽当涂,在明洪武初年遇“红蜂赶散”,单身从海东黄泥嶺迁到蘭邑第一村,由于村在苍山和观山之间,故名曰山里。”光绪19年立的北始祖墓碑记载“始祖讳失,明洪武時自東海黃泥嶺來此第一嶼村居焉”。

          与临沭县紧邻的江苏赣榆县龙河胡村家谱中记载的更为祥细,其文如下:“元朝喜战,北方人丁剧减,洪武乙卯年(1375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迁居江苏东海县黄泥嶺,建文壬午年(1402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今临沭山里村)。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吾祖讳圣汉出身士武,迁居江苏赣榆县距今五百有数十年。子孙繁衍,毗居南北,赣榆、日照、东海、灌云是也。”原谱最早修于明万历23年,康熙年间重修,因此可信度极高。

一、临沭山里胡氏始祖“迁民北方”的历史背景

         我们通过查找历史资料,发现洪武年间确实发生过“南民北迁”的移民潮。文献记载:由于元朝统治者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蒙元统治者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基本上已是十村九空、赤地千里。明朝刚成立时,朱元璋就开始了移民工作,数次往安徽、河北、北京等地小规模移民。当政权稳固后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馀户,往耕临濠(安徽凤阳),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  “众屡徙浙西、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地。”  官方调查资料记载,苏北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整族地"奉旨"迁来的。其中一族坐的是包铁头大船,后人在涟水、淮阴"九朱"中以"铁船头朱"加以区别。涟水孙氏、张氏,灌南汤氏,以及金湖等地约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又据民国《泗阳县志》载,元末明初 ,由苏南迁来的有翁、朱、卢、吴等25氏族,其中由苏州迁来的有21族。

  查阅明史发现,明初有据可查的大小移民约有十几批,规模较大的主要有: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在命大将军徐达挥师北伐中原的同时,下令迁徙苏州府富民充实濠州(今安徽凤阳),明初移民运动,由此拉开”红巾赶散“的序幕。
       洪武三年(1370)五月,在河南设立司农司,议计民授田,负责移民垦荒事宜。六月,以苏、松、嘉、湖、杭五府地狭民稠,而皇明发祥地临濠地多闲弃,迁五府无田贫民四千余户往耕。

     洪武四年(1371)三月,移山后之民一万七千户到北平耕种。六月,复徙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户、十九万七千二百人入籍北平各处卫所和州县。不久,移徙沙漠故元遗民三万二千八百六十户到北平开荒种田,分别落户于大兴、宛平、良乡、固安、通州、三河、武清、蓟州、昌平、顺义等地。

     洪武九年(1376)十一月,移山西及北直隶真定等处民无产业者,往凤阳垦田。

     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元将何真所部降民二万四千四百余人到泗州屯垦。

     洪武二十年(1387)十月,命湖广常德、辰州民有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耕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八月,移山西泽、潞二州贫民往河南就耕。

     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迁苏、松、杭、嘉、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到滁、和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开荒(给官钞,户30锭使备农具)。九月,召募山西地狭民    稠府州县之民,赴北平、山东、河南土旷人稀之地耕作。

     洪武二十四年(1391)七月,命户部籍浙江等省、应天诸府富民一万四千三百余户,悉徙其家,以实京师(南京)。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移山东登、莱诸府民贫无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赴本省东昌等处编籍耕种。

           上列至正二十七年十月至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的十几次移民中,有户口数据可考者七次,如按每户五口推算,合计移民人数共有五十九万零三百七十五人。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明朝早期的移民是纯粹的军事、政治性移民,而真正大规模的经济性移民是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的,这主要是因为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宽乡迁狭乡”的建议。明史记载“太祖时徙民最多”,太祖以后,移民垦荒运动仍继续进行。

二、对临沭山里胡氏迁移时间和迁移地的考证

         从江苏赣榆龙河胡村的家谱记载可知,洪武乙卯年(1375年即洪武八年)朝廷开始下令迁民北方,因此说山里始祖是在洪武已卯年以后开始迁移的。从明史中洪武年间的几次移民记载来看,洪武乙卯年(1375)以后从江南往江北移民只有“洪武二十二年(1389)四月,迁苏、松、杭、嘉、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到滁、和二州等地开荒”这一批。而这次移民的路线确恰恰就经过“当涂县”。因为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就在当涂县的北岸,所以由江南到滁、和二州必经过当涂,而其他几次“南民北移”路线都不经过当涂。因此可以推断山里胡氏始祖是在洪武二十二年这一批开始北迁的。
               那么,山里胡氏始祖的原住地就在当涂吗?本人查遍明史和地方史志,从未发现明初有从安徽移民的记载,更没有从当涂移民的记载。资料显示,明初安徽是移民的移入地,而不是移出地。因为安徽在元末时期是农民起义军与元军作战的主战场,而当涂又是元朝太平府所在地,是南北隔江对峙的战略要地,当涂也是朱元璋在西线与陈友谅作战的前沿阵地,因此元末明初在此发生过多次重大战役。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常遇春大破元军守将朱亮祖;花云力守太平府死战来敌陈友谅,最终城破被杀。因此说当涂受战乱破坏最大,人口减员最多,所以明初是不可能从这个地方移民的。因此推断当涂只是明初移民过江的一个集散地和临时居点。
            
        从上面分析可知,山里胡氏始祖最有可能是从“苏、松、杭、嘉、湖、温、台”几地来到山东,但从地图上看,苏、松、嘉三府要到达滁、和二州是不会从南京西面当涂过江的,如果这样走他们要绕很大的路程,他们肯定会选择从南京东面渡口过江的。只有浙江的杭、湖、温、台几处移民才会由当涂过江到达滁、和二州,因为这样走对他们来说距离最近。因此说临沭山里胡氏始祖来自浙江杭、湖、温、台一带可能性最大。

        我们在调查中 发现,山东费县张里庄利渊村胡氏民国时期修订的家谱是这样记载的:“吾胡氏先代于元末兵变昆仲四人由浙衢联袂外出渡江,后我长支祖以课读侨居皖省者数十年,嗣后移居费之南张里庄,迨清雍正元年第一次修谱时名讳已失,故以二世宗礼公为世祖;二支祖禧公经商费城俊业鸿发遂奠厥居,今称南当铺者其故宅也;三支祖侨居临沂县之苍山(该支就是临沭“山里胡氏”);四支祖初居兖州府,其后则散居兖州各县地。”  不管此谱记录是否准确,但它是山东所有胡氏家谱中唯一一个把祖籍与浙江联系在一起的文字记录了,而这一记录与明初移民的历史背景恰恰吻合。后来费县张里庄胡氏上世纪90年代新修的家谱上记载的更为具体:“明初先祖兄弟四人从浙江衢州开化县胡坑村北上过江来到山东费县。”他们进一步把先祖的原居地确定在浙江开化,从大方向上来看他们的记载还是接近历史事实的。

         本人曾亲自到“东海黄泥嶺”(江苏连云港中云乡黄泥嶺村)进行调查,发现黄泥嶺是一个小山丘,明代时为海上小岛,村里至今有胡、金、何、郑四姓在此居住。据村里胡姓老者介绍,四姓明初时可能是一起迁来的,最早胡氏居山顶,金氏居海滩,所以此地一直流传有“猢上山、金下滩”之说。本人在金氏祠堂看到“金氏祖源”中这样记载:金氏始祖是元末明初从浙江仁和县(今杭州)迁来的。因此推测他们几姓当时极有可能是同坐一条船过来的。
    
三、对临沭山里胡氏始祖迁移路线的考证

        从以上分析可知, 临沭山里胡氏始祖是从浙江迁来的。那么他们是怎样来到山东临沭的呢?我们可以对当时进行一次情景再现。洪武二十二年(1389),在朝廷强制移民政策的胁迫下,浙江百姓整族、整户往江北迁移。他们成群结队、拖儿带女从浙西进入安徽,然后来到长江边的当涂县等待过江,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江北对岸的滁、和二州。但由于渡船稀少、人数众多(移民人数多达十几万),一年半载难以渡完,于是官府安排移民就地安营扎寨,以便分批转运。这样有的移民在当涂一住就是几年,所以部分移民后人就把当涂当作他们的祖居地了(如沂水孙祖村胡氏来自临沭山里,他的家谱就只记载“祖籍原海东十八村”,而不记载始祖原先是从当涂来到海东十八村)。后来由于滁、和二州移民人数已满,于是官府决定把剩余的移民用船运往山东各地。于是他们乘坐官船沿长江下东,到扬州后进入运河北上,过淮安进入黄河向东入海,然后向北航行至海州云台山一带海岛登陆,官府将他们临时安顿后再分批往山东各地。
       连云港学者曾经在社会调查时发现山东鲁南地区十几个县中不少居民的家谱上都记载其祖是明初从海州东海云台十八乡迁来的。   如山东临沭袁氏始祖是“从海州陇西新二里”迁过去的;临沭李蒿科李氏始祖来自海州当路; 山东日照南部、莒县南部崔氏、滕氏、唐氏等来自江苏东海当路村;《日照海曲陈氏家谱》载:“吾太始祖母自东海戴村迁居山东照邑”;江苏赣榆郑氏家谱记载始祖明初来自海州云台山宿城;赣榆董氏家谱记载始祖明初始祖来自东海云台十八村大村;山东五莲县孙氏在明洪武年间来自江苏海州十八村的当路村;蒙阴县垛庄镇北庄刘氏,明初由江苏省东海(原云台山一带)迁徙而来;山东滕氏、徐氏家谱都记载老祖明初从海州东海迁来。此调查结果令学者们大为惊讶,他们认为明初云台山一带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口,因此推断云台山一带海岛是官府从江南往山东移民的临时集散地。
      ( 据传在移民分配中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即兄弟、父子不能在同一地方居住,以防大姓欺负小姓。这样就造成了父子分离、兄弟各奔东西现象。年老的、年幼的因不能远行就留住在海岛,所以现在云台山一带仍居住不少移民后人。本人推测,山里北始祖可能是进岛后第一批被分配到临沭山里,南始祖是几年后才被分到临沭的。后南始祖传至四世有一支从军抗倭驻赣榆龙河盐仓城,退役后就地安家,赣榆胡姓多出于此。)


四、临沭“山里胡氏”有可能是浙江“新安胡氏”分支

             纵观全国胡姓,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大支派:安徽“华林胡氏”(开基始祖南朝刘宋时的壮侯胡藩);安徽“清华胡氏”(始祖唐末常侍公胡学);浙江“新安胡氏”(始祖东晋新安太守胡育);绩溪”金紫胡氏“(始祖东汉司徒太傅胡广);福建“钓鱼翁胡氏”(始祖主簿翁五代时期入崇安);江西赣州“霸公胡氏”(始祖南唐通奉大夫胡公霸);湖南“麦田胡氏”(始祖南宋胡汉清)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临沭山里胡氏最有可能来自浙江,而浙江诸地中又最有可能来自浙西,因为多种文献记载 明初“众屡徙浙西、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地”,而且苏北鲁南不少姓氏家谱记载始祖明初来自浙西、徽州一带 (江苏赣榆“瑞雀堂”朱氏家谱记载始祖明初来自浙西徽州一带是“新安朱熹“之后。赣榆鲍氏家谱记载明初来自徽州)。而浙西是“新安胡氏”的发源地,“新安胡氏”始祖是东晋新安郡太守胡育,当时东晋新安郡下辖今安徽的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浙江的建德市、淳安县、遂安县。郡治在今浙江淳安县威坪镇,具体位置在淳安县城正西偏北三十公里处。遂安县县治在今淳安县西南三十公里处的姜家镇。而费县家谱记载的衢州开化县胡坑村东晋时隶属新安县和遂安县。因此说山里胡氏始祖可能是来自浙西“新安郡”一带。
       山里胡氏早期没有堂号,说明山里胡氏始祖老家就没有堂号,而浙江“新安胡氏”恰恰也没有堂号,这方面两处有共同点。“新安胡氏”资料记载:“新安胡氏远 祖可以追溯到东晋新安太守胡育,原籍青州,五胡乱华时胡育夫妇背井离乡渡江南下,晋成帝咸和初年,得到提拔,担任新安太守。胡育共生有5子:胡隽、胡猷、胡杰、胡温、胡硕。 新安胡氏下传至六世,生六世祖胡明星(字太白),在梁朝担任太常卿,后代尊称他 为太常公。太常公世居新安横岗,生有七子。次子胡文焕生有3子,其长子胡圮在舒州为官,成为皖山派始祖。在新安胡氏11派中,太常公长子胡启元为礼门、前门、堂头三派祖;太常公次子胡 文焕为遮村、歙邑上路、安庆皖山三派祖;太常公四子胡钰为循良、潭口两派祖;太常 公七子胡居仁为上门派支祖。太常公其余 3子情况如下:第三子胡晟入赘于谢侍郎, 迁居扬州。第六子胡公瑞入赘于裴氏,迁居豫州。第五子胡远生有3子:长子胡浑、 次子胡默、季子胡静。三子后代另迁他乡,无从稽考。”  “新安胡氏”有整族迁移他乡下落不明支派,而临沭山里胡氏恰又是从浙江整族迁移而来,机缘巧合、严丝合缝。另外新安胡氏那么大的家族整体迁移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不是官府强迫谁能做到让整族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背井离乡流落在外呢?所以山东临沭山里胡氏极有肯能是“新安胡氏”迁走的一族。

                                            联系方式:电子邮箱gyhuling@126.com


                     浙江移民往江北迁移路线图



              浙江移民从安徽当涂县到海州云台山水路迁移路线图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27 08:3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8-03
  山东临沭、江苏赣榆两地胡氏家谱研究新发现
                          
                               
一、赣榆龙河乡胡村胡姓不是临沭山里北始祖之后应该是南始祖之后
        
        本人为了探究青口胡氏“保华堂”堂号的来源,2013年“五一”期间意外打听到赣榆县龙河胡村居住大量胡姓,所以专程前往调查。通过了解,胡村人自称胡村一世祖是山里北始祖四世(山里共有南北两个始祖),62年山里续谱时与我们青口胡姓同列为北始祖长支之后。当地胡姓告诉我们祖坟有一古碑,字迹已风化难辨,后又根据家谱记载重刻了碑文。于是在族人引领下我们来到墓地,见石碑已严重风化,其碑文如下:“先祖胡大公讳圣汉,原配舟山氏,考蚍87(83)岁,善终,合葬于盐仓城东壬山丙向。二弟圣江、三弟圣海北往音杳。居兰山县第一峪村,家贫,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千岁帅麾下为副帅,征倭十四年,明景泰二年平倭居盐仓城落籍胡家村,生三子宗青、宗近、宗是。立碑于万历23年,祖碑年久字迹不清,今有胡家村胡氏老祖及后裔众子孙于2010年重新修复。”
        
         由于发现资料相当珍贵,所以几天后我们又到胡村查看家谱,当地同姓领我们来到村里掌管家谱的老者家中,老者名叫胡秀作,已80多岁,明白我们来意后带我到内房取谱,我从一箱约30多册家谱中拿出两册首本查看,发现家谱中从一世祖至今所列各辈皆名讳完整、婚配子嗣清楚、墓葬位置明了,是一部罕见的、完整规范的家谱。询问建谱年代,老人说老谱建于万历23年已毁于“文革”期间,后又从各支系谱牒中汇编而来,编修后的新谱与老谱无大差异。由于此谱建立年代较早且非常规范完整,因此说可信度极高。在开谱序文中发现一段文字颇有价值:“元朝喜战,北方人丁剧减,洪武乙卯年(1375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迁居江苏东海县黄泥嶺(今连云港中云乡黄泥嶺村),建文壬午年(1402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今临沭山里村)。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吾祖讳圣汉出身士武,迁居江苏赣榆县距今五百有数十年。子孙繁衍,毗居南北,赣榆、日照、东海、灌云是也。”后又看到家谱中关于一世祖圣汉公的介绍:“一世祖讳圣汉,原配浙江舟山祖氏,生子三:宗青、宗近、宗是。祖居兰山县第一峪村,家贫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于戚帅麾下,征倭十有四年,荡平,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退居戍地盐仓城,落籍立园于城东,暨今之胡家村,寿高八十七岁,善终。合葬东门外壬山丙向,戒时偕二弟圣江三弟圣海北往音杳。”从这些文字记录中我们得到这样一些信息:胡村一世祖来自临沭山里,一世祖的始迁祖是洪武乙卯年(1375)从安徽当涂县被朝廷强行迁移到东海黄泥嶺,在黄泥嶺生活了27年后于建文年间(1402)又迁居到临沭山里村。我们把这些信息与临沭山里的资料对比后发现,两地记载的始迁祖从黄泥嶺迁到山里的时间不一致,山里光绪十九年所立的“始祖碑”记载:“始祖諱失 ,明洪武時自東海黃泥嶺來此第一嶼村居焉”;临沭蛟龙湾、胡葛庄家谱记载“始祖乃一木匠,在明洪武初年遇红蜂赶散,单身从海东黄泥嶺迁到蘭邑第一村。” 无论是始祖碑上还是临沭家谱中都明确记载始祖是明洪武年间由黄泥嶺来到山里第一峪村,那么赣榆胡村家谱为什么记载是明朝建文年间由黄泥嶺来到山里第一峪村呢?由此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赣榆胡村的始祖和山里的始祖不是一人。赣榆胡村的始祖又是谁呢?我们来看一下临沭蛟龙湾和胡葛庄家谱中的资料,蛟龙湾和胡葛庄家谱记载:“始祖在明洪武初年遇红蜂赶散,单身从海东黄泥嶺迁到蘭邑第一村,由于村在苍山和观山之间,故名曰山里(今临沭山里村)。始祖婚于本村戴氏,生五子,居窑顶之北。后又有从海东黄泥嶺来到山里的另一胡姓居在窑顶之南,乃我始祖的本族兄弟。后把居窑顶之北的称北始祖,居窑顶之南的称南始祖。”由此可知,北始祖先到山里定居,南始祖后到山里定居,两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从迁入时间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赣榆胡村的一世祖应该是南始祖之后。
        
         1962年山里续谱时把赣榆胡姓都列为北始祖长支之后是否正确呢?1962年由山里北始祖二支发起续谱活动,山东、江苏两地胡姓皆应邀参与,由于各地族群众多,大多不知来源,给支系划分和辈分断定带来困难。山东临沭各支胡姓的家谱都相对完整,支系分布也比较清楚,唯独赣榆大部分胡姓对家族渊源不知其祥,只知老祖来自山里,但山东临沭各地(二支、三支、四支及五支)胡姓家谱都没有记载其祖上有到赣榆之说,因此就把赣榆胡姓统统列为北始祖长支之后,其中包括赣榆胡村。通过广泛的家谱研究,我认为当时此举多有不妥,且看北始祖碑文:“始祖諱失 ,明洪武時自東海黃泥嶺來此第一嶼村居焉, 婚於本村戴氏, 生五子, 名諱失考。 長支衍至康熙年間乏嗣無傳,後聞葛莊是也。”碑中明确记载长支衍至康熙年间已乏嗣无传。至于后面为什么还缀上一句“后闻葛莊是也”,据当地族人传说光绪十九年续谱时都认为长支无后,后来胡葛庄人听到山里续谱就自己找上门来认祖,最后就把胡葛庄列为长支之后。从这里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光绪19年山里续谱时北始祖后裔中本来就没有胡葛庄这一支,胡葛庄之所以前去认祖,因为他们只知道老祖来自山里但并不知道是山里的南始祖还是北始祖。由于其他各支谱系都明朗清晰无法接入,所以就把胡葛庄接在已经认为乏嗣无后的绝支上。始祖碑上之所以把“長支衍至康熙年間乏嗣無傳”和“后闻葛庄是也”两句相互矛盾的话都记载在碑文中,说明是当时参加续谱的北始祖族人对胡葛庄是否是长支之后心存疑虑、不敢确定留下的一个悬念。胡葛庄家谱研究者胡顺增在其家谱中撰文提出疑问,从繁衍的代数和人口的数量推算,胡葛庄胡姓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清康熙年间由山里迁来的长支之后,而真正立祖时间应是明初的景泰年间1450年左右(胡葛庄至今已繁衍25代,按25年出一代人计算,应该有约560年的历史。以前家谱记载是康熙年间从山里迁到胡葛庄,而康熙年间距今只有300年历史,不可能繁衍出25代人),从而证明胡葛庄是康熙年间山里长支毛老爷之后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说北始祖长支传到康熙年间确实是乏嗣无传了,石碑的记载还是客观谨慎的。                    

二、赣榆“保华堂”胡氏来源于龙河胡村
        
        中国自古各姓氏家族都有堂号,堂号实际就是祠堂号,祠堂号是一个姓氏和家族血脉传承的标志和印记。堂号不仅用在祠堂上,还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厅堂和礼簿上,有的还用在日常用品如斗、口袋、钱袋、灯笼等物品上。有的以祖先发源地为堂号,有的以伦理规范为堂号,有的以祖先功业勋迹为堂号,也有的以祖先科举功名为堂号等等。通过对江苏、山东各地山里胡姓的调查,发现山东、江苏各地的大部分山里胡姓在62年以前都没有堂号,只是62年山里组织续谱时从书本上得知全国胡姓堂号是“安定堂”,所以也就跟着把山里胡氏堂号定为“安定堂”(参加过62年续谱的山里二支19世胡生玺口述),从此各地山里胡氏都以“安定堂”为堂号(此堂号源于西汉时期胡氏先祖受封于甘肃安定郡)。赣榆青口胡氏代代相传来源于山里,但近200百年来所打的堂号却是“保华堂”与其他各地山里胡氏的“安定堂”不同。后来我们到临沭山里寻祖时提出我们的堂号,山里胡氏皆不承认有“保华堂’一说,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到山东、江苏等全国各地调查,发现只有江苏赣榆的门河乡官庄、墩尚镇胡桥西庄和青口镇三处胡姓是“保华堂”堂号,其它各地都没发现有此堂号,此事颇感蹊跷。我们分析堂号中的“保华”二字含义,认为“保华”肯定与保卫中华有关,猜测是不是后人为了纪念其祖上保家卫国的功绩才把堂号定为“保华”二字呢。那么胡氏哪个老祖在历史上参加过御敌保国的战争呢?查遍历史,发现与外族入侵者作战的胡氏人物只有两人:一个是南宋宰相赣榆人胡松年,率兵抵抗金兵南侵;另一个是明朝兵部尚书抗倭英雄胡宗宪。但查证二人在赣榆境内都无后裔,此事又陷入谜团。后意外打听到赣榆龙河胡村一世祖墓碑上记载曾跟随戚帅抗倭,于是我们就立即开车前往龙河胡村调查,果真发现胡村一世祖墓碑记载有抗倭保华的经历,大喜过望。从碑文中我们得到了三个印证:一是胡村一世祖来源于临沭山里,而赣榆三处“保华堂”胡姓都世代相传祖上来自山里;二是胡村一世祖戎马十四年,从浙江到山东沿海各地抗击倭寇保卫国家,可谓九死一生,正应了“保华堂”“保华”之意;三是胡村一世祖落籍赣榆时是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而三处“保华堂”胡氏老祖最早落户的年代经推算只是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比胡村一世祖晚200来年,保华堂胡姓源于胡村在时间上是相承的。因此说保华堂胡姓来源于龙河胡村是有充分依据的。
        
         青口、门河官庄和胡桥西庄这三者“保华堂”胡姓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经查证,青口胡姓于180年前的道光年间迁居该地,至今共繁衍八代,近200百年来只知堂号不知来自何地。幼年时常听上辈人说老家是临沭山里,父辈是九世我辈为十世,但不知是从哪辈算起。后来按临沭山里排辈父辈又定为二十一世、我辈为二十二世,都颇为诧异。后闻门河官庄、墩尚胡桥西庄的胡姓堂号也是“保华堂”,于是追踪考证这两处“保华堂”的渊源。发现门河官庄的家谱上有我祖“开太公”的名讳,此名与我家祖传物件上留的印记“开太”二字相吻合,且官庄家谱续到开太公后就断文悬笔没有下续,与我祖相接正好合适。开太公在官庄家谱上为五世祖,按辈分推算,传到父辈正好九世传到我辈正好十世,与历代相传的辈分严丝合缝准确无误。这就证明了青口胡氏源于门河官庄是确信无疑的。
        
        门河官庄的始祖又是哪里来的呢?从其家谱上看,门河官庄一世祖是山里排序的十三世祖,谱中记载一世祖来自临沭胡葛庄,推算至今已有320年历史了,应该是清朝康熙年间迁来的。后研究胡葛庄家谱和官庄家谱发现,官庄一世祖被接在胡葛庄的十一世祖上,与官庄一世祖是山里十三世祖身份整整差了两辈,中间又经过垫辈处理结果还是相差一辈。询问官庄掌管家谱的几位族人,他们个个对此都茫然不知。据官庄九世全德公讲,62年到临沭山里续家谱,官庄被划在胡葛庄之列,此谱是62年胡葛庄来人帮助修订的。一下豁然开朗,门河官庄接在胡葛庄是错误的,因胡葛庄13世没有接口,所以就把官庄接在葛庄11世的绝支上。从堂号、地理、辈分、人脉来看,官庄都应该接在龙河胡村,龙河胡村十三世祖有十七个,具备外迁的数量条件,而胡葛庄13世祖才有七个(包括官庄有疑问的一个),从数量上根本就没有跨县外迁的必要。并且龙河胡村家谱在十三世祖这个地方正好有荣开、荣放兄弟二公因失考而产生的两个接口,所以官庄接胡村是比较合理的。      
        
         那么胡桥西庄 “保华堂” 又出自何处呢?调查发现,胡桥西庄胡姓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族群,经本村多位族人共同推算,一世祖迁到胡桥的年代和门河官庄一世祖迁入年代不相上下。从他们公用一个堂号来推断,门河官庄一世祖和胡桥西庄一世祖应该是兄弟关系(青口胡姓历代相传胡桥和我们是一家,但官庄和胡桥从来没有互为来源之说),此两地胡姓正好接口于龙河胡村九世祖荣开、荣放兄弟二公的两个缺口上。回过头来看, 如果官庄接胡葛庄是正确的话,那么胡桥也应该接在胡葛庄上,因为他们是兄弟关系,但胡葛庄家谱已经没有与胡桥相接的缺口了,从而进一步证明官庄接胡葛庄是不合适的。  
       
        我们在研究中又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临沭、赣榆大部分山里胡姓在62年以前都没有堂号,唯独保华堂胡氏的堂号从康熙年间流传了约300多年呢?据官庄九世全德公讲,以前看到过祖辈遗传下来的一个古老的钱褡子,上面写有“保华堂”三字。从这个证据可以得知,最早的“保华堂”不是祠堂号,门河官庄也从来就没建过祠堂。钱褡子是用来收钱、收税用的物件,是生意上用的东西,因此“保华堂”可能是生意上的商号。通过查阅赣榆县志以及询问年长者得知,门河官庄所处位置是明清时期赣榆到临沂的交通要道“临青大道”,门河官庄在明清时期是一个货物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官庄一世祖可能做与市场有关的生意。而墩尚胡桥紧靠赣榆到海州的交通要道,墩尚自古就是赣榆、海州、临沭交通要冲和货物集散地,因此推测胡桥一世祖和官庄一世祖可能干的是同一种生意,所以共用一个堂号。调查发现,“保华堂”胡姓是赣榆、临沭两地胡姓中最早使用堂号的胡姓,它比临沭胡姓的“威德堂”、“无欺堂”、“树德堂”等等都要早的多。        
        
        通过研究《赣榆县志》和全县胡氏家谱发现,康熙年间全国实行税制改革,各县往朝廷交税由“人头税”改为“土地税”,各县根据土地面积大小决定向朝廷交税多少。于是各县为了增加土地产出面积就从人口多的村庄抽出人口到偏远地方建庄开荒,由政府给出优惠的开荒政策,各村无田人口纷纷离家外出重建家园。据赣榆县志记载,曾有一个姚姓县令一任中组建了140多个村庄。人们把由官府组建的村庄叫做“官庄”,赣榆现在还存在一些叫官庄的村庄,如“李官庄”、”张官庄”等。因此说门河官庄“保华堂”始祖就是那个时候从龙河胡村迁过来的。经调查,赣榆县胡姓基本没有在清朝时期从临沭直接搬迁过来的,他们应该都源于赣榆龙河胡村。由于清朝时期户籍制度管理严格,人丁税、土地税等等规定限制,人口流动相当困难。他们之所以都说老祖来自山里,实际上都是源于胡村的家谱记载而代代相传下来的。以上只是个人研究所得,不敢自以为是,希望广大族人继续探讨研究,以昭清世系,回归正宗。



                                                                                                                                   胡顺成                
                                                                                       保华堂十世
                                                                                                                                   胡     灵

                                                                                                                                                    
                                                                                          
                                                                                                                          2013年8月28日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17 10:1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8-03
江苏赣榆全县胡姓出自赣榆县龙河胡村   胡村一世祖来自山东临沭山里
               
         通过研究赣榆全县胡氏家谱发现,赣榆县青口镇以北的各地胡姓家谱明确记载老祖来自赣榆县龙河乡胡村,而青口镇以南的三支胡姓:墩上镇胡桥、墩上镇大道口和门河乡官庄,他们早期并不知道到自己老祖来自哪里。62年在山东临沭山里续谱时,把赣榆的大道口、官庄都接在临沭胡格庄。当时这样做法是否正确呢?

   一、赣榆墩上大道口胡姓接临沭胡格庄没有依据       
     
        我们先分析大道口胡姓的历史。墩上镇大道口胡姓是赣榆西南片胡姓中人口规模最大的一支胡姓。我们在大道口调查时,80多岁胡长圣、胡文圣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信息:大道口以前并不知道自己老祖来自哪里,只知道大道口胡氏和临沭山里胡氏同宗,1886年以前大道口接在南始祖之后的临沭后石门头村(临沭山里有南、北二位始祖),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和后石门头断了关系。后由于大道口胡姓经常受到同村势力较大的王姓欺负,为了寻求靠山,大道口在1886年又接在临沭蛟龙湾胡姓第五支的绝支上,以此来加强大道口胡姓势力(此事大道口胡文圣家有1886年的老谱为证)。在1962年临沭山里续家谱时,把赣榆所有胡姓都接在了临沭山里的北始祖长支上,也把墩上大道口胡姓接在定为北始祖长支之后的临沭胡格庄。目前大道口胡姓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后石门头家谱上有大道口的分支,胡格庄的家谱上也有大道口的分支,蛟龙湾的家谱中还有大道口的分支。本人又从光绪34年建的山里家庙石碑上看见大道口被列为南始祖之后。因此说,赣榆大道口胡姓来源是不清楚的,把大道口胡姓接在临沭胡格庄是没有依据的。

二、把赣榆胡姓接在临沭山里北始祖长支是不准确的
       
        临沭山里村有兄弟二祖,称南、北二始祖。北始祖先到,南始祖后到。因为北始祖先到山里且婚于本村,推测北始祖应当占据了当地大量优质土地。南始祖后迁山里,估计南始祖当时应该没有什么土地。明朝移民有“先入者为主,后入者为奴”之说。因此北始祖后人生活富裕、居住稳定,五支中除了第五支迁到沂南孙祖村外,其他四支都在山里周围没动。南始祖后人因没有土地、生活贫困,大部人口外迁,极少数留在本地。北始祖后人由于家境富裕、教育良好,出了不少举子文人,因此北始祖的家谱也做得相当严密。而南始祖后人大多漂流在外,留在当地的也人穷力微,所以南始祖后人600年来一直没有人整理过家谱,导致南始祖支派支系混乱、来源不清。由于北始祖后人常搞家族活动,在各地胡姓中影响较大很有名望。男始祖一支因长期无人理事而名衰声微。因此,在全国各地山里胡姓中只知北始祖不知南始祖,各地胡姓都投奔北始祖而忽略了南始祖。
        
        62年临沭山里修谱时,大部分赣榆胡姓应邀参与。因赣榆胡姓只知老祖来自山里,但不知道是源于山里的南始祖还是北始祖,所以在修谱过程中接续非常困难。由于北始祖家谱清晰完整,没有记载有往赣榆迁移的记录,因此无法和赣榆对接,最后无奈之下就把赣榆胡姓都统统接在了北始祖已认定为绝支的长支上。山里光绪19年立的北始祖墓碑上这样记载:“長支衍至康熙年間乏嗣無傳,後聞葛莊是也。”可知长支已在康熙年间”乏嗣无传“,胡葛庄是后闻的,没有实据。
        
        因墓碑上记载北始祖长支之后只有临沭胡格庄一支,所以就把赣榆胡姓统统接在胡格庄上。 但在接续过程中,发现赣榆龙河乡胡村一世祖的辈份和立祖年代与胡格庄不相上下,无法与胡格庄对接,于是就不顾始祖碑上长支只有胡格庄一支的记载,把赣榆龙河乡胡村的一世祖与胡格庄一世祖并列为兄弟二人,且把胡格庄定为长支,把赣榆胡村定为次支。而胡村家谱明确记载胡村一世祖胡圣汉是兄弟三人,胡圣汉是长兄,二弟胡圣江,三弟胡圣海,他们这样一接就稀里糊涂把胡圣汉变成老二了。因此说把赣榆胡村接在北始祖长支、把赣榆大部胡姓接在临沭胡格庄都是缺少证据的。而且光绪19年北始祖墓碑上也没有记载有赣榆一支,所以说62年山里续谱时对赣榆一支的接续是不准确的。
    
      归纳起来共有以下证据证明赣榆胡姓接山里北始祖长支不准确。
        
         1、光绪19年立的山里北始祖墓碑上就没有记载北始祖之后有赣榆胡姓一支。
         2、北始祖墓碑上明确记载“長支衍至康熙年間乏嗣無傳“。北始祖家族已经确定北始祖长支在康熙年间已绝支无后。
         3、把赣榆胡姓接在山里北始祖长支没有历史依据,所有的家族文献资料没有这方面记载。
         4、赣榆胡姓发源地赣榆龙河胡村明朝家谱记载:赣榆胡村始祖是明朝建文年间迁到临沭山里。而临沭胡姓家谱记载:山里北始祖是明洪武年间迁到山里。证明赣榆胡村始祖和山里北始祖不是一人。山里的北始祖先到山里,赣榆胡姓始祖后到 山里。
          5、1962年把赣榆胡姓接在临沭胡嘎庄(今临沭胡格庄)没有历史依据。只是赣榆胡姓找不着老祖的无奈之举。
          6、赣榆龙河胡村一世祖胡圣汉在胡村家谱中记载是兄弟三人中的兄长。而1962年临沭山里胡姓续谱时把胡圣汉列为山里北始祖  长 支后人的次子,与龙河胡村家谱中圣汉公为长兄的记载不符。

三、赣榆门河官庄和墩上胡桥西庄两支“保华堂”胡姓“堂号”的考证
        
          赣榆门河乡官庄和墩上胡桥西庄两处胡姓所打的堂号都是“保华堂”,应该是一支胡姓,而赣榆其它胡姓都是“安定堂”,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自古各姓氏家族都有堂号,堂号实际就是祠堂号,祠堂号是一个姓氏和家族血脉传承的标志和印记。堂号不仅用在祠堂上,还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厅堂和礼簿上,有的还用在日常用品如斗、口袋、钱袋、灯笼等物品上。有的以祖先发源地为堂号,有的以伦理规范为堂号,有的以祖先功业勋迹为堂号,也有的以祖先科举功名为堂号等等。通过对江苏、山东各地山里胡姓的调查,发现山东、江苏各地山里胡姓在62年以前都没有堂号,只是62年山里组织续谱时从书本上得知全国胡姓堂号是“安定堂”,所以也就跟着把山里胡氏堂号定为“安定堂”(参加过62年续谱的山里二支19世胡生玺口述),从此各地山里胡氏都以“安定堂”为堂号(此堂号源于西汉时期胡氏先祖受封于甘肃安定郡)。后来我们到临沭山里寻祖时提出我们的堂号,山里胡氏皆不承认有“保华堂’一说。经过到山东、江苏等全国各地调查,发现只有江苏赣榆的门河乡官庄、墩尚镇胡桥西庄两处胡姓是“保华堂”堂号,其它各地都没发现有此堂号。此事颇感蹊跷。我们分析堂号中的“保华”二字含义,认为“保华”肯定与保卫中华有关,猜测是不是后人为了纪念其祖上保家卫国的功绩才把堂号定为“保华”二字呢。那么胡氏哪个老祖在历史上参加过御敌保国的战争呢?查遍历史,发现与外族入侵者作战的胡氏人物只有两人:一个是南宋宰相赣榆人胡松年,率兵抵抗金兵南侵;另一个是明朝兵部尚书抗倭英雄胡宗宪。但查证二人在赣榆境内都无后裔,此事又陷入谜团。后意外打听到赣榆龙河胡村一世祖墓碑上记载曾跟随戚帅抗倭,于是立即前往调查,果真发现胡村一世祖墓碑记载:“先祖胡大公讳圣汉,原配舟山祖氏,考蚍87(83)岁,善终,合葬于盐仓城东壬山丙向。二弟圣江、三弟圣海北往音杳。居兰山县第一峪村(今临沭山里村),家贫,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于戚帅麾下,征倭十四年,明景泰二年平倭居盐仓城落籍胡家村,生三子宗青、宗近、宗是。立碑于万历23年。”大喜过望。从碑文中我们得到了三个印证:一是胡村一世祖来源于临沭山里,而赣榆两处“保华堂”胡姓都世代相传祖上来自山里;二是胡村一世祖戎马十四年,从浙江到山东沿海各地抗击倭寇保卫国家,可谓九死一生,正应了“保华堂”“保华”之意;三是胡村一世祖落籍赣榆时是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而三处“保华堂”胡氏老祖经推算最早落户的年代大约在清康熙年间,比胡村一世祖晚200多年,保华堂胡姓源于胡村在时间上是相承的。因此说保华堂胡姓来源于龙河胡村是有充分依据的。
        
         我们又研究门河官庄家谱发现, 门河官庄一世祖是山里排序的十三世祖,谱中记载一世祖来自临沭胡葛庄,后把胡葛庄家谱和官庄家谱对比发现,官庄一世祖被列在胡葛庄的十一世祖上,与官庄一世祖是山里十三世祖身份整整差了两辈,中间又经过垫辈处理结果还是相差一辈。询问官庄掌管家谱的几位族人,他们个个对此都茫然不知。据官庄九世全德公讲,62年到临沭山里续家谱,官庄被划在胡葛庄之列,此谱是62年胡葛庄来人帮助修订的。一下豁然开朗,门河官庄接在胡葛庄是错误的,因胡葛庄13世没有接口,所以就把官庄接在胡葛庄10世的绝支上。从堂号、地理、辈分、人脉来看,官庄都应该接在龙河胡村,龙河胡村十三世祖有十三个,具备外迁的数量条件,而胡葛庄13世祖才有七个(包括有疑问的几个),从数量上根本就没有跨县外迁的必要。并且龙河胡村家谱在十三世祖这个地方正好有荣开、荣放兄弟二公因失考而产生的两个接口,所以门河官庄、墩尚胡桥西庄接龙河胡村是比较合理的(胡桥西庄从来没和任何地方对接过)。

四、赣榆墩上大道口、胡桥西庄和门河官庄这三支胡姓一世祖都来自赣榆龙河胡村
       
          从繁衍代数推算,此三处胡姓一世祖立祖年代都为康熙年间。研究赣榆县志发现,康熙年间朝廷实行税制改革,由“人头税”改成“丁银随地出”,也就是说,各县往朝廷交税不按人口数量来决定税量的多少,而是以各县土地面积的大小来决定税量的多少。如果县里土地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那么按面积交税的话县里就吃很大的亏。因此康熙年间各县纷纷组建村庄开荒种地以增加土地产出面积,组庄的方法是从人口多的村庄抽调劳力到边远地区建庄,为了便于管理、防止家族势力过大政府规定同姓不同庄,基本上是按三姓一庄的模式建庄的。据赣榆县志记载,曾有一个姚姓县令一任中组建了140多个村庄。人们把由官方强行组建的村庄叫做“官庄”,目前赣榆各地还存在“张官庄”、“李官庄”等地名。赣榆墩上大道口、胡桥和门河官庄经推算都是康熙年间同一时代组建的村庄,而且三处胡姓一世祖都是山里排辈十三世,因此说他们的来源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都是从县内龙河乡胡村(当时叫盐仓城)抽出的人丁组庄开荒的,根本不可能从临沭外县抽人到赣榆建庄开荒。胡格庄历史上隶属于郯城县,建国后划归临沭县,从古至今胡格庄没与赣榆同属一县。而龙河胡村家谱中在这一时代、这一辈份恰恰有荣开、荣放二公因失后而存在的两处缺口。本人推断,大道口、胡桥东庄辈份较低可能是长房荣开公之后。门河官庄、胡桥西庄两处胡姓堂号相同(保华堂),且辈份较高,根据“长房出晚辈”的道理,可能是弟弟荣放公之后。


              由上分析可知,赣榆胡姓基本上都源于赣榆龙河胡村,只有龙河胡村一世祖来自临沭山里。
                                                                                                            

                                                                                                              赣榆 保华堂十世        胡  灵                                                            
                                                                                                                        2014-5-29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30 14:2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8-03
  重要新发现:山东沿海一带部分胡氏的祖先来自江苏赣榆
                              
        本人赣榆胡姓,寻祖多年,今年五一期间意外打听到赣榆县胡村居住大量胡姓,所以专程前往调查。当地胡氏族人告诉我,胡家祖坟有一古碑,字迹已风化难辨,后又根据家谱所载重刻了一块立于老碑之前。在族人带领下来到墓地,见碑文如下:“先祖胡大公讳圣汉,原配舟山氏,考蚍87(83)岁,善终,合葬于盐仓城东壬山丙向。二弟圣江、三弟圣海北往音杳。居兰山县第一峪村,家贫,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千岁帅麾下为副帅,征倭十四年,明景泰二年平倭居盐仓城落籍胡家村,生三子宗青、宗近、宗是。立碑于万历23年,祖碑年久字迹不清,今有胡家村胡氏老祖及后裔众子孙于2010年重新修复。”

        第三天我又和家兄一起前往大胡村查看家谱,当地族人领我们到一老者家中,老者明白来意后带我到内房取谱,我从一箱约30册家谱中取出两册首本查看,在谱序中发现一段文字:“元朝喜战,北方人丁剧减,洪武乙卯年(1375年)勒令迁民北方,吾祖于安徽当涂县迁居江苏东海县黄泥嶺(今连云港中云乡黄泥嶺村),建文壬午年(1402年)吾祖又迁山东省兰山县第一峪村(今临沭山里村)。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吾祖讳圣汉出身士武,迁居江苏赣榆县距今五百有数十年。子孙繁衍,毗居南北,赣榆、日照、东海、灌云是也。”后又看到家谱中关于一世祖圣汉公的介绍,如下记载:“一世祖讳圣汉,原配浙江舟山祖氏,生子三:宗青、宗近、宗是。祖居兰山县第一峪村,家贫幼为艺人牧马,壮年从军于戚帅麾下,征倭十有四年,荡平,明景泰辛未年退居戍地盐仓城,落籍立园于城东,暨今之胡家村,寿高八十七岁,善终。合葬东门外壬山丙向,戒时偕二弟圣江三弟圣海北往音杳。”看完之后便知胡村一世祖身世。一世祖名胡圣汉,老家临沭县山里村,幼时家贫,给杂技艺人放马,后遇沿海倭乱,壮年投身于朝廷抗倭部队,跟随戚继光的高祖平倭,先到浙江舟山,娶妻祖氏,后山东发生倭乱,跟随部队北上,在赣榆盐仓城驻扎平倭。荡平倭寇后于景泰二年(1451年)在部队驻地落籍为民,此时他的两个弟弟胡圣江、胡圣海跟随抗倭部队继续北上,杳无音信。

        后本人在胡氏宗亲网上意外发现山东烟台、诸城、青岛一带胡姓频频发帖寻祖,其帖文如下:“我是青岛胶南、胶州、诸城胡氏的后裔,上祖传说,始迁祖胡景隆是洪武年间,由东海黄米岭迁来,以后由登州(今烟台)河崖迁到诸城高疃,敬请宗亲查找我们上祖。”又有一贴:“ 据家族传说,我祖是洪武二年,从海州迁到山东。高疃胡氏家谱记载:高疃胡氏自明朝洪治(疑为弘治)正德年间,从登州(烟台)河崖庄迁住到诸城高疃居住,始迁祖名讳景隆。胡氏家族枝繁叶茂、分布较广,有知道我家祖系情况的,敬请告知。”据明史记载 ,戚继光祖辈历代世袭登州卫指挥使,登州也是山东抗倭根据地,所以说圣江、圣海二公跟随戚帅北上最后到达的地点一定是登州,而且这一带胡姓有一个共同记载“东海黄泥嶺”。由此可见,山东登州一代的胡姓正是圣江、圣海公的后人无疑。

        山东烟台、日照、连云港等地的胡姓有的认胡大海为始祖,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认为此说欠妥。明史记载:“胡大海祖籍波斯,攻打浙江时被苗将蒋英所害,其子关住也遇害。太祖克婺州时,禁酿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竟手刃之。及关住复被杀,大海遂无后。”而山东以胡大海为祖的胡氏家谱记载,胡大海有八子,长子德济、次子德源、三子德清、四子德淮、五子继成、六子德山、七子德水、八子德林,且大部分在山东沿海一带做官,与史书严重不符。山东龙口学者陈学连、龙口胡氏后裔胡映红也发现龙口胡氏家谱破绽百出,在胡氏宗亲网上撰文对其家谱提出了质疑。山东沿海一带有的胡氏家谱记载,胡大海弟兄三人胡大河、胡大江、胡大海,正好和胡村石碑记载的胡圣汉、胡圣江、胡圣海兄弟三人相吻合,这就说明这一带胡氏的祖先可能是胡圣海而不是胡大海,其后代以讹传讹再加上攀高的心态,就把胡圣海传成胡大海了。      

        在山东沿海和连云港等地的胡姓有不少把明朝开国大将胡海作为其老祖。如山东安东卫胡氏家谱记载:始祖怀葛公,讳伴哥,原籍安徽太平府当涂县黄池镇。元末起义附明,赠明威将军指挥俭事,生一子讳海。安东公胡海,以大兴卫小旗从靖难师屡战有功擢授忠义将军后卫,世袭指挥俭事调守安东卫,葬阿掖山西,生一子讳俊。连云港胡氏家谱是这样记载的:始祖胡海,江苏盱眙人,洪武三十三年授武德将军。明永乐年间,倭寇来犯,令胡海总镇东海千里海疆,封四子胡和袭淮安卫指挥佥事,镇守东海所(连云港)。封五子胡俊袭安东卫指挥佥事住日照。封六子胡兴袭宁海卫指挥使,镇守烟台。胡海亲自扎营连云港丫髻山。永乐16年(1418年)病卒,归葬丫髻山。而明史记载:胡海,定远人,洪武十七年论功封东川侯。洪武二十四年(1389年)病亡,享年六十三岁,葬定远县胜利乡胡村。长子斌,龙虎卫指挥使,从征云南。过曲靖,猝遇寇,中飞矢卒。赠都督同知。次玉,坐蓝党死。次观,尚南康公主,为驸马都尉,未嗣卒。由此可见,不管是安东卫胡氏家谱还是连云港胡氏家谱都与明史不符。主要有以下几个疑点:一是籍贯不符。安东卫家谱记载胡海安徽当涂人,连云港家谱记载江苏盱眙。明史记载安徽定远;二是年代不符。安东卫家谱记载胡海的父亲和朱元璋一起起义,明史记载胡海和朱元璋一起参加起义,且卒于洪武二十四年。而连云港家谱记载胡海永乐16年病亡,所记的年代互不相符;三是儿子数量不一样。明史记载胡海有三子,安东卫家谱记载胡海有一子,连云港家谱记载胡海有七子;四是墓地不一。一说在安东卫;一说在连云港丫鬟山。而明史记载是在定远县胜利乡胡村。除此之外,我查遍明史也没发现胡海到过沿海抗倭。后来安东卫胡氏和连云港胡氏对其家谱中关于胡海的记载不断修改(如安东卫胡氏把老谱中记载胡海的祖籍太平府当涂郡加上“今安徽定远”,连云港胡氏也把家谱记载胡海籍贯江苏盱眙人改成安徽定远。),其总的方向都是向明史靠拢,但仍不能自圆其说。综上分析,安东卫、连云港家谱记载的胡海和明史记载的开国大将胡海不是一人,他很肯能是景泰年间随戚继光高祖到山东平倭的胡圣海(连云港东海胡氏除外),而他的祖籍正是安徽当涂,后人可能以讹传讹把胡圣海传成胡海了(也可能避胡圣海中的“圣”字讳,变成“胡海”“胡大海”)。

        元末战乱与“靖难之役”,山东都是主战场。长期兵战,使山东人口锐减,十村九空,赤地千里,荒无人烟。因此说,明初山东沿海一带本无居民,胡姓只有从外地迁入,圣江、圣海公从军徙居山东半岛,最有可能是山东沿海一带胡姓始祖。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07 09:0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8-03
  发现:浙西、皖南“新安胡氏”并非“安定堂”胡氏(临沭山里胡氏使用“安定堂”没有根据)
                         

一、关于“安定堂”胡氏渊源

     网上《好搜百科》词条解释:
  
        胡姓安定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郡治先在高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后徙临泾,即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再徙安定,即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唐初称安定为泾州。后来成了胡姓的堂号,可见安定在胡姓历史上的地位。此堂始祖源于胡遵。胡遵,三国魏国大将,安定人。
        
        《好搜百科》词条解释:胡遵,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三国时魏国大将,景初二年(238)公孙渊造反,胡遵在司马懿的指示下击破公孙渊将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冬十一月,时任征东将军的胡遵与征南大将军王昶、镇南将军毋丘俭等征讨东吴,同年十二月东兴之战被吴将诸葛恪击败。正元二年(255)升任卫将军,甘露元年薨,死后追封车骑将军。胡遵正元二年(255)升任卫将军,甘露元年薨,死后追封车骑将军。
      
         胡遵是景初二年(238)击破公孙渊。“景初年间”是曹操之孙曹睿当位(曹睿在位时间是226--239)。胡遵是在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任卫将军,甘露元年(256)薨。而“正元”是曹丕之孙曹髦在位的年号(曹髦在位时间254-260),由此可见胡遵主要辅佐曹操之孙曹睿,是和曹操之孙曹睿同时代的人物。

二、关于“新安胡氏”渊源
      “新安胡氏”家族资料记载“新安胡氏”始祖是三国魏文德公胡质,胡质曾孙胡育东晋时任新安郡太守(今浙江西部和徽州一带),其后人为“新安胡氏”。《好搜百科》词条解释:胡质(?-250年),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曹魏官员,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年轻时与蒋济和朱绩皆在江淮之间闻名,在州郡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与曹操举荐胡质,曹操于是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等职。嘉平二年(250年)逝世,家中都没有什么钱财。追封阳陵亭侯,谥贞侯。由儿子胡威继嗣。
          
        以上可知,胡质是和曹操、曹丕同时代人,比胡遵要早一个时期。

三、关于“安定堂胡氏”和“新安胡氏”讨论

          从上分析可以发现,“安定堂胡氏”始祖是胡遵,安定临泾人,与曹操之孙曹睿同一时代;“新安胡氏”始祖胡质,安徽寿春人,是和曹操及曹操儿子一个时代。“新安胡氏”始祖早于“安定堂胡氏”始祖。因此说,“新安胡氏”不属于“安定堂胡氏”,两支胡姓之间没有关系。“新安胡氏”从古至今就没有过堂号。

           有人在文章中说胡质、胡威父子为国镇守边关,均卒于安定 ,其后人也徙居安定,遂以“安定堂”为堂号。这个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正史中从没有记载胡质和胡威镇守过安定。正史记载胡质“迁升为征东将军,假予符节都督青、徐诸州军事”死于任上。胡威“再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因功进封平春侯。太康元年(280年),卒,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谥曰烈。“新安胡氏”资料记述:胡威得拜前将军、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胡氏一家因此世居青州。明嘉靖《徽州府志》明确记载:胡育,青州人。由此可以说明胡质、胡威后人并未到安定居住,胡威一家世居青州是有根据的。
    
            胡质的籍贯是安徽寿春,因地处淮海地区,所以其后人家谱上多有“淮海家声”文字。

 四、临沭“山里胡氏”使用“安定堂” 堂号没有根据         

        临沭“山里胡氏”自始迁祖以来是没有堂号的。临沭山里光绪19年立的北始祖墓碑上就没有堂号记载;光绪34年建立的家庙中也没有堂号记载;各地山里胡氏民国以前所有家谱中都没有堂号记载;1962年临沭山里召集鲁南、苏北“山里胡氏”所修的家谱中也没有堂号记载。由此可以断定临沭“山里胡氏”始祖在明初迁来时就没有从老家带来堂号。那么临沭山里胡氏始祖的江南老家有没有堂号呢?我认为是没有堂号的。因为明初“南民北移”是勒令整族迁移的,如果他们家族有堂号的话,他们这个家族一定也会把堂号一起带来的。山东费县张里庄利渊村胡氏家谱记载其始祖与临沭山里始祖等“昆仲四人由浙衢联袂外出”一起来到山东的,费县胡氏就没有堂号。由此说明临沭山里胡氏始祖老家就没有堂号。
          
            现在各地“山里胡氏”都以“安定堂”为自己的堂号。调查得知,此堂号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临沭“山里胡氏”宗亲到安徽出差时看到安徽胡姓堂号是“安定堂”,认为天下一个胡,是胡就是“安定堂”,于是就学人家也以“安定堂”为堂号。后由临沭胡噶庄以北始祖长支身份通知各地山里胡氏立“安定堂”为堂号,于是各地山里胡氏就有了“安定堂”的堂号。其实这样做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严肃的。全国胡氏并不都是“安定堂”胡氏,有些胡姓在古代与“安定堂”胡姓只不过是宗亲关系,并不在“安定堂”之列。如浙江、安徽的“新安胡氏”,他们一直没有堂号。因此说,“安定堂”堂号不能随便使用的。

(东晋新安郡下辖今安徽的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浙江的建德市、淳安县、遂安县。郡治在今浙江淳安县威坪镇)

明嘉靖年间《徽州府志》有胡育记载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28 04:3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8-03
有关安东卫、连云港一带胡氏始祖胡海的讨论
                                            (转安东卫宗亲文章)
                                                  

        因为研究安东卫的祖先及世系,看到了胡海,后来发现安东卫胡氏的谱系非常完善,便希望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越看越深入,后来竟然发现东海(连云港)也有一个胡海,并且和东川侯胡海扯上了关系,不过看《连云港日报》的文章,感觉是稀里糊涂,地域年代都乱写一气,便想探个明白。花了一周的时间,自己觉得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写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因为手头资料很少,只能看到《明史》《安东卫志》《隆庆海州志》和安东胡氏宗谱的扫描件,所以以下的分析是以以上资料为基础。

我的结论是,这是不同的三个胡海,看不出有什么内在联系。

一、    籍贯不同
明史胡海传载,东川侯胡海A,字海洋,定远人;安东公胡海B谱载,太平府当涂县黄池镇;武德将军胡海C,原籍凤阳府盱眙县人。
地图上可以看出,盱眙在定远东北约100公里,当涂在定远东南约150公里,今天都属于安徽,但当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

二、    军籍不同
胡海A,擢宝庆卫指挥佥事,迁指挥使,命镇益阳……予世袭指挥使,仍镇益阳。……迁都督佥事。……论功封东川侯,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胡海B,父伴哥于洪武元年调大兴卫右所,海于洪武二十六年五月,拔升本所小旗(大兴卫右所),后升本所总旗,因功授百户,授本所副千户,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授忠义后卫右所,世袭千户;永乐四年擢本卫指挥佥事,世袭;十五年三月扈,调山东都司安东卫,世袭指挥佥事。
胡海C,洪武三十三年升授武德将军,永乐五年调除直隶淮安卫守御东海中千户所世袭正千户。
以上可见,三人分属不同的部队,军阶也有很大差别,B和C级别差不多,但是可以看出二人任职也基本在同时,不可能有分身术的。

三、    生卒年月不同
胡海A(约1329-1391),洪武二十四年七月,病疽卒,年六十三,推算应生于元朝,1329年左右。
胡海B,洪武十六年代父,二十六年五月才拔本所(大兴卫右所)小旗,估计28岁左右。永乐十五年三月调安东卫,后乞休,其子胡俊于洪熙元年任职(指挥佥事)。其父胡伴哥,元至正丙申(1356)从张元帅起义附明,洪武十六(1683)年告老,子海代之。
可以看出,两位胡海明显不同时,差距大约30多年,可以推测,胡海A与胡伴哥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都在元末从军起义。
胡海C,资料太少,无法推算,但可以看出大体与胡海B同时。

四、    从军征战路线不同
胡海A参与了元末的大部分战役,以及对张士诚、陈友谅的战斗,后来又征湖南、广西、云南。而胡海B参加的是靖难之役。胡海C不祥。

五、    子嗣的记载
明史胡海传对胡海A的三个儿子斌、玉、观及其孙忠均有交待。
安东卫志及胡氏谱对胡海B的子孙交待的也非常清楚,与胡海A没有任何交集。
胡海C的后代只能通过家谱来看了,本人看不到,但是我认为与A、B不应该有任何交集。

六、    墓地所在
胡海A墓地在定远县;胡海B墓地在日照岚山区阿掖山前;胡海C墓地在连云港丫髻山。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三位胡海仅仅是姓名相同而已,绝对不会有重合。如果B或者C是胡海A的话,其家谱以及安东卫志、海州志必然会大书特书,至少胡海A曾经封侯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够遗漏的。

我是不知道《连云港日报》是如何考证东川侯胡海是如何叶落东海的,明史明确记载东川侯卒于洪武二十四年,年六十三,为何于洪武三十三年又升授武德将军。还有,原籍盱眙为何要去定远县争人家祖坟?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谜团,都是自己造出来的谜。

另外,不知道为何还会出现胡海六子的记录,把三个胡海的子嗣都归拢到自己的谱里,就算大功一件?别的不说,至少安东卫离连云港不到100公里,去核实一下也不至于会犯那么大的错误吧。

做历史研究,一定要依据史料史实,不能穿凿附会,生拉硬拽,合族之力,搞出来的东西一定要站得住脚。一旦弄错了,容易被外人所笑。

一家之言,错误之处,还望指正。

因为没见过东海胡氏的谱,所以你说的内容对我来说很新鲜。不过我认为疑点有很多。说实话,在没有看《隆庆海州志》之前,我一直认为东海胡氏和安东卫胡氏是一祖所出,但是看了《隆庆海州志》之后,我感觉应该不是同祖。如果是同祖的话,不知道两支系的谱是否能互通互合呢?因为安东卫胡氏记载很详细,二世俊,三世鉴、鎣先后袭,四世瑾......这些与《安东卫志》能相符。阁下可以对照一下你们的谱,我个人觉得 和祖与俊祖不应该是同一个人吧。

说起疑点,你的谱序百余字,我认为值得怀疑的有如下几处:

1、原籍江南盱眙县,首先盱眙县不在江南而在江北,《海州志》载凤阳府盱眙县,比较可靠;为什么写江南?是否想与当涂靠拢呢?

2、旨封武德将军,洪武三十三年为建文帝年间,正逢靖难之役,如果是朱棣的部队,不会有“旨封”之说,建文帝的部队尚可以牵强;《海州志》说“授”武德将军比较可靠(注:武德将军为正五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安东卫胡海在洪武三十四年正月才授百户,九月授副千户,当时还够不上武德将军;

3、永乐十五年调本所都司,“本所都司”讲不通,都司比卫高一阶,比如说安东卫属山东都司;而东海中千户所属于中军都督府直隶,没有都司,所以说调本所都司讲不通;

4、世袭指挥佥事,《海州志》载世袭正千户,指挥佥事比正千户高半级。(安东卫胡海是指挥佥事)

还请楼上的解释一下以上的疑点。至于安东卫胡海和东海胡海是否为同一人,我没有资料,无法下结论,还请你对照两谱进行研究。(私下认为不是同一人,而且感觉东海胡氏有些记述是从安东卫胡氏那里借来的。)但是,可以推断的是,这两位与东川侯胡海不是同时代的人。呵呵,我在这里只讲事实了,因为两谱我均未见过,只见过本帖前面的安东卫谱的5页图片。

1、安东卫谱记载,原籍江南太平府当涂县黄池镇,到现在还有黄池镇这个地方,还属当涂县,说明这个记载有可信度。胡伴哥从军很长时间,安东卫胡海估计是在军营长大,祖籍肯定是随父,不可能跑去其他什么地方。而且明朝,江南和江北划分的很清楚,因为毕竟过江交通不容易。江南不是一个特定的布政使司、府或者州,盱眙和泗州同属凤阳府,在江北无疑。

2、我理解不了“本市省会”是什么意思,“本所都司”怎么看我都觉得讲不通,本所如果指东海中千户所,上面根本没有都司,是直隶于中军都督府的。看你的意思,是永乐十五年调去安东卫?那么本所是指安东卫?叙述者的方位有跳跃?

3、而且按理说,千户所的最高领导就是千户,指挥佥事在卫治不在千户所。《海州志》成书于隆庆年间,距永乐末年大约150年,不算太久远,并且当时胡海的后代仍在世袭,官职应该是不会弄错的。请问和祖世袭的是什么职位?正千户还是指挥佥事?

4、其实关于安东卫胡海的生年,我大体推测了一下,大约在1366年,洪武建元前两年,洪武16年时18岁代父入军籍,28岁夺本所小旗,当然再小两岁也还可以,洪武元年生,16岁当兵。至于卒年,也可以大体有推算的,胡海于永乐十五年调安东卫,后乞休,子俊于洪熙元年(1425)袭职。也就是说胡海在1425年其子袭职时还是在世的。这与东海谱中记载的明年卒不符。
[ 此贴被胡灵在2015-08-06 21:09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