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71阅读
  • 0回复

胡元煐生平   作者刘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21-04-04

我在校注胡元煐《重修辋川志》之时,欲将作者生平作以较详的介绍,这也是研究这部文献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经过多次查阅,无所获得。作者简介,仅以《蓝田县志》有关记载作了介绍。所幸胡元煐的七世孙胡位福,多年来重视搜集先祖事迹,追寻先祖宦游故地,今春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从网络与我们取得联系,并提供了许多有关胡元煐的资料,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得来恰值龙抬头。灵物胜事,久埋必醒。干将莫邪重合,有龙光射斗牛之兆。否则豫章与滋水,天各一方,先贤著作校注,难以完善。我不胜感激与欣喜,整理如次。以备此书再次付印时修改。

(一)

胡元煐乾隆五十五年(1791)农历五月十七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仪凤乡四十二都三图鸦洲村(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字小(筿)碧,号崑来,早孤,父丧时年仅七八岁。由母亲抚养成人,期间受到他的堂兄胡秀万①力助。胡元煐幼年聪敏好学,嘉庆戊寅二十三年(1818)二十七岁,以第六名中恩科举人。道光四年(1819)候选知县之前,曾任爱新觉罗皇族教官。(见同治《新建县志·旧序》)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胡元煐因出身宦门世家,自幼口濡目染,深谙为官一任惠民一方之道。每到一县,以惠民为本,劝农耕桑,兴修水利,重教办学,注重干实事。先后主持鄠县、郃阳县,代理周至知县。胡元煐非常重视辖区文化教育,道光十二三年(1832—1833)任永寿知县时,迁翠屏书院于县治内吕公泉南(今永平小学)。征地四百余亩,建校舍数十间。

道光十四年(1834)补授蓝田县令,道光十九年(1839)离任,四年时间,“刻无暇晷”。到任时,恰逢秋闱(乡试),抽调他去省里阅卷。次年修青泥渠、维修文昌庙、南北街道。七月二日暴雨大作,山洪暴发,冲没七盘坡等处十八个村庄,淹死男女四百五十口,房屋牲口无数,胡元煐县令捐薪,给村民作修复田地工本钱,并请示上级免去屯耕粮,亲自勘清地亩,日日奔走于田间地头。因这年歉收,导致道光十六年(1836)春大饥荒,斗米值二千二百文,乡民多数刮榆树皮充饥。他为救饥民,筹集捐银一万五千金,亲自去四百八十七个村庄,散发给一万五千七百七十八户人家。秋季,邻县商州发生蝗灾,胡元煐恐其蔓延到蓝田,在四十五日亲自到县境各乡查看,幸无飞蝗入境。

因城墙倾圮,亟需修补,倡捐一千二百金,修北门城楼与砖墙一百七十丈,因捐银不足,胡元煐复劝捐,自己先捐银二千金,带动了商号与富户,共捐银一万八千余金,补修城墙六百五十八丈六尺,马道坡四道,城楼六座,卡房四座,于道光十六年(1836)竣工。(见胡元煐《重修蓝田县城碑记》)修建蓝田通商州道路烟洞沟段,经常往来于县城至蓝桥的崎岖山路上,置身“寒山影内,流水之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胡元煐传承了胡氏家族重教兴学的家风,并在蓝田推而广之,他发现教育经费紧缺,就劝谕渭南绅士李继广捐地二十八亩,训导孙耀祖捐地四十亩,弥补书院费用不足。又于书院西侧,添建报功祠,内祀阮曙、周崧晓、马学赐、庄达吉、邵琨五位前任在蓝田政绩卓著、于教育惠泽的县令,以示崇敬先贤,倡导重教风气。道光十六年(1836),在前《书院规条》的基础上,增订了《书院肄业生童章程》。道光十八年(1838)又令孙继祖重修北门内义学。在他家乡至今仍流传着胡元煐教育子弟的名言:“读书不留田半亩,到老自有二十顷。”“读书不留田半亩,诗书一架是良田。”

胡元煐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到辋川游,发现王右丞祠倾祀,祠内明代所刻《辋川图》湮埋于荒草之中,将28方石刻,遂移入县城新建的报功祠内。后又捐俸重修了王右丞祠。发现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县令沈国华所刻《辋川图》因长期捶拓,漫漶不清,恰值画家乡友熊墨樵来访,请其临摹了郭世元所临《辋川图》竖横各一方。值此之际,正编修《陕西通志》,为通志提供资料后,编簒了道光《蓝田县志》,收集大量有关辋川的资料料,编辑了《重修辋川志》,系统的记述了王维辋川山水人文历史,为蓝田留下一部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文献。

胡元煐在离开蓝田时,百姓攀辕不舍,绅士颂其德政,久传不衰。胡元煐在蓝田任上的作为,他的挚友蒋南翔作了精炼的总结:“捐银赈贫乏,俭岁民赖以活。葺书院,修城池,四年中,有猷有为。复以其余,表彰前哲遗迹,真吏风流,于此可见。”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任泾阳知县,编簒了《泾阳县志》。体例讲究,采用纪、图、谱、考、略、传,可谓文图并茂、层次分明。胡元煐任总纂,聘任蒋南翔为编辑,可谓知人善用。此人授官不就,专事幕游,是个博学卓识的史志专家,先后撰修蓝田县、夏邑县、鲁山县、留坝厅、同州府等志,参与《陕西通志》编撰。(见《重修辋川志校注》卷四《金石》)

胡元煐连历数县,勤政爱民,深得民心,政绩卓著,被评为卓异,虽为泾阳知县,已晋升为知州衔。③

道光二十三年(1843)母丧,丁忧回新建县。道光二十六年(1846)孝满再起,授甘肃靖远知县,到任数日而卒,年仅五十五岁。

(二)

胡元煐出身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华林胡氏望族,始祖胡城,唐天佑二年(905)进士,国子监博士、侍御使,封徐国公。唐亡不仕,归华林故居,创建华林私塾,教育子孙读书,时兄弟以仕宦迁徙,唯胡城守华林故土,子孙繁衍。生胡珰等五子,人称“五骏”,后为华林五宗,人才辈出,门第日显。长子胡珰以宗子独居华林。至胡珰之孙胡仲尧(约934—995)与兄弟倾其家产,改私塾为“华林书院”,声名大振,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号称“江南四大书院”。他是南唐至宋初的大教育家,因为“累世聚居,达数百口,构学舍于华林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子。”两次受到宋太宗表彰嘉奖,雍熙三年(985)太宗赵炅诏旌其门闾,胡仲尧赴朝廷谢恩,太宗赐白金器二百两,以示勉励;淳化年间,州内旱灾,仲尧开私仓济灾民,再次受到太宗嘉奖。受胡仲尧影响,华林胡氏办学之风大兴,书院竟达29所之多。因之,名儒显宦,辈出不穷,《宋史》记载的典范人物就有32人。宋真宗赵恒题赐“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胡元煐的高祖之达、曾祖而玙,均事迹不详。鸦洲处于赣江岸边,祖父以鋐,乐善好施,与儿子胡国泗建立鸦洲渡口,以便两岸乡邻。(《新建县志·津梁》)胡元煐的父辈为华林胡氏27世,兄弟四人:胡国滨、胡国泗、胡国漳、胡国济。父亲胡国滨(1722·—1795?),号碧园,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1756)举人。授安徽太湖县知县,在任十二年(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见《太湖县志·文官表》),注重剔除漕弊,清理河工,捐资倡修熙湖书院,任满后,升凤阳同知,百姓阻道攀辕,依依不舍。丁父忧后,任湖北宜昌府同知兼通判。沉浮官场28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祖父胡而玙因孙国滨貤赠奉政大夫,父胡以鋐因子国滨貤赠奉政大夫。(见道光四年《新建县志·选举封》)胡国滨与原配伍氏玉亭,伉俪友爱,生四子皆夭折,有两个女儿。(见《观获堂文钞》有“婿陶昌海、王承烈校字”)虽膝下无男,亦不纳妾。致仕前,伍氏亡故后方续弦。六十八岁生长子胡元燝,六十九岁生次子胡元煐。故告老还乡之时,有诗云:“两个儿子两筐书,官囊原自不空虚”。可见其老年连得二子,喜出望外;亦表露了他以为官清廉而自况。乾隆六十年(1795)后病故(《观获堂诗钞·自序》署“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春二月花朝日碧园老人书”),时年七十三。有《碧园文集》《观获堂文钞》《观获堂诗钞》。④

四叔父胡国济(1728·11·22—?),字楫川,号素园,行四。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科第93名举人,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科第146名进士,与宰相刘墉同榜。授河南罗山知县,惠政尤笃。母亲早年去世,恨未及奉养,年仅三十余岁,因父亲年老,而辞官归里,奉养父至八十四岁寿终。平生言行,以礼法自持,读书作文,习易经,精研程朱理学,开塾讲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诗文发明》四卷、《讱岩诗》。(见《新建县志·儒林》)

二叔胡国泗以侄元煐貤赠文林郎,三叔胡国漳以侄元煐赠奉直大夫。(见道光四年《新建县志·选举封》)

胡元煐之兄胡元燝(1790——?),字少碧,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农历四月初十,其功名与事迹不详,资料几无记载。不过他在《游辋川》诗自注云:“戊戌孟春,余捧檄分判河南,十二月交卸后,往玉山署省亲,偕二弟为辋川之游。”捧檄,即奉命,拿着任命书的意思。判,古代官制,以高官兼任低职称判。可证其有官职。事迹待考。

胡元燝与胡元煐是亲兄弟无疑,现存《观获堂文钞》分明书有“男胡元燝、胡元煐编辑”字样。亦与胡国滨诗“两个儿子两筐书”相合。然胡元燝在《游辋川》诗,却云:“今春省亲来此邑,惠连相约探清幽。”以谢灵运自喻,以谢惠连喻胡元煐,二人就成为堂兄弟关系。疑其过继给四叔父。因《华林胡氏族谱》文革中焚毁,无法考究。

元煐之子胡丙辉(1834—1899)字仲亷,号吕(养)泉,光绪八年(1882)举人,时48岁。(据《新建县历代科第录》)

胡元煐之孙胡功甫(1860—1918)安城。保举军功五品。

①胡秀万:是胡国滨的侄子,也是弟子。小胡国滨十多岁,考取秀才后,屡试不第,一生随胡国滨从游(作幕僚)。他也是诗人,有《半漁诗集》。

②道光十二三年(1833)任永寿知县:来自胡位福先生提供的《永寿县翠屏书院》一文,因道光十二年已任永寿知县,道光十四年任蓝田知县,就非素称“补授蓝田知县”之说。疑此文有误。暂从其说。

③知州衔:见《重修泾阳县志》姓氏“总簒:知州衔泾阳知县卓异候陞胡元煐”知州衔:官名。宋代初,州有刺史,别命京官大臣权知军州事,以分其柄。其后罢刺史,专用知州总理州政事,省称知州。明清时,始定知州为官称,有直隶州与散知州之别,前者稍低于知府,后者地位与知县实际无别。参阅顾炎武《日知录》九《知州》。卓异:清朝制度,文官三年,武官五年,京察大计的时候,提举才能优异的官吏,称为卓异。(见《清朝文献通考》五九《选举》十三。参见《大计》)

④《碧园文集》《观获堂文钞》《观获堂诗钞》有两种版本,一为胡国滨生前所编辑,有胡国滨《观获堂诗钞·自序》 “受业弟位赞、侄秀万、王英章编辑,婿陶海昌、王承烈校字,男元燝、元煐复校”一为“男胡元燝、胡元煐编辑”并署“道光乙未秋,玉山署中藏板”为胡元煐在蓝田县任上1835年付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