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68阅读
  • 2回复

专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CCTV4)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8-01
录入者言: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谨转录以下文单献给保家卫国的人民解放军,向他们表示节日的问候.

CCTV4《航天人生》播出节目:专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以下为节目内容。

  [胡世祥]:

  照片在这,你看“刀条子脸” 满脸皱纹,人家问我几岁了。 我记得我去搞社教的 
 
 
时候,(人家问)几个孩子了?我那时候还没有结婚呢!

  [记者]:

  那时岁数到底有多大?

  [胡世祥]:

  二十八 九岁吧。

  [记者]:

  当时是用右手按的吧?

  胡世祥:

  右手,右手这个手指头。

  对于许多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也许都还熟悉这支曲子,熟悉这些画面。35年前,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当时按下这个发射按钮的,就是现如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指挥——胡世祥。

  [记者]:

  按东方红一号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吗?

  [胡世祥]:

  当然记得。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后,有好多老专家在小小的控制室里,老泪横流,这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也是觉得我们非常激动,往北一看,那大量的汽车开过来,满戈壁滩都是车,人潮如涌,好像从发射场回来,然后总理在外面宣布,号外一宣布,那是很振奋人心。

  胡世祥当年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半地下的操作室已经成了教育后代的基地,在荒漠中白手起家的航天人继续在飞天的梦工厂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胡世祥说:当时由于美国、苏联,法国等国家都成功发射了卫星,先不说冷战时期的太空竞争,就从民族自尊心来说,作为一个航天人,也希望把自己的卫星早点送上天。 

  胡世祥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后就来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那片戈壁荒漠上一待就是25年。

  [记者]:

  学的是高精尖的东西,带着这种东西,是戈壁滩,这种反差应该是很大,当时怎么这个环境?

  [胡世祥]:

  当时我分配到这来,应该是非常兴奋的,我们总不能到天安门广场放火箭吧,必须有这么一个宽敞的、平坦的这么一个(地方)因为人口密集不行,因为作为我学这个专业在这里工作是最对口的。但是确实是很艰苦,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冬天,我们的食堂,一个大棉布帘子,然后中间用大煤油桶生个火,洗完水龙头有时候冻,生活还是非常困难的,条件非常之差。05:22:33 像我们发射团的一个总部,就是八栋小楼一望无际,再没有人烟了。

  胡世祥的履历,大致和新中国探索太空的历史相重叠。几十年中,胡世祥先后参加过100多次火箭、飞船的发射,被人们称为发射将军,可以说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整个发展历程。

  [胡世祥]:

  特别感到幸福和感到骄傲的,就是说我能够参加第一个,我国第一个东方红卫星的发射任务,还是就是第一次给外国人发射卫星,我当副指挥长。再就是我参加了时候神舟飞船的整个的,距今为止的整个的领导工作,这是我这一生当中,比较辉煌的。自己感觉到欣慰的一个过程。

  用胡世祥的话说,中国航天科技是在屡屡创造奇迹下成长起来的。1988年前后,只有十几年发射经验的中国航天工业开始为外国发射卫星,就在这个时候,胡世祥调入西昌发射中心。

  [记者]:

  对外开放以后,我记得有一笔很大的单子,有一颗奥星的发射,这应该您已经是在西昌了.

  [胡世祥]:

  当时因为应改革开放之风,我们跟美国签订了一个合同,要发射一颗卫星,那么当时的美国的专家像史密斯,大力神的设计师,当时就说,你们中国人连发射场还没有,火箭还没有,跟我谈什么合同,当然他们最后说了,你们中国人总是喜欢创造点奇迹的。

  [记者]:

  当时宣布这个计划的时候都是一个不讲理的计划?时间太紧了?

  [胡世祥]:

  太紧了,那真是日以继夜。

  中国人用14个月建设了一个发射场,18个月愣是搞出了一个长二捆。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那是体现得非常明显,18个月愣是抢出来了,第一次我们用长二捆发射了成功了。
 然而,航天工程毕竟是一个高风险、高科技的事业,只要是试验,就有可能失败。在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发射中,胡世祥形容自己也是个常败将军。

  [记者]:

  你翻得觉得最刻骨铭心的一次?翻得最惨的一次您觉得是哪一次?

  [胡世祥]:

  最惨的一次就是有一年春节的时候,就是215吧,就是95年2月15号吧,大家在电视上都看到了,火箭起飞以后就摔下来了。把一个小村子基本上就平了,但是没有人员伤亡。 

  正是因为见证了太多的成功与失败,身为工程副总指挥的胡世祥对自己的职责不敢有半点的懈怠。他说,作为负责人就要勇敢承担责任,不能考虑个人的得失,在瞬间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对系统的熟悉与技术水平来果断决策。他回忆说,在神舟一号发射前,他就遇到了返回舱底部出现故障、要不要把底盖重新打开的问题。

  [胡世祥]:

  好多设备都在这里头, 如果要排除这个故障,就必须把这个拉开,拉开大底,又有很多气,液,路,电这个线路,人还要进去,分布得很密,说不上会碰哪,所以这个故障要不要排除,也是牵扯到安全的问题。但是为是精益求精,还是下决心把它拆开,这要组织工人,要细致,一点一点像考古一样,慢慢去处理这些事情,工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大底打开,把这个故障排除了。

  [记者]:

  后来发现故障到底是什么?

  [胡世祥]:

  故障压断了一根线。还有一些,原来还更换一个陀螺的问题。

  从神舟一号开始,到神州五号,每一次的发射,都是对他严谨工作作风的一次考验。因为载人航天不允许失败,必须把所有可能的隐患排除在地面。

  [胡世祥]:

  神舟五号上天以前,我们比历次任务做得准备工作都充分,我们把所有的世界上,美国,俄罗斯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在发射卫星,甚至发射导弹遇到的所有的困难,都是要进行举一反三,看看我们这里头有没有类似的问题,要一一地处理。05:58:47我们自己每个元器件的生产,每个元部件的生产,所有的能够引起的,可能引起成败的环节都要下厂,下研究所盯着干,把整个实验的秩序都规定得非常严格,各个系统都搞了放行准则,差一点都不行。

  [记者]:

  在神五还解决了一个问题,一氧化碳多的问题,在我们的飞行舱里?

  [胡世祥]:

  这个事情很偶然了,因为我们要进行几十次的空投实验,很重要的就是返回段的安全,空投就是把返回舱拉到一万米高空,从飞机把它投下来,看看能不能正常着落,那一次我去看了,和曹副主席一起去看,近距离接触一下,我打开舱门一看,闻到里头有一股火药味,我说这里头有味,他们说那是外面的味进去了,我说这个事情恐怕要认真对待一下,后来果然发现这个舱里头有一种味道,然后我们整个我们的实验队就开始对返回舱里所有的气体,原来的本底,发射之前,本底是什么样,里头气体的标本拿出来,然后通过各种动作拿出来以后,分析里头的气体含量,最后得到了彻底解决。

  胡世祥常说: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我们发展载人飞船,完全是出于和平利用空间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实现探索太空、造福人类的任务。

  中国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提升了一个民族的信念,没有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办不成大事。 

  [记者]:

  实际上我们国家整个航天事业特别辉煌的时候,特别是在神五第一次我们载人航天成功以后,您是不是感到特别欣慰?

  [胡世祥]:

  载人航天成功以后,我到了香港,到了澳门,到了联合国,接触了好多的海外的华人,华侨,还有许多外国人,他们都非常为中国人骄傲,为中国人骄傲,我结识了很多美国朋友,俄罗斯朋友,还有法国朋友,同行。

  一到欧空局,我们去访问过程中,第一句话,中国人真了不起,确实我们感觉到我们为中华民族做了一点点工作,确实感觉到很骄傲。我们有好多华人华侨,老头老太太,流着眼泪说,我们再也不比别人矮三分了,听了以后非常振奋。

  的确,这是一份寄托了民族荣耀的工作,从幕后的科研专家到镜头前的航天员,人人都责重泰山。神州六号寄托着中国人新的光荣与梦想,也因此对于飞船上的两位航天员的挑选,简直到了苛求的地步。

  [记者]:

  您对这两位航天员有什么印象?

  [胡世祥]:

  这两个航天员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实际上我们这十几个航天员都是非常优秀的,谁拿去上都可以,但是我们必须优中选优,因为只能上两个,所以在应该说很长时间了,从他们加入航天员大队就开始对他们的脾气,秉性,素质,技术素质,各方面综合素质进行考核,有一个积累的看法。我们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做了很多规则。

  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有一整套的公式,评分标准,事先规定跟航天员说了,这个动作错了,扣你两分,我们还全程录像,给你看这个错了,对不起,扣你两分,他也承认,我们除了成绩之外,身体素质,政治素质,也要综合考虑,甚至形象都要考虑,应急反应都要考虑,但是训练成绩是必备的,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记者]:

  神五回来时,您当时是怎么让自己轻松一下?

  [胡世祥]:

  我本来不会喝酒,当时喝了五大杯酒。

  [记者]:

  白酒?

  [胡世祥]:

  白酒。神舟六号喝六杯。 
[ 此贴被胡铁华在2007-08-01 17:46重新编辑 ]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8-01
1970年的胡世祥

  胡世祥一连吞下了三个包子。

  行动干脆利落,是胡世祥的一大特点,当然包括吃包子。今天的许多人对“胡世祥”这三个字,也许不算陌生,但1970年4月23日这个晚上的胡世祥还仅仅是发射控制台一个小小的操纵员,即专管按动发射电钮的。为了准确无误地按好这个小小的电钮,保证“东方红1号”卫星上天,这一时期的他前前后后不知想了多少问题。但有一点又是绝对没有想到的,那就是20年后他会成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司令员——一名优秀的火箭将军!这位铁路工人的儿子,自1940年那个漆黑的夜晚来到这个世界后,主要的任务仿佛就是吃苦。他的整个童年、少年乃至青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是在苦水里泡着过来的。

  胡世祥的生父出生在河南,很小便去天津当学徒,后从矿山死里逃生,流亡到辽宁,做了一名机务段的车工。但不久战火突起,父亲失散,母亲领着他哥儿仨在兵荒马乱中逃荒求生。这一时期的胡世祥喝的是澡堂里的洗澡水,吃的是各式各样的野菜,能啃上榆树皮就算上等菜了,甚至连婴儿睡觉的枕头也撕开煮来吃了,因为里面有高粱壳。由于生活所迫,母亲只好改嫁,但继父依然是个穷苦的建筑工人,因此捡煤渣便成了胡世祥整个童年和少年的惟一“游戏”。上高中后,为了挣钱念书,他又开始干临时工——挑西红柿。后来又去打柴火卖。

  苦难的童年和少年,铸就了胡世祥坚毅的性格,如同后来他自己所言:“现在生活不管有多么苦,我都不觉得苦;工作有多么难,我都不感到难。而且,不管面临任何苦难,我相信我都挺得住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8-02
中原是中华之故乡,更是胡姓故乡!!!!
[ 此贴被方岩居士在2007-08-02 08:21重新编辑 ]
据悉家谱是:奉,力,士,大,道;德,盛,永,荣,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