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120阅读
  • 32回复

江苏胡世将公后裔专帖----胡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8-28
中山世族,世将后裔(终于寻到祖源了)

自胡氏宗亲网开版以来,一直寻亲未果,今日受高人指点,寻得祖源,特发此贴!!以供同脉宗亲参考!!
胡氏在高淳溧水人口不下数万,追其先祖,有上柱国文恭曾孙胡世将,於宋靖康间从高宗南渡,官居宣抚。建炎之初,弟赐中山,世传八叶派(东坝、下坝、漕塘、城东、花犇、竹墅、茅城、沧溪、昌塘),九世有子渊、子明、子陵居中山、花岗、沧溪、淳溪渚地,分六支,隶淳者五,在溧者一。虽居址星布,皆以“中山”(今溧水县城东南)为首。凡修谱则六支昭穆,秩然无紊。
其胡氏堂名“彝训堂”。
迁居世次大体是:
九世  胡起源,字子渊,号东园,迁居高淳花山;
  子明,号柏隐,迁居下坝;
  子陵,号冰崖,迁居昌塘。
十二世  胡字景,号筠亭,由花山出赘茅城(今高淳砖墙镇),后迁历埂,今仙人桥地。
十四世  胡铨,由花犇迁居沧溪永丰圩。
十五世  胡铓,字邦敏,迁居东坝。子陵次子胡友直,迁居东坝。
十六世  胡志凝,字希安,号南国,由东坝迁至高淳县市至二十世,以胡元由县转徙花犇竹墅。
十六世  胡志泮,迁居松墩。
十七世  胡廷询,迁居时桥。
十八世  胡应宸,字克晓,号见川,由县市迁居东坝。今高淳县市仍有胡氏一支世居。
胡氏二十六世孙胡齐佳,名翊廷,号齐佳、又号雪松居士。生于清同治年间,江苏高淳东坝人。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中秀才。民国时期曾代表高淳县孔教会赴山东曲阜孔庙参拜。今高淳花山玉泉寺山门两侧石刻楹联为其亲书,《玉泉寺七言怀古诗》一首刻于石。
现高淳溧水胡氏后裔,约二十七至三十三世。历史上有胡氏大官贵显稀少,卑下小人全无,中等文人有几。

清代中期曾起十五字排行:"维其兆正修,齐治中有本,大学永传家"现为"治"至"永"字辈在世!!
[ 此贴被胡帆在2008-12-18 20:5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8-28
现请手上有世将公以上世系的宗亲,提供"世将公"以上世系!!在此先谢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8-28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胡世将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胡拥军 | 时间:2006-07-29 10:15:16 ]
[上一篇] [下一篇]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3&id=363

胡世将,字承公,常州晋陵人,宿之曾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范汝为寇闽,以世将为监察御史、福建路抚谕使。入境,韩世忠已平贼。迁尚书右司员外郎,又迁起居郎,迁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兼修政局。坐言者落职奉祠。未几,除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入为礼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抚、制置使。属建昌兵变,杀守卒,婴城以叛,世将以便宜发兵讨平之。除兵部侍郎,复知镇江。
  未几,召为给事中兼侍讲,直学士院,复迁兵部侍郎。寻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宣抚吴玠以军无粮,奏请踵至。世将既被命入境,约玠会议。蜀之饷运,溯嘉陵江千余里,半年始达。于是奏用转般摺运之法,军储稍充,公私便之。
  绍兴九年,玠卒,以世将为宝文阁学士、宣抚川、陕。时关陕初复,朝廷分军移屯熙、秦、鄜延诸道。明年夏,金人陷同州,入长安,诸路皆震。蜀兵既分,声援几绝,乃遣大将吴璘、田晟出凤翔,郭浩出奉天,杨政由赤谷归河池。不数日,璘捷于石壁及扶风,金人逡巡不敢度陇,分屯之军得全师而还。诏除端明殿学士。
  十一年秋,朝廷复用兵。会母丧,命起复。遂复陇州,破岐下诸屯,又取华、虢,兵威稍振。未几,疡发于首。除资政殿学士致仕,恩数视签书枢密院事。卒,年五十八,命有司给葬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删/改】【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8-28
宋史--列传第七十七---胡宿
[ 来源:胡氏宗亲网 | 编辑:胡拥军 | 时间:2006-07-29 10:14:31 ]
[上一篇] [下一篇]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3&id=361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久之,为两浙转运使。召修起居注、知制诰。入内都知杨怀敏坐卫士之变,斥为和州都监,未几,召入复故职。宿封还词头,且言:“怀敏得不穷治诛死,已幸,岂宜复在左右?”命遂寝。
  庆历六年,京东、两河地震,登、莱尤甚。宿兼通阴阳五行灾异之学,乃上疏曰:“明年丁亥,岁之刑德,皆在北宫。阴生于午,而极于亥。然阴犹强而未即伏,阳犹微而不能胜,此所以震也。是谓龙战之会,其位在乾。若西北二边不动,恐有内盗起于河朔。又登、莱视京师,为东北少阳之位,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凿山谷,阳气耗泄,故阴乘而动。宜即禁止,以宁地道。时以为迂阔。明年,王则果以贝州叛。皇祐五年正月,会灵宫灾,是岁冬至,郊,以二帝并配。明年大旱,宿言:“五行,火,礼也。去岁火而今又旱,其应在礼,此殆郊丘并配之失也。”即建言并配非古,宜用迭配如初。时议者谓士大夫言,七十当致仕,其不知止者,请令有司按籍举行之。宿以为非优老之义,当少缓其期法:武吏察其任事与否,勿断以年;文吏使得自陈而全其节。及言皇祐新乐与旧乐难并用;礼部间岁一贡士不便,当用三年之制。皆如其言。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迁翰林学士,知审官、刑院。李仲昌开六塔河,民被害,诏狱薄其罪。宿请斩以谢河北,仲昌由是南窜。衮国公主下降,将行册礼。宿谏曰:“陛下昔封两长主,未尝册命,今施之爱女,殆非汉明帝所谓‘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之义也。”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韩琦守并州,请复其节镇。宿言:“参、商为仇雠之星。国家受命于商丘,而参为晋地。今欲崇晋,非国之利也。宋兴削平四方,并最后服,故太宗不使列于方镇,八十年矣,宜如故便。”议遂止。后琦秉政,卒复之。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群居不哗笑,与人言,必思而后对。故临事重慎,不辄发,发亦不可回止。居母丧三年,不至私室。其当重任,尤顾惜大体。在审官、刑院,择详议官,有在选中者,尝监征榷,以水灾负课。同列谓小累不足白,宿竟白之,而荐其才足用,仁宗听纳。同列退而诮曰:“公固欲白上,倘缘是不用,奈何?”宿曰:“彼之得否,不过一详议官。宿平生以诚事主,今白首矣,忍以毫发欺乎?为之开陈,听吾君自择尔。”少与一僧善,僧有秘术,能化瓦石为黄金。且死,将以授宿,使葬之。宿曰:“后事当尽力,他非吾所冀也。”僧叹曰:“子之志,未可量也。”其笃行自励,至于贵达,常如布衣时。
  子宗炎,从子宗愈、宗回。
  宗炎字彦圣,由将作监主簿锁厅登第。为国子大宗正丞、开封府推官、考功吏部郎中。旧制,选人改京官,举将小絓吏议,辄尼不行。宗炎请先引见,俟举者罪即追止,从之。
  哲宗崩,辽使来吊祭,宗炎以鸿胪少卿迓境上。使者不易服,宗炎以礼折之,须其听命,乃相见。暨还,升为卿。初,父宿使辽,辽人重之。其后宗炎婿邓忠臣迓客,客问:“中外尝有充使者否?”忠臣以宿告,且言:“前使鸿胪,其子也。”客叹:“胡氏世不乏人。”俄以直龙图阁知颍昌府,历密州而卒。
  宗炎善为诗,藻思清婉。欧阳修守亳,与客游郡圃,或诵其诗,修赏味不已,以为有鲍、谢风致。其重之如此。
  宗愈字完夫,举进士甲科,为光禄丞。宿得请杭州,英宗问:“子弟谁可继者?”以宗愈对。召试学士院。
  神宗立,以为集贤校理。久之,兼史馆检讨,遂同知谏院。修内卒盗皇城器物,宗愈言:“唐长孙无忌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校尉论当死。今禁卒为盗,而入内都知不能觉察,愿正其罪。”殿帅直庐在长庆门内,久而自置隶圉。宗愈曰:“严禁旅,所以杜奸宄也。奈何令私人得为之?万一凶黠者窜名其间,将不可悔。请易募老卒。”
  王安石用李定为御史,宗愈言:“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苏颂、李大临不草制,坐绌;宗愈又争之,安石怒,出通判真州。历提点河东刑狱、开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
  元祐初,进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时更定役法,书成,衙校募不足者,听差入等户。宗愈言:“法贵均一,若持两端,则于文有害。是乃差法,非募法也。请删之。”
  哲宗尝问朋党之弊,对曰:“君子指小人为奸,则小人指君子为党。君子,盖义之与比者。陛下能择中立之士而用之,则党祸熄矣。”明日,具《君子无党论》以进。拜尚书右丞。于是谏议大夫王觌论其不当,而刘安世、韩川、孙觉等合攻之,朝廷依违。逾年,出觌润州,而言者愈力。乃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为礼部尚书,迁吏部,卒,年六十六。赠左银青光禄大夫。
  宗回字醇夫,用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司农寺干当公事、京西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京东陕西转运使、吏部郎中。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贤殿修撰、知随州,改秦州、庆州,复为待制。
  先是,熙河将王赡下邈川有功,帅孙路不乐赡,夺其兵与王愍。朝廷知之,以宗回代路,加直学士。时青唐瞎征内附,而心牟钦毡勒兵立别酋陇拶,还其地,势复张。瞎征大惧,自髡为僧以祈免。王赡怨孙路,因言青唐不烦兵可下。至,则驻宗哥城不进。宗回怒,日夜檄趣之,且戒赡曰:“青唐兵甚弱,陇拶稚子,何能为,而怯懦逗遛,吾将以军法从事。”又遣王愍复至邈川,声言代赡。赡惧,乃率步骑掩青唐,据之,陇拶降。诏以青唐为鄯州,邈川为湟州。未几,属羌郎阿章叛,拒官军。宗回遣将王吉、魏钊讨之,皆败死。又遣钤辖种朴往。朴言:“贼锋方锐,且盛寒,宜少缓师。”宗回不听,督之急。朴不得已,行,亦败死。于是转运判官秦希甫言湟、鄯难守,以为弃之便。事下宗回,宗回持不可,希甫罢去。会徽宗弃鄯州,于是任伯雨再疏其罪,夺职知蕲州。
  还,为待制。历庆、渭、陈、延、澶州。兄宗愈入党籍,宗回亦罢郡。居亡何,录其坚守湟、鄯之议,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郑州、成德军,复坐事去。大观中卒,赠银青光禄大夫。
  胡氏自宿始大,及宗愈仍世执政,其后子孙至侍从、九卿者十数,遂为晋陵名族。
  论曰:张昪清忠谅直,赵概雅量过人,胡宿学通天人之奥,考其立朝大节,皆磊落为良执政。宗愈仍居右辖,而学术视宿则有间矣。宗回非边将材,其守河湟之议,盖以趣种朴于死,蕲合上意,以解其责尔。若胡氏之世大也,殆脱万人于水死,而阴德之所致与?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投稿】【续投】【删/改】【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8-28
以下是我在2006年9月4日给你的回复,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常州一带是华林胡氏后裔胡琼居住过的地方。胡琼生子胡持,胡持安家于常州。胡持曾孙胡宿于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登进士第,官至宋枢密副使、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谥曰文恭。文恭公下传11世至胡中立。胡中立担任常州制置。胡中立生子胡昭。胡昭生子胡庸。胡庸元时担任江浙儒学提举,生子胡祯。胡祯为官常州路医学录,生有2子:长子胡宗日,次子胡宗义。胡宗仁生子胡淡。胡宗义生子胡洙。(摘自《《中华姓氏谱-胡姓卷》P77)

请把南京,常州,溧水一带支派的情况调查交流一下,最好是把族谱拍照上传。

南山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8-28 15:4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8-28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8&id=856

《武进胡氏宗谱》8卷1916年大雅堂藏版世居常州的胡姓大族,从现有的谱牒史料中查找到的迁常始祖胡琼。据《毗陵胡氏宗谱》卷一《重修毗陵胡氏世家谱系跋》载,唐代胡琼为常州刺史,其子胡持遂定居于常州。四世孙胡宿为宋枢密副使。十三世孙胡庸为元代浙江儒学提督,庸三子胡祯为元代常州路医学录,其孙胡为明永乐间礼部尚书。后世在明清两朝,代有名人。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8-28
和山东胡海、胡大海一样,江苏常州胡宿、胡世将世系资料也开始出现在宗亲网。沉寂了近一年的“世将公”终于得到了胡帆宗亲的确认,请将“受高人指点,寻得祖源”的经过简单告诉我们一下,尤其是请将你所发现的族谱(据我猜测)拍照上网,让我们大概了解一下这个著名历史人物支系的情况,这一发现也将推动华林胡氏迁常州一支琼公世系的深入研究。南山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8-28
南山版主:
晚辈才疏学浅,不才,寻祖之路经历多年,未果,甚憾!
近来才得知在南京高淳有一对地方文化研究颇深的濮阳老师,通过电子邮件与濮阳老师取得联系,经老师查找终于给了我上述答复.(主要是通过在高淳清末民初我胡姓曾出过一位当地名绅胡齐佳(世将公二十六世裔孙)这一线索取得)
至于濮阳老师如何寻得迁徙世序我不甚明白.我正在询问老师.是否看过我胡姓宗谱.
本人是上述迁徙中"世将公"九世孙"子陵公"迁溧水(古称中山)昌塘支系二十九世裔孙"有"字辈
昌塘胡氏宗谱已于文革中毁掉,前段时间回老家,据说即将从高淳方面寻来谱头再续后谱.
我这几天正等濮阳老师回复,如若老师真是根据我胡氏宗谱助我寻得祖源,那我定想法去高淳寻看宗谱原本,如有此幸事,到时定传来宗谱原本!!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8-28
南山版主真是神才,想当初我在此版发第一次寻根之贴,只知始祖叫"世将公"而且只说是读音,并没有正确写出始祖名讳,只是说到现在已二十七世到三十三世.
记得当时南山版主就从年代推出我先祖是抗金名将"世将公"
现在这样一来可以确定下来了,我先祖为"世将公"奉"世将公"为一世祖,到我这一支为二十九世
堂号:"彝训堂"
还有一事相求,据濮阳老师给我资料,讲我先祖"世将公"在南宋建炎初年,皇上赐第中山(现南京溧水南),并没有讲先祖坟茔何处?
但据村中七十岁以上老人回忆,先祖"世将公"坟墓在文革前还保留十分完好的在溧水城西胭脂岗天生桥一带,全坟高大气派,全青石砌就.可惜毁于文革.
不知有没有哪位宗亲,有相关谱记和资料记载指明"世将公"坟茔在何处?能否和我处说法一致!!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8-28
这样一来,我也是华林胡氏后裔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