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58阅读
  • 4回复

[★★★【胡姓文化】]胡氏莫太夫人家训(共120条白话译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9-09-14
胡氏家训(共120条)莫太夫人口授 门人孙介撰文

【原文】宋绍兴二十九年己卯二月十日,吾年已八十六矣。緬想此身不能长存于世,与子孙面诰面戒;子孙亦不能同具此心,而皆蹈规循矩。
苟不垂戒,恐后子孙无所依据。虽有圣经贤传,可观可法,又恐子孙视为深远,不肯注意。且思周室哲王,尚勤诸书之训,秦家贤士,犹设四诫之文,况下此者可已于言乎?故吐常语百余款,以裨子孙常诵之,常行之。倘有一语不熟,一言有梗者,家长以不孝罪之,不许他与燕饮,入家庙;有熟而行之者,共加奖劝,生则尊崇之,燕享之,没则书于谱,以为劝惩。若然,庶使吾不讬诸空言,而于风教也亦未必无小补云。
『白话译文』宋高宗绍兴廿九年(1159)二月十日,我已经86岁,想到这辈子不可能一直活在世上,向子孙们当面谈话训诫,子孙们也不能有相同想法,都按规矩做事。
如果不留下训诫,恐怕日后子孙们做事没有依据。虽然有先贤圣人的经典故事传说,可以看到,也可以效仿去做,又怕子孙们认为太深奥,不肯关注留意。想到周朝贤明的君主,尚且努力推崇诸子百家的训导;秦朝的有识之士,还留下四戒的文章。何况我们这些后人能停留在口头上吗?故说出常用俗语百余条,方便子孙们常背诵,常照着去做。若有一句不熟悉,或有一句表示反对的话,做长辈的可以用不孝的罪名来教育他,不允许他与人聚在一起吃饭饮酒或出入祠堂;如有熟悉并做得好的,大家奖励他,活着时尊敬和推崇他,共享他的经验;去世了要写到家谱中去,当作劝戒。如能这样,我说的这些不会成为空话,对于教化风气也未必没有一点帮助。
注:莫太夫人(1074-1160)是余姚柏山胡氏六世祖胡宗伋(1071-1140)妻子。

【原文】一、祠堂所以报本者,视居室尤宜先。故吾曾王祖寺丞公以来,皆首严祀之。初建于柏山阳,祀始祖辅成公及列公之主。今沂又改迁于新湖上,盖尚洁也,其制度一遵乎古。后世子孙当严洒扫,毋有亵渎。岁时奠祭,礼物不拘。出入启觐,衣冠必饬。祭田五顷有奇,收税租足以供宗庙之需。子孙当世守之。或散处他方者,万世亦不可忘。盖此报本之地也。旦夕启觐虽不同,四时奠祭,必须统会。不然,人心何必妥,不孝何以当。
『白话译文』祠堂是报答祖先的地方,比住房应当优先考虑。自从我曾祖父寺丞公以来都严格按规矩做祭祀。刚开始祠堂建在柏山南面,供奉始祖辅成公和列祖列宗。现在胡沂将祠堂迁到新湖上,是崇尚整洁,做祭祀规矩按老传统。后世子孙应当严格打扫,不要亵渎祖先。每年祭祖的时候,供品不要求,出入祠堂拜见祖宗时衣帽一定要整理好。要给祠堂安排五公顷多田产,收来租税维持祠堂开支。子孙后代要守好祠堂,迁到其他地方去的世代不要忘记,因为这是报答祖先的地方。平时出入祠堂拜见祖宗的早晚时间可以有所不同,一年四季的祭祀活动必须统一商量。不然,人心怎能聚拢,不孝的名声怎么担当。
注:1、曾祖指三世祖胡谅(990-1075),以次子胡穆(1019-1101)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进士恩赠大理寺丞,柏山胡氏惇裕堂由三世祖胡谅始建,元时遭兵毁,仅剩一间。
2、辅成公(930-1017),名从,字黼成,别号常乐翁,行八,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为避五季之乱由常州迁居余姚柏山,遂为柏山胡氏始祖。
3、胡沂(1107-1174)字周伯,行百七二,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进士,为莫太夫人长子,宋孝宗时累官至礼部尚书。
4、公顷为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5亩。
【原文】二、祖宗源派及吾家规,每岁时闲睱,家长当一一宣于宗族知之。宗族各藏一帙,早夜又宣于大小男女知之。不然,彼皆不知所自,而且莫知检焉。若曰『宣之何用』,『熟之何补』,此不孝儿孙,庸才父母。
『白话译文』祖先源流派别和家规,每年空闲时做长辈的要让族里人都知道。各家保存一套家谱,利用早晚时间讲给家里男女老小听。不然,大家不知道自己祖先来自哪里,也不知道有哪些规矩。若问讲了有什么用,熟悉了又能怎样,这是儿孙不孝,父母无能。
【原文】三、父母生汝之身者,抚摩鞠育,劬劳无比,不可有毫发之违,不可有毫发之犯。倘有过失,号泣谏之可也。虽甚贫窘,甘旨当极力营备。若有疾病,汤药必亲尝。不然,死后徒兴哀耳。昔卫仲由,徐孝先可见。
『白话译文』父母生下你,再养育你,辛劳无比,你不能对父母有丝毫违抗和冒犯。如果父母有过失,你可以哭着诉说。如果家里非常穷困,你应当心甘情愿尽力挣钱养家。如果父母得了疾病,你煎汤药必须亲自先尝一下。不然,父母过世了你只有白白哀叹。卫国有个仲由,是孝子的榜样。
注: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山东济宁人,孔子得意门徒;年少时家贫常吃野菜充饥,从事各种劳作维持家庭生活,性刚烈,亡于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
【原文】四、兄弟一体所分者,不可有彼此之间。彼贫犹己贫。彼病犹己病,彼辱犹己辱。必扶持赒恤为上。若有一毫之利,而兴阋墙之斗;一言之忤,而乖同气之情,其于父母何!
『白话译文』兄弟都是父母生下来分开生活的同胞,不可以互相闹矛盾。他贫困、生病、受辱都要当作是自己的事,必须相互帮扶接济。不能为一点小利而内部起争斗,为一句不顺耳的话生气。这让父母怎么办!
      【原文】五、叔伯汝之从父也。亲疏虽有少殊,名分诚无二致。为子侄者当事之如父,不可少有抗犯。为叔伯者亦当爱之如子,不可少有凌辱。
『白话译文』叔伯是你父亲的同辈人,虽然亲疏有所不同,但名分实际上没有两样。作为侄子对叔伯应该像自己父亲一样对待,不可以有少许的抗拒和冒犯;作为叔伯对待侄子也应该如同自己子女一样爱护,不能有一点欺辱。
      【原文】六、宗族今虽异支,其先一本。不可有富贵之别,亦不可有强弱之分。冠婚丧祭,会之如一,灾危患难,救之必同。若以彼不我会,即不会彼,彼不我救,即不救彼,此不义之人,无祖之子也,奚足贵哉!又或有余资,当济不足。孔子曰:『以与尔邻里乡党乎!』乡邻尚然,矧宗族乎?苟或不然,为宗族者但当委曲劝助,亦不可以此而生妒嫉之心。至若赌博游荡,自取匮乏,好勇斗狠,致惹祸患者,非吾子孙,不必力为救护。且若族繁人众,力难遍及,惟择读书砺行者量力赒之,亦敦一本之谊,锡善人之意也。
『白话译文』宗亲虽然来自不同的支派,是同一个祖先,不可以分贫富贵贱,也不可以逞强欺弱。每当有成人、嫁娶、丧事、祭祀之事,大家聚在一起像一户人家;逢灾遭难时,必须一起救助。不能因为他不与我走动,我就不去与他走动;他不曾救济过我,我就不去救济他,这是没有义气的人,是没有祖宗的人,哪有值得可说呢!如果你有多余财产,应该接济有困难的人。孔子说:“因为他与你是乡里乡亲嘛!”对邻里乡亲尚且这样,何况是宗亲本家呢?如果有人没有这样做,作为宗亲应当说明原因帮助他改正,你也不要因此而嫉恨他。如果有人赌博、玩乐而自找贫困,逞能斗殴给自己招来祸害,就不是我的子孙,不必尽力去救助和袒护。况且家族大、人口多,人力、财力很难都照顾到。只有通过读书磨练高尚品行的人会尽力帮助人,也会看重祖宗情谊,体现做好人的心意。
      【原文】七、吾见世俗有等人,褊浅躁急,强梗凶狠,有一毫挫于宗族,悻悻见于面,怀忿恨于心,思百端以复之。殊不知弱不弱于他人,弱于宗族,犹弱于祖宗,弱于自身,有何愧?强不强于他人,强于宗族,是强尔祖宗,强尔自身,有何荣?为子孙者切不可与宗族较。不惟宗族,于人亦然,大抵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昔娄公唾面自干,刘公认牛不较可见。
『白话译文』我看到现实中有这类人,心胸狭隘、行为急躁,横行霸道,在宗亲面前吃了一点亏,脸上就不高兴,心怀怨恨,千方百计伺机报复。却不知道你的能力弱不是弱于别人,而是比宗亲弱,好比是比祖宗弱,比不过自家人有什么可难为情的?不在别人面前逞强,而向宗亲逞强,好比是向你的祖宗逞强,对自己过不去,有什么光彩的?作为子孙千万不要与宗亲比高低。不光是对待宗亲,对一般人也一样,有包容心是品德高尚的人,不欺负人自己心里感到安慰。以前有个娄公脸上被人吐口水仍骂不还口,有个刘公认牛不计较,可以作为借鉴。
注:1、娄公,即娄师德(630-699),字宗仁,河南原阳人,进士出身,唐宰相、名将;唐高宗与武则天時大臣,以谨慎、忍让著称,成语典故“唾面自干”源自此人。
      【原文】八、亲戚当往来无间,不可以彼贫而疏之,彼贵而诌之。今汝虽富贵,安知后时不贫贱乎?今彼虽贫贱,安知后时不福贵乎?吾见世俗有等人,见衣裳蓝褛、形貌黧黑者,便不认为亲戚;见气焰薰人、罗绮烂然者,虽不觌面,则曰『此我至戚,我当待之』,胁肩诌笑,百端趋奉。不唯亲戚,宗族亦有然者。见富贵者不曰『舍弟』,则曰『家兄』,否者,则曰『此我东家之老翁也』,其曰『非我族也』。噫,如是之人,诚为可愧!且既是宗族,既是亲戚,焉可以分?!
『白话译文』亲戚应当在交往中亲密无间,不能因为他贫穷对他疏远,他富贵就对他奉承迎合。虽然你现在富贵,怎能知道以后就不会变穷呢?他虽然现在贫穷,怎能知道以后就不会变富贵呢?我看到现实中有这类人,看到衣衫褴褛、模样穷困的亲戚,就装作不认识;看到气宇不凡、衣着华丽的人,虽然未曾谋面,就说:“这是我最要好的亲戚,我会好好待他。”装出笑脸,百般奉承。不只是亲戚之间,宗亲中也有这样的人。看到富贵的人不说“舍弟”,而说“家兄”;相反,就说“这是我东边人家的老头”,还说“不是我同一族人”。唉,这样的人,真的很惭愧!况且,既是宗亲,又是亲戚,怎么可以区别对待呢?
【原文】九、师长授汝业、解汝惑者也,不可有欺,不可有犯,但诚心事之而已。不然,则求道之心不笃,施教之地何从?先正曰:『人生于三,事之如一。』又曰:『抠衣趋隅,必慎唯诺已。』若为人师,亦当行止端庄,严立功课,不可有尺素之心,亦不可有厚薄之分。古人云:『慎毋窃禄』。又曰:『有教无类。』
『白话译文』老师是向你传授专业知识、解答疑惑的人,不可以欺骗和冒犯,只能认真跟他学习。不然,求学毅力不坚定,老师不知从哪教你?前代的贤人说:“人受恩于君主、父母、老师三者,要服务一辈子。”又说:“见到尊长要提起衣襟坐到角落去,必须恭敬应答。”如果做了别人老师,行为举止也应当端庄,授课时严格要求,不可生爱心而放松管束,也不能厚此薄彼。古人说:“不要不劳而获。”孔子说:“教育没有差别。”
注:1、《国语》孪子曰: 人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2、《礼记.曲礼上》:毋践屦,勿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原文】十、新旧老契,切不可慢之,乃根本之亲契也,一慢之,是慢祖宗。若暱新好,忘旧根者,非孝子慈孙。
『白话译文』对待新老亲戚朋友都不能怠慢,说到底都是至爱亲朋。怠慢朋友就好比怠慢了祖宗。如果亲近新结交的朋友,忘了原来老朋友,就不是孝子贤孙。
【原文】十一、朋友以义合者也。不可有忿争,又不可有矜欺。但存忠信以耐其交,但互箴规以成其德,但忘尔我以绝其私。彼『桃李一时艳,风波当时起』者,君子鄙之。昔雷陈、管鲍、范张、王贡,万古垂名,当取法焉。
『白话译文』朋友是意气相投合得来的人,不可以生气而争斗,也不可以欺骗。只有真诚有信誉才能长久交往,只有相互遵守规矩才能养成品德,只有忘了你我才能了断私心。那种像桃李开花一样虽一时艳丽很好看,但一遇风吹草动就凋谢,翻脸变化很快的人是君子看不起的。从前,雷义和陈重、管仲与鲍叔牙、范睢和张禄、王吉和贡禹,他们的友情留下千年佳话,应当仿效。
注:1、雷义字仲公江西南昌人,陈重江西新余人,俩人是同学又是好朋友,都是东汉名士,均以孝廉入仕,以互相推让出名,两人关系可以用成语“如胶似漆”形容。
2、管仲(前723-前645)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安徽颍上人,齐桓公名相,法家先驱;鲍叔牙(-前644),齐国大夫,是管仲同乡人,年轻时就成为好朋友,早年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位,幷推举管仲为相,有成语“管鲍之交“。
3、范睢(-前255)为战国时魏国人,被诬陷化名张禄潜入秦国,以谋略成为宰相。
4、《汉书.王吉传》王吉和贡禹都是西汉汉宣帝时山东琅琊人,是一对好朋友,世人称“王吉在朝为官,贡禹也将入仕”,说明两人志同道合的关系,有成语典故“弹冠相庆”。
【原文】十二、邻里乡党,以和为上,不可有欺骗嫉妒之心。大抵不和多起于财产,当尔为尔,我为我。吾见有等人,昧心以僭人产业,瞒己以夺人财货,一旦讼兴怨结,家破人亡,而所得不偿所失者多矣。或有患难,力宜救护,毋以彼不然而亦不然。夫爱人者,未有人不爱之也。所谓『恩仇分明』,非有道之言,前人已道破矣,子孙毋以此言藉口。
『白话译文』乡里乡亲,以和气为上,不能有欺骗和嫉妒的想法。邻里不和大多由于财产纠纷,是你的就是你的,是我的就是我的。我发现有些人,昧着良心冒用别人财产,瞒着自己人侵占他人财物,一旦结怨打官司,导致家破人亡,很多人得不偿失。如果有人遇到困难,应该尽力救助,不要因为他没有帮过你,你也不去帮他。凡是爱护他人的,就没有人不爱护他的。所谓恩仇分明的话不是很有道理,前人已经说破,子孙不要找借口。
【原文】十三、妯娌亦以和为贵。奉公姑,主中馈,当争先趋之,不可有尔汝之推。大抵成家废家,都由汝辈,切宜戒之,毋使人有牝鸡晨鸣之诮。
『白话译文』妯娌之间要以和气为贵,照顾公婆,管理后勤事务,应当抢着去做,不可以分你我互相推托。成家还是败家,一般是你们这些人造成的,如有过错务必改正,不要母鸡报晓被人责备。
【原文】十四、奴仆亦人子也。用善驭之,但不可不严内外之法。工价饮食,不可有亏,俗云:『汝图他力,他图汝食』也。
『白话译文』佣人也是人,要好好用他,但是内外规矩不可以不严,工钱和伙食不能亏待他。俗话说:“你使用他劳力,他图你家有口饭吃”。
      【原文】十五、提携负戴,固男子之事也,亲操井臼,亦女子之可行也,虽富贵不可以此为耻。昔陈太丘之家,梁伯鸾之妻可见。
『白话译文』粗重活本来就是男人做的事,挑水做饭是女人能做的事,虽然富贵了,不能把做这些事看作是羞愧的。从前,陈太丘的家,和梁伯鸾的妻子,可以做榜样。
注:1、陈寔,东汉末颍川人,曾任太丘长,以德行受人尊重,有成语典故“梁上君子”。
2、梁鸿字伯鸾,东汉初陕西扶风隐士,妻子孟光,有成语典故“举案齐眉”。
(以上1~15条,共120条,待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9-22
【原文】十六、凡生男女,当先报宗长知之,而后同告于宗庙神主知之。随即取名,将年、月、日、时并登于《弟行录》,不可犯祖讳,不必求美称,大抵名字所以别众人,寄呼唤耳。昔周、孔以禽鱼名其子可见。若有戒勉意不论。自小皆当教之以正,勿纳于邪。男子能言,便教以《诗》、《书》、《礼》、《乐》;女子七岁,便教以烈女等传,毋养成骄妒,以贻父母辱。俗云:『有生若不报宗长知,虽在宗门,知是谁?』又云:『男子自小俱不教,乃禽乃兽谁不笑。』
『白话译文』凡是生男生女应当先报给族长知道,后报到祠堂让祖宗神灵知道,随后再取名,将出生年、月、日、时辰一起登记在家谱《弟行录》中,不可与祖上的名讳有冲突,不必追求好听,名字一般是与其他人作区别,用来称呼而已。以前,周公与孔子用禽、鱼给其儿子取名,可以作为借鉴。如果有劝诫勉励的意思另当别论。从小就要教育他们做人正直,不要走邪路。男孩会开口说话就要教他《诗》、《书》、《礼》、《乐》;女孩7岁了,要教她烈女传等。不要娇生惯养,给父母丢人。俗话说:“生了孩子如果不报给族长知道,虽然在族里生活,知道他是谁呢?”老话又说:“男孩从小什么也不教,像野兽一样,谁不笑话他?”
注:1、周公即周文王第四子姬旦,武王姬发之弟,长子名伯禽代周公为鲁国国君。
2、孔子(前551-前479)儿子孔鲤(前531-前483),字伯鱼,孔子19岁娶宋女亓官氏(-前485),20岁时生子,鲁昭公送来一条大鲤鱼,遂取名孔鲤。
      【原文】十七、男女虽多,不可淹没,实伤天地和气。人多以彼身后为虑至于如是。殊不知,预绝他命,大为不仁。况其将来有未可必者也。昔维杨有一人,生九子,以为多,将淹其末子。忽东邻一老妪过乞醯,救之得生,后八子皆亡。独藉末子以承其家,以继其嗣。由此观之,其可自残乎!
『白话译文』孩子生得多,不可以把他扔掉淹死,这会伤了天地和气。家里人口多为生计考虑做出这种行为,却不知道先断送他的性命是非常不人道的。何况他将来说不定还有出息。从前,扬州有个人生了九个儿子,认为太多了,想把小儿子淹死。东边邻居有个老太太乞讨正好路过,把他救活下来,后来其他八个儿子都亡故了,只靠这个小儿子继承家业传宗接代。从这个例子来看,他可是自残啊!
注:维杨是扬州古称,杨与扬是通假字。
      【原文】十八、冠礼,人多怠忽之,良可惜哉!殊不知成人始于此,四行之责又始于此,此若可怠,何所不怠?此若可忽,何所不忽?吾子孙有子年壮,当加其冠,须重其事,筮日择宾,告庙以行之。女子亦然,年可笄,笄之。字名训行,俱有古礼可稽,兹不备述。大抵人家古礼与纲常,不论贫富,倶不可废,此乃人之命脉耳。一废之,亡将随踵。譬如人身,身虽肥,脉已病,乌可喜?身虽瘠,脉无病,何足尤!
『白话译文』男子20岁加冠礼,人们大多疏忽了,很可惜!殊不知20岁成年了,要开始培养“四行”。如果这可以偷懒,还有什么不可以偷懒;如果这可以忽视,还有什么不可以忽视。我的子孙中有男子长大了,就应当给他做成人礼,必须很郑重其事,挑良辰吉日和宾客,在祠堂做仪式。女子也一样,到了15岁行及笄礼,让她束发。字名排行,都有传统礼制可查,这里不详细说了。家庭的传统道德规矩,不管贫富,都不可以废除,这与做人性命攸关。一旦废除,就会家破人亡。譬如人的身体,虽然长得很胖,病已侵入血脉,哪里能高兴得起来?身体虽然瘦弱,血脉没病,有什么值得担心!
注:儒家的“四行”是指:仁、义、礼、智。
      【原文】十九、男女婚姻,诚为大事,不可直行已志,当禀宗长会宗族议之。果家法严整,德性纯良,佥曰『可』,然后行之。若豪强悖乱,反道败德,佥曰『不可』,已之。慎毋苟慕一时富贵,以取终身懊悔。吾见世俗有等人家,不择家法性行,专缔富贵,联豪强,将恃为百年之荣,孰知转目间,反受其祸。
『白话译文』男女婚姻实在是件大事,不可以任由他们自己喜好,应当告诉长辈召集宗亲商议。对方果真家教严格、品德纯洁善良,都说可以才行。如果逞强胡作非为,道德败坏,都说不可以,就终止这门亲事。注意不要贪图一时富贵,导致终身后悔。我看到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家,不去挑选家教品行,专找豪门富贵人家联姻,当作是百年荣耀,哪知道转眼就产生矛盾,反而受到祸害。
      【原文】二十、嫁女资装,不必苦求丰备,荆钗布裙,理所当也,奚足为愧?不信,看汉扶风孟氏女,虽有绮罗锦绣,归时悉皆卸去。
『白话译文』女儿出嫁嫁妆,不必追求多和全,粗布衣裙,也可以当嫁妆,没有可羞愧的。不信的话,看东汉扶风孟氏女的例子,刚出嫁时衣着华丽,后来全都脱掉了。
注:汉扶风孟氏女即成语典故“举案齐眉”中的梁伯鸾之妻孟光。
      【原文】二十一、娶妇人只要勤谨,能躬执妇道。若以姿色妆奁为计者,非吾子孙。俗云:『娶妻不在颜色奁具,贤德便好。』
『白话译文』娶媳妇只要求勤俭持家,能遵守妇道,如果是计较长相与嫁妆的人,就不是我的子孙。俗话说:“娶妻不在于长相和嫁妆,贤惠就好”。
【原文】二十二、女子到十岁,便不可往邻里及外家去,日在闺中习女红。彼斗百草,竞秋千,虽古有是戏,亦宜一切绝之。
『白话译文』女子长到10岁,就不可以到邻居与外人家里去玩,每天要在自己房间里学习针线活。那种斗花斗草、荡秋千的游戏,虽然自古以来就有,也应当全部杜绝。
      【原文】二十三、妇人以纺绩织纴为上,不可探亲寓宿,不可看搬杂剧,又不可往庙、观、街市、烧香、看灯,纵无失,其奈嫌何!古人昼不游庭,夜行以烛可法。
『白话译文』妇女以做纺织活为上,不可在探亲时宿在外面,不要去看各种扮相的戏剧,也不可以去寺庙、道观、逛街头,或者烧香与看彩灯,即使没有出事,万一出事怎么办?古人白天不出去游玩,晚上拿着蜡烛走路,可以效仿。
      【原文】二十四、亲戚往来,礼物既不可缺,又不可丰,直表忱而已。若图炫耀,必致贫穷,何补焉?且俭者美德也,又德之共也,人不可不识。吾见有人图一时之美观,致终身之穷窘,诚为可笑。俗云:『一时能浅薄,几度免求人。』
『白话译文』亲戚之间往来,礼物不要缺少,也不要太多,心意到了就行。若要炫耀,必然导致贫穷,有什么好处呢?而且,勤俭是美德,是高尚的人都有的品德,人们不能不知道。我发现有的人为追求一时面子好看,导致一生穷困,真的很可笑。俗话说:“一次能节省点,好几次不用去求人”。
      【原文】二十五、凡有宾客,当尽迎送奉承之礼。将至,衣冠忙迎之。登堂已坐,即献茶。茶罢叙寒燠,后又呼各子弟庄肃见之,再献茶。客欲别,又衣冠而送之,不可苟率。或具盘飱,俱当随力而行,不可勉强。譬诸马焉,不能千里,必欲行之,未见其不毙也。或茶饭,或菜蔬,自是吾儒风味。彼美酒肥羊,堆盘狼藉,乃口腹之所为,奚足贵哉!虽有时俗之议,切不可顾。司马温公曰:『果止梨栗枣柿,肴止脯醢菜羹』,其言最确,宜法之。
『白话译文』客人到家里来,要尽到迎来送往招待的礼节。客人快到时,要整理衣帽赶快去迎接,到了家里坐下来,要递上茶。喝茶寒暄过后,招呼后辈出来郑重相见,再倒上茶。客人要走的时候,整理好衣帽送出门,不可以太草率。如果要招待吃饭,应当量力而行,不要勉强。比如有很多马,跑不了千里,非要让它跑,没有不累死的。茶饭和蔬菜,自然是按我们读书人的口味。那种好酒好菜,铺张浪费,就为满足一下口福,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虽然有风俗的说法,千万不可以去学。司马光说:“水果限于梨头、栗子、红枣、柿子,菜肴限于下酒菜、蔬菜、汤羹”。这话最贴切,应当效仿。
注: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儒家代表,主编《资治通鉴》。
      【原文】二十六、家庭最宜严肃,男女不可混淆,《礼》所谓:『授受不亲、通问不许』之语,尤宜刻骨。
『白话译文』家庭生活要严肃,男与女不能搞混,《礼记》所说:“男女之间不能随便接触,也不要多问”的话,尤其应当牢记。
      【原文】二十七、谨门户,宽租税,不跳礼法之外,虽使残酷如周如来者为汝邑大夫,亦不能加汝之刑。为奸盗,行诈伪,恒居强 暴之中,虽使廉明慈爱如邵如杜者为汝邑令尹,亦不能出汝之罪。
『白话译文』小心持家,放宽租税,不做违背道德和法规的事,即使像姓周或姓来的那种残酷县邑大夫也不能强加给你罪名。奸淫、偷盗、诈骗,一贯横行霸道,即使像姓邵或姓杜的那种开明仁慈的县邑令尹也不会饶恕你的罪行。
      【原文】二十八、农事切不可缓,一失之,閤家抱终岁之饥。当因地之宜,种莳五谷,又当预备旱潦,及时耕获。古人『昼尔于茅,宵尔索绚』,为此故也。且古人『百物不嫌早』之言,尤宜记之。
『白话译文』农事千万不可耽误,一旦错过,全家一年都要饿肚子。应当因地制宜,种五谷杂粮,又要预防旱涝做准备,及时耕种和收获。古人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要赶着搓绳索”,就是这个原因。古人还说:“凡事不怕早做准备”的话,尤其要记住。
      【原文】二十九、子孙凡接人,凡处事,或经营,或仕宦,皆要小心谦恭为上。 《书》云:『谦受益』。俗云:『小心百事可做,大胆一事难成』。又云:『小心天下去得,大胆寸步难移』者是也。更毋得游花街柳巷,茶坊洒肆,以荡其心;毋得听市井之语,郑、卫之音,以乱其耳。
『白话译文』 子孙后代凡是待人、处理事务,或者经商、做官,都要小心谦让为好。《书》中说:“谦虚使人受益”。俗话说:“小心做事什么事都可以做成,粗心大意就一件事也做不成”。就是说:“小心走遍天下,粗心大意寸步难行”。更加不要去花街柳巷、茶馆酒楼,使人身心放荡;不得听信街头的胡言乱语,不要被靡靡之音扰乱视听。
注:周初诸侯郑国与卫国都是原商朝遗民聚集地,周初武王驾崩后叛乱被周公旦平息;郑卫之音原意为郑国与卫国的民间音乐,内容多流露男女之情与反抗情绪,孔子以郑卫之音象征礼乐崩坏。
      【原文】三十、往来道途,出入门户,切宜谨慎。凡货物与夫服用文券、书籍、器具之属,当时时检省,周防安顿,一放宽必有损有失。又或登山或涉渡,须仔细,步步要踏实地,一失足,其苦非小。俗云:『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又云:『有钱难买回头顾,无驾可追悔来迟。』又云:『罾罾防有鱼,夜夜防有贼。』此虽皆俗语,实为去病之药石,切宜记之。
『白话译文』路上来往,进出家门,千万要小心。凡是货物与衣服用品、文件、书籍、器物等要经常检查,周密防护,安放妥当。一旦放松警惕必定会有损失。如果去爬山或者过渡口,必须仔细,每只脚要踏在实地上,一旦失足,会吃不小苦头。俗话说:“逢桥要从马背上下来走,过渡口不要抢先”。俗话又说:“有钱难买回头张望一下,没有马车可以追上迟来的悔恨”。俗话还说:“层层提防还有漏网的鱼,夜夜提防仍会有盗贼进门”。这些虽然都是俗语,实际上是去除病根的药方,千万要记住。
(以上第16~30条,共120条,待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10-01
【原文】三十一、不可修建异端祠宇,装塑土木佛像,以徼诸福。若为可求,岂待汝乎?但闻仁则荣,不仁则辱。
『白话译文』不可修筑信仰不同的祠庙建筑,和用土木材料装塑佛像来求祸福。如果可以求到,怎么会等你呢?只听说,仁义光荣,不仁义可耻。      
【原文】三十二、或出路,或在家,不可勾引是非。在家犹有可藉,出路举目无人。俗云:『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又云:『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且出言勿效尖酸戏谑,与人亦宜醒迷多成美。
『白话译文』出门在路上,或者在家里,不可以招弄是非。在家还有依靠,出门在外举目无亲。俗话说:“闭住口舌不要说话,生活处处安全”。俗话又说:“惹事生非只因说话太多,一切烦恼都因想要强势出头”。说出口的话不要仿效尖酸刻薄与乱开玩笑,与人相处要弄清谜团,多成人之美。      
【原文】三十三、凡为事须仔细斟酌,凡出入须依附良伴。平素不知其行止,不识其善恶,切莫抛心。俗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然,非惟事不复成,而身亦有所害。
『白话译文』做事情必须仔细考虑,出入要与好朋友在一起。平常不知对方为人,不知对方本性好坏,切不要托付真心。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把内心话全说出来”。要不然,不但事情再也做不成,身体反而受到伤害。    
【原文】三十四、吾平素未尝有不可行之事,亦未尝有不可对人言之语。吾宗子孙,深当自警,倘遇不肖者有不可行之事,不可对人言之语,切莫形诸纸笔。苟一形之,迹难泯灭,贻祸非轻。彼匿名书谤人简,尤不可为,何也?人之为人要存忠厚。又已若被人之谤,不必与辨。
『白话译文』我平时未曾做过不可以做的事,也未曾说过不可对别人说的话。我的子孙应当深刻警示自己,如果遇到不肖子孙做了不可以做的事,说了不可以对别人说的话,不要把事情用笔写在纸上。一旦有这种情形,字迹很难消失,留下的祸害不轻。你匿名写诬告信,更加不可以,为什么?做人要忠厚。如果自己被人诽谤了,不必与他争辩。      
【原文】三十五、宗族有不平者,先从家长申理,如不服,然后呈官治罪。家长亦不可狥私灭公以屈其人。苟或不先家长,经鸣官府者,家长具其曲直,会宗族,对庙神主声其是非,明加大罚大责。如是,非惟免其两不废家,抑使官府永不劳力。
『白话译文』宗亲有不公平的事,先向长辈申诉处理,如果不服,然后报给官府审理再问罪。长辈也不可以徇私情,丧失公理委屈别人。或者不是先交长辈处理,经报告官府,长辈说明是非缘由,与宗亲商议,对着祖宗神灵说明谁对谁错,明确责任大的一方加大处罚。如果这样,非但避免两败俱伤,也使官府不用枉费人力。      
【原文】三十六、吾家素业儒,不可务外业。即不能读书,则当力耕。游手好闲,非佳子弟也。且如人生几子,读书不能以倶读,耕田无得以倶耕。轻行货贸、寻常医卜亦可。不然,虽财成泰山,必见崩矣。 吾见东吴有一人家,富敌王恺,止二子,游手好闲,不过十年而无立锥地。西蜀有一人家,贫同范莱,兼生四子,各专一业,一人读书,一人力耕,一人学医,一人卖酒,不五年家资巨富。我非欲子孙学此杂艺,故为此言,与其不读书、好游闲,不若此也。
『白话译文』我家平时是读书的,不可去做除此之外的事。要是没有能力读书,就去种地。游手好闲的人,不是好后生。如果家里生了几个儿子,不能都去读书,或者都去种地。学手艺,做买卖,普通医术、占卜也可以。要不然,虽然家产累成泰山,还会败掉的。我看到江苏有一户人家,比王恺家还富,只有两个儿子,游手好闲,不到十年家里已无立锥之地;四川有一户人家,同范莱家一样贫穷,生了四个儿子,各专做一行,一个读书,一个种地,一个学医,一个卖酒,不到五年家产巨富。我并非要让子孙去学各种手艺,之所以这样说,与其不去读书、游手好闲,不如这样。
注:王恺字君夫,西晋山东郯城人,晋武帝司马炎舅舅,曾与石崇斗富。      
【原文】三十七、子孙欲有所学,当慎路头,路头一差,将来何补?昔闽城有一人,生二子,最贫。一子苦读书,一子习木工。读书者交皆才子,衣皆儒衣,安处一室而风雪不愁。习木工者伴皆操斧辈,衣皆短衣裳,日趋工役,无间寒暑,不惟其妻有愧,而身亦自愧,曰:『吾与兄,父母同生同长,而所交所衣所享独不同者,无他,皆吾自取之也。』遂去锥凿,事经书,而兄之所交所衣所享者亦皆转为吾有。噫!习善则善,习恶则恶如此。孟子云:『术不可不慎。』不其然乎?
『白话译文』子孙想要学点东西,应当慎重选择道路,路一旦走错,将来很难弥补。从前,福建有户人家,生了两个儿子,家里很穷。一个儿子用功读书,一个儿子学木匠。那个读书人结交的都是才子,穿的都是读书人衣服,安心在房间里不用微刮风下雪发愁。学木匠的那个人伙伴都是拿斧头的人,穿的都是短衣,每天要出工,暑夏寒冬也不间断,不只他的妻子羞愧,他自己也羞愧,说:“我与兄弟,同是父母生养长大,而所交往的人、所穿的衣服不一样,没有其他原因,都是我自己选择的”。于是放下斧头和锥凿,改去读书,兄弟所交往的人、所穿的衣服待遇,我转而也有了。唉!学好的就会好,学不好的就会不好成这样。孟子说:“择业不可以不慎重”。不就是这样吗?
按语:旧时唯有读书高,今行行出状元,鄙视体力劳动者是时代价值观念的局限。      
【原文】三十八、琴棋赌博,声色伎玩,花卉虫鸟,不惟妨工堕业,尤盅心惑志,为害非轻,子孙当一切绝之。若钓弋桑柘、果木不论。昔明州有一人。专嗜博弈,而家业荡尽,妻子乞食他方,皆以为笑媒。青州有一人,专好花卉虫鸟,生计罄空,流落江湖。
『白话译文』弹琴、下棋、赌博,沉溺声色娱乐场所玩乐,种花草、养虫鸟,不仅耽误干活时间,损害正经工作,尤其是蛊惑人心,使人迷失志向,危害不轻,子孙应当拒绝这一切。如果钓鱼、射鸟、农桑、种果树当别论。从前,宁波有个人,专门喜欢下棋赌博,家产耗尽,妻子流落他方讨饭,大家当作笑料。山东青州有个人,喜欢种花养鸟,生活资费用光,到处流浪。      
【原文】三十九、 凡瘴疠之炽,痢疫之行,虽曰『时气』,实不能染人。奈何近世父患此而子惧,兄患此而弟惧,妻患此而夫惧,皆出次于外者,是庾兗之罪人也。吾宗子孙倘不幸罹此,切不可然,惟饮食洁净,嗜欲戒慎为上。
『白话译文』瘴气、痢疾流行时,虽说是流行病,其实不会传染人。无奈现在父亲得此病儿子害怕,兄长得此病弟弟害怕,妻子得此病丈夫害怕,都跑到外地去躲避,这是庾衮的罪过。我族子孙如果不幸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这样,只要饮食干净,戒掉嗜好,小心就好。
注:庾衮,字叔褒,西晋明穆皇后伯父,以孝著称,庾衮侍疫典故是二十四悌故事。      
【原文】四十、鬼神虽曰有之,诚不能为人之祸福。如有疾病,鬼神何以入其身也?此理甚明,人何不晓?当如孔子所云,敬而远之可也。
『白话译文』虽说有鬼神,其实不会给人带来祸福。如果有疾病,鬼神如何进入他的身体?这个道理很清楚,人们为何不知道?正如孔子所说,敬而远之就可以了。      
【原文】四十一、凡疾病自有天命,不可信师巫邪说,以徒费钱物。如有之,自古帝王非无钱也,郑之季咸非不自知祸福也,迄今何在?奈何世之人,无烛理之见,多惑于此,祀鬼直至家空,人命亦随而绝,犹未知省。吾宗子孙鉴之,一切革去,独延明医疗之则可。若疾初痊,宜节饮食,戒色欲,慎起居为要。
『白话译文』生病是上天安排的命运,不要相信巫师的歪理邪说,白白浪费钱财。如果有用,自古以来的帝王并非没有钱,郑国灭亡的时候大家不是不知道有祸福降临,现在郑国在哪里呢?无奈现在的人不明白事理,大多被现象迷惑了。求鬼神直至耗尽家财,人命也就没有了,还不知道醒悟。我族子孙要引以为鉴,祀求鬼神做法一律废除,只要去找医生看就可以。如果疾病刚痊愈,应该节制饮食,戒除贪色欲望,生活上小心最为紧要。      
【原文】四十二、亲没,衣衾棺椁殓葬之礼,必极其诚,勿使有后悔。又不可用酒肉以宴宾客,又不可泥风水以暴尸棺,又不可用乐器以导輛车。凡医案、通书等,人子亦须涉猎,毋为庸师所误。
『白话译文』亲人去世了,陪葬物品和下葬的礼仪必须十分虔诚,不要后悔。不可以用酒肉宴请宾客,不可以让棺木暴露在泥土、风和水中,也不可以用乐器为车辆开道。医疗病历、书信等以及后代子孙必须要涉及,不要被不懂的巫师误导。      
【原文】四十三、凡有丧事,当从宗长会宗族中贤能者,裁议处置,务使各有条理。尤不可僧道作功课,但时一祭而已,丰俭随其家。不然,非惟无益于死者,抑亦有玷吾儒门。
『白话译文』办丧事时,应当听从族长与宗亲中能干的人一起商量后决定处理方案,派给每个人做的事要做得有条理。尤其不可让僧人道士来做功德,只要按时辰祭奠一下,供品多还是节俭随其家里条件。不然,非但对逝者没有好处,反而玷污了我们读书人家的门风。      
【原文】四十四、诞日及嫁娶,不得僭用非礼之乐,虽合用者亦不可也。古云:『娶妻之家,三日不举乐。』又云:『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
『白话译文』生日与嫁娶喜事,不得违规用不合礼仪的音乐,即使两家合用也不行。古人说:“娶媳妇人家,三天不得用音乐”。又说:“怎能容忍办酒时把音乐当作乐趣”?      
【原文】四十五、争讼,子孙切不可好,废事败家,敝精劳思,最在于此。俗云:『尚可待他人欺吾,不可我欺他人。』凡事能一忍之,无穷受用,不然,苦不可胜记也。吾见世俗强梁者,见彼守分人,争指以为无用人,必吹毛求疵,寻人之事,无风起浪,割人之脂。或一语有违,兴连年之讼,寸私不遂,构一世之仇。不独己以为能,其父兄亦以是夸扬之。殊不知他日家已破,力已惫,甚至毁其身,灭其性,欲求至于无用者不可得矣。总使无此,转目同于澌尽,何处见其英雄?吾知子孙抱行行之气者,见吾此言必非之,曰:『何怯懦之若是?』竟掩卷不顾。噫,独不见汉马援乎!援击交趾,弟少游谏之不听,后下潦上雾,见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语何可得!吾恐他日子孙念吾之言,如马援之念少游也。
『白话译文』与人打官司,子孙千万不要作为爱好。事业荒废,家产败光,用尽心思,最大原因就在这里。俗话说:“尽管等别人来欺负我,我不能欺负别人”。凡事能忍一忍,好处受用不完,要不然,受苦受难记也记不过来。我看到现实中有强势的人,见别人安分守己,争执中以为对方是没用的人,就想方设法没事找事,割别人皮肤。或者一言不合,打多年官司,一点目的也没有达到,结下了一辈子仇恨。不只是他自己以为很能干,其父母兄弟为此夸耀他。想不到日后家道败落,精力疲惫,甚至身体毁坏,性命没了,想从对方那儿得到的东西也没能得到。即使不是这样,转眼同归于尽,哪儿看得见其英雄气?我知道子孙中有意气用事的人,看到我说这话有不同意见,说:“为何如此胆小?”竟然合上书不看了。唉!你没见东汉初名将马援吗?马援去攻打越南时,其弟少游劝谏他没听,后来遇到瘴气,看到飞鸟中毒气纷纷掉入水中,马援得重病躺在床上想起少游平时说的话有多么难得!我担心今后子孙想起我的话,如同马援想起其弟少游一样。
注:1、马援(前14-49),陕西扶风人,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后人,东汉开国功臣。2、交趾,越南古称。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10-06
      【原文】四十六、尚气角力,亦切不可。所谓杀人之亲,人亦杀其亲,必然之理也。如暴怒一发,犹当再忍。夫何近世稍有小忿,便争强弱,百十为群,以成队伍,操戈执戟,以相攻击。殊不知一有不虞,悔终将何及!昔里有虞姓者,因此中伤一人之命,既抵其命,又空其家,随后悔之有若噬脐也。且人均此禀也,均此生也,有何强弱?吾宗若有鬻一拳、操寸梃者,非吾子孙。
『白话译文』斗气比力,也千万不可。你杀对方亲人,对方也会杀你亲人,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一时气得暴跳如雷,也应再忍一下。何必现在稍微有点气愤,便要争个高低,拉上百十人的队伍,操刀弄枪,相互攻击。不知道一旦发生不测,后悔终身也来不及了!从前,村里有个姓虞的人,因伤害了一个人性命,不但要偿命,还要耗尽家产,后来悔恨得像是咬了肚肠一样。况且人的承受力是平等的,生命也是平等的,哪里有什么强弱高低之分?我的后代若有人用一个拳头和一寸棍子打人,就不是我的子孙。
      【原文】四十七、或有不平,纵我理长,亦当听人谏止为是。昔金华有杨姓者,与邻陈姓者争篱笆一带,乡里为解平之,并不听。讼成十年,两家尽废,后悔之已迟。谚曰:『篱笆一带,两家尽败。』又凡欲谏人,当于将萌之际谏之,若待事成空矣。尤宜尽力,如谏君碎首莫辞,谏亲挞血无怨。谏兄弟、叔伯、宗族与知己者,以力惫无倦。俗云:『谏人须尽力。』
『白话译文』如果遇到不公平事,即使我在理,也应当听从劝告停下来才对。从前,金华有个姓杨的人,与隔壁姓陈的人为篱笆一带的事情起争执,乡亲们调解没有听,官司打了十年,两个家庭都败光了,后悔已经迟了。谚语说:“篱笆一带,败光两家”。去劝谏一个人,应当在事情刚有苗头的时候去劝,若等造成事实就成了空话。所以劝谏人尤其要尽力,如同劝谏君主冒着杀头后果不推辞,劝谏亲人被打出血也没怨言,劝谏兄弟、叔伯、宗亲与知心朋友要不知疲倦去用尽力量。俗话说:“劝谏人一定要尽力”。
【原文】四十八、人有仇怨于我,子孙切不可思复之。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若持刻必欲害之,非有德有量君子。彼『无毒不丈夫』之语,亦非有道者之言。
『白话译文』别人与我有怨仇,子孙千万不可以寻思报复。爱与恨,取与舍,都一心为着大家。如果一有矛盾就想加害对方,不是有品德和有度量的君子。那种“无毒不丈夫”的话不是很有道理。
注:“无毒”,今已作“无度”讲。
【原文】四十九、人有恩德于我,子孙切不可忘,若忘之,乃禽兽之不若。彼乌鸟尚能反哺,畜犬犹能吠井!
『白话译文』他人有恩于我,子孙千万不要忘记,如果忘了,就是禽兽不如。乌鸦还能反哺报恩,家犬还会对着井叫唤提醒呢!
      【原文】五十、子孙当存忠厚,无学浇薄。贤者亲之,奸者远之,恶者避之,弱者莫欺之。其与贤者亲,则德日进而人争敬之。与不贤者亲,则德日薄而人争贱之。吾闻山阴有一人家子弟,书不务读,日与邻里奸邪荡子饮洒游行,嗜歌好色,又身为伎剧,戏弄百端,不惟君子见鄙,而亦家业倾颓,无以聊天。遂与前游行辈、戏剧徒结为朋党,瞒妻子潜窃一族,瞒宗族遍窃乡邑。妻子知之不先阻,宗族知之不预谏,寖成大祸。后一日,又往扬子江,见巨商大贾船,迳剽其人,尽夺其货,事败累及妻子宗族,苦无纪极。所谓『賊无种、队相哄』者是也。倘吾宗有此子孙,当急治之,一放宽后患亦非轻矣。
『白话译文』子孙应当为人忠厚,不要学得刻薄。对待贤能的人要亲近他,对奸诈小人要疏远他,对恶霸要避开他,对弱者不可欺负他。你若与贤能的人亲近,那么你的品德会不断进步而被人尊敬;你若与无能的人亲近,那么你的品德会不断退步而被人看不起。我听说绍兴有户人家的儿子,不专心读书,整天与邻里浪荡公子喝酒游玩,寻欢作乐,又会一点演戏本事,到处卖弄,不但正人君子看不起,而且家业也荒废,日子过不下去。于是他就与以前一起玩乐和戏班子的那些人结为一伙,瞒着家人成为偷窃团伙,瞒着宗亲偷遍了城乡各处。妻子儿女知道情况后没有先去阻止,宗亲们知道后事先也没有去劝谏,终于酿成大祸。后来有一天在长江上来往,看到大商人的船,便去抢劫,把货物全部抢光,事情败露后连累到家庭与宗亲,受苦受难无穷无尽。正如所说:“盗贼不是天生有,伙伴哄骗造成”。 如果我家族有这种子孙,应当立即惩办他,一旦对他宽大,后果就不轻。
      【原文】五十一、子孙当勤紧,毋怠荒。且世间甚事不因勤紧而成,甚事不因怠惰而废?向学勤,功易成;力耕勤,食不缺。
『白话译文』子孙要勤劳,不要松懈荒废事业。况且,这世上有什么事不是付出辛劳而成功的,有什么事不是因懒惰而荒废的?学业上一向勤奋,功名就会容易达到;勤劳种地,粮食不会短缺。
      【原文】五十二、凡事于将成之际,欲遂之时,尤宜勉力。大抵多于此时心宽意懈,倏然反失而前功尽弃耳。《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子孙其戒之。
『白话译文』事情将要完成和要成功时,尤其要努力。这个时候人的心里一般会松懈,反而很快失手而前功尽弃。《诗经》说:“不是没有良好开端,但很少有达到美好结局“。子孙要引以为戒。
      【原文】五十三、或仕宦,或行商,或家居,或羁难中,彼诡名诈姓、互相假冒财物契券消息,而致无穷之害者多,吾宗子孙妇女鉴之,毋听此辈。虽有符,验的实,亦且不可信。昔人窃符救赵之事可见。
『白话译文』做官、经商、居家、遭难的时候,假冒姓名,伪造对方财产契约信息,导致受到严重损害的人很多,我族子孙和妇女们注意鉴别,不要听信这类人。即使有字据,验证是真实的,也不要相信。古人“窃符救赵“的故事就是借鉴。
注:窃符救赵,战国时信陵君让赵国嫁过去的魏王宠妃盗窃兵符来调兵救赵国的故事。
      【原文】五十四、财有限而用无穷,子孙当量入以为出。不然,虽邓家之钱山,董氏之金坞,亦必有尽。如今年所收若干,用若干,用比收止半方可,若对则不可也。
『白话译文』财力有限而用途无限,子孙应当按收入来安排支出。如不这样,家里即使像邓家那样有钱山,像董姓人家那样有金矿,也必定用完。如果今年收入多少,用去多少,用掉只有收入的一半才行,如果反过来就不行。
      【原文】五十五、子孙见人贫贱不可欺之,见人富贵不可谄之。彼贫贱不能长贫贱,富贵不能长富贵。昔汉韩信曾寄食于漂母,梁武帝犹饿死于台城。
『白话译文』子孙看见贫穷和地位低下的人不要去欺负,看见富贵的人不要去巴结。贫贱的人不会长期贫贱,富贵的人不会长期富贵。从前,西汉韩信曾经依靠流浪的母亲为生,南朝梁武帝却被饿死在台城。
注:南朝梁大同十二年,即公元546年,因叛将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被围困饿死在南京台城。
      【原文】五十六、破衣破袜破巾帽,不足以为耻。德行一破,其耻曷当?子孙虽富踰石崇,贵过赵孟,亦不可服绮罗锦绣。其布衣麻履,不寒足矣。
『白话译文』穿破衣服、破袜子、破帽子,并非是耻辱。道德品行一旦坏了,这种耻辱如何担当得起?子孙即使富裕超过石崇,高贵比得过赵孟,也不可以穿华丽衣服。穿着粗布织的衣服和粗麻编的鞋子,不会冻着就足够了。
注:1、石崇(249-300年)字季伦,西晋文学家,打劫富商成富豪。
2、赵孟即赵简子(-前476年),原名赵鞅,又名志父,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氏领袖,《赵氏孤儿》中孤儿赵武之孙。
      【原文】五十七、虀盐菽水,藜羹粝饭,滋味悠长,子孙切不可厌之。自古圣贤多出于此。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汪信民曰:『人生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彼八珍九鼎,亦不过一饱耳,何补焉。
『白话译文』粗茶淡饭,味道长久,子孙千万不要嫌弃。自古圣贤能人大多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汪信民说:“人一生能吃得了菜根,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成”。那种八样山珍用九个大鼎盛的大餐,也不过是填饱一顿肚子罢了,有什么好处呢?
注:汪信民,名革,字信民,江西临川人,北宋绍圣四年(1097)与胡安国同科进士,汪为第一,胡第三;《菜根谭》原为汪氏家训内容,明万历洪应明收集整理初刻刊行问世。
      【原文】五十八、予闻吾祖自豫章至毘陵,毘陵至余姚,世叨爵禄者多,未始有贪黩坏法者也。今吾百七二沂,又叨天禄,奉公勤政,幸毋贻我辱。后子孙倘有出仕者,当委质事君,尽心行政,虔公如私,爱民如子,刚柔相济,赏罚兼行。勿加暴虐,勿为阘茸,勿亲吏胥,勿欺僚佐,勿为掊剋,毋为淫亵。毋不戒以视成,毋威权而凌善,毋弃本而逐末,毋妒贤而嫉能。或剖理曲直,尤要务得其情,不可听一人之嘱,以起众人之非,又不可耽一己之私而致万世之怨。审于众,众未必尽公也,察于私,私未必尽实也,但原其情,推其理而后可。不然,非惟有辱祖宗,抑亦必罹刑宪。
『白话译文』听说我们祖上是从江西南昌迁到江苏常州,从常州再迁来余姚,世代吃朝廷俸禄的人很多,不曾出过贪赃枉法的人。现在我家胡沂又吃上皇粮,他廉洁奉公,勤于政务,幸亏没有给我丢脸。后代子孙如果有出来做官的,应当踏实为朝廷做事,倾心工作,大公无私,爱民如子,刚柔相济,赏罚分明;不要粗暴对待百姓,不要做庸碌的人,不要过于宠信手下,不要欺骗同僚助手,不要敛财,不要做荒淫的事。不要失去防备而坐视坏事发生,不要用权力欺压善良百姓,不要舍本逐末,不要嫉妒贤能。判断是非对错,尤其要弄清真相,不可听信一面之词而招来众人非议,也不可为一己私利而找致后人世世代代怨很。站在多数人角度审视问题,多数人也未必就都很公道;站在个人角度去考察问题,个人未必说的全是实话,只要还原事情真相,符合逻辑推理就可以。要不然,不但辱没祖宗,必定还会遭受刑罚。
注:胡沂,字周伯,行百七二,绍兴五年进士甲科,胡宗伋与莫太夫人长子。
      【原文】五十九、凡事虽在人为,功名实由天定。子孙倘为官吏,切不可欺君枉法,逾阶越分,徼利贪禄,妄求富贵。昔饶州有一彭姓者,由乡荐,授余杭县尉,贿通执政,将图升县尹职,事露,反黜原位。昔萧山有一祁姓者,充邑椽,贿买当道,图佥郡督邮,事露,反失原役,又发为防边戍。不惟官吏,为民者亦然。昔邑有一夏姓者,世为农家,后子孙妄求富贵,百端奔趋,家废身亡。大抵事顺理行将去,凭天降下来可也,若为非妄想,必有祸随。俗云:『妄为天所恶,灾祸莫能逃。』
『白话译文』虽说事在人为,功成名就实际上是老天定好的。子孙如果做了官,千万不要欺君枉法,越过界限去贪图功名利禄,妄想追求富贵。从前,饶州有个姓彭的人,经乡里推荐,当上余杭县尉,后买通官员,想升任县尹,事情败露,原来的职位反而被革去。从前,萧山有个姓祁的人,当上邑椽吏,买通管事人,想升任郡督邮一职,事情败露,反而丢了原来的差事,发配充军去守卫边关。不光做官,当老百姓也一样。从前,城里有个姓夏的人,世代是农民,他的子孙妄想追求富贵,到处奔走找人帮忙,家里败落丢了性命。一般顺着事物发展规律去做,听任老天给你带来富贵就可以;如果为非作歹,痴心妄想,必有大祸跟随而来。俗话说:“胡作非为老天也厌恶,灾祸逃不掉”。
注:饶州今江西鄱阳县一带;县尉协助管理地方治安;县尹相当于县长;邑椽吏为低级文书官。郡督邮为汉代 开始设置的郡一级重要官吏,考察官员,掌管郡内驿站,案验刑狱等。
      【原文】六十、子孙切莫夸己之能,讦人之过。若自以为能者,正是不能;讦人之过者,正是有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孔子曰:『隐恶而扬善。』
『白话译文』子孙千万不要夸耀自己才能,揭发别人过错。如果自以为能干的人,正是他无能的表现;揭发别人过错的人,正是他有过错的表现。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请教没有才能的人”。孔子说:“要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别人的好处”。
注:曾子(前505-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孔子晚年弟子。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10-14
      【原文】六十一、奇异宝货,诚为妖物,切不可蓄。冯外郎妻首饰可见。有余多置田产则可。
『白话译文』奇珍异宝,实际上是怪异之物,千万不要收藏。冯外郎之妻首饰的故事可作借鉴。如果有余钱,多买一点田产就可以。
注:西晋冯外郎之妻首饰价值七十万钱的故事见于《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为晚唐柳玭教育子孙的训诫,柳玭祖父柳公绰即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官宦世家。
      【原文】六十二、富贵当自挣,不可见人之富贵而歎羡。贫贱当自去,不可因已之贫贱而怨尤。孔子曰:『富贵是人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取;贫贱是人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白话译文』富贵生活应当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不可以看到别人富贵而羡慕。贫贱应当自然而然消失,不可以因自己贫贱而怨天尤人。孔子说:“富贵是人们想要的,不以正当途径获得,不可去取;贫贱是人们讨厌的,不以正当途径解决,不会离开你的。”
      【原文】六十三、大抵分门割户,多起妇人之言,子孙切不可听之。亦不可私蓄,不可私假,不可私与,不可私燕,不可私谋。能各以心体心,則门何由分?户何由割?
『白话译文』分家另立门户,大多是听妇道人家的一些话引起的,子孙千万不要听。不可以私自收藏,不可以私自出借,不可以私自送人,不可以私自与人共享,不可以私自谋划。如能各自体谅对方,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分家?
      六十四、他人之兄弟,他人之宗族,他人之亲戚,切不可助伊争斗。他今虽不睦,后必仍旧,斯时也,汝何面目?昔里有一人,见人与兄弟、宗族不睦,讬为心腹,不隐形迹,显名助之。后彼与兄弟、宗族屡会款饮,谐笑一堂,其前助争者止隔墙窥望。总之,一切解纷息争,植德不浅。
『白话译文』别人的兄弟,别人的宗亲,别人的亲戚,千万不要去帮他争吵斗殴。他俩现在虽然不和睦,以后一定还会和好如初,到那个时候,你怎么去面对呢?从前,村里有个人,看到有人与兄弟、宗亲不和睦,便成为他的心腹帮手,没有隐藏自己身份踪迹,用真姓实名来帮他,后来那人与其兄弟、宗亲们经常在一起请客喝酒、嬉笑,作为他以前的帮手只能在隔壁偷偷看着。总而言之,一切解决纠纷的方法,还是要培养你的品德。
      【原文】六十五、败德乱性者,酒也。或宾客之燕,或兄弟、宗族之饮,但取微醉而已,不可过度。范鲁公云:『狂药非佳味,年幼者尤不可近』。世惟司马温公家与吾家相似。
『白话译文』让人品德变坏和性情错乱的就是酒。招待宾客,或兄弟、宗亲在一起喝酒,稍微有点醉就要打住,不可以喝过量。范鲁公说:“猛药没有好味道,年龄小的人尤其不要去接近”。这世上只有司马光家与我家相似。
注:范鲁公(911-964年),字文素,河北邢台人,即五代后周至北宋宰相范质。
      【原文】六十六、坟墓制度,各有成式,不可有僭,亦不可用奇巧细石,以起人盗心,但取坚固而已。吾闻自古坟墓未有不被人发掘者,为此故也。
『白话译文』做坟墓的礼仪制度,有各种式样,不能超越礼制规定,也不能用精雕细刻的高档石料,防备盗墓贼起心,用材只要坚固就行。我听说,自古以来,坟墓没有不被盗掘的,所以这么说。
      【原文】六十七、寒食拜扫之礼,亦不可缺,一缺之,非惟祖宗之墓渐不能识,而且人子之心自此而离。吾于世俗验之多矣,戒之,戒之!
『白话译文』寒食节扫墓祭拜亲人的规矩不能少,一旦省掉,不但祖先的坟墓逐渐辨识不出,而且子孙后代人心从此离散。我在世上看到的例子应验多了,要注意,注意!
注:寒食节为民间习俗,清明节前一、二日。
      六十八、凡买人之物,置人之产,当价随其值而与之,切不可猛怀欺骗之心。其物也,其产也。天下人之公共者也,岂独为汝生根哉?且昔李德裕平泉庄,石季伦金谷园,将欲传诸万世,孰知瞬目间已属他人,今又不知更历几主。
『白话译文』买别人东西,购入别人财产,应当按其价值确定价格来交换,切不可马上动欺骗的心思。那是别人的物品、别人的田产。天下人共有的东西,难道只为你一人产生的吗?从前,李德裕的平泉山庄,石季伦的金谷园,本想给自己子孙一直传下去,哪知道转眼已归属别人,现在不知道换过多少主人了。
注:李德裕(787-850)字文饶,晚唐宰相,有洛阳平泉山庄,与牛僧儒为首的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石崇(249-300年),字季伦,西晋抢劫富商致富豪,有金谷园豪宅。
      【原文】六十九、邻里、亲戚之家,子孙往来,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切不可传说人之是非,私窃人之财物,又不可窥觇人之女色。一或有之,终身抱耻,而必屏之如参商矣。又或与人合志,反传泄家务,变乱人道,轻重不识,清浊不分,已疏反亲,已厚反薄,搆言生事,驾空说有,而行若狗彘者,当即会宗族,举相严责,勿可苟容。
『白话译文』对邻里、亲戚家里的秘密,子孙们在交往中应当守口如瓶,要像筑城墙一样做好提防。切不可乱传乱说人家的是非,偷拿别人的财物,更不可偷看别人家的女人身体。如有这种情况,终生都要感到耻辱。必须与他断绝来往,就像天上的参、商两颗星座永不相见。与别人合在一起做事,反而传播透露内部事务,搞乱做人道理,不知道轻重、好坏不分,把陌生人当作亲人,待他好反而说不好,造谣生事,没有的事说成有,行为如同猪狗的人,应当立即与宗亲商议,把他找出来严厉责罚,不能对他宽容。
      【原文】七十、居室蔽风日而已,不必高大华丽,但朴素浑坚,精致洁净为佳。苟或不然,非独无智识,抑徒伤其财也。秦之阿房,隋之奉寿可见!昔萧何治未央宫甚壮丽,高帝大怒,何曰:『非壮丽无以重威,毋今后世有以加也。』至今人笑之。
『白话译文』住房就是为了挡风雨、遮太阳而已,不必高大豪华,只要一般过得去,结构牢固,精致干净一点最好。要不然,不但没有理智,还白白浪费钱财。秦朝的阿房宫,隋朝供奉祖先的神殿可以作为借鉴!从前,西汉萧何建造未央宫非常壮丽,汉高祖刘邦为此大怒,萧何解释说:“皇宫不造得壮丽无法彰显威严,不能让后代可以超越”。现在人们笑话他。
      【原文】七十一、凡立家,先用高大籓墙以绝火盗,家室之重,全系于此。古虞有一潘姓者,但高堂宇,不谨籓墙,被不良者一火罄尽,但搬家财,又不先取契书官券,故田园多为人所夺,转目即贫。又慈水有冯姓者,不谨籓墙,一年而九被盗贼,家亦即废。子孙其鉴之。
『白话译文』造房子时,先用高大的围墙来防火、防盗,房屋的重点部位全在这里。上虞有个姓潘的人,只把房子建得很高,不重视围墙,被坏人一把火烧光;又在转移财产时,没有先取契约文书,所以田产大多被人抢走,转眼之间变成贫困户。慈城有个姓冯的人,不重视围墙,一年中九次被盗贼光顾,家业也就衰败了。子孙要引以为鉴。
      【原文】七十二、古书怪石,奇货美财,不必苦求。子孙贤,多守得几时,否则随以与人。且或遇水火,亦投与无情。昔咸阳宫、楚渐台之器物可见。
『白话译文』古籍、怪石,奇珍异宝,不必过于追求。子孙能干,多守得住几年,否则随时可能送给别人。何况遇到水灾、火灾时,也会被无情吞没。从前,咸阳宫与楚渐台的器物,可以借鉴。
注:秦朝的咸阳宫被项羽攻入后一把火烧光;战国楚昭王出游留夫人于渐台之上,江水大至,台崩,夫人亡。
      【原文】七十三、家具器用等物、如有朽坏,当即修补,如有散亡,当即追寻,切不可落魄。昔鄞城有一张姓者,家遗器玩甚多,朽坏不知补葺,不识追寻,稍有遗者,又私鬻于人,甫过十年,于人素无者无异。俗语云:『子孙不贤,家具罄然。』
『白话译文』家具、器物等用品,如有锈蚀损坏,应当及时修补,如有零件掉落,应当马上找回来,切不可有缺损。从前,鄞州有个姓张的人,家里祖传古玩器物很多,腐烂损坏了不知道修缮,零件掉了不知寻找,稍微有点缺损,又折价卖给人,刚过十年,与普通无古董的人家没有两样。俗话说:“子孙无能,家具用品会消耗光”。
      【原文】七十四、屋破壁穿,当随即修补,若一蹉跎,必致朽腐缺坏愈甚。虽无穿破,亦宜时整理。有孙姓者,屋破壁穿,只言俟明日,孰知一日复一日,甚至不可修补。俗云:『时时勤整理,日日见维新。』
『白话译文』房顶与墙壁破损,应当及时修补,如果浪费时间,必定腐烂损坏越来越严重。即使没有破穿,也要适时修整。有个姓孙的人,屋顶破损,墙板穿洞,只说等明天,谁知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破损到无法可修。俗话说:“时时辛勤整理,天天看到新的”。
      【原文】七十五、火烛,子孙尤宜谨慎,一或有罹,其害不小。晴时蓄水以备之, 风夕警柝以巡之可也。
『白话译文』点着的蜡烛,子孙尤其要注意,一旦失火遭不测,会有不小损害。天气晴好的时候要储好水准备着,傍晚起风的时候要注意打更巡查就行。
      【原文】七十六、盗贼至为不仁,不可不谨。未暗先闭门户。既暗秉烛而各照之。 若待贼去闭门,迟矣。昔钱塘有一人家,迟闭门户,被不良者潜入,伏匿床下,罄其家财是也。俗云:『凡事不宜迟。』
『白话译文』盗贼是一帮很不仁义的人,不可不小心。天还没有暗的时候,就要关闭大门。天暗了以后拿着蜡烛到处照一照。如果等盗贼跑了再去关门就迟了。从前,杭州有户人家,大门关得迟,被不良之徒偷偷进入,藏在床底下趴着,把他家的财物偷光。俗话说:“凡事不宜迟”。
      【原文】七十七、屋下不可藏薪,露天不可留物。不肯曲突徙薪而烂额焦头者,古则可鉴。處心公正而路不拾遗者,今则少逢。
『白话译文』屋里头不要放柴草,露天不要放物品。不肯把烟囱改造成弯曲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结果被火烧得焦头烂额,从前的这则故事可作借鉴。心地正直,看到路上有失落的东西也不去捡的人,现在很少碰到。
      【原文】七十八、子孙虽贵如赵孟,当愈谨约,鞠躬尽礼,切不可以此骄于乡党、宗族。虽贫过范丹,当愈固穷,守死善道,亦切不可以此蠹于乡党、宗族。且其贵也,其贫也,汝自有耳,彼何与焉?
『白话译文』子孙即使像赵孟一样高贵,更应当守规矩,鞠躬礼节要做到,千万不可以在同乡与宗亲面前骄蛮无礼。即使贫困如范丹,越是贫穷也要死守善良做人的道理,切不可因此依赖同乡与宗亲。况且,富贵也好,贫穷也罢,你自已有原因,与他有何关系?
注:赵孟,春秋时晋国大夫;范丹(112-185),又作范冉,字史云,东汉陈留人,生于河南明权,廉吏典范,谥号贞节先生;另一说,范丹与孔子同时代,叫花子之首。
      【原文】七十九、子孙或出或入,当于父母尊长之前行出告反面之礼。遵:『游必有方』之语。不然,非独起亲倚门倚闾之忧,抑使己贻无拘无束之非。
『白话译文』子孙进出家门,应当在父母与长辈面前按礼节当面告知何时返回,遵守 “出游必定有计划安排”的话。不然,不但会引起亲人守望在门旁盼着亲人归来的担忧,自己也犯下了不守规矩的错误。
      【原文】八十、宗族、亲戚、乡党之名分当正。不可恃富而称谓之不明,不可面后而呼唤之不敬,亦不可欺贫而尊卑之无别。汝虽如是,其奈外议何?昔孔子论政必先正名。且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又,敬人者,人恒敬之。
『白话译文』宗亲、亲戚、乡亲们的辈份称呼要正确。不可依仗身份富贵不弄清称呼,不可见面向你打招呼而不恭敬回应,也不可欺负穷人而不分辈份高低。你虽然认为是对的,但你能拿外面各种议论有何办法?孔子谈论政事必先弄清事实真相。况且,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最重要的是弄清名分。而且,尊敬他人的人,一直会被人尊敬。
      【原文】八十一、凡事当慎始,当预备,当及时,一失其机,后悔噬脐。如欲为某事,当揆其理,可行速行之,不可行已之;苟不可行必欲行之,可行不行之,必均取后悔。诚可行矣,事无害矣,又当未临之时,或自处,或委人,或共为,俱要处置停当。若因循苟且,迟延紆缓,则机传迹泄,时去月蹉,未有能济者也。孔子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俗谚曰:『临渴掘井勺水难。』又曰:『夜眠清早起,又有不眠人。』
『白话译文』凡事在刚开始的时候应当谨慎,做好准备,及时行动,一旦失去时机,后悔咬自己肚肠也来不及了。如果想做某件事,应当先考虑好,可以做就立即去做,不可以做的就停下来;如果不可行的事还一定要去做,可行的事又不去做,必定都会后悔。确实可行的事,做了也没有坏处的事情,或者时机也还未到的时候,不管自己去做,给别人做,或者一起做,都要处理周到。如果思想守旧,行动迟缓,那么秘密传出去,行迹被暴露,时间已经浪费,就没有人能挽回了。孔子说:“凡事准备充分就能成功,准备不充分就会失败”。俗话说:“等到口渴了再挖井勺水吃就难”。俗话还说:“有睡得晚起得早的人,还有不睡觉的人”。
     【原文】八十二、凡事当先见几而作,切不可胶柱鼓瑟。彼山梁雌雉,犹能翔而后集,矧人乎?又不可自大。虽事小而无关者,当战兢持之;虽人微而且贱者,当兢惕畏之。大抵莫大之祸,多起于微细,叵测之殃,恒生于意外。陆宣公云:『防微杜渐』。谚云:『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山。』
『白话译文』凡事应当见到苗头就要采取行动,切不可不知变通。山顶上的母鸡,还能飞起来后集合,何况是人呢?但也不可以自高自大。即使事小与无关紧要,也应当小心对待;即使地位低下的人,也要对他尊畏。再大的祸事,多由于细微的小事引起,不可预测的灾难,都是出于意外。陆宣公说:“要防止细小的问题,不让它发展下去”。谚语说:“有一点火星不去管它,会烧掉一座大山”。
注:陆宣公,即陆贽(754-805),字敬舆,文学家,唐贞元八年出任宰相。
      【原文】八十三,子孙一语一言,不可有妄诈,暗室屋漏,不可有欺心。一有之,后虽谆谆其言,谁复信汝敬汝?俗云:『一行有失,百行俱傾。』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白话译文』子孙一言一语不能乱说,也不能用“屋里暗、屋顶漏”这样的话来骗人。一旦有这种情况,以后你再怎么说话,谁还会相信你、尊敬你?俗话说:“一行失败了,行行都会失败”。曾子说:“十双眼看着你,十只手指着你”。
      【原文】八十四、凡以物借人,当早往取。借人之物,当早送还。虽微细者,尤用各籍记,以备有遗。不然久远,吾未见其不遗忘而散失者也。俗云:『快记性不如钝笔头。』
『白话译文』凡借给人东西,应该早点取回来。你借来别人东西,应当早点送还。虽然是细小的事,也都要记下来,以防备忘记。不然,时间拖得久远,我还没有见过那种不会忘记、也不会丢失东西的人。俗话说:“记性再好也不如用烂笔头记下来”。
      【原文】八十五、祖宗所遗谱牒、诰命、家乘,固不可借人、鬻人,而圣贤经传、书籍、词翰,亦切不可鬻。如萌此意者,大为不孝。昔杜暹聚书万卷,題其尾曰:『请捧写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教,鬻及借人为不孝。』吾亦以此为言。
『白话译文』祖宗留下来的家谱、朝廷文书、家事记录,绝对不能借给别人也不能卖掉,圣贤的经书,其它各种书籍、词典,也不能卖掉。如有这种想法,是大不孝。从前,从前,杜暹收集了万卷诗书,他在书中尾页写道:“捧在手里对照书的内容,子孙读了知道圣贤的教诲,把书卖了与借给别人都是不孝的人”。我也是这样认为。
注:杜暹(678-740),河南濮阳人,唐玄宗时宰相,以孝廉著称,谥号贞肃。
      【原文】八十六、六经、子史,固当遍穷熟读,人之佳章杰句、新闻异见,亦当熟记以资学问。大抵学者要充满,要实得,不可口耳以幸科举。如有学问,无科举者为亦无愧所生;虽获科举,无学问者亦有愧于心焉。俗云:『有学无官荣,有官无学贱。』且非圣贤经传,凡无益之书,不必杂览,徒耗神智。
『白话译文』六经和诸子史籍,应该全部熟读,别人的优秀文章、佳句、新颖独到的见解,也应该熟记下来,以充实学识。求学时要追求实际,要把学问真正掌握,不要想仅凭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学问就能侥幸获取科举功名。如有真才实学,没中科举,这辈子也不会感到惭愧;即使中了科举,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心里仍会感到有愧。俗话说:有学问没有去做官也光荣,做了官却没真才实学还是会被人瞧不起。如果不是圣贤们的经典著作,没有实际用处的书籍,就不必都去阅览,只会白白浪费精力。
注:儒家六经指:《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
      【原文】八十七、凡读书用精诵,熟了而后究理。凡写字用留心,先主意于胸中而后下笔。凡作诗文,用法李、杜、韩、柳。如书不熟,理不易见。字不立意,下笔有滞。诗不李、杜,则无体裁而不浑纯,文不韩、柳,则无家数而不苍老。吾子孙都要一一到家,毋徒延岁月。又凡或应举,或应事,提笔宜精细,十数读过、削过方可,不然,未有不为后悔者。古人云:『亟走多颠踬』。大抵不善文者宜秘,不善书者宜楷,不善言者宜省。
『白话译文』读书要用心精读,内容熟悉后探究道理。写文章要用心,心中有了主意再落笔。写诗作文,可以学习李白、杜甫和韩愈、柳宗元。如果对书中内容不熟,道理就不容易明白。写文章表达不出你的意思,落笔会停滞写不下去。作诗不学李白和杜甫,作出来的诗就会不按格律要求而且没有浑厚纯正的韵味;写文章不学韩愈和柳宗元,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行家路数章法而且不成熟老到。我的子孙都要一一掌握这些技法,不要白白浪费时间。去应试赶考,或者去应付事务,提笔写文章力求细致完美,要反复读过十几次再改好才行,不然,没有不为此而后悔的人。古人说:“跑得快大多会被绊到”。一般说来,文章写得不好就不要拿出来给人看,字写得不好就用楷体书写,话说不好就少说。
      【原文】八十八、子孙不论寒暑,日日要起早,夜夜要眠迟。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乎寅。』又云:『夜迟眠清早起。』如此,则何事不成?何功不就?何志不遂?
『白话译文』子孙不论寒冬还是盛夏,每天要起得早,每晚要晚点睡。古人说:“早上四点钟前后起来要安排好一天做的事情”。还说:“夜里迟点睡,清晨早点起”。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什么功名达不到?什么志向不能实现?
      【原文】八十九、宗族冠婚丧祭之燕,尤不宜丰,但聚情而已。倘人有失,亦不宜责之。斯时也,助不能矣,矧可责乎?昔里有朱姓者,宗族之饮有失,或薄,必裸形唇詈。噫,此口食徒寒贱态,深可愧焉!
『白话译文』族里举办成人礼、婚庆、丧事、祭祖时要宴请宾客,不用太丰盛,只是聚会联络感情而已。倘若有人过失,也不要去责怪。这个时候,要帮他做没做好的事,怎么可以责怪他?从前,村里有个姓朱的人,宗亲一起在喝酒,有人过失怠慢了他,总是光着膀子张口大骂。唉!这种寒酸低贱的饭桶模样,要感到深深羞愧啊!
      【原文】九十、子孙倘得罪过当,首实速改,不可文饰,重为欺妄。是故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文非饰过者,纵小难容。
『白话译文』子孙犯错有过失,要马上承认改正,不要设法掩盖,实际就是欺骗。所以,承认错误,说出实情的人,即使错误比较严重,必定会被宽恕。花言巧语掩饰过错的人,即使过错小也不能容忍。
      【原文】九十一、子孙切不可为官府说事过钱,亦不可为人作保作中,俗所谓『讨烦恼者』,此也。
『白话译文』子孙切不可替范有过错的人去官府说情,也不要替别人做担保做中间人,俗话所说:“自寻烦恼”,说的就是这个。
      【原文】九十二、子孙虽痴獃之甚,亦皆我所出者,为父母者分析贵得其公。父母天地为心,纵有不均,知必有所自,为子孙者亦不许争。罗仲素云:『无不是底父母。』
『白话译文』子孙虽然有点愚笨,但都是我们自己生的,做父母的要分辨他的长处,还其公道。父母持天地良心,即使有不公平之处,要知道一定事出有因,作为子孙的不要去争。罗仲素说:“天底下没有做得不对的父母”。
注:罗从彦(1072-1135),字仲素,号豫章先生,理学家,北宋四大名儒之一。
      【原文】九十三、凡有众遗之物,众留之产,众干之事,众属之宾,子孙当争先爱护,奔趋款礼。不可欲私鬻,不可欲私窃,又不可互相退缩深避。如或有此情当,会宗族声其罪,曰:『某如是为之』,『某为之如是』或加其刑以挞之,或割其资以罚之。庶不失吾心,亦不起人之诮。
『白话译文』家族传下来的共有物品、田产,需要一起做的事务和共有的宾客,子孙应当争着爱护,抢着去做、去招待,不能私自卖掉、占为己有,也不可以互相退缩、躲避。如果有这种情况,家族开会定他的错误,说:“某某人是这样做的”,“某某人做成这样”。要揍他加以处罚,或者把他的财物分掉处理。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引起外人责备。
      【原文】九十四、凡无嗣者,当于本宗内择名分相应者继之,切不可取外姓以乱宗祀,不可传支派以杂谱系。或不得已养义男义女,又当别嫌疑。不然,彼杨贵妃之子、秦始皇之母可鉴。
『白话译文』没有后代的人,应当在本族内挑选辈份相应的人来做继承人,切不可选择外姓人搞乱宗族,不可传支派搞乱世系。不得已情况下收养的义子义女,应当作出区别,消除猜疑。不然,有杨贵妃的儿子、秦始皇的母亲这些例子可以作为借鉴。
注:1、安禄山(703-757)自愿请求当了杨贵妃(719-956)的养子。
2、相传吕不韦看中貌美能歌善舞的赵姬,成为情人,赵姬怀孕后吕不韦以商人眼光送给秦昭王的孙子子楚为妻,生下赵政即嬴政,子楚当时为秦国送到赵国的人质,回国后登基为秦庄襄王,赵姬便为王后,立嬴政为太子,即秦始皇(前259-前210)。
      【原文】九十五、子孙切不可置宠于他室,以玷祖宗;亦不可多置,以伤身命,暮年尤不可。无子者听,至使用人,切勿蓄俊仆艳婢。
『白话译文』子孙切不可在外面养宠妾,玷污祖宗;家里也不能多养,伤害身体。晚年更加不行。没有孩子照顾,需要佣人,切不可使用相貌俊美的仆人和艳丽的婢女。
      【原文】九十六、宗族有孤儿寡妇,尤宜怜恤,一应世务,悉皆宽免。孤儿寡妇又不可恃此而无廉无耻,不孝不悌。宗族伯叔,亦不可因此而争田地、夺财产也。
『白话译文』族里有孤儿、寡妇,应该怜悯照顾,一切应尽的公共义务,都宽待免除。孤儿寡妇不能因此而失去廉耻之心,不孝顺长辈。族内叔伯,也不能因此争田地、抢财产。
      【原文】九十七、吾家世无再醮之妇,再醮之女,吾宗妇女倘遭此不幸,当效共姜,毋辱宗祖。
『白话译文』我家中从来没有再嫁的妇人、女儿,我族里妇女如有这种不幸的情况,应当效法共姜,不要辱没祖宗。
注:共姜,周时卫国共伯的妻子,共伯早卒,共姜不再嫁,是女子守节的典范。
      【原文】九十八、户役当加勤谨,争先趋之,不可互推,以辱家门。不可因小以害大事,不可侵渔以伤人户,盖民亦吾同胞者也。
『白话译文』每户分派的差事要重视,要抢先去做,不要相互推脱,辱没家门。不可因小事坏了大事,不可侵犯渔民伤害人家,老百姓都是我们的同胞。
      【原文】九十九、凡司平于我者,皆我之父母也,当恪恭事之,不可以其职之卑而忽之,又不可以其辱之加而恨之。俗云:『破家者县令。』又云:『不怕乎官,只怕乎管。』
『白话译文』管理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父母官,应该恭敬帮助他做事,不能因为他职位低微而忽视他,不可以因他侮辱过你而恨他。俗话说:“让你家破人亡的是地方官”。又说:“不怕官,只怕管”。
      【原文】一百、凶猛之人,狡狯之徒,轻薄之子,子孙当一切远绝之,不可反济彼以为奸恶。吾见世人有遇凶狡者,结为朋党,逞其凶猛,杀伤人众,以致覆宗灭祀。有见偷薄者,习媚效轻,恣情纵欲,淫人妻女,以致家破人亡。否者倶得以安全。俗云:『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吾子孙其亮之。
『白话译文』凶恶、狡猾、轻浮的人,子孙应当远离,不可以帮他作恶。我看到现实中有人遇到凶狠狡诈的人,加入团伙,帮他行凶,杀害百姓,导致宗族遭受灭顶之灾。也看到偷偷跟从轻浮的人,效仿别人行为轻佻,随意放纵情欲,奸淫别人妻女,导致家破人亡。不去做这些事情都安全。俗话说:“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有人敲门也不会担惊受怕”。我的子孙要明察其中的道理。
      【原文】一百零一、凡任用之人,须择淳谨端庄者,不可苟且,以取无穷之害。孟子曰:『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此之谓也。
『白话译文』选用人,必须挑选淳朴恭敬、相貌端庄的人,不可马马虎虎,导致后患无穷。孟子说:“大家都说他能干,然后考察他,发现他确实能干再用他”。说的就是这个。
      【原文】一百零二、或欲为不曾为之事,欲置不曾置之物,须托曾为、曾置之人,否则未免有差,而致无穷之悔。俗云:『欲行山下路,须问过来人。』又云:『世事曾经历,行来定不差。』又或有所为,当先大其规模,若先取小,则大不能矣。古人云:『欲取其短,先取其长;欲取其圆,先取其方。』
『白话译文』想做没有做过的事,想买没有买过的东西,要托付曾经做过事、买过这类东西的人,否则难免有差错,导致后悔不迭。俗话说:“要走下山路,须问走过来的人”。又说:“世上经历过的事,做起来一定不会出差错”。如果要有所作为,应当先从大的方面考虑,如先考虑细小的地方,大方向会把握不住。古人说:“要克服他的短处,就要先发挥他的长处;要想灵活变通,先要按规矩做”。
      【原文】一百零三、不可以人一时之怪,说人之恶事;亦不可以人一时之懽,剖己之衷肠。恐忿气既平之后,或与通好,大为可惭;恐欢心既已之余,或为争竞,深为可惧。
『白话译文』不可以因为一时责怪别人,就去说他做过的坏事;也不可以因为一时与人谈得高兴,就剖心剖肺把内心话全部说出来。恐怕怨气消了后,又要与他和好,自己心中就会非常过意不去;恐怕高兴劲过去之后,或许又与他有事起争执,就非常可怕了。
      【原文】一百零四、不可因己之怒,尽己之言;亦不可因人之喜,许人之物。度物可许,然后许之;揆言可出,尤当讷之,如此庶无后悔,亦无后失。俗云:『怒中不可尽言,喜中不可许物。』
『白话译文』不可以因为自己发怒,把话全部说出来;也不可以为了别人高兴,答应送他财物。思量一下有否可以相送的东西,然后答应送给他;可以用些模糊的话,尤其是要装作不会对他说话,这样几乎不会后悔,也不会损失。俗话说:“发怒的时候不可把话全说出来,高兴时不要答应送人财物”。
      【原文】一百零五、富贵自有定数,得之不足以为喜,失之不足以为忧,失马塞翁可见。如得富贵视之如常,失富贵亦视之如常。苟或有变常,必贻人诮。俗云:『贵来无变态,贫去人亦大。』
『白话译文』富贵是天定的,得到了不要太高兴,失去了不要太难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可以借鉴。如果得到富贵像平常一样看待,失去富贵也会像平常一样看待。如果有人喜乐变化无常,必定被人责备。俗话说:“富贵来了心态没有变化,贫困去了显示人性的伟大”。
      【原文】一百零六、借人器物当为爱护,不可损匿。又寄物于人当审,其素行端庄者方与之,否则未有不损匿者也。盖召还白金者,自古不多,必待自来整齐者,迄今亦少。
『白话译文』借来别人的东西,要小心爱护,不能损坏藏起来。借东西给别人要考察对方为人,平时品行端正的人才能借给他,否则没有不损坏和藏起来的。听从归还白金的人,自古以来不多见;把借去的东西一定能完整地还回来的人,至今也很少。
      【原文】一百零七、门庭当日加洒扫,总无钱,觉心中开豁。古人所谓『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之语,予恐未然。大抵为治之道,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未闻欲扫除天下而舍其家者也。子孙切不可以此借口。
『白话译文』门庭每天要打扫,即使穷困没有钱,也会觉得心胸开阔。古人说:“大男人应当去解决天下大事,怎能做一家小事“的话,我觉得并不是这样。齐家治国的道理,先由家庭到国家,再由国家到整个天下。我没听说有想解决天下大事而舍弃小家庭的人,子孙切不可因此找借口。
      【原文】一百零八、父母尊长在前,当敛容恭肃起敬。如父坐则子立,姑坐则妇立,兄坐则弟侍,姊坐则妹侍,不可并行,不可对坐。或父母尊长有呼,当即应之,有问当即对之,有命当即趋之,不可怠惰放肆, 叱咤挥扬,以取慢上之罪。古人云:『食在口则吐之,业在手则投之。』又曰:『唯而起。』又有曰:『视瞻毋违。』
『白话译文』父母长辈站在面前,应当收起笑容恭敬面对。如果父亲坐着儿子要站着,姑婆坐着媳妇要站着,兄长坐着弟弟要站在旁边,姐姐坐着妹妹要站在旁边,不能并肩走,不能对面坐。如果父母长辈有吩咐,应当马上响应,问你话应当马上回答,有任务要马上去做,不能偷懒顶撞,大吵大闹,犯下怠慢长辈的过错。古人说:“食物在嘴里吐出来,好事在手里扔出来”。又说:“答应后就马上起身”。又有说:“观察后不要违抗”。
      【原文】一百零九、他人之马切不可骑,他人之车切不可驾,车摧马毙,其如之何? 如可步行,行之,何以马为?古人云:『安步当车』,不其然乎!
『白话译文』别人的马不要去骑,别人的马车不要去驾驶,车毁马亡,怎么办?能步行走得动就步行,要骑马干什么呢?古人说:“以从容步行当作乘车”。不就是这样吗!
      【原文】一百一十、子孙或出路,当预整行装,三四日前将合用者检点一处,开单目以备有失。或过坝,或换舟,亦照单目检点之。又如有陆路,舟不可登,未晚即宿,先寻问等闲。风高日落,其可奈何?且恶少家边,尤不可寄其迹也。古人所谓『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之语,亦宜记之。
『白话译文』子孙如果出门远行,要提前整理行旅装备,三、四天之前将要用的东西放在一起检查,写个单子防备有遗漏。过水坝、换乘船,按照单子检查。如果走陆路,不能乘船,天色还没有暗下来就要找好住宿,先找人了解一般情况。太阳落山起风了,怎么办?恶霸的家就在附近,尤其不要投宿在那种地方。古人说:“到别人地界要问哪些事不能做,到别的国家要问有哪些风俗习惯,到别人家里要问有哪些忌讳”。应当记住这些话。
      【原文】一百十一、厨灶坑厕,当分内外,男女不可混同。如仆隶下人,尤宜远绝。西京有一周姓者,殊无分别,同室居,同厨食,而茅厕又同,大丧名节。
『白话译文』厨房与厕所,应当内外有区别,男女不可以混用。像佣人身份低的人,尤其应当远离。西安有一个姓周的人,厨房与厕所一点也没有分开,大家同一个房间住,同一个灶头吃,而且厕所也一起用,名声受到很大损失。
      【原文】一百十二、妇人女子,至夜切不可暗行暗坐,必须秉烛,而呼人为伴。荆襄有一妇人,独暗处一室,彼轻浮子瞰其暗以辱其身。后妇人言曰:『我因不明,罹此大辱,我目虽在,其奈暗何?』既将辱情白于夫、姑,遂引利匕剔出双目而卒。维杨有一妇人,夜卧失闭门户,亦被不良者辱之,将大叫邻里救之,被缚其喉弗克。后白于夫,自行缢死。吾宗妇女,切宜谨之、慎之。
『白话译文』妇女和女孩到了晚上不能在黑暗中行走或者坐着,必须拿着蜡烛,还要找呼人作伴。湖北荆州有个妇女,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黑暗中被好色之徒趁机猥亵。这个妇女后来说:“我因没发现而受到这种奇耻大辱,我虽然长着眼睛,黑暗中有什么办法?”便将受到污辱的情况告诉丈夫和姑母,拿出锋利小刀挖出自己双眼而亡。扬州有个妇女,晚上睡觉忘了关门,也被不良之徒污辱,大声呼唤邻居来救她,却被他堵住喉咙没有成功。后来向丈夫坦白,自己上吊死了。我宗族妇女,千万要小心。
      【原文】一百十三、世俗有等妇人女子,不顾祖宗、父母、舅姑、夫子、兄弟之名节,恣肆己欲,见有外人,则窃笑偷视,媚态百出;见至亲者有一人在,则低眉敛容,严威俨恪,似有引刀断鼻、投崖折足之风。噫!怪哉!吾宗妇女鉴之,毋效尤此也。
『白话译文』世上有这种妇女,不顾祖宗、父母、舅姑、丈夫、孩子、兄弟的名节,随意放纵私欲,看到有外人,偷笑偷看,媚态百出;看到有一个至亲在场,则低下眉毛收起笑容,装得很严肃,像是举刀割鼻、跳崖后跌断腿的样子。奇怪了!我族妇女要以此作为借鉴,不能学她这样。
      【原文】一百十四、子孙倘为官吏,妻女不免随之公所,往來道途,比家尤宜严慎。凡所接者皆异乡异姓人也,他顾何名义?抱何廉耻?我且宦途到老,两目未尝视人。
『白话译文』子孙如果做了官,妻子儿女难免要随行去上任,来往路途中,要比在家里更加小心。接触到的人都是外乡不同姓氏的人,他顾虑什么名声?会有什么廉耻?我在仕途中要一直到老,两眼未曾见过什么人。
      【原文】一百十五、子孙有此衣,著此衣,有此器,用此器,切不可借移美新以为妆饰。君子要本真纯实。俗云:『虚花人所恶,真率古来奇。』西浙有一钱姓者,凡所服用,必借奇美以为荣,孰知人诮之,反取羞辱。东阳有一黄姓者,探亲待客,必借美服奇器,每多失之,易产以偿,乡邦以为话柄。
『白话译文』子孙家里有这款衣服就穿,有这种器物就用。切不可借用别人漂亮新奇的东西装饰门面。正人君子要本色纯真朴实。俗话说:“假花人人讨厌,真性直率自古以来少有”。浙江西部有个姓钱的人,穿的用的,总要借别人新奇漂亮的东西当作为荣,哪知别人都责备他,反而受到羞辱。东阳有一个姓黄的人,去探亲和招待宾客,必定要借来漂亮衣服和新奇的器物,常常丢失,只好用财产抵偿,被乡里人当作笑柄。
     【原文】一百十六、有此钞,起此屋,有此价,买此田。无水而欲行舟,不可也。吾见世人多勉强为之,反取贫乏。
『白话译文』你有这么多钱就买这栋房,出得起这个价就买这块田。没有水想要开船,那是不可能的。我发现世上有些人非要做没有能力做的事,反而招致贫困。
     【原文】一百十七、契书、官券、宗图、家乘,与凡难得之物,莫求之。书宜置两处固藏,倘失此而得彼也。
『白话译文』凡是财产契约、朝廷文书、宗谱图像、家事记录,以及很难得到的东西,不要在需要时到处找。书籍应该存放在两个可靠的地方,一处丢了,还有另外一处。
     【原文】一百十八、凡附人密音,不可是人便托,用审行止端庄,而且平素至亲至契者方可。不然,未有不反被其害。昔新安有一黄姓者,偶逢一乡使,附书抵京师故旧,将图利名事,被中途开拆,泄其机。不惟名利不遂,抑亦身家倾覆。予非欲子孙有此密音,故云,恐后世人心不古,致此祸害也。
『白话译文』给人传达保密的话,不可以随便托付人,要用品行端正,而且平常是最要好的亲戚朋友才行。不然,没有不反受祸害的。从前,徽州有个姓黄的人,偶遇一个乡村信使,便把一封信托他送给京城的一位老朋友,内容有谋取名利方面的保密事,中途信被人拆开,暴露了机密。不但名利没有得到,而且身家性命遭殃。我不是想要子孙们去传达这类保密的话,之所以这样说,我担心后代人心变得不再淳朴厚道,遭受这种祸害。
注:新安,徽州古称。
【原文】一百十九、凡为子孙者,凡事必告禀家长,不可直行己志。虽所行皆是,其奈不孝何?
『白话译文』子孙凡事一定要告诉家长,不能直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虽然事情做得都对,这不孝的名声怎么办呢?
【原文】一百二十、凡用须填节俭,凡事須谨慎,毋奢暴淫佚而傾覆家业,毁宗辱祖。昔房玄齢、杜如晦势压唐朝,坟土未干,遭有不肖子孙,不顾成立之难,屏风之戒,傾覆殆尽,世争笑之。吾宗子孙鉴之,毋使人笑房、杜者笑吾也。
『白话译文』吃穿住用要节俭,做事需谨慎,不要骄奢淫逸而毁掉家业,辱没祖宗。从前,房玄齢与杜如晦在唐朝势力很大,刚去世不久,出了不孝子孙,不顾成家立业难处和不能听耳边风的告戒,毁掉全部家业,世人争相笑话他们。我族子孙要引以为戒,不要让嘲笑房玄齢家与杜如晦家的那些人来笑话我们。
注:1、房玄齢(579-648)与杜如晦(585-630)合称“房谋杜断”,两位是唐初左右宰相,策划参与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登基立下首功。
2、杜如晦次子杜荷娶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630-671),贞观十七年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斩,长子杜构流放岭南。
3、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娶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653),因骄横诬告房玄龄长子房遗直非礼,反被查出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情节,房遗爱伏诛,高阳公主被赐自尽,诸子流放岭南,房遗直废为庶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