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克骑经典战役---剡家湾大捷前后浅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c05f1010005zc.html(2006-10-22 21:14:28)
转载▼
分类: 史评
一、死去元知万事空
宋高宗绍兴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公元1139年),抗金名将吴玠病逝仙人关,享年47岁。七月二十一日,吴玠死讯传至临安,宋高宗“辍视朝”示哀悼,追赠吴玠为少师,后又赐钱30000贯以慰恤家。
吴玠生前,朝廷就多次派遣各路人马来削弱他的权利,但无论是从赐同上舍出身的卢法原,范仲淹的后裔范正已,搞哲学的邵浦,与陈与义交厚的席益,名臣胡宿的曾孙胡世将,这些文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或没有完成工作指标。没有战功就没有势力,没有势力就没有地盘,中兴十三战功,吴玠指挥的就有三个。王曾瑜先生说:“自绍兴元年至四年三月,川陕战场是宋金战争的主要战场,甚至是唯一战场。吴玠近乎独立地支撑南宋半壁江山,在此期间的抗金战功是独一无二的。”(和尚原和仙人关之战评述),吴家的势力也达到顶峰,据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甲集卷九》统计:南宋父子建节者仅十三家,吴氏即居其二;兄弟建节仅七家,吴氏亦居其二;三世建节者仅有吴璘与其子吴挺、其孙吴曦。在以后的岁月里,制约蜀中吴氏一直都是朝廷的要务,一直持续到开禧二年的吴曦叛宋。
吴玠死后,签书枢密院的楼炤便以朝廷特使的身份承制杨政为熙河经略使(其防区面积大约为甘肃西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吴璘为秦凤经略使(其防区大约为今陕西西部及甘肃南部地区),郭浩为鄜延经略使(其防区面积大约为今天的陕北地区)。朝廷方面的动作很快,紧接着又提高了郭浩的职务,擢他为枢密院都统制,同节制陕西军马。陕西布置妥当之后,朝廷又马上提高四川安抚制置使胡世将的权利,任命他为权主管四川宣抚司,随后还加封他为宝文阁学士,川陕宣抚副使,并规定诸路并听节制。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是针对吴玠死后的川陕军政权利的归属问题。
楼炤是徽宗政和五年的进士,开始依附秦桧,后被罢去,绍兴六年起复。写得一手好文章,绍兴年间的一些外交辞令便是他的手笔。胡世将是徽宗崇宁五年的进士,文学素养继承了祖辈,一阙酹江月入选教科书便是力证,值得注意得是,他是个比较激烈的主战派。虽然政治立场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和楼炤都是文人出身。这就说明了赵宋的家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宗削兵权的手艺也是有祖传功底的。
郭浩是老西军出身,和吴家兄弟是小同乡,开始还是吴玠的老上司,富平之战后收余兵退至蜀口后,因人单势薄,反倒是作起了吴玠的副手,但他在和尚原、饶风关、仙人关三战中,还是与吴玠等诸将通力合作,大败金军。可稍微一太平,两人便在宋万年通敌事件中撕破面皮,大鸣大放,大吵大闹,所得的结果却是自己被调到了金州,当个了有名无实的经略安抚使。没曾想郭浩到了金州却捡到了个大便宜,金州原有3000保甲,加上招募了3000禁军,以及原驻守均州的格禧军,使得他势力一下船高水涨,有了独立成军的资格。所以说得罪上司不要紧,要紧的是得罪之后的落脚处要好。南宋有三个家族军事集团,一是吴家兄弟军团,一是吕家军团,后来守襄阳的吕文焕就是吕家的。最后就是郭家了,而郭浩就是郭家军事集团的开山人。但绍兴十五年他死后,郭家有一个近三十年的断层,直到淳熙初年才开始显山露水。很明显,这个断层出现的原因是和吴家有关的。
熙河路的经略使杨政,也是西军出身,从最开始的勤务兵到弓箭手到最后一直升任独领一路的大将,可惜因为长相不佳,得了个雅号“杨克毯”,他一直是吴玠的爱将,在仙人关之战中,更是作为主将和金军大战三日,最终大破敌军,富平之战后,他的家人就一直沦陷在敌区,绍兴九年宋金议和后,才迎回家人。他作风俭朴,每次同事会餐,从不吃多余的菜,人家劝他:“这个东西味道好呀,你怎么不吃?”他说:“我就知道仓米味道好,耐吃又有味,这些东西太贵重,而且不能常吃,有什么用。”(三朝北盟会编 卷167)他对吴家兄弟是忠心耿耿的。事后也证明了他在吴璘面前仍然一直以部将自居。宋史上说“(杨)政故为吴璘裨将,及与璘分道建帅,执门下之礼益恭,世颇贤之。”但洪迈的《夷坚志》里记载了一条他虐杀家妓的文章,洪先生的一支妙笔写的非常精彩,然而可信度委实不高,历来史家把这本书归为志怪小说,非常合适。
最后来说说吴璘,他小吴玠十岁,而且是个早产儿,他和吴玠的性情很不相同,吴玠为人比较深沉,城府很深。吴璘则比较外向,为人也比较任性。但吴璘从来就没具备吴玠那种敢作敢为的气质。两人的性格不同,作战的风格也不同,吴玠善守,吴璘擅攻,俗话说“上阵亲兄弟”, 吴璘当兵后一直就跟着哥哥打拼,但他在吴玠身前只是主要助手,并不是唯一的助手。史上往往两人并称,其实不太合适,吴玠应算作南宋的第一代将领,而吴璘是和杨存中、李显忠、邵宏渊、王权、王宣、刘锜一样,为南宋的第二代将领。
吴璘、杨政、郭浩分成三个系统,也就是史上所称的“蜀中三大将”了,其他兵将也几乎全是吴玠旧部,虽然朝廷把整个右护军的兵将分散的七零八落,但朝廷怕重蹈行营右护军郦琼叛变的覆辙,为了稳定吴玠旧部,随后任命了吴璘为“定国军承宣使、知秦州、兼节制屯驻营右护军军马。”
步克骑经典战役-剡家湾大捷前后浅议(二)
(2006-11-12 19:03:28)
转载▼
二、又见浮生一岁穷
金天眷二年(1139年)七月,金熙宗(完颜亶)一举灭掉了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的反人类反社会反国家集团,紧接着在八月,又杀掉了完颜昌和完颜鹘懒等人。金熙宗一朝,是派系党争是最厉害的时候,毛主席制曰:“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金熙宗初年的时候,大抵是可以分成两个大党,一个是保守党,一个是激进党,保守党又分三个派系,一派是完颜宗翰、完颜希尹,这一派是势力最大的,一派是完颜宗磐、完颜宗隽,还一派是挞懒(完颜昌)、鹘懒。;改革派则以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为首。两党斗争的结果是保守派完败,原因很简单,一是金熙宗要亲政,二是宗干是他的养父,熙宗比较很亲近他。三是熙宗从小就喜欢茗茶、焚香、围棋等汉族的传统游艺,加上他的老师燕人韩昉终日介教他吟“郁郁乎文哉,吾从宋”,所以保守派看熙宗是“宛然一汉家少年子也”,而熙宗看保守派则是“异类”(靖康稗史 呻吟语),是以那些不肯学习和追随先进性文化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金熙宗的上台,是诸权臣的一个折衷,因为谁都吃不掉谁,所以选择了一个“年少易治”太祖嫡长孙。但苗耀的《神麓记》中记载,金太宗其实是想立自己的长子宗磐,无奈何宗翰、希尹、宗干一起联手反对,这才立了完颜亶。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三朝元老完颜宗翰,“宗翰”则是金建国后在女真贵族中统一命名的汉名,实际上我们一般是亲切的称他为“粘罕”,如果要威猛一点,则又称他为“粘没喝”。他十七岁就进入军队,和后来的太宗吴乞买一直是完颜阿骨打的左膀右臂。他的爱好是坑杀降者,特长是耍铁挝(即流星锤)。金熙宗上台后,第一目标就是他,《三朝北盟会编》中说粘罕这些人在燕云为大帅,在本土却只为一匹夫,这句话正是太宗长子宗磐说的,所以金熙宗的办法就是“用相权来换兵权”,把粘罕从经营多年的山西调回本土,先是在天会十五年(1137年)把粘罕的亲信高庆裔以贪污罪下狱,随后再把粘罕灭掉,罪名是谋反。粘罕在狱中还写了一篇名作《狱中上熙宗疏》,限于篇幅,我就不引用了。法国大骚人谬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粘罕的眼泪大抵是流了很多,后来每日在上京大狱中大呼狂叫,直到气绝身亡。很有贾府里焦大的气质。但很遗憾不能去考据他有没有骂金国皇族里养小叔子和爬灰的。
粘罕一死,各个派系之间的平衡迅速的打破了,三巨头剩下了完颜宗磐和完颜宗斡,宗磐见打压自己联盟的“话事人”被熙宗灭了,每天爽歪歪的,就差没哼着“妹子的脚,小又尖”诸如此类的小调上朝了,人一太过得意,就容易忘形,宗磐基本上是和宗斡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而且竟然有一次当着金熙宗的面,拍马冲向宗斡,暴力威胁他。被都点检萧仲恭呵斥后,宗磐才罢休。自然而然,熙宗的第二个目标就是自己的堂叔宗磐了。
金天眷二年春天的时候,改革派的首脑人物宗弼,也就是四太子兀术,他就密报了宗磐和挞懒在交割河南一地给南宋事上,有通敌谋反的嫌疑。挞懒得知以后,决定拼命一博,夏天,他到蔚州避暑,发大军搜捕逃亡之人,目的是想造成民间慌乱和暴动,借此机会起兵,可金熙宗的行动更快,他在宫殿布下伏兵,在宗磐上朝时将他擒获,然后在祁州捕杀了挞懒。至此,金国的大权被太师宗干和都元帅宗弼所掌控,而宗干很就就病死了,独揽大权的宗弼是强硬的主战派,他的上台,标志着宋金关系将发生重大改变。
胡世将听闻金国政变的消息后,马上就写了份报告给朝廷,他预感到大战即将爆发,要求得到“便宜处事”的权力,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三月,在朝廷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以后,胡世将随即命令郭浩移到永兴军,杨政移到兴元府,田晟到渭州,孙渥到熙州,王彦到延安府,要求他们马上到位,做好应战的一切准备工作。胡世将自己也知道诸将看自己不起,更知道他的那几位前任和吴玠斗法的结果,虽然他在刚令到川陕宣抚副使的职务时,就一口气从成都跑到了河池,把吴璘、杨政等一干人召集起来开会,先由某甲抑扬顿挫的宣读欢迎致辞后,胡世将站起来斜着眼睛说:“我小胡呢,一不能骑马,二不能射弓,三不会行军,四不会打仗,可我偏就当了你们的头,诸公知是为啥乎?”
诸将喝酒,装没听见。
胡世将便发表了一番演讲,从唐末五代讲起,说武将专权,亡国之兆,又说从今以后,我将会原本的按照吴玠订下的规矩办事,也会将各位的战功及时准确的上报朝廷,要求诸将和自己合作,不要互相怀疑,只要是对我们国家有利的事情,大家都要尽心尽力去办等等。
他的这番低姿态赢得了众多将领的好感,吴璘首先表态,愿听胡公的节制,其余的将领马上跟进,纷纷表态赞成。当初的四川制置大使席益因母丧去官后,宋高宗就问当时的刑部尚书胡交修:“你觉得派谁去四川接席益的班比较合适?”胡交修说:“从子世将可用。”宋高宗当即拍板,选了兵部侍郎兼直学院士再兼侍讲的胡世将。其实胡世将一直留心川蜀形式,写了好几份报告给高宗,高宗所以才会选他。至于胡交修给的答案,也只是史笔的另一种捧法而已。
是年五月,金国的兀术果然不负众望,指挥四路大军南下,聂黎孛堇出山东,撤离喝奔向陕右,李成奔向河南,他自己领兵十余万带着伪将孔彦舟、郦琼等奔向汴(大金国志 卷11)
三、河倾月没夜将旦
古往今来,“面子”是我国的一个大学问, 鲁迅先生说“面子”这门学问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所以要做到深入浅出的灵活运用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也千万不要去做丢“面子”的事,然则怎么才算丢面子呢?比如说,倘使一个叫化子在垃圾堆里翻东西吃,这不算丢面子,但倘使某省长的公子在垃圾堆里翻东西吃,这就丢了面子。又倘使先前那个在垃圾堆里翻东西吃的化子回家让老婆踢了一脚后就滚到在地上哭将起来,他这才算丢了面子。一旦丢了面子,就是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了,可惜,这次金国攻陕的主将撤离喝先生(完颜杲)就丢过一回很大的面子。
有一说是撤离喝先生是金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是陕西诸将的老对手了,可惜老是输,有次更是输得在战场中放声大哭,从此一哭出名,红的速度比如今的超女还快,以至于宋朝人人都知道金国有个“啼哭郎君”。金国的名将都爱哭,象兀术从黄天荡逃回江北之后,只要一遇见认识的就抱头痛哭,说过江不是耍子,几乎回不来(大金国志 卷6)。撤离喝作战时也喜欢用各种小手段,比如和吴玠对阵时,就派人写降书,和杨政对阵时,又派杀手去行刺等等,而且大抵喜欢以儒帅自居,金史本传和金史宗义传里都说他写的一手好字,尤其擅长写我们今天看来是天书的契丹小字,风闻有人考证出乾陵无字碑上的契丹小字正是出自于他的铁划银钩。这一次,撤离喝来的势头很猛,到了五月十三日,他就从河中府渡黄河到了同州,一气飞奔了250里路,到了十五日,就攻下了长安。
撤离喝进逼速度如此之快,是胡世将事先所没有料到的,驻扎在陕西约五万的右护军分散各地,在蜀口一线仅约一万三千人,而且郭浩、杨政、孙渥、王彦等人都还在上任的途中,形势是非常危险的,胡世将连忙在驻地河池召开紧急会议,孙渥在会议中提出:“河池不可守,因为撤离喝军已近凤翔,从大散关下来,一二日之内就可到帐下,以前吴玠大帅有次到河池阅兵,就差点在阵前被敌人抓住,这件事希望胡公你不要忘记,我觉得和尚原虽然离河池七十里,但杀金坪这个天险足可以拒兵于外。”
胡世将还没回答,吴璘就大声道:“笑话!以前我和哥哥在和尚原、杀金坪恶战时,不知道孙公您当时在那里?如今却说出这等灭自家威风的丧气话,可斩也!”又转过头去对胡世将说:“自从金人败盟以来,将士们日日思战,如果胡公舍弃河池,失战士心也。我吴璘愿以全家百口之性命做保证,一定痛击金兵。”
胡世将听后比较激动,当即指着大帐说道:“世将那也不去,誓死于此!”。马上调田晟回泾原阻击金军,以掩护尚留在陕西的右护军撤回四川,又把孙渥调回熙河,孙渥见自己被调离了军政中心,便连忙找到胡世将的亲信说:“我小孙确是为胡宣抚着想,如今反都怪到了我的头上,那吴家的小帅虽然有点勇气,但我却没看出来他有破敌的把握,他日,不要忘了我今天说的话。”
十天之后,吴璘领着两万军队赶赴宝鸡,以完成在河池大会中提出的在宝鸡至凤翔一线阻击金军的战略布局。在五月二十七日,宋高宗下诏命吴璘为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高宗这样做的目的,是能使吴璘在政治上和原同节制陕西军马的郭浩平起平坐。五月二十八日,吴璘麾下的统制姚仲在石壁寨(宝鸡东)和金军相遇,姚仲身先士卒,将金军前锋杀散,并击伤金将折合,把已逼近到凤翔的金军杀退至渭水、汧水一带。随后的六月五日,宋军攻陷扶风,生擒金军117人,首领3人。一再的败绩,让一心想找回面子的撤离喝心急如焚,他登上城楼,远观驻扎在大虫岭的吴璘军,沉默后叹道:“呜呼!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此难与争。”迅速的改变了战略计划,转而向北,领军进攻泾原的田晟部。但在郭浩、王彦等部的配合下,撤离喝也无法在北面打开局势,无奈之下只得又退回凤翔。此后的两个月,双方一直成僵持状态,吴璘部在六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五日都颇有斩获。这时,在陕西的九万的右护军基本都聚集至泾州一带,已经开始逐渐往蜀口。撤离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迅速的做出反应,只留下很少的步兵驻守在凤翔,自己则亲自率精锐扑向泾州。九月,田晟部和右护军在回山原与扯离喝部展开恶战,一连打了三天,十二日,金军偏师绕道至回山原后,双头并下发起总攻,宋军逐渐不支,田晟部开始溃败,但右护军无一人退却,死守着残局,杨从义自请担任殿后,与敌死战。田晟遂率兵退向渭州。撤离喝根据战场上的变化,很快的做出了反应,派拨速离领轻骑紧追,在渭州全面击溃了田晟部。撤离喝终于是在最后赢得了一场皮洛斯式的胜利,因为赢的代价太大,他也无力再攻蜀口,仍是退回了凤翔。
宋军虽输了这一次战斗,但把滞留在陕西大部分右护军都撤回了四川,基本完成了最开始在河池制定的战略方针。胡世将上奏朝廷,认为吴璘和杨政是立下了功劳,而对于郭浩他素怀偏见,在奏中指责他指挥不当,导致了失败,其实郭浩部在六月的战斗中,曾乘机攻破了乾州,活捉金千户三人,杀死金兵五百余人,是颇有功劳的。朝廷方面自然是不会只打破自己一手构建起来的平衡局势,便将吴璘、杨政、郭浩三人都升了官,给他们建节,吴璘为镇西军节度使(他哥哥在绍兴元年就是坐的这个位置),杨政为武当军节度使,郭浩为奉国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