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乔冠华奉召由香港护送最后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北上,于1949年9月顺利抵达北平;而一年前即已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和总编辑的胡乔木,则跟随毛泽东先由西柏坡北上京城香山双清别墅,继入中南海静谷院,早于乔冠华半年进入京城。
新中国建立后的1949年11月8日晚上8时,周恩来在外交部“老部”大礼堂主持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在随后宣布的新中国外交部领导成员名单中,乔冠华出任外交政策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前身)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由周恩来总理兼任),并代理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在此之前,乔冠华已任政务院办公厅副主任和政务院出版总署下的国际新闻局局长职务。
政务院出版总署的首任署长不是别人,正是与乔冠华有过同名之争的胡乔木!
事实上,此时的胡乔木不仅仍然兼任着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50-1954年,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新华通讯社社长和《人民日报》社社长职务,而且还多了一项非常恰当的任命——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胡乔木成了名副其实的“新闻人物”。
两个“乔木”因各自非凡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华相继聚于首都北京,并同时在中共高层机关任职。如此一来,他们之间由于重名而引起的“麻烦”又再度暴露了出来。虽说这“盐城二乔”是同窗好友,但为了拥有“乔木”,双方依然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同名官司”终于到了毛泽东那里。为了妥善处理好他们之间的重名问题,毛泽东特意召集“盐城二乔”这两位党内才子,并欲为他们断名。
毛泽东先问“南乔”:原来用什么名字?
“南乔”答:原名乔冠华。
毛泽东说:这个名字很好,以后你就叫乔冠华,仍然姓乔。
接着,毛泽东又转向自己的大秘书胡乔木:至于“北乔”你嘛,本来姓胡,可以恢复胡姓,以后就叫“胡乔木”好了。
——“南乔”留姓,“北乔”用名,实在是一种极佳的平衡!
毛泽东不偏不倚的这一居中“调解”,终于使得这一久拖未决的“同名官司”得到了圆满解决。打了“平手”的两个“乔木”,双双接受毛泽东的“调解”。
但是,这次“盐城二乔”的“同名官司”,却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宴请参加全国三届人大会议的部分工农代表出席自己的生日便宴。当时,作为立志务农的盐城籍优秀回乡知青代表董加耕亦应邀入席,并作为头号客人与邢燕子分坐毛泽东的左右。他们由此也成了那个年代最为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席间,毛泽东问董加耕:“你是盐城人,盐城有‘二乔’你知道吗?”
毛泽东这里所说的“二乔”,指的便是乔冠华和胡乔木。
对于这一有趣的插曲,目前流传的版本依然很多。笔者与董加耕同为盐城人,曾就此与他进行过联系和沟通。这里,不妨将盐城籍的另一位青年作家卞庆奎的采访著述,摘其有关部分抄录于后——
董加耕怎么也不会想到服务员竟然避开主席将第一盘菜端了给他。他怀疑服务员搞错了,就将第一盘菜让给了主席,主席收下了。第二盘服务员又从董加耕开始,董加耕又让给了主席,主席又微笑着收下。到第三盘再让给主席时,服务员对董加耕说:“你自己吃。”董加耕这才拿起筷子吃起来。席间,主席不断给董加耕添饭夹菜,并说:“你年轻,农村来的,多吃一点。”并叫服务员给其他人添饭菜。
服务员将餐巾纸递了过来,主席说:“人不能太干净,太干净要出修正主义。其实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过去有个人有胃病,有一次病情发作,晕倒在阴沟里,后来,他疼得没法子,就将一把土吞下去。结果胃倒不疼了,医院一化验,原来阴沟里有盘尼西林的成分。”众人笑了起来。
笑过以后,主席问董加耕说:“你是哪里人?”董加耕说:“江苏盐城人。”“你是苏北盐城人,你知道盐城有两乔吗?”
董加耕心想:我们那里是水乡,桥很多,怎么能说有两桥呢?一时没弄懂主席此话的含义。
见董加耕没听懂,主席便提示说:“两乔,他们都很会写文章。”
在学校里董加耕也算是个爱好作文的小秀才,所以一下想起来,便高兴地回答说:“我知道,他们是胡乔木、乔冠华,两家相距不过10公里。”主席高兴地笑起来了。
30多年后,有人为了猎奇而在报纸上给董加耕编故事,说当年毛泽东请董吃饭,问及盐城二乔时,董回答的是登瀛桥和凤凰桥,其实历史事实是不依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关于这段经历有关方面都早有详细记载,对于这些,董加耕觉得没追究的必要。
“二乔”重名的“纠纷”并没有结束。及至乔冠华去逝前的一百多天,仍然还延续了一则因当年“乔木”重名而发生的趣事。
那是1940年冬去春来的时候,应华侨巨商胡文虎先生之邀,时名“乔木”的乔冠华和郑森禹乘船由香港抵达新加坡。乔冠华拟出任星岛《文汇报》主笔。
未料,当时的英华民政务司却拒绝他们入境。几经交涉,最后只允许登岸48小时。《文汇报》同仁遂于当晚在南天酒楼设宴欢迎他们,郁达夫等出席作陪,众人欣然合影留念。于是,留下了他们当年相聚海外的这一历史瞬间。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陈子善、王自立在编纂书稿《回忆郁达夫》时接触到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照片,但因对当年这张合影中的“乔木”有疑,遂驰函京华,求教于缠绵病榻的乔冠华。乔抱病复曰:“胡浪漫先生提供的照片上那个人是我,不是胡乔木同志……”“在整个抗战期间,现在的胡乔木同志没有在华南或海外工作,那时他在延安,也用乔木笔名写文章,故尔相混。”接着,他又指出:“互相混淆的情况至今未绝。”
如今,“盐城二乔”均已相继作古,但只要缅怀起他们的文采风流和友谊佳话,总会令人缅怀起他们的流风余韵。
(本文摘自《乔冠华传:从清华才子到外交部长》,茆贵鸣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价:24.00元)