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与朱熹——师出一承
张栻(1133-1180),南宋学者,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汉州绵竹 (今四川广汉县)人。官至右文殿修撰。父亲张浚,在宋高宗、孝宗两朝供职,曾率军驻守川陕,痛击金兵,威名显赫,官至丞相。张栻自幼随父侨居外地,后迁湖南衡阳。少有壮志,而立之时,孝宗即位,他参佐乃父治理军事。朱熹后来为他撰写神道碑时这样地赞美他:“慨然以奋伐仇虏,克服神州为已任“(《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一年以后,他父亲张浚去世,当他沉浸在极度悲痛之时,35岁的朱熹从武夷山前往停柩之处的豫章(今南昌市)吊唁他的父亲亡灵。丧仪结束后,他连接三天与张栻长谈,随后经常同张栻书鸿往来,讨论心性和“已发未发”的问题。
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学生范伯崇(念德)、林择之(用中)的侍行下,从崇安启程,到达潭州后受到张栻的热情接待。朱熹曾写信告诉曹晋叔说:“此(九)月抵长沙,今半月矣,荷敬夫爱予甚笃,相与讲明其所未闻,日有学问之益,至幸至幸。”张栻对朱的来访,也感到十分欣喜。他师事胡宏,而胡宏又是朱熹老师胡宪之兄。师承同出一系,相谈论辩,颇为相得。《宋史•道学传序》称:“张栻之学,亦出程氏,既见朱熹,相与博约,又大进焉!”两位大师在相会期间尽情切磋,剖心唱酬,辑有《南岳唱酬集》传世。
张栻独钟朱熹,对朱熹长期的栖息之地——武夷山也心驰神往,因为这座名山还是他的师长胡宏的祖籍所在,但因公事繁忙,所以一直未能前往。辞世前一年,即淳熙六年(1179年),他被诏为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才有机会来到武夷山。当时他已身患疾病,做为祠官,他原来可以在家乡奉祠食禄,不必莅职述事,但他思念老友朱熹,梦绕武夷名山,所以不畏关山阻隔,千里迢迢从岳麓山前来武夷山会友。朱熹这时正在江西知南康军,闻讯赶回武夷山,一来忙中偷闲,为建造义父、抗金名将刘子羽的神道碑而竭尽全力;二来会见阔别十二年的老学友张栻。二人终于在武夷山重聚了。
张栻英年早逝,朱熹为之失声痛哭,并怀着深厚的感情再为张栻撰了神道碑文《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极力推崇张栻的理学思想及他的为人之道。
张栻的理学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解》、《孟子说》、《南宣答问》以及与友朋论学的书札中。他的理学思想核心,旨在论证封建伦常这一权威原则的天然合理性,而他的“明义利”之辨,则是试图从伦理道德方面要求人们维护这一封建权威原则。这个理学观点与朱熹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