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子 尉 胡 宿
http://www.yizheng.gov.cn/news/detail.php?i=27014宋时,扬子县与真州同城而治。那时,县令是一县的行政长官,县尉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二把手”。当时延袭唐代的做法,县尉通常由刚中进士者担任,大概是要给他们一个逐步适应为官之道的过程,抑或还有锻炼和考察的意思。胡宿登第后,初入仕途担任的官职就是扬子县县尉。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出生于至道元年(995年)。他为人清谨忠实,笃行自励,外表谦和却性格刚毅,在公众场合神情严肃,从不轻率哗笑,处事慎重,顾惜大体,办起事来大有“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气势。
胡宿年少时,曾经与一个和尚相处得很好,是忘年交。这个和尚有秘术,能够将瓦石变化为黄金。和尚临死的时候,要将秘术传授给胡宿,以此希望胡宿能够妥善地帮助处理后事。这种秘术毫无疑问是无稽之谈,但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很有欺骗性和诱惑力的,当然这也许是和尚对胡宿的有意试探和考验。胡宿根本不为所动,态度坚决而又诚恳地对和尚说:“后事我一定竭尽全力办好,但是你的交换条件却不是我所期望的,我也不会接受。”和尚感叹地说:“你的志向和前程真是不可估量啊!”
胡宿到扬子县不久,就经历了一场特大水灾的考验。
天圣二年(1024年),扬子县发大水,淹没民房不计其数,许多人来不及逃生,在水中飘泊、挣扎,惊恐的惨叫声和急迫的呼救声不绝于耳。正如俗话所说,“水火无情,”死神随时可能降临,大水威胁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面临突然到来的灾难,置身生死抉择的关头,性格刚毅的胡宿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片刻的等待,立即召集临时所有能够召集到的人,不论是公差,还是其他的人;找到所有能够找到的船,不论是公船,还是私船。总之,发动当时能够动员起来的一切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冲入水中,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救人。
应该说,胡宿的反应是及时的,决定是果断的,行动是快速的。据载,当时从大水中救活的人数达到数千人。可以说,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对于一个年轻的刚入仕途,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刚走上领导岗位,甚至是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实在是殊属不易。所以,当时朝野一片赞扬之声。时隔不长,胡宿被调任朝廷馆阁校勘、集贤殿校理,做了京官。
两年后即天圣四年(1026年),监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主持建成了真州闸,这在当时是重大的一件事,按照惯例要请一个名人来为之作记。胡宿虽然职位不高,但是扬子县英勇救灾的事迹已经足以使之享有了极高的声誉和极佳的口碑,由他执笔作记可谓是众望所归。于是,胡宿写了《通江木闸记》,并勒石为碑,竖立在闸旁。该文后来载入了他的文集《文恭集》。
《宋史•胡宿传》赞扬胡宿“学通天人之奥”。他观察、分析、评价事物深透入微,故而《通江木闸记》文字生动,感情丰沛。
文章首先叙述了仪征在全国水运交通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和繁华景象,“维迎銮之要区,乃濒江之剧郡,实势横野,压楚地之三千大浸,稽天吞云梦之八百。南踰五岭,远浮三湘,西自巴峡之津,东暨欧闽之域,经涂咸出列壤。为雄据要会,而观采大聚四方之俗,操奇货而游市,号为万商之渊。淳化中,始建外台,并置大使,领山海经画之重,督星火期会之严。九赋敛财日以商,夫功利,万艘衔尾,岁乃实于京师。”
描述了船只过坝的不便、劳苦和辛酸,“每岁木华秋脱,天根夕见,七泽收潦,当涸水之有初,万里连樯,自上流而并至。将乘高堰之险,必俟灵潮之来。浅涸贻忧,引挽甚苦,守卒达旦而不寐,严鼓冬夜而有声,人相告劳,官不暇给。”
描写了建闸的过程和情景,“砻美石以甃其下,筑强堤以御其冲,横木周施,双柱特起,深如睡骊之窟状。”“凿河开澳,制水立防,瞰下泽而转深,截横流而中断,月魄所向,潮势随大,上连潮渠,平若置槷。”
写了闸建成后的显著作用和效益,“木门呀开,羽楫飞渡,不由旧地,便即中河。憧憧斯来霑霑。斯喜,商旅息滞滛之叹,公私无怵迫之劳,岁省之费甚多,邦储之运益办。”
阐述了建闸之举在当时具备的革旧创新的重大意义,“将剗革于旧方,特起发于新意。”
50多年后的元丰年间(1078-1085年),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经过真州时,专门记录了这块碑记,并且写了题为“真州复闸”的文章,收入了他的传世名著《梦溪笔谈》。
胡宿在扬子结下了水缘,后来在担任湖州知府时,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曾经主持修筑了一座规模很大的石塘,据说方圆有百里,为当地消除了水患,深受人们的拥戴,人们把石塘称为“胡公塘”,并为他建立了生祠。
胡宿72岁时,因为年事已高,不再担任地方官,改任太子少师,专门辅佐太子,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可惜还没有正式拜任,就突然去世了,这一年是治平四年(1067年)。胡宿逝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值得一提的是,胡宿与真州和扬子的缘分还延续到了他的下一代。他的侄子胡宗愈任集贤殿校理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时,因为 敢于直言,因而得罪了权臣,被调离京城,放到真州任通判。扬子和真州是他伯父的发祥地,也是他仕途的新起点,以后胡宗愈从这里开始,先后任吏部右司郎中、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一直做到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